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辐照食品”?安全吗?

 

  不少人在超市选购食品,发现某些包装上印有“辐照食品”的绿色标签和中文说明,觉得很纳闷:辐照食品会不会是有辐射的食品?它和普通食物有什么不同?如果长期食用会不会影响健康?

  一、辐照食品会不会是有辐射的食品?它和普通食物有什么不同?

    辐照其实是一种xx方式。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利用电离照射,可以使食物产生化学、生物或物理效应,达到抑制发芽、杀虫xx、防腐保鲜等目的。用这种方式处理过的食品,就是“辐照食品”。

  上世纪50年代,国外就开始应用这项技术。我国也在1997年公布了谷物豆类、新鲜水果蔬菜、干果果脯、脱水蔬菜、香辛料等6大类食品辐照的卫生标准。可是,很多消费者至今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看到“辐照”两字,就对食品的安全性存有疑虑。

  其实,辐照处理是一种很好的xx方式,能让食品保存较长时间。与人们习惯的传统“xx”方法相比,辐照xx有哪些特色呢?

  1、深层xx:辐照不仅可以杀死食品表面的病原菌,还可以杀死食物深层的致病菌,提高卫生质量,防止由于食品霉烂变质造成的损失,而且xx过程快速、均匀。

  2、独特的“冷加工”:一些食物用传统的加热方法xx,会失去原有的风味、芳香,而辐照处理后,几乎没有温度变化(变化幅度小于2℃)。

  3、节约能源:与传统的冷藏和巴氏xx相比,可以节约能源70%~90%。

  4、方法简便:食品可以先经过包装或罐装密封后,再进行辐照xx处理,避免了包装时造成的二次污染。

  5、营养成分流失少。有些人担心,食物经过“辐照”后,营养成分会大量流失。经过科学分析证明,辐照食品所引起的营养成分的变化,远远小于加热蒸煮、煎炒等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食物营养素在体内的利用率,综合评价其营养价值。比如,未经辐照的蛋白质利用率为85.9%,辐照后为87.2%;未经辐照的脂肪利用率为93.3%,辐照后为94.1%;未经辐照的碳水化合物利用率为87.2%,辐照后为87.9%。可见,经过辐照处理,食物的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

  一般地说,食物烹饪后会造成维生素流失。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经加热或辐照处理,存留的维生素基本相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脂溶性维生素,辐照后存留的维生素比加热后多。但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辐照还是会对食品的风味、颜色等品质产生影响的。

  二、辐照食品安全吗?

  所谓安全性,不仅仅指食品食用上的安全性,而且还指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受损害,而这正是辐照食品的优势所在。辐照技术是替代传统xx方法的一个切实可行的绿色加工技术。利用射线对食品进行消毒灭菌,食品不会升温。因此,辐照技术可对新鲜食品进行处理,不会像药剂那样残留在食品中。与加热相比,经辐照技术处理过的食品,其成分很少发生变化。与冷冻、冷藏相比,辐照技术可以节约大量能源。辐照技术安全性的国际论证和试验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高剂量辐照的食品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食品即使经过大于10kGy(Gy:戈瑞,辐射吸收剂量单位)照射也是安全的,不存在毒理学、营养学和微生物学问题。以此安全性结论为契机,国际上已有52个国家批准了240多种食品允许进行辐照处理。为此,世界卫生组织曾两次发表声明指出,遵循一定工艺剂量的辐照食品是安全的。辐照xx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没有化学残留。xx过程中,食品只是获得射线的能量,并不直接接触放射源,因此,不会出现人们害怕的“放射性残留”,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只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验合格的辐射食品,对健康不会造成危害,可以放心食用。不过,应当注意膳食平衡,长期食用单一种类的辐照食品,同样存在健康风险。

  三、怎样识别辐照食品?

  辐照处理食品主要用于抑制大蒜发芽,胡椒粉等香辛料和香葱、胡萝卜等脱水蔬菜的xx,谷物、豆类的杀虫,干果、果脯的灭虫防霉,消灭冷冻冷藏肉类、熟肉制品和水产品的病原菌,以及延长新鲜水果、蔬菜的贮藏货架期等。

  由于辐照食物口味基本不会改变,感观上也与一般食品没什么两样,人们仅凭肉眼无法分清辐照食品与非辐照食品。因此,国家强制规定,经电离照射后的食品,必须在包装上加贴标识及中文解释。人们在购物时可以xx包装上的提示。

    

郑重声明:资讯 【什么是“辐照食品”?安全吗?】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