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设计

文化创意设计与居住者思考对话的客房

    把红色印章贴满墙壁,被单上盖着“钓鱼执法局”的大印;在墙壁上架起一把巨大的勺子,勺子的边缘一只泥塑的小猫正在钓鱼;用几十个时钟装饰客房,提供关于时间流逝的思考;摄影师挑出记录城市与心情的照片,铺满房间,理出一条牵引情绪的线索……由艺术家、设计师、摄影师等跨界人组成的玩了一次把创意设计带入生活的实验,用个人创意涂抹装饰酒店客房,设立一套与居住者思考和对话的空间系统。

    “它不乏创意设计的先锋和实验属性,同时又植根于可触摸的现实生活,属于创意设计与生活最密切结合的案例之一,两者直接就上床了。”艺客联盟成员、深圳设计师张达利略有遗憾之处在于,此次实验还只是在已经成型的客房内、定向的空间内实施的点缀提升,“在半成品基础上提炼、设计和改造,注入有趣和生动,而不是从酒店建筑设计施工开始就参与整个空间的创意设计”。

    尽管如此,设计者们对此次将创意设计植入生活的实验还是大呼过瘾,“可能每个人改造的理念和方式都不同,但我们的目的很一致,就是要为原本千篇一律的客房空间赋予一定的思想、赋予跟居住者对话的可能及触景生情的功能”。艺客联盟成员、雕塑家吕军认为,普通的酒店客房不过是承担睡觉功能的空间,当它与创意设计结合后,文化元素、设计者的情绪在空间内变得显性而立体,有可能触发酒店客人情感交流和思考的欲望,酒店客房也不再只是物质产品,而成了提供生活情趣的文化产品。

    2

    创意设计生活化不须降身迎合大众

    当艺术家、设计师们在客房空间尽情挥洒创意时,有没有考虑过受众的接受度?换句话说,创意设计在与生活结合之前需不需要将过于先锋的特质磨得大众一点、身段降得低一点以赢取更广泛的接纳?

    “没必要。创意设计与生活结合并不等于迎合大众,也不要去考虑会有多少人喜欢。相反,创意设计在生活中的功能恰恰是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新的联想方式,让人们发现,原来生活可以通过一些意外的甚至是颠覆性方式变得更有质感,它在为空间赋予灵魂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联想和刺激性的记忆,从而激发审美和创意能力。”不过张达利也承认,创意设计至少得与所附着的平台相贴合,“例如酒店客房,首先要保证客人感觉干净、住得舒服,在这个前提下实施创意。”

    “如果拿掉酒店客房这个空间,我们所创作的本身就是个独立的艺术作品。”吕军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尽管与生活结合,但创意设计本身不需要降低身段去解释什么,“抛弃了xx和先锋属性,就不再是创意设计。创意设计必须尽可能地走在前面,指引生活。假如非要制造所谓的迎合大众的效果,那就没有底线了,你究竟要满足哪个层次人群的需求?”

    3

    市场氛围仍在阻碍创意融入生活

    不可否认,尽管创意设计融入生活的口号喊了很久,但在深圳,相关案例却少得可怜,创意设计与生活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层捅不破的膜。“权力和金钱做决策的社会现实导致不专业的东西充斥。”张达利指出,政府、大部分的企业和地产商缺乏将创意设计引入生活的驱动力,偏偏他们又掌握着绝大部分的公共空间,自然造成了生活里创意设计元素的匮乏。“整体心态急功近利,不愿意为艺术买单,不注重公共空间品质的好坏。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不到日常生活的创意设计中去。”

    “有企业家宁肯一晚上吃喝玩乐消费几万几十万,也不肯买幅艺术家的原创作品。”吕军描述,有人花上千万买房子却在房子里摆仿造的家具、挂大芬村的画,这些掌握话语权的阶层对自家创意设计的认知都如此之低,更不会注重公共空间的质素。

    另一方面,社会整体审美能力的低迷也影响了创意设计与生活的融合。“中国审美教育的缺失导致社会审美氛围薄弱,这不是一个劲地提升全民学历水平所能解决的。”

    啖设计



郑重声明:资讯 【文化创意设计】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