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的内蒙古绒山羊生产规模分析_盖志毅_新浪博客

马 军1,2, 盖志毅1, 冯静蕾

[摘要]羊绒业是内蒙古的一大特色产业,同时也是内蒙古少数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之一。但随着内蒙古羊绒业总产值的增加,厂商数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其原料———山羊绒的供给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一方面是对羊绒原料需求的增加派生出山羊养殖的增加,但另一方面却是山羊养殖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文章从内蒙古绒山羊生产规模的现状分析入手,研究内蒙古绒山羊生产规模扩大的后果。重点分析了绒山羊养殖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估计出内蒙古草原对山羊的承载能力和羊绒{zd0}产量。为内蒙古绒山羊生产规模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内蒙古绒山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羊绒产业的加工能力很大,但羊绒供给却不足。由于增加羊绒供给会导致山羊养殖的增加,而山羊的生产对草原生态环境会产生破坏,特别是超载过牧,会给草原生态环境带来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约束绒山羊的生产,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一、内蒙古绒山羊生产规模的现状

1·内蒙古地区山羊养殖数目的变化

由于内蒙古羊绒产业生产规模过快的增长,对原材料———羊绒的需求也进一步上涨,内蒙古地区山羊养殖数目也必然增加。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山羊的单位产出率很低,山羊绒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靠山羊数量的增加。山羊绒产出率的平均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羊绒产出量和山羊数量的平均增长速度,单位山羊的产绒量长期徘徊,虽然近几年产出率有所提高,但增幅仍然较小。

2·内蒙古地区山羊数目的横向比较

通过表2和图1可以看出就内蒙古自治区来说,山羊、绵羊、牛等牲畜数量较过去来说有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绵羊和山羊的数量。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山羊的羊绒产出率较低,因此,随着对羊绒原料需求的增加,山羊养殖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相比其他牲畜而言,增长比例也趋于前位。

 

 

 

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人工种草面积、当年打草量以及畜圈数的增加使近几年的载畜量有所增加。虽然在2004年有所减少,但变化幅度并不很大。由于载畜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用2004年的值近似代表内蒙古地区目前的草原利用情况。虽然草原总面积达8 666.7万公顷,但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只有6 800万公顷,因此,内蒙古草原实际可利用草场面积为xx可利用草场面积加上人工草场面积。所以整个草原的载畜量为: (6800 + 209. 39)×10081.77=7066.71万只。

2·内蒙古地区草原对山羊承载能力的分析

根据表4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由于内蒙古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使牲畜养殖结构发生了变化,虽然山羊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占牲畜总数的比重却连续三年下降。在政策稳定、市场稳定的情况下,从图3可以估计出今后山羊养殖占牲畜总数的比重增长幅度仍小于等于0。即山羊养殖占牲畜总数的比重小于等于2005年的比重。因此,通过图2可以估计出目前山羊养殖占牲畜总数的比重在0.16~0.21之间。同时利用时间序列的常用预测方法POWER函数进行预测检验:POWER(number, power)= POWER(0.2095/

0.1615,1/14)=1.01876因此预测出2006年的比重为:0.2095×1.01876

=0.21预测值基本在估计的范围之内。因此,用这个范围来测算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内蒙古地区草原对山羊的承载能力。

(2)内蒙古地区草原对山羊的承载能力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内蒙古地区草原对山羊的承载能力=总载畜量×山羊养殖占牲畜总数的比重7066.71×0.16=1130.67万只7066.71×0.21=1484.01万只

因此,内蒙古地区草原对山羊的承载能力应不超过1484.01万只。就发展趋势看山羊的载畜量应在

1130.67万只到1484.01万只之间。

3·山羊养殖增多是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

原因之一近20年来,山羊绒制品加工企业迅速扩张,对山羊绒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在两次{qg}山羊绒大战导致价格暴涨的市场利益引导下,山羊头数增加了1.15倍,是畜牧业品种中增长最快的,致使许多绒山羊养生态经济乡镇经济殖地区草牧场载畜量饱和甚至超载。虽然近期山羊养殖比例有所下降,但2005年山羊数量2808.7万只也远远超过了草原对山羊载畜量的{zd0}值1843.55万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沙漠一旦形成,将是不可逆转的。牲畜大量增加而草牧场的面积有限,生产能力没有增加,牧民依然沿用传统的粗放型xx放牧的方式,导致草原超载过牧,造成草原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加快草原退化、沙漠化进程,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美国xx农业经济学家、世界观察所前所长莱斯特·布朗指出,中国和美国的国土面积与载畜能力大致相当,美国只有9800万头牛和900万只绵羊和山羊,而目前中国却有1.27亿头牛和2.79亿只绵羊和山羊。因此,他认为,“中国正因沙尘暴失去数以百万吨计的表土,如此巨大的自然资源的损失,是她无力承担的。”[1]这反映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草场不堪重负,当草场严重超载时,则迫使山羊啃食草根和树皮,破坏植被[2]。

三、生态视角下内蒙古绒山羊生产规模发展建议

从保持我国羊绒在国际市场的优势地位、满足国内羊绒需求、稳定生产的角度出发,要控制绒用山羊数量,走提高单产和品质的道路。采用内含式的科学饲养方法,如舍饲、放牧和圈养相结合,适度放牧、合理放牧,建立明确的草地建设考核和适宜载畜标准[3]。就内蒙古地区的载畜量而言,内蒙古绒山羊数量要控制在1484万只以内。我国是饲养山羊数量较多的国家,但其经济效益并不高,山羊品种质量还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山羊的个体产绒量较低,而且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产绒量差异较大,如内蒙古白绒山羊,优良群体平均产绒量在600克以上,是普通山羊的3倍,优良山羊个体产绒量有的高达1000克以上,而劣质山羊的产绒量仅100克左右。对此,应清醒地认识到,在山羊绒生产方面,我国虽有资源优势,但世界羊毛主生产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美等国,也在积极发展本国的绒山羊产业。澳大利亚1980年羊绒产量仅有1吨,1994年产量34吨,在此期间,共投入了400万澳元,其个体产绒水平已与我国相当,扩群后将生产出大量的山羊绒,澳已将大力发展山羊绒争夺国际市场作为其大政方针。欧盟亦提出发展山羊的战略设想,我国羊绒资源面临着国内国际市场的残酷竞争[3]。从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应控制山羊数量,提高羊绒品质和单产水平,淘汰产绒量低和羊绒品质差的羊只。

[参考文献]

[1]莱斯特·布朗.B模式2.0[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李仲广.草原环境恶化及对策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0,(2).

[3]盖志毅.寻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点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生态视角下的内蒙古绒山羊生产规模分析_盖志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