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理学的质疑(四)_天宇清华大道自化_百度空间

对生理学的质疑(四)

康健(研究员:2004年度中国杰出管理科学研究者)

关键词:生理学 禁食   经络

2、间接测热法:间接测热法是根据机体在单位时间内氧化消耗的营养物质的量或消耗的氧量,来计算它们所能产生的热量,这个量应等同于同一时间内机体释放到外界的热量。根据化学原理,一定数量的某种物质的氧化供能,不论其中间过程如何,只要终产物相同,它在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也相同。因此,三种营养物质在体内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应当与这些物质在人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相同,只要{zh1}的生成物一样。就可以用弹式热量计来测定。按照化学定比定律,一定量的氧所能氧化某一物质的量是一定的,因此,根据氧消耗量也能推算体内产热情况。方法是测定干燥食物的重量后,放入特定的金属筒内,然后利用电火花使食物燃烧。经过测量后求出食物的放热量。

机体能量代谢理论解释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三种。

1、 肌肉活动:从生理学能量代谢的测定数值可知,一个人在静卧状态下{yt}能量的摄入是1879kcal;一个中等身材的成年男子坐着不活动,每日平均需消耗2300kcal的能量;如进行轻微体力劳动需要的能量是2500kcal;重体力劳动者每日所需能量可达4000kcal以上。折合成小麦粉(标准粉)分别为;534克、669克、727克、1162克以上(48)。这个算法很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因为中国的粮食供给xx可以满足国民人体能量平衡时的基本要求。

在新中国诞生后的几十年中,我们国家一直实行的是粮食配给制,干部标准为每月28斤,工人标准为42斤(食用油每月250克忽略不计),折合成每天的定量则为466克和700克。这就是说当时一个成年人在每天全身剧烈运动时,其总产热量比安静时增加几倍到十几倍时,能量的摄入按现在的标准计只能是远少于或大约等于坐着不动时的669克,这似乎是一个很可笑的结果,但这却是一个令人笑不出的严酷事实。

也许我们会说,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食用蔬菜的数量来弥补能量的不足,但蔬菜的能量实在是少得可怜,据测算,一公斤大白菜的能量为150kcal,即使一个人{yt}再吃2公斤大白菜,其能量摄入总量也不过2600kcal,其实在能量的摄入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吸收率的问题,因为在我国国民的膳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供能所占比例为60%~70%。而作为中国人主食中的淀粉,其中的直链淀粉容易被肠道淀粉酶水解,而支链淀粉糊化后较粘,难以消化。另外蛋白质的消化率为82%,这就说明在消化率达不到90%的情况下,我们每天摄入能量数值就更低,甚至连一个轻微劳动者所需标准能量都达不到。但我说的还不是极端情况,因为在解放前中国人的营养状况更是差得令人吃惊。

在那时,如果一个人每日能量摄入达到2300kcal,我想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工人、农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起来造反闹革命了(原始人的情况又怎样?我不敢设想)。社会是不平等的,因为就是这些看来能量摄入严重不足的人,却要承受着远超过人体在安静不动时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能量消耗,我不知道这填补超出能量部分的来源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说这是xxxx的结果。可如果按照每天燃烧体内137克脂肪产生微不足道的335 kcal的能量补充计算,10个月之内,人的体重可以下降40公斤,如果是一个富人那还说得过去,但作为一个穷人,在长年贫困生活的压迫下,我想是没有那么多的脂肪去供燃烧的吧?这就更不用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达一年多时间的长征中所经历生命极限的考验了。

而在如今的阿富汗,连年的战争造成严重饥荒,人们就是依靠联合国那么一点点的救济生存了下来,有的人甚至声称,只要给他一块面包,他就能过一个星期。这并不是一个个别现象,我们在目前流行的人体xx中就发现,许多人说他们就是喝凉水也长肉,而有些人吃得再多也保持苗条,医学专家对此现象百思不得其解。

   20027月,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人体内的机制可以燃烧多余脂肪,理论上让你保持丰润的脸庞和苗条的身材。参加研究的贝丝·伊斯雷尔辅祭中心的布拉德福德·洛厄尔说,大家都知道,有的人基本上不吃也会长很多肉,有的人吃得再多还是很苗条。显然,你改变了食物的摄入,你的能量消耗就会改变。如果一个人挨饿,能量消耗就会急剧下降。如果你节食,能量消耗就会降低。这就像咒语一样。

   长期以来,科学家怀疑一种名为β肾上腺素受体的分子参与了这个过程。因此,在洛厄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培育了缺少三个β肾上腺素受体的老鼠,称之为β。他们在实验中向其中的一半老鼠喂食正常食物,向另一半喂食高脂肪、高糖份的食物,向其他另一组基因正常的老鼠同时喂食这两种食品。结果,食用正常食物的缺β鼠的新陈代谢速度减缓,而且要稍胖一点(53)。

但这个结论是不充分的,因为他们只是在老鼠的体内找到了这种机制,而没有在人体中证明这个机制的存在。但这个结果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两种基因基本相同的动物体内存在有两种不同的能量消耗机制,即一种是违反常规的高效节能,另一种是符合化学平衡原理的能量消耗。可是我们一定要问,动物体内为什么要使两种能量消耗方式不同的机制并存呢?它与我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

我们已经发现,在自然界生存的绝大多数动物中,能量消耗机制不断转换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一只狮子可以数星期内不吃东西也不至于饿死,而在食物供应充足时每天吃肉也不见得就过于肥胖。而对于人类来说也同样如此,一个运动员在每天长达数十公里的长跑训练中,日进食量也并不见得就要增大多少倍,但在这个运动员退役后短短的数年内,其体重常常会不正常的突然增大许多,这在过去是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但从洛厄尔的研究情况来看,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因为在运动员突然退役后,其每日能量消耗在生理惯性的驱动下,仍然采用高效节能的方式进行,未及时转换,必然会造成体内脂肪快速堆积,甚至患上肥胖病。如果能够及时减少日进食量,或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避谷,平稳的度过这个转换期,就有可能避免这种不利的情况发生。

可见,人类如果有选择的经常进行这种能量消耗与摄入方式的转换,对人类的进化过程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常说艰苦环境锻炼人,其中就包括在能量摄入不足的情况下长期从事艰苦工作。这时我们就必然得出在这些人体内能量守恒定律是不适用的结论,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2 精神活动:生理学认为,精神活动和情绪活动对能量代谢也有显著影响。当人受刺激而引起精神高度紧张时,如恐惧、愤怒、焦急等,能量代谢往往显著升高。但这并不一定正确,因为一般情况下,精神活动剧烈的场所莫过于大学。近一百多年来,那些在中国有幸进入大学的芸芸学子,哪个不是奋发读书以博取功名。

从文献上得知,仅占人体重量2%的大脑,获得的血液供应量为总血量的20%(这就够大的)!正常情况下全身能量的消耗约为2000卡/分。

中国人体科学学会的赵希明等经过大量试验后取得了特异功能人在功能态下的心电资料,结果表明:心律比平时加快(高55%左右),往往还高达150次/分。这意味着供血量的猛增。由于身体其它部位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供血的增加主要是出于大脑活动的需要,增供的能量为为1100卡/分,加上常态时的400卡/分,换算成做功能力,就可以在一分钟内把3公斤重的物体推上213米的高空,在这个明显属于脑力活动极限过程中能量的消耗是惊人的。虽然在当前独身子女占大多数的大学生中,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从生理学的理论上讲达到平衡是不容怀疑的。但在1987年以前作者就读的大学中,许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众人xx的目光之下,每日能量摄入仅为早、中、晚各200克米饭,外加价值5分钱几乎不见什么营养物质的小菜,核算能量大致也就2300 kcal

这与生理学所介绍人坐着不动时所消耗能量几乎xx相同,但如果用这种方法计算,这些大学生每天只能是去打坐或者睡觉,而不是去学习。但事实上,这些能量明显摄入不足的贫困大学生是学校中学习最勤奋、成绩{zh0}的一个群体。

如果说这不是事实,那就等于是说知识分子脑力劳动没有能量的消耗,是无本万利的买卖,这可能吗?(这还不算极端情况,在19601963年时,大学生的定量几乎下降到每日300克左右)。这些事实说明,知识分子脑力劳动的付出与能量的摄入是xx不成比例的。这时我们也同样可以得出,在实际生活中,精神活动和情绪活动对人体能量代谢没有显著影响的结论。但这并不是事实,因为在世界上无数次危难的事例中,极端情况下的生存能力并不xx取决于生物体能量的摄入与平衡,而取决于人类的意志。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即使储存的能量远超过意志坚强的人,但肯定会在意志坚强人的前面很快死去。而什么是意志?意志不就是精神的一种体现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说精神与能量的消耗无关吗?这种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自相矛盾的解释,是不能为我们所接受的。



郑重声明:资讯 【对生理学的质疑(四)_天宇清华大道自化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