志丹风光无人怜_africo的空间_百度空间

且把红砂作美景

张小兵






张小兵

我是一个出生在志丹的人,回志丹即便布衣素服,也有几分衣锦还乡的骄傲感,因为志丹这几年发展变化太大了。

“五一”节与同事去志丹一游,朋友介绍我去杏河乡佛窟转转。他说了一大堆传说,但我就是没有听进去,因为我知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仙就是有文化,文化是文人的产品,他的说道也不过如此。

佛窟开凿于杏河乡西北的一座红砂石山上,远远望去就像寂寞的眼睛,俯瞰着杏河山川。有一条羊肠小道直通山上,山势陡峭,且是沙石道路,上下摔跤无数,险象环生。

佛窟已经成为空洞,佛像也已经被扫地出门,哪朝哪代所凿,无从稽考,佛窟确实没有什么看头。正在失落间,眼前的风光让人心头一紧,这不正是我们要的东西吗?志丹人啊,为什么要外出观光呢?单就一个红砂风光就让我们心神怡然。沿山梁而上,山风徐来,羽化登仙之感油然而生。我们想大喊,想狂奔,{zh1}全部的激情凝结成一个字,美!同伴竟然说出了语无伦次的话“比美还美!”

我们感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惊叹大自然的浑然天成,大自然一定想给我们人类表达什么意思,表达她的雄浑、险峻、古迈、苍凉、神奇、风韵?老子的道法自然,佛家的法而如此,今天我才觉得是至理名言。柏拉图曾固执地认为,一定有一个独立的意志存在于客观世界之外,客观世界不过是她的影子或投射。我们也曾经固执的批评柏拉图的荒谬。面对此情此景,志丹的红砂砂岩,何尝不是神仙意志的投射或杰作呢?

红砂岩层层叠叠,沿山势而上,整个一个山坡都是这样的层层叠叠,山坡起伏,层叠起伏,比流水有层次,比丝带有节奏,这也许就是大地高山的年轮吧。

单就这层叠未免过于单调了,在山的沟壑处,两个交叉的岩层冲突在一起,一边的红砂岩层猛烈撞向了另外一边,节奏乱了,曲线断了,战胜另一方的砂岩,高高地翘起,骄傲地挡住了另一边砂岩的去路,在她悠扬绵长的旋律上打上了强烈的休止符,在撞击的轰鸣中,她的缠绵吟唱戛然而止……

山坡上的砂岩储蓄着、凝聚着,形成数米的巨浪,拍向了岸边,岸边漫漫红砂以柔和的劝慰回应他们的愤怒。山顶一块巨石,像一个巨大的帽子,飘落在山上。真不知道是那位仙人,给人间留下太多的遗训还嫌不足,将一袭冠带留在山上,关照着志丹苍生。

红砂山的风光确实美不胜收,朝阳会镀上金色光芒,晚霞会染上红色的衣裳。谁能说这不是风景,也许文人会喊出“红砂朝晖”、“红砂晚照”名头,谁能说这不是志丹的一大风景呢!

爬上山坡,我突然想起了印度一个电影的场景,巨大绵延的石山上,开凿了无数的佛窟,印度弹拨乐曲调,回荡在佛窟山洞之中,神秘、悠远、空灵……

据说有一个佛窟蜿蜒数里,直通后山的某个地方。试想一下,人们打着火把,步入洞穴,用陕北小调浅吟低唱,驱散心中的孤寂和恐惧,一种人类固有的探险本能、冒险心理得到了{zd0}满足。这就是享受,这就是体验,这才是旅游真正的意义。

下山时,恰遇开山挖沙的大型机械驶过,尘土淹没了红砂山的美好风光,山已经被大型机械蚕食了半截。也许再次来志丹,这里可能就变成了传说了。一生从不旅游的康德,却说出了让人信服的道理,他说,美和审美与利益无关。不功利主义的欣赏红砂山,心里才会有康德一样纯洁的美感。

不把红砂当风景,谁配自诩保安人!

201053



郑重声明:资讯 【志丹风光无人怜_africo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