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庆亮:|情系市政写华章|高志强:技高德馨泽病患|李同祥:科学发展企业兴 ...

高庆亮:|情系市政写华章|高志强:技高德馨泽病患|李同祥:科学发展企业兴|陈兰红:勇敢走过前是天

2010-05-01 17:39:01 阅读5 评论0 字号:

    激情献市政  城建创辉煌

    ——记汶上县政协委员 高庆亮

    走在汶上县城大街小巷,人民明显地感受到:近几年,县城的路变宽了,灯变明了,水变清了,市政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完善了。可你是否知道,这其中凝聚着县政协委员、市政工程管理处主任高庆亮的几多心血和汗水呢?
    高庆亮自担任县市政管理处党政主要负责人以来,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创业,积极进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坚持 “说办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全新打造精品工程,使汶上市政基础设施逐年完善、明显改观。十多年来,县市政工程管理处新增固定资产1700余万元,2007年上半年,为适应城市道路施工行业发展,投资600万元,建节能环保型料厂一处,全面提升道路建设标准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十几年来,他带领全处干部职工先后建设了:汶上县城区明星路、光荣路、广场路、市政路、金城路等11条道路,打通了三条断头路,实施了城区“污水管网”建设,解决了宝相池、圣泽湖、长乐湖的污染问题。改造了中都大街、圣泽大街、尚书路等街道,硬化了南市街、铁路口街等15条小街巷,共新建改建城市道路32条,90公里。
    特别是2009年“中都大街南段改造工程”的建设,他身先士卒,带领一线干部职工,战炎热、斗酷暑。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道路管网、路面洗刨、二灰碎石摊铺、沥青油面和人行道石板材铺装,最亮点的还属安装在迎宾大道道路两侧的华灯,现已成为了汶上南部城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像这样质量高、工程量大,工期又超前完成的工程还有很多,实现了市政建设质量、速度的新跨越,开辟了市政建设的新局面。他们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工程指挥部的表彰和奖励。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现如今,城区内基本形成了“二环、四纵、五横”出行快捷方便的道路交通网络。城区安装高标准路灯5500余盏,铺设人行道20万平方米,铺设路沿石40公里。由市政工程管理处承担的各项任务均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2002年创建省级卫生城、2003年全市城市综合整治先进县、2004年省级卫生城复验、2005年通过城乡综合整治考评、2007年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第二名,2008年、2009年全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dy}名,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深入扎实的工作换来了事业上的丰硕成果,自1994年以来,汶上县市政工程管理处连续15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市职业道德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评为省级建设系统先进单位, 2004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党支部。他个人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1991年荣获市总工会授予的“七五”建工奖章,1993年~1996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省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城市道路照明技术交流活动先进个人,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996年~2008年连续12年荣获县政府嘉奖,1990~2005年被评为县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1997年、1999年、2001年被评为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县总工会xx文明职工、优秀政协委员, 2002年被评为县劳动模范。

    立足门诊  放眼社会

    ——记汶上县政协委员高志强

    高志强,汶上县第七届政协委员,县颈肩腰腿痛康复中心主任,从事颈肩腰腿痛xx工作近30年,诊治患者约25万人次,以他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辉煌,为政协委员风采录谱写了新的篇章。
    1983年高志强经县卫校学习及县医院进修后回家乡在全县率先开办了针灸、推拿专科诊所,他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追求以及不懈的努力,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受到方圆几十里患者的信赖,在家乡一带享有盛誉。
    1998年高志强委员受聘于汶上县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针灸理疗科主任,2003年投资30余万元申办成立了汶上县颈肩腰腿痛康复中心,引进了以系列先进的康复理疗设备,招聘专业技术人才10余名,在他的带领下,全体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不断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工作中,高志强始终要求全体医护人员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由于他们精湛的医术和热情的服务,不仅得到了本县患者的还评,不少周边县市区的广大患者也慕名而来。
    高志强身居门诊、放眼社会,以自己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他xx民生,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和主人翁的精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对官寡孤独及特困患者给予免费或减费xx。面对当前物价急速上涨的态势,为解除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看不起病的情况,两年来他始终保持原有的价格。
    从事颈肩腰腿痛的xx工作近30年来,对广大患者的病痛疾苦和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老高深有体会。他说: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强烈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时时促使自己以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不断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总结临床经验,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在县政协及卫生局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年门诊量约两万人次。
    高志强精湛的医术,不仅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同时,他本人也受到了本专业xx机构的高度重视,现任中国针灸学会针刀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会员、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会员,并先后在{gjj}及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综合xx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分析》和《小针刀xx肩周炎》等分别获得了优秀论文奖。
    2007年由于高志强出色的业绩,他被推荐为汶上县第七届政协委员。当选为政协委员后,他无论本职工作怎样繁忙,对政协的各项活动他都积极参与,从不缺席。高志强平时非常注重社情民意,并广泛了解,围绕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积极调研、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他先后撰写提案及社情民意多篇,其中《关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提案》、《关于制止行人及车辆乱闯红灯的现象的提案》、《关于加大力度做好小区物业管理的提案》均得到县政协领导的重视,为有关单位的具体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医者仁心、济世救人,高志强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他决心一如既往的努力进取,以一个政协委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让更多的患者在康复中心康复,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发展  和谐创业

    ——记汶上县政协委员 李同祥

    汶上县政协委员、祥远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同祥,本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逐渐将一个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省内甚至国内机械行业的xxxx。他的创业事迹不仅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也成为了当今年轻人创业的楷模。
    1997年底家庭极度贫困的李同祥,靠亲戚邻居帮助自筹资金5万元,租赁郭仓乡地毯厂的几间瓦房当车间,开始了他艰苦的创业历程。凭着吃苦能干和良好的信誉,截止目前他已经拥有了一处占地50余亩,轻钢体结构15000平方米的厂房,拥有先进数控车床、数控下料机、自动焊接机等30多个品种180余台套先进设备的现代化机械公司,公司现已成为郭仓乡乃至汶上县的支柱企业,累计上缴税税金1000余万元,安置富于劳动力200余人。提起当年艰苦的创业之路,李同祥喜忧参半,在品尝了创业的艰辛之后,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
    通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李同祥深刻认识到科技对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性,对此,通过他的不懈的努力,建立了一批本公司内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为公司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李同祥认识到公司要发展壮大,只有几项新技术和新产品是不够的,他积极制定出一系列措施,激励科研人员,深挖潜力,努力为科研提供一切便利,促使科研人员积极工作人人为公司的发展献谋献策,使公司员工都有创新意识。大家团结在李同祥的周围,为厂子的发展努力工作,在生产过程中他们不断加快推进规范化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抓紧抓好质量管理工作很快就赢得客户信任,订单几乎翻番上涨。
    为提高公司员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李同祥还定期组织员工和管理人员集体学习,学习一些技术知识和政策法规,在公司上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公司员得到更好文化的熏陶,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技术水平。
    经过十几年的商场打拼,李同祥从企业的发展实践中体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首先应该考虑到,企业如何发展,怎样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要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位员工,实现企业与社会与环境与员工的和谐共同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的发展之路。
    通过李同祥十几年的经营,祥远机械有限公司也有了较高的知名度,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型企业”、被市科学技术局、市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市财政局、等单位评为“济宁市民营科技企业”。连续几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企业”和“先进文明单位”,被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首届诚信双优企业”。他个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2008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授予“带头创业致富带动共同致富“先进个人。连续几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企业家”。2009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百名青年优秀企业家”。

    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记汶上县政协委员、银都养生园经理陈兰红

    陈兰红,一个曾经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现如今却有着不一般的人生阅历,不一般的人生故事,尤其不一般且令人赞叹的是:她下岗失业后自主创业,创业成功后不忘回报社会。
    1991年至1996年,陈兰红曾担任郭仓乡刘庄村计划生育专职工作人员,在此期间她把村里的计生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全村没有出现违犯计生政策的,她的工作得到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兰红进入了凤凰纺织集团公司工作。她工作认真积极,团结同事,曾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不幸的是,2004年企业倒闭,她成了众多下岗职工中的一员,突然间失去了生活的“饭碗”。她曾为此感到十分苦恼,有些不知所措。但是xx服输,性格倔强的她在几经斟酌和考察后做出决定:自主创业,带领和自己有同样遭遇的姐妹自谋出路。她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和朋友一起,建起了一个小型纺纱厂。她紧抓质量,督促生产,开拓市场,厂子在她和姐妹们的努力中一步步走向了正轨,成为了乡里的榜样企业,得到了乡政府的重视和认可。
    自办的小纺纱厂红火了,可由于厂子规模小,只能安排少部分下岗失业的姐妹再就业,仍有不少姐妹煎熬在下岗的痛苦之中。为让更多下岗姐妹重新就业,也为拓宽自己的事业天地,她根据市场需求,又办起了一家集休闲、娱乐、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餐饮酒店——银都养生园。在她的领导下,姐妹们同心协力,以诚为本,以客人的满意为宗旨,尤其是在菜品方面下大工夫,引进各大海鲜市场的xx海鲜,把本县餐饮业由先前的档次和价位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有力推动了全县餐饮业的发展,提高了全县的接待水平。与时同时,她又开展科学技术种植,推广绿色秸秆养藕,获得了济宁市科技成果奖,且此项技术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播出,得到了广泛推广。为解决当地一些富余劳动力问题,她又承包了五百亩田地,增加了用工人数,有效解决了一些低收入农民的生活问题。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艰苦奋斗,努力打拼,陈兰红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企业规模、效益皆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事业成功了,身为县政协委员的她不忘回报社会,格外关心xx社会公益事业。除企业坚持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仅一个养生园项目每年即上缴税收30多万元,及{zd0}限度尽可能多地安置下岗失业者或农村富余劳力到本企业上岗外,在支持县里的重点旅游工程项目建设、关心失学儿童、xx弱势老年人等方面,总是慷慨解囊,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每逢节假日,她都会亲自到乡敬老院,送去最真挚的问候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及慰问金。去年县里举行的太子灵踪文化节开幕前,她积极响应县政协、县工商联合会“为文化节献计出力”的号召,一次性捐款30万元。
    “要生存,先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这是一首xx的电影歌曲中的一句歌词,也是对陈兰红下岗失业创新业,回报社会多奉献的不凡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祝陈兰红继续走下去,相信在她的前面会有另外一片更加灿烂耀目的新天地!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高庆亮:|情系市政写华章|高志强:技高德馨泽病患|李同祥:科学发展企业兴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