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激荡 常德传与青岛港的这十年_李磊_新浪博客

  

风雷激荡 <wbr>常德传与青岛港的这十年
 

 

从2000年到2009年,短短十年,与青岛港110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还不及十分之一。但有的时候,成就的取得不是以时间长短而决定的,青岛港最近的新十年是发生xxxx变化的十年,是青岛港确定枢纽港大港地位的十年,这十年的成就,是青岛港达到过去百年都不曾想到的高度。

风雷激荡 <wbr>常德传与青岛港的这十年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说这十年是青岛港斗争的十年,与市场斗、与环境斗。青岛港用十年的时间xx书写了一篇老国企振兴的成功之路。

从2001年跨越1亿吨到港口的西移,从“两国两方”到“三国六方”,从涌现许振超xx工人到不让一个人下岗,从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到应对危机,转方式、调结构,寻求更大的发展。这十年的时间,常德传与青岛港有太多值得纪念与传诵的,在这里我们通过几个节点的描绘,勾画出常德传与青岛港这十年发展的大体轮廓。

 

 

港口西移

2001年12月11日,夜幕下的青岛港八码头47号泊位灯火通明,伴随着停泊在此的“中远汉堡”轮{zh1}一个集装箱装卸完毕,青岛港的历史进入全新的时代:跨越国际亿吨大港的行列,这是青岛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的时刻。巧合的是,这{yt}正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纪念日子,这种巧合也许注定了未来十年青岛港的辉煌历程。

亿吨的跨越带给常德传和青岛港的只是暂时的喜悦,集装箱一直是衡量一个港口地位的重要指标,但对青岛港来说,集装箱的发展面临着艰难的选择:老港区已经基本饱和,同时港口条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集装箱船舶的发展需求。如何发展集装箱,困扰着常德传。

2002年2月11日,农历腊月三十,伴随着东南亚航线“东方威名”轮的一声长鸣,青岛港前湾三期工程一、二泊位试投产。而就在这个仪式上,常德传宣布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决定:“今年我们完成外贸航线的西移工作,到今年年底,老港区所有的外贸集装箱船舶将逐步移到前湾新港区。”

虽然让很多人很是惊讶,但常德传对此却是谋划已久,从码头的开工建设到新公司的成立,发展集装箱梦想的实现,也在一步步走近常德传。

从2002年3月底完成日本航线西移,到2002年11月4日,随着美西线“加贺”轮在新港区装卸作业,新老港区的航线转移交接圆满完成,历时7个半月,227天的青岛港外贸集装箱航线整体西移全线告捷。

西移的成功开启了青岛集装箱发展的前湾时代,不仅为青岛港集装箱事业的跨越式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西移的成功实施,加速了青岛市“以港兴市”战略的快速推进,成功地带动了西海岸经济的腾飞,推动了青岛经济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改变了青岛的面貌。

“做出西移的决定,10个人中有8个不相信,但这正是青岛港超常规发展思路的体现,也是我们当家人常德传努力的成果。”港口西移的亲历者、时任明港公司经理的朱广太回忆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时候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西移是什么概念?它涉及船东、货主、海关、商检等各个环节,而在青岛港西移之前从没有哪个港口转移成功过。

为了西移的成功,常德传亲自带队奔赴中远,以其个人魅力和影响力说服了中远集团当作西移的先头兵,扫清了西移的障碍,拉开了一大转移的序幕。每当关键时候,常德传总是亲自走访客户,不失时机地推介港口,宣传西移,最终得到了广大货主的理解和帮助……

正是常德传的智慧、魅力、奉献、牺牲,推动了青岛港西移这一港口业的壮举。

 

风雷激荡 <wbr>常德传与青岛港的这十年

 

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常德传 “三国六方”合作签约现场

 

 

“三国六方”

“两国两方”、“三国四方”、“三国五方”、“三国六方”。在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青岛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合资合作实现了合资合作的历史嬗变,合作的层次更高,涉及的范围更广,重组后的实力更强,开辟了国际港航业应对危机的崭新模式。

2000年2月19日青岛港集团与英国铁行集团正式签订了合资合同,“两国两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QQCT。青岛港从此拉开了集装箱大发展的序幕,当年吞吐量突破200万标准箱。以此为基础,2002年成功完成了外贸集装箱从老港区到前湾新港区转移的奇迹,震惊世界航运界,当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万标准箱。

2003年7月21日,青岛港与英国铁行在成功合作的基础上,与丹麦马士基集团、英国铁行集团、中远集团“三国四方”在北京签约,四方共同投资8.87亿美元,联手经营位于前湾港区北岸的前湾二、三期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达3400余米,QQCT成为全国岸线最长、泊位最深、设备{zd0}{zxj}、陆域最广、效率{zg}的集装箱专用码头,也是目前世界上{zd0}的集装箱码头公司之一。

常德传表示,向国际化迈进不仅是青岛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以港兴市的城市发展需要。这个项目开创了国内外港航企业多方合作的崭新模式,震惊国际航运界,青岛港集装事业从此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通过“三国四方”的合作,QQCT从2003年的59条集装箱条航线、吞吐量134万标准箱,发展到2008年的120余条集装箱航线、吞吐量872万标准箱,青岛港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准箱,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9年6月29日,“三国四方”的QQCT与香港泛亚集团共同投资成立的新合资公司QQCTN,由“三国五方”共同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前湾四期集装箱码头的10个深水泊位,总投资14亿美元。2009年12月18日,QQCTN与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新合资公司QQCTU,运营管理的总资产约70亿元港币,合资经营9个集装箱泊位,岸线总长3163米。

常德传说,参与这种世界范围内国际性港口竞争取胜的最快捷手段就是与世界数一数二的航运巨子联姻,因为他们最熟悉世界航运业竞争的法则,他们可以为青岛港带来庞大的市场和货源。

“三国多方”的合作,不仅能够引进数亿美元的资金,而且能够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源源不断的箱源,为青岛港插上了腾飞的金翅膀。同时,还使青岛港在中国新一轮的港口体制改革中率先走向了国际化,使青岛港在战胜当前危机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上有了坚实的后盾,进一步提高了青岛港在世界航运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地位,为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了一个{sjj}的平台。

许振超

2004年4月20日,中宣部、交通部、人事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山东省委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许振超先进事迹报告会,一时间,青岛港一个普通的码头的工人走入全国人民的视线,青岛港名扬四海,许振超成为响当当的“xx工人”。

让我们的视线还是回到一年前的2003年3月4日,许振超的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刷新了国内{zg}纪录,创出了每小时单船、单机效率的{zg}纪录,一个月以后,青岛港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学振超精神、创振超效率”的活动。4月15日,为弘扬一线工人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志气,青岛港隆重举行了“振超效率的命名大会”。

许振超是个普通的工人,他在青岛港工作了30年,当过机电工、门机司机、桥吊司机等。但在青岛港这个成才大熔炉里,许振超成为全国闻名的“xx工人”,成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是青岛港用人、培养人的一个缩影。

港口装卸是个劳动密集型企业,野蛮、粗俗曾经是码头工人的代名词。近年来,青岛港提出并始终坚持“只要肯学肯干,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德才兼备”的育人观,“德为重、信得过、靠得住、能干事”的选人观,“以能力论英雄、谁干得好就叫谁干”的用人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港。

在这一用人观的指导下,青岛港持续开展“创建学习型港口,争做知识型员工”岗位“五学”活动(学政治、学业务、学技术、学文化、学实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使青岛港成为人才辈出的大学校。

“凡在青岛港工作的,无论原先是种地的、扛包的,还是院校的、军营的,人人都大有作为。”成为青岛港人才的一个真实写照,目前,9500多名农民工在青岛港生活上受关心、工作上受重用,同工同酬,带薪休假。已有258人入了党,1627人入了团,540人担任了班长,34人担任了队长,1人担任了副经理。

员工队伍结构由十几年前全港77%的职工、12000多人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变为以5000多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6000多名高级技术工人为主体的高素质员工队伍。76%的技术工人都成为了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

面对港口生产一线主力由城市工为主转变为以农民工为主的新形势,提出推动农民工加快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即由短期务工向扎根海港转变、由挣钱吃饭向爱岗敬业转变、由普通打工者向产业工人转变,并实施了选拔优秀农民工转为合同制工人的新用工制度。

 

风雷激荡 <wbr>常德传与青岛港的这十年
 

 

青岛港发展模式

“青岛港为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成功地创造并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青岛港模式。”这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袁宝华对青岛港发展成绩的总结,也是对青岛港的一次高度评价。

2007年7月15日,中宣部、全国总工会、交通部、山东省委、青岛市委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高层研讨会”,对青岛港的科学发展模式进行了研讨。大家一致评价:“青岛港成功地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模式——青岛港模式。”

何为青岛港模式?青岛港模式是青岛港决策者既积极吸纳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又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传统优势;既面向世界,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又立足现实,一切从青岛港、从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博采古今中外管理之长,实现政治力、文化力、经济力的有机结合,凝结成具有青岛港特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

专家们经过深入的调研,对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总结出了十条基本经验:{dy},确定企业核心价值观,凝聚港口持续发展动力;第二,建设“四好”领导班子,为港口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第三、坚持战略思维、科学决策,xx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第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港口,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五,坚持科学务实的人才观,为企业发展提供{dy}资源;第六,科学管理、民主管理,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第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港口,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发展;第八,培育特色文化,塑造企业灵魂;第九,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构建亲情和谐港口;第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

“1>2”是青岛港科学发展模式的生动体现。“青岛港面临码头吞吐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实现一个青岛港干出两个青岛港的业绩,一个公司要干出两个公司的活,一个码头要干出三个码头的活。”常德传这样解释“1>2”的含义。

“但它绝不是超负荷,野蛮装卸,不是盲目蛮干,不是瞎指挥,而是要依靠改造、依靠革新提高效率,依靠改造设备,改造机械,向设备、向机械要效率要生产力,依靠改革发展生产力,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青岛港的工作!”常德传这样说,也取得了这样的效果。

2005年,青岛港完成吞吐量1.86亿吨,集装箱完成630.7万TEU,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干出了两个青岛港的业绩,创出了“1>2”的奇迹。

当面对记者“如何看待自己在青岛港最近十年发展中的作用”的问题的时候,常德传回避了。他说,青岛港的发展史赶上了好的时代,青岛港的发展与国家整个发展环境是分不开的,青岛港只是干好了自己的事情。

而青岛港的职工对常德传有个评价:他很神奇,就是他每当港口发展的关键时期,他的决策都是正确的,并且是超前的:原油码头从出口改为进口,港口西移,发展集装箱等等。其实这神奇背后正是常德传学习科学发展的体现,也是青岛港科学发展的体现。

如今,青岛港在走过黄金十年之后面临了新的形势: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了港口的发展,也给港口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青岛港正是抓住机遇的契机:在港口吞吐量普遍下降的情况,2009年青岛港吞吐量却超越了3.15亿吨,同比增长5%。

这与青岛港提早转方式、调结构是分不开的。如今青岛港仍在提效率,降能耗等方面进行探索,寻找港口持续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积极参与董家口港口开发,致力于打造一个新的3亿吨港,新的十年对青岛港来说仍旧充满了希望。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风雷激荡 常德传与青岛港的这十年_李磊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