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从来没有向今天这样备受重视,平常人眼中秸秆,基本上都用在了普通的农村日常耕种和生活中。而现在,秸秆已经有了被利用的经济价值,例如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秸秆塑料,都是些充满了商业“钱”景的行当。
秸秆的魅力就在于能够为人类创造,除了燃烧取暖、变肥还田之外,更大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正是我们在这个能源紧张年代急需的,从此秸秆开始被人们疯狂追逐。
在我国,特别是国家对植物变能源出台了限制性政策以后,开始让热衷于植物变能源者着力挖掘秸秆的潜力。实际上,植物变能源的技术和产业化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替代攻势,小小的秸秆能够担负这样的重任吗?
美妙的产业未来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同样也是秸秆生产大国。但是,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秸秆显得尤为珍贵。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把各类农作物秸秆“吃干榨尽”和转化增值,一直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秸秆看作是农业的副产品, 存在重粮食利用、轻秸秆利用的传统观念。传统农业和简单再生产对秸秆的利用,仅仅是烧火做饭、饲养牲畜、盖房、取暖和肥田等。随着现代农业和现代加工技术发展,对农作物秸秆的认识应有一个转变,秸秆和农作物一样都是重要的农产品。
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总能量和玉米、淀粉的总能量相当。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秸秆蛋白质含量约5%,纤维素含量在30% 左右,还含有一定量的钙、磷等矿物质,1吨普通秸秆的营养价值平均与0.25 吨粮食的营养价值相当。
有专家测算非常乐观的估计, 每生产1 吨玉米可产2 吨秸秆,每生产1 吨稻谷和小麦可产1 吨秸秆。我国每年可生产农作物秸秆6 亿多吨,如全部用来燃烧,可折合约3 亿吨标准煤的热值。
如果将秸秆全部用作饲料,折算相当于1.5 亿吨粮食,经过科学处理,秸秆的营养价值还可大幅度提高。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秸秆蕴藏着丰富的能量,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从循环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现在农作物秸秆已经呈现出了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也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秸秆青贮饲料促进了奶业的发展,秸秆氨化促进了肉牛业的发展。秸秆在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除此以外,秸秆在工业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在燃烧发电和生产建筑材料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我国农作物秸秆量大面广,综合利用各类秸秆资源是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而且秸秆综合利用符合3R 原则,包括循环经济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的原则,能实现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目标。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就业门路狭窄,农民增收渠道单一,充分利 用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可以补粮食、补地力、补效益、补就业,实现粮食秸秆并举、以秸秆带动产业、以产业提高效益、以效益促进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面对秸秆带来的农村经济格局的变革,信心和乐观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种植业生产布局决定着秸秆生产的布局,秸秆生产要与种植业生产布局结合起来。
在优化种植业布局时,要考虑秸秆资源的高效、便捷利用和综合利用能力。要统筹种植业、畜牧业、饲料业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制定和完善秸秆利用政策也是秸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制定合理的秸秆收购利用政策,才能够使得农民获得合理收益,调动和保护农民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由于秸秆密度低、收获季节性强,收集和储存比较困难,研究建立秸秆收集、储存、运输管理政策和机制,保证秸秆数量和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秸秆争夺战
“变废为宝”几乎成为秸秆经济的口号。因为秸秆没有使用的政策限制,也可以说秸秆是取值不完,用之不尽的。但是这个观点遭到了一些农业专家的否定,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中国确实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燃烧,被废弃,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总体上来讲,我国秸秆被利用的途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包括能源、饲料和肥料。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虽然在有些领域开展了秸秆的开发利用,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
这是事实,但并不代表我们依然拥有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秸秆。记者在北京郊区看到,收获后,很多农民还是在大范围的焚烧秸秆。有农民告诉记者,他们焚烧秸秆是生活习惯,回收秸秆的经济用途非常小。
记者了解到,北京近郊的一个秸秆发电项目,他们也在向附近的农民收购桃树的秸秆。但是据项目负责人称,由于发电量非常小,并没有大规模的向农民收购秸秆。实际上是由于秸秆成本太高,秸秆发电的成本比普通火电价格高出一倍,目前主要是靠国家的能源政策补贴电价维持生存。
项目所在地的农民并不愿意将秸秆卖给发电场,主要原因是收购价格低,运输成本高。如果没有政府的强制政策,很难看到主动送秸秆的农民。这一切说明,秸秆的利益驱动不大,秸秆发电并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农民的冷淡并没有给秸秆经济降温,秸秆依然是被看好的,现在已经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力量。有专家分析,一旦秸秆技术成熟,中国的秸秆将被抢夺一空。
未来秸秆的{zd0}买家就是能源产业,秸秆变生物油、变乙醇、变塑料的技术已经开始步入成熟阶段。2007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再生洁净能源实验室发出消息,由朱锡锋、郭庆祥教授等研制的一项{zx1}科技成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秸秆变生物油的问题。
他们将木屑、稻壳、玉米秆和棉花秆等多种原料进行热解液化和再加工转化为生物油。据称,这项成果已经过测试,实现产业化已指日可待。采用这项技术的优势是可将秸秆等生物质直接转化为生物油,作为燃料可以直接在燃油锅炉和工业窑炉中燃烧使用。
以每小时处理2吨秸秆计算,产出1吨生物油,生产成本大约为790元/吨。生物油经过简单的品质改良后,销售价格为1000元/吨,用它替代柴油和重油,提供同样的热量,价格分别相当于柴油和重油现有价格的 43.2%和63.1%。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相同,决定了替代的命运。
他们有信心在2008年6月之前,将研制建成一座时产1000公斤生物油的生物质热解液化示范工厂。除此以外,还有山东的秸秆乙醇、上海的秸秆塑料项目都在快速的发展,产业化已经提上了日程表。
第二股力量,是来自于秸秆工业化。我们这里所说的秸秆工业化,实际上是秸秆除能源用途以外的经济用途。农作物秸秆经过工艺处理和深加工,可以制成质量轻、实用美观的建筑材料,可以在许多方面替代木材,减少木材消耗。
第三股力量就是秸秆的原始使用,虽然有大量的秸秆被燃烧,但是秸秆依然是农村取暖生活的必须材料。例如,随着技术的发展,农村取暖生活使用秸秆已经开始告别直接燃烧,秸秆沼气的技术已经逐步成熟。
两院院士石元春在谈到包括秸秆露地燃烧等现有农业资源浪费严重时说,如能利用现有资源的一半,生物质产业年产值就可近万亿元人民币。这将是继传统农业由初级农产品生产向农产品加工业领域拓展之后,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的“第三战场”。
变“宝”路线图
秸秆经济在中国的历史不长,但是发展速度确实飞快。从上个世纪90年xx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了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研制与开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私营机构和生产企业也加入到秸秆产业中来。
资金的充足是技术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不断孕育出了如何将秸秆变废为宝的新技术。秸秆经济呈现出的蓬勃景象和商业价值,让很多投资银行也在关注,至于秸秆哪一块最有诱惑力,让我们看看秸秆技术的变迁和发展。
秸秆变能源的技术和市场也是近五年才开始崛起,早前秸秆的经济应用还是离不开饲料、取暖、肥料的范围。例如清华大学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的CZSN技术、吉林华光生态工程技术研究所的秸秆生物质颗粒固体燃料等,都是秸秆资源有效利用的成功案例。
与秸秆发电的技术相比,秸秆的农用技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可是这些大块、棒状和颗粒燃料已逐步应用到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甚至已开始渗入到城市用能和商业发电领域中。
记者了解到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及其配套设备,以及通过小规模的试点示范,初步探索出的推广应用经验,为今后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秸秆固化技术还属于试行阶段,而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秸秆有机肥生产技术、秸秆栽培食用菌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农村发达地区已经形成快速发展的产业链。
例如,在目前农村使用颇为广泛的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在秸秆晒干后,应用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加入其它添加剂后拌匀,倒入颗粒饲料机料斗后,由磨板与压轮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磨擦加温,秸秆内部熟化程度深透,加工的饲料颗粒表面光洁,硬度适中,大小一致,其粒体直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加工规格。
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称为秸秆热解气化工程技术,是将玉米秸、玉米芯、棉柴、麦秸等干秸秆粉碎后作为原料, 经过气化设备(气化炉)热解、氧化和还原反应转换成可燃气体,经净化、除尘、冷却、储存加压,再通过输配系统送往一家一户,用作燃料或生产动力。
秸秆气化的过程是秸秆在气化炉进行不xx燃烧,实际上是缺氧的状态下加热反应的过程,其中的碳、氢元素就会变成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秸秆中所含有的能量也就转移到可燃气里,秸秆气像天然气一样,燃烧后无尘无烟无污染。
确实,“点草成金”的秸秆技术,确实充满了魅力,而以上提到的技术的经济回报都不是太高,应为其商业价值与技术水平不成正比。而中国的农村经济产业中必定要有秸秆的位置,这是无法改变的实现。如何将秸秆变成取之不尽,经济价值高的产业,短期来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