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饲料营养及配合_湛江水产门户网www.0759sc.cn
水产饲料工业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水产养殖业发展,而水产饲料工业是建立在鱼类营养研究基础上的。鱼类的营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需求以及各营养元素间的代谢平衡,其次是鱼类对各种营养元素的消化吸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鱼类饲料配方,根据饲料配方,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出满足鱼类营养需求的配合饲料。

  近年来,广东海大畜牧水产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我国目前的几种主要水产养殖对象对各营养元素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水产饲料配方。武汉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系列水产饲料正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科技的结晶,代表了我国水产饲料的先进水平。

  鱼类营养需求

  1、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

  蛋白质的需求是饲料配方首要考虑的因素。不同规格的不同鱼类在不同环境下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于杂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又大于草食性鱼类,幼鱼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于成鱼阶段。以下是几种鱼类对蛋白质的一般需求量(蛋白质在饲料中的百分比):草鱼20.8-27.7、鲤31-38、团头鲂25.6-41.4、鲫25-32、斑点*尾鮰32-36、鳗44.5、罗非鱼34-40。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20种氨基酸。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目前已知精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等10种为鱼类的必需氨基酸,需要由饵料提供。由于大多数植物性饲料原料中缺乏赖氨酸和蛋氨酸,所以这两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需要添加动物性蛋白质原料(例如鱼粉)或直接添加这两种氨基酸予以补充。饲料配方中氨基酸是否平衡,或者说饲料中各种氨基酸是否满足鱼类的需求,是饲料配方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单纯地提高饲料蛋白质含量,并不能保证鱼类正常消化吸收蛋白质,比如菜粕蛋白质含量高达37%,但其氨基酸组成不能鱼类的需求,因此单一投喂菜粕,鱼的生长速度慢、体质差易发病。

  2、糖、脂肪的需求

  一般认为鱼类对糖的利用率较低,并且鱼类对糖的利用率与鱼类食性有关,肉食性鱼类对糖的利用率比杂食性和草食性鱼类对糖类的利用率要低一些。

  关于脂肪和必需脂肪酸的需求,草鱼饲料中脂肪含量约3-8%;青鱼和鳊鱼饲料中脂肪含量约4.5-8%;鲤鱼约4-10%;罗非鱼约6-10%。大部分鱼类以20:5n-3及22:6n-3等n-3系列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为必需脂肪酸。

  鱼类对饲料总能需求约3000-3500千卡/公斤。在配方设计中,应注意能量与蛋白质之间的平衡,原因是蛋白质和能量的比例不适宜,会降低鱼类对蛋白质的利用。一般温水性鱼类的蛋白质能量比大约为95-105毫克/千卡。

  3、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对鱼类生长代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鱼类所需的维生素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脂溶性维生素,如A、D、E、K等,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例如B1、 B2、尼克酸(烟酸、维生素PP)、B6、泛酸、生物素、叶酸、B12、胆碱及维生素C等。任何一种维生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鱼类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和鱼类正常生长,长期不足时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症,比如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鱼类患肠炎、贫血、瘦弱、肌肉侧突、前弯、眼受损、皮下慢性出血、体重下降、缺乏食欲、抵抗力下降丧失活力等。

  由于饲料原料中不能足量提供鱼类所需的维生素,需要以复合添加的形式加入。海大饲料中加入了十四种鱼类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每一种维生素xx根据鱼类的需要量添加,这也是海大鱼料的核心技术之一。

  4、矿物质的需求

  矿物质依其在动物体内的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如钙、磷、镁、钾、氯和硫等,及微量元素,如铁、铜、锰、锌、钴、碘、硒等,它们是维持鱼类生命及正常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比如,饲料中如果钙、磷含量不足,会导致鱼类骨骼发育不健全,使鱼体呈现出短粗体形。饲料原料中尽管含有各种矿物元素,但往往含量不足,需要以添加剂的形式加入。海大鱼饲料加入了十二种鱼类必需的矿物元素,能xx满足鱼类的矿物元素的需求,这也是海大鱼料的技术核心。

  配合饲料设计

  1、配方组成

  单一的饲料原料很难满足鱼类对营养的要求,一个好的配方是由多种原料组成的。配合饲料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蛋白质:动物蛋白质源主要有血粉、鱼粉、羽毛粉和肉骨粉等,这类原料蛋白质含量高,赖氨酸、蛋氨酸、钙、磷含量也高,是理想的鱼饲料原料。植物性蛋白质源主要有豆粕、花生粕、菜粕、棉粕及酒糟等,其中豆粕、花生粕由于蛋白质品质较好,而菜粕、棉粕蛋白质品质较差且含有一定毒性物质,因此在鱼饲料中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前两种原料,后两种原料不能过量加入。微生物蛋白质源有酵母、菌体蛋白等,这类原料蛋白质含量高达40%以上,赖氨酸、维生素的含量也丰富。在鱼饲料中也被广泛采用。

  (2) 能量物质(糖、脂肪):包括籽实类如玉米、小麦、大麦、稻谷等;糠类如米糠、麦麸等。这几类物质蛋白质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又称为能量饲料,在配方中主要提供能量。由于鱼类为变温动物,对蛋白质要求高,对能量要求低,因此,单一用这些原料来养鱼效果很差,浪费严重。

  (3)营养性添加剂:这类物质主要是完善配合饲料的营养组成,提高饲料利用率。主要有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元素等。

  (4)非营养性添加剂:这类物质主要是促进鱼类健康生长,改善饲料适口性,防治各类疾病,减少饲料贮存损失,保持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主要有防霉剂、粘结剂、诱食剂、助消化剂及防病促长剂等。海大鱼料中添加有适量的助消化剂和防病促长剂,能显著地提高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加快鱼类生长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2、配方设计的原则

  (1)在营养上要满足鱼类{zd0}生长的需求。根据养殖对象不同,确立不同的营养标准。首先确立不同阶段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选用不同的饲料原料配比,满足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并尽可能保持氨基酸平衡,然后再考虑鱼类对糖、脂肪等的需求。

  (2)所选用的饲料源应适口性好,且易消化吸收,并符合加工工艺要求,有利于在水中稳定和颗粒成形。

  (3)所选用的饲料源应符合卫生标准。发霉、变质、有毒的原料不能采用,菜粕、棉粕由于含有毒性物质,应尽可能少用。

  (4)饲料配方成本应尽可能低。

  加工工艺

  鱼类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粉碎、配料、混合、制粒、冷却、计量及包装等工序。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因此对饲料的粉碎、制粒等工艺比畜禽饲料要求更高,物料粉碎的粒度要更细,制粒前的熟化时间要更长,使各种原料充分熟化,以利于鱼类消化吸收,减少饲料含粉率,并使颗粒在水中成形时间长。

  饲料系数

  即饲料消耗量与鱼体净增重量的比值。海大饲料的饲料系数鱼种料一般在1.3左右;成鱼料一般在1.7左右。

  由于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70%,所以饲料的正确选择与投喂对养殖效应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郑重声明:资讯 【鱼类饲料营养及配合_湛江水产门户网www.0759sc.cn】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