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电子环境下书稿档案管理策略研究
【作 者】常江
【作者简介】常江 广东商学院编辑出版专业changjiang_020@163.com
【内容提要】本文总结了电子环境下书稿档案的特点,根据电子环境对书稿档案管理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
【摘 要 题】档案管理
【关 键 词】书稿档案/管理策略/电子环境
【正 文】
书稿档案是出版社在编辑、出版图书过程中形成的,按照一定的规律收集、整理、保存起来的,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包括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是编辑出版工作的真实记录,是国家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内容划分,书稿档案可分为主体材料和背景材料。主体材料包括:选题论证材料及审批材料,如审批、落实选题过程中的各种请示、报告,上级的指示、批复;法律材料,如各种合同书、授权书、意向书;作品的原稿(手迹);审查材料,如责任编辑的初审意见、外审意见、会审意见、编辑室主任及总编辑(副总编辑)的复审终审意见;书稿的加工材料,如责任编辑加工整理书稿记录、责任编辑撰写的出版说明、对作品的评价、作者对书稿的修改记录;装帧设计材料,如封面设计、插图绘制、版式设计通知单及设计制作记录;付印材料,如发稿、发排通知单、发稿后的变动情况记录、校对作业单及各校次的质量记录、付印清样、付印及定价的审批手续、版权数据文件;结果材料,如各版次的样书、稿酬结算单及支付记录、经济效益记录、版权贸易合同、意见书及与之有关的各种资料。背景材料包括:电话记录、面洽记录、会议记录、组稿过程记录,著作权人及作者、著作权人代表登记表,责任编辑与作者就有关书稿问题的往来信件,对图书的宣传评论材料、广告、重要的读者来信、获奖或受查处情况记录,新书发布会资料。
一、电子环境下书稿档案的特点
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上述材料都要在图书出版后一个月内,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管。而电子时代,传统的按部就班的管理方式受到了挑战。书稿档案从操作方式、载体形式到内容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随意性操作。在书稿档案文件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已经大量地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操作和信息交流。目前,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形成书稿档案文件的操作方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对于作品的原稿,大部分作者是用下载的方式形成电子稿,有的作者用打印的方式形成打印稿,个别作者则用手工的方式形成纸质稿。又如,选题时形成的请示、报告和上级的指示、批复,一般都是用计算机起草,以网络的方式传递,但需要本单位领导审查时,还要用打印的方式形成打印件。另外,版权数据文件也都是以网络的方式传递。再如,法律文件、审查材料、校对材料、付印材料、结果材料以及大部分背景材料,都是要用打印的方式形成。这些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约定俗成,并没有一定之规,操作者觉得哪种方式方便,就采取哪种方式,随意性很强。
2.多种载体共存。由于网络传输、激光照排、校对软件、电子扫描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型材料的使用,书稿档案的载体形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多种载体共存的现象。目前的书稿档案文件,有的是以纸质材料为载体,如法律文件中的各种合同书、授权书、意向书。它们是需要当事者双方签字才可以生效,在数字签名的法律效力没有得到广泛承认之前,法律文件的载体材料是不会改变的,包括书稿档案中的法律文件。审查材料中的初审意见,外审、会审意见,编辑室主任及总编辑(副总编辑)的复审、终审意见,都是在固定的纸质表格上进行,因此形成的全部是纸质文件。有的是以磁性材料为载体,如大部分的作品原稿、责任编辑加工整理修改书稿记录、责任编辑与作者的往来信件、装帧设计材料、校对稿等。另外,版权数据文件都是在网上获得电子文本,然后下载到磁盘或光盘上,交印刷厂付印的。
3.内容形式部分数字化。电子书稿文件,与其他电子文件一样,是以不同的“0”、“1”代码序列作为记录符号,以16位二进制的数字编码(计算机内码)形式存在的文件。它具有电子文件的所有特征:非直接识读性、管理的系统依赖性、信息的自由移动性、存储的高密度性、多媒体集成性、形成与更改的可操作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书稿档案仍处于纸质阶段,确切地说,书稿档案正处于数字化的过程中,而且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二、电子环境对书稿档案管理的影响
1.收集难齐全。在电子环境中,书稿档案收集对象日益复杂,不仅有纸质文件,还有电子文件。然而,传统意识中的书稿档案,即纸质档案文件,往往能得到人们的注意,而电子档案文件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从而使档案文件的收集无法齐全。例如,作品原稿在它被打印成纸质稿后,电子稿就会被忽视,不能作为档案收集起来;又如,责任编辑在加工书稿时,不注意备份,修改稿覆盖原始稿,使原始稿信息丢失,文件不复存在,无法收集。另外,如果不注意历次修改稿的备份,那么责任编辑加工书稿的记录就无从收集。再如,选题时形成的请示、报告和上级的指示、批复,在处理完毕之后,人们往往把它存在计算机硬盘上,如果偶尔出现操作失误,文件信息就会丢失,文件也就无法收集。
2.整理难有序。在整理书稿档案时,首先要对其进行分类。传统的分类方法是:一级分类是以一本(套)书为单位,二级分类是以材料类型为单位。然而,电子文件出现后,传统的方法已难以满足分类的要求。例如,不同载体的文件尽管内容具有相关性,在分类的时候也要考虑载体材料的保管期限问题。因为,磁性材料的保管寿命一般在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而纸质材料的保管寿命则是上千年。另外,由于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影响着磁性载体的使用寿命。因此,内容相关而载体不同的文件不能分为一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档案的有序化整理。
3.保管难集中。如果内容相关而载体不同的文件不能分为一类,它们就无法集中保管。作品原稿和它的打印稿、责任编辑的历次加工稿、作者的历次修改稿、历次校对稿等,它们在图书的编辑过程中,都可能同时或先后形成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如果它们不能分为一类而集中保管,就容易造成档案内容的分散,不利于检索和利用。
三、电子环境中书稿档案管理策略
1.改变观念,建立书稿档案现代化管理体制。改革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机制,建立新的计算机管理规范和措施,推进书稿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书稿档案管理数据库、样书数据库、电子存储档案数据库等,完成目录的计算机检索。依托出版社的网站和局域网这个平台,设立书稿档案管理的链接,方便人们的查寻和利用。利用计算机、扫描仪和数码照相、刻录机等数字设备,对重要书稿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为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做好准备。
2.提高认识,树立“虚拟”档案观。由于电子文件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硬盘、软盘和光盘内,具有非人工直接识读性、对计算机系统管理的依赖性等特点,在自然环境中人们无法看到它,通常称其为“虚拟文件”。正因为它在自然环境中看不到、摸不着,因此往往被人们忽视。这种“忽视”对档案管理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它会造成档案资源的流失。实际上,虚拟不等于虚无,在电子环境中它仍然以字节、比特方式存在着,并体现着它的信息价值。我们必须树立“虚拟”档案观,加强对“虚拟文件”的档案化管理,包括电子书稿文件的档案化管理。
3.把握收集环节,把住来源关。档案管理的关键一环是把握档案的来源,做好收集工作,特别是在电子环境中,此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书稿档案的来源不同于文书档案,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形成者人数较多。一本(套)书的书稿档案是由多方面人员形成的,包括原稿作者、责任编辑、外审和会审人员、编辑室主任、总编辑、装帧设计人员、校对人员、财会人员、发行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收集工作的难度。(2)主要形成者的工作具有外向型特点。原则上书稿档案的收集应由责任编辑来完成,但作为书稿档案的主要形成者——责任编辑来说,经常要外出组稿、开会,这种工作状态,不可能随时从事文件的收集工作,更不能保证收集齐全。这样就不利于档案文件的收集,特别是电子档案文件的收集,从而影响书稿档案的完整性。基于上述原因,在出版单位,档案的收集仍然应该由档案人员负责。他们应帮助书稿文件的形成者树立档案意识,特别是“虚拟”档案意识,把住档案文件的来源关,特别是电子文件来源关。档案人员要把握收集的环节:一方面根据图书出版的全过程,分阶段对纸质文件进行收集;另一方面要求形成者养成实时归档的习惯。(责任编辑:MP5)
4.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构建新的管理模式。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共存时期,对书稿档案的管理可借鉴文书档案管理的经验,实行“双轨制”。在电子书稿文件的操作过程中要严格实行备份制度,不能在原始稿件上进行修改和加工。电子书稿文件要施行实时归档制度,即利用文件处理软件,在文件处理完毕后,通过网络随时存入档案数据库,不必再等到图书出版之后。因为电子文件具有信息易更改、易流逝的特点,如果等到图书出版之后归档,其信息随时可能因为操作不慎等原因而导致文件丢失或失真,而内容相同或相关的纸质书稿文件则仍然可以在图书出版之后归档。电子书稿档案的整理,可以采取传统方法进行分类,但分类标准要与内容相同或相关的纸质档案一致,并以内容相同或相关的纸质档案为准。从目前情况看,纸质档案仍是书稿档案的主要成分,而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不会改变。电子书稿档案的保管,要实行“双套制”,电子文件必须同时生成纸质文件进行归档,并分别保管。电子文件的在机保管应以文件夹为保管单位,一个类别的文件集中放在一个文件夹内,如果进一步分类,可以设夹中夹。脱机保管应以磁盘和光盘为保管单位,一个类别的文件应集中拷贝到一个磁盘或光盘上,并给以相应的档号,不同类别设不同的档号。档号要保持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一致性,以保证查找利用的方便。
【责任编辑】孙海燕
【参考文献】
[1] 刘宏伟.书稿档案工作环节谈[J].中国出版,1999(12)
[2] 钱中芳.浅谈出版社书稿档案的作用与发展[J].浙江档案,2003(7)
[3] 周解.书稿档案管理的回顾与探索[J].档案学通讯,2000(4)
本文来源于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免费阅读:http://www.csscipaper.com/archives/arctheory/3348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