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瓶颈阻碍研发重庆试水“科技风投” - 投资资讯·ChinaVenture投资中国网

  被视为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出现了盲目上规模的迹象。这种因素与企业面临的资金瓶颈叠加在一起,致使新兴产业呈现出大部分核心技术被外国企业掌握的趋势。新兴产业在我国已现步传统产业后尘的危险。

  所幸的是,由于新兴产业技术不成熟,我国还有机会与发达国家一较高下。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能否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对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瓶颈?

  光环背后的忧虑

  黎昌兴极不情愿公司从国外进口LED芯片,却又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作为重庆淦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淦渝科技)的技术合伙人兼总工,黎昌兴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LED(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照明技术的研究。如今在这一领域,他已取得了几十项发明专利,其中包括他最为自豪的可解决LED灯散热性能不好的技术。

  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他却没有掌握LED芯片技术,必须向其他公司购买LED芯片。“由于国内LED芯片研发与国外存在巨大差距”,淦渝科技只好选择国外的。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从原材料、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到器件封装、应用产品和配套等较完善的LED产业链,相关企业已达到了2000多家。在这些企业中,做应用产品和配套的超过了7成。“于是,我国的LED产品应用在全球{lx1},涉及城市路灯、隧道灯、医用照明和显示屏等多个领域。”重庆多多灯具有限公司(下称多多灯具)总经理张波告诉本报记者,比如,连美国的企业都要到我国购买LED大型显示屏。

  然而,在此种光环的背后,却是一番让人忧虑的景象:不久前,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信息产业厅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日本和欧洲的LED企业,拥有80%以上的LED芯片核心技术专利,而国内同类企业拥有的同类专利不足10%。

  由于缺乏最为核心的芯片技术,我国LED企业普遍进口国外的芯片。国外知名LED芯片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接近{bfb}!

  据了解,LED产业链主要包括芯片研发生产,外延片生长,LED封装及LED应用等。前两者属于上游产业,利润约占整个LED产业的70%;后两者分别属于中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利润很低。“显而易见,我国的企业大都集中在LED产业链的中下游,上游产业则力量弱小。”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我国绝大多数LED企业,充当的其实是产业利润“搬运工”,自己只赚很少一部分钱,大部分利润则让外国企业赚去了。

  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为何会造成这种尴尬现象?资金瓶颈,是一个{zd0}的问题!黎昌兴感触颇深地说。

  早在2004年,黎昌兴就制定了研究LED散热技术的计划。为了筹集研发资金,他曾多次去银行xx。每一次,银行都以他的企业没有抵押物为由,拒绝放款。万般无奈之下,他四处奔波找亲朋好友借钱,才筹集到了100多万元的研发资金。

  研究终于启动了,但因资金不足,进展缓慢。后来,他又在2008年发明了LED灯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灯的两项专利。他在国内申请了这两项专利保护。可是,当他打算申请国际专利时,才发现兜里连几万元的专利申请费已拿不出来。现在,他有钱去申请国际专利,却已经超过了18个月的期限,只能深深地叹息。

  4月初,他以技术入股,与重庆一家民营企业合伙注册成立了淦渝科技。在这家公司,他想带领技术人员研发LED芯片。他已经意识到,“如果公司不能自己研发生产芯片,就要一直受制于国外企业”。他甚至还突发奇想,希望把太阳能电池应用到LED灯中,这样LED灯就可以不用电。

  不过,他的这些想法目前还无法变为实际的科研行动。“公司才刚刚起步,还没有资金来搞这些研究。同时,向银行xx也几乎无望。”他说。他曾尝试抱着专利去银行xx,结果银行愿意提供的xx金额,仅为专利评估价值的1%,“xx没什么意思”。在研发方面,公司只能慢慢地走,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与淦渝科技一样,眼下主要涉及LED产品应用的多多灯具,在短时间内也无力去搞LED上游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公司总经理张波告诉本报记者,在业内,谁都知道从事LED外延生长和芯片的研发生产{zz0}钱,而且还有望掌控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但资金匮乏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今后,随着公司逐步发展壮大,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后,我们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地从产业链的下游走到上游。”

  所幸我们还有机会

  LED产业发展的困惑,只是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2001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此后发展迅速,至2008年已达2000兆瓦,居世界{dy}。但是,正如LED产业一般,光伏电池的核心技术(多晶硅提纯技术)几乎被几家外国企业垄断。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国的新兴产业很可能步传统产业的后尘———最终在诸多领域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受国外企业牵制,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所幸的是,我们还有机会。”黎昌兴说,目前,LED的技术(包括外国企业的核心技术)还不成熟,只要国内企业倾力研发,就有可能掌握这一产业的成熟的核心技术。

  去年年底,深圳市对一批城市LED照明灯进行了测试。结果,大部分产品的光衰达到百分之十几,显然不可能满足5万小时光衰低于30%的目标。LED技术上的不成熟,暴露无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其{zd0}的特点是技术的不确定性,一种技术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所代替。

  “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能否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对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企业有没有能力去搞技术研发。”冯飞说。

  现在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新兴产业方面的研发投入都非常大,一些公司动辄就拿出数亿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而在我国,没有哪家企业有如此大的实力,同时政府的财力也很有限。”xx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说,但是,在与发达国家进行的这场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竞赛中,我们要想不落败,就必须打破企业的资金瓶颈———因为普遍面临融资难题的中小企业,恰恰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郑重声明:资讯 【资金瓶颈阻碍研发重庆试水“科技风投” - 投资资讯·ChinaVenture投资中国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