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创造奇迹

信念创造奇迹

2010-04-28 23:49:03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作者:何异凡
《国际市场》2010年第4期

       晴朗的夜幕下看世博会,让人久久不愿离开。熠熠生辉的场馆,五光十色的灯光、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浓浓的环保气息,使本届上海世博会给我们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我们感谢那些克服重重困难,倾情参与的国家和人民。感谢他们,不但给我们留下美丽和热情,更感谢她们带来的绿色环保的坚定信念。
  和一些亚洲国家馆的直白描述、直接体现的介绍手法不同,很多欧美国家馆更强调带给参观者寓意深刻的幻想和领会。
  
  “种子殿堂”、“活的生物”、“蒲公英”
  
  英国馆到底像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单就“世博会发源国”的称号,就足以让我们充满敬佩。这一次,她们带来的主题是“传承经典,铸就未来”。被称为“种子圣殿”的主场馆,全身被6万根亚克力杆插满。那些伸向各个方向的亚克力杆,中部固定,两端随风摇曳,又使整个建筑像一个活的生物。
  设计师托马斯介绍:“亚克力杆内含有不同的、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种子。因为种子中蕴含着巨大潜力,人类是通过种子来利用大自然的。动态的表现,好像人类喜欢的蒲公英。”他说:“我们希望通过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来实现保护人类未来和现存环境的目的。”这也是英国馆希望以这种独特方式,向世界展示自身,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lx1}作用。
  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署长安德烈·凯恩表示,中国对于英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贸投资到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教育等各个领域,两国均应加强合作。
  “我们将向人们展示一幅孕育着生命潜能的绚丽画卷,传递对‘人类持续发展’的xx。”英国馆副总代表艾琳女士说。
  
  浪漫、多情法兰西快乐、别样郁金香
  
  在英国馆旁,法国人聪明而富有哲理地为自己的场馆建筑,找到了一个简单逻辑,即“感性城市”。她身披混凝土制的“渔网”,“端坐”在阳光下,告诉人们:可以直接用五官,最直观地感受法兰西的魅力。
  步入展馆,印入眼帘的,是一座露天垂直的法式园林——绿意盎然凡尔赛花园。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在蔓延、缠绕,显得生机勃勃,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的植物既来自法国,更多地则来自上海本地。清澈的溪流沿着法式庭院轻轻流淌,颇有几分中国园林的味道。让每个人全身心放松,在阳光和水的环绕中,聆听鸟语,嗅着花香,感受来自法国城市的节拍。整个花园传达出人与自然相融合和建设美好新型城市的生活新理念。相信梦幻般的法兰西浪漫,幽幽的法兰西风情,一定让每个参观者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荷兰馆的设计像一朵金黄色的郁金香,具有“典型的荷兰风格”,主题为“快乐街”。独特的空间排布,展现了荷兰引以为傲的创新能力。根据荷兰艺术家兼建筑师约翰·考美林(John Kormeling)设计,建造而成的荷兰馆彻底颠覆了一般展馆的概念。他们建造的不是展馆,而是一条“快乐”的荷兰街。整个建筑物矗立在8字形街道两旁。沿“街”,参观者可一边欣赏街道两旁别致的楼宇,一边感受浓郁的荷兰风情。“快乐街”象征了一座理想中的城市,参观者可亲身领略“技术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的科学理念。馆内有25个独立的微型展馆沿街分布,巧妙地利用和使用空间、能源和水等自然资源方面的创意。
  上海世博会荷兰政府总代表魏伟励透露。目前荷兰馆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正在做一些细节方面的工作。兴奋之余,他还透露了点小信息,荷兰馆会涉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循环运用。希望参观者能够亲自到荷兰馆区体验。
  荷兰驻华大使裴靖康表示,作为目前中国的第二大欧盟投资国,荷兰政府希望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平台加深两国的合作关系。
  
  轻盈、飘逸“和谐都市”“积木”搭出多彩、时尚
  
  紧邻法国、荷兰的德国馆,则以“和谐都市”为主题。由自然景区和展馆主题两大部分组成。整个构造颇为突兀。
  场馆的外墙使用的是网状的、透气性能良好的革新性建筑布料,其表层织入了一种金属性的银色材料。这种材料对太阳辐射具有很高的反射力,就像建筑外墙之外的第二层皮肤,为展馆遮阳。同时,网状透气性的织布结构能防止展馆内热气的聚积,可减轻展馆内空调设备的负担,这便是展馆应对高温的一个“秘密武器”。世博会结束后,德国馆总共约1.2万平方米的这种革新性建筑布料可被再利用,例如,改制为小块遮阳罩。加工制成提包等。
  漫步德国馆,我们游历了多种不同的区域空间。工作与思考、休闲与修养,以及居住和环境,文化活动和公共活动等,多方位展示出德国在未来城市发展中,为创新美好生活付出的尽心和努力。
  目前,德国馆已经在其官网上公布了部分展示内容,包括此次展示的重头戏——“动力之源大厅”。厅内安装了外形为球形,内装四十万根发光二极管的金属球。互动的球身,技术精妙,象征着未来。通过声控装置,对声音做出回应。令人大开眼界。
  意大利馆的主题是“理想之城,人之城”。由20个任意组合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取名为“人之馆”。20个功能模块代表了意大利20个大区。形状就像游戏棒一样可以随意变幻。
  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镶拼的马赛克,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处。散布在展馆内部的水和自然光,共同营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原本在意大利传统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元素。在“人之城”内被重新展示,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回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意大利馆从设计之初就是首要关心的元素。意大利政府总代表办公室秘书长安绮丽介绍说,展馆建筑采用了一种{zx1}发明的多样化材料——透明混凝土。这种加入了玻璃质地的混凝土材料,利用各种成分的比例变化,可以形成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还能随时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展馆内部类似“刀锋”的设计除了能制造出幻化的光影效果外,还能向展馆内输送自然风。
  场馆被设想为一个拥有特别生态气候功能的“机器”,带有能源储存装置。这些外部覆盖的、带有光电元素的集成玻璃能隔离辐射,建筑的照明光束能够扫到各个区域,同时又有节能作用。另一大亮点。是科技创新的“xx地板”,将首次与观众见面。
  相信在世博会上,时尚丰富,多姿多彩的意大利展品必将让每一位参观者一饱眼福。
  
  童话、梦想收眼底藤篮盛“情”溢满怀
  
  丹麦馆名为“梦想城市”,如同一本生动的童话书,带领参观者亲身体验丹麦的城市生活。整座建筑是一个巨大的管状钢结构,就像一艘钢铁巨轮的船身。展馆的外立面是该建筑中最为经济、节能的部分。外立面上的孔洞可以让阳光照进室内,还有助于自然通风,每个孔洞都安装有LED光源,既可以调节场馆内的光线,也可以在夜间照亮外立面。因此,丹麦馆的外立面犹如一幅光与影的抽象图案,映射出场馆内川流不息的人流、自行车以及钢墙内的压力流动。
  丹麦馆通过自行车和来自丹麦港口的海水等,吸引参观者感受丹麦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参观者可以选择步行或自行车两种不同的速度,由表及里地欣赏丹麦馆。蹬上自行车穿梭于这座双螺旋型的建筑,从地面盘旋到达十二米的高度,又盘旋而下回到地面,掠过城市的生活,细细体味周遭的一切。届时,“小而美”的丹麦馆。将带人们走进这外表古朴,内部现代化的“森林和城堡”。与大家分享环保技术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些展示会让参观者真正了解丹麦和丹麦的城市。
  从卢浦大桥上看西班牙馆。是一座主题为“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的、复古而创新的“藤条篮子”建筑。其外墙全部是由藤条装饰,通过钢结构支架来完成,线条呈流线型,阳光将透过藤条的缝隙,酒在展馆的内部,自然而温馨。主题馆由“从自然到城市”、“从我们父母的城市到现在”、“从我们现在的城市到我们下一代的城市”三大空间组成。
  场馆外墙用不同颜色的藤板,xx手工编织。可以想象,阳光透过藤条的间隙,稀稀疏疏地洒到场馆当中,感觉多么奇妙。众所周知,使用自然建筑材料,已经是国际市场的一种趋势,它充分体现了人类返朴归真,崇尚自然的未来情结。场馆外墙拼接出的汉字诗歌,表达了西班牙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场馆设计师贝娜德塔·塔格里阿布埃女士兴奋地表示:希望西班牙馆给参观者留下像诗一般的美好印象。
  整个场馆花了三个月时间编织。用了8500多块藤条板材组合而成。似起伏波浪,一定会彻底颠覆我们的感官。
  
  童趣无限“城市广场”笑容靓透“美丽画卷”
  
  前苏联xx儿童文学家尼古拉·诺索夫曾说过:“{zh0}的城市应该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城市。”1954年,他在《小无知历险记》中创造的花城,打动了无数人。多少年来,人们始终在孜孜探索理想城市的模式,憧憬对理想城市的无限遐想。
  对于大多数童话迷来说,充满童趣的俄罗斯馆是一座有足够吸引力的童话王国。那些不规则塔楼挺拔向上。高约20米。它们矗立在绿色草坪和水体构筑的自然景观中。无论是场馆内部装饰,还是外部景观,共同营造出一种开放透明的感觉。塔楼围绕着中心,连接到中央广场。展厅一楼环形阶梯部分连成一体。“城市广场”的主题表达得尽善尽美。仔细观察,塔楼顶部被描绘成代表俄罗斯民族服饰的镂空图案,象征俄罗斯各民族相互融合。要知道,这不是一座专为儿童所打造的展馆。因为,今天的孩子将成为明天建设新城市的主人。而努力营造一个大家从小就幻想的、可亲的理想城市,是每个人共同的心愿。这是一座俄罗斯馆要表达的,充满魅力、实现理想的理想之城。也是诺索夫所预言的:“生活中的事物在童话世界里可以xx不同,童话的城市里。一切皆有可能。”她是童话之城。
  今年2月份完工,占地3000平方米的波兰馆,主题是“人类创造城市”,分为“人类、创造力、城市”三个概念。
  整座展馆外部由剪纸图案组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照入大厅。通过视觉冲击,吸引人们的目光。其外形呈不规则状,非常抽象,建筑表面以民间剪纸艺术为参考,布满了镂空花纹,相互交织。不仅外表能吸引眼球,更讲求绿色环保。经仔细挑选,设计师选择了木板——用一块块木板来拼出波兰馆外表的剪纸花纹。
  工作人员在建筑中,先将胶合板切割好,再安装在一块一块的胶合板建筑模块上,然后再在模块表面装上玻璃、聚碳酸酯、防水或防紫外线辐射的材料,最终构成墙体。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剪纸下面,安装了半透明的PVC或高密度聚乙烯合成的薄膜材料,以形成封闭的外表。从而{zd0}限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除了墙壁和屋顶的剪纸木板,展馆外部、入口处的地面和展馆内部都覆盖着一层强化木地板,为参观者提供健康、适宜的参观空间。
  全部场馆,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件用剪纸粘成的工艺品,带着浅浅的微笑,正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到来。
  
  “拥抱挑战”——坚强毅力柳暗花明——乐观健康
  
  占地约600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是美国馆,这是世博园内{zd0}的自建展馆之一。
  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组织方联席主席艾秋兴早前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曾说,世博会为各国提供了一个xxx展现本国独特历史、传统、文化、艺术、饮食等(国情)的舞台,谁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从最初的筹资困难到后来的峰回路转,美国馆的经历可说是不平坦。通过一系列的推介活动,随着3M、通用电气、沃尔玛等世界xxxx的陆续加盟,使得后来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艾秋兴说,工作完成和该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非常重视世博会的工作,要求美国馆把美国的价值观、人文、地理、科技以及在环保、健康生活、城市改造等方面的理念充分展现出来。尽管xx政府无法给予美国馆直接的资金支持,但希拉里为宣传世博会参加了很多推介活动,鼓励各州市及公司、协会和商会等为美国馆提供赞助,实属坚强,令人动容。整个工程在4月初全部完工,5月份将准时迎接参观者的到来。
  美国馆的核心元素是“环境可持续发展,更健康的生活,多样性和慈善给予”。其{zd0}特色在于通过多媒体展示手段,从人文视角讲述一个普通美国人眼中的故事,一个关于创新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精彩故事。
  外墙右方有瀑布“飞流直下”。左方是多媒体屏幕,入口处还有“绿意盎然”的植物将迎接各方来客。为体现环境理念,馆顶建有一座有机生态花园。一面多媒体墙,把花园以瀑布形式表现出来。届时,场馆还将表现特有的北美娱乐文化和色彩,邀请来自各界的名人,包括NBA球星,参加馆内的多项活动与参观者互动。我们还能看到,围绕“拥抱挑战”这一主题。美国馆里将由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让参观者通过亲身游历,领悟“可持续发展、团队精神、健康生活、奋斗和成就”四大核心理念。
  正如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康碧翠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的:“美国馆是美中关系的亮点。”
  
  红杉创新兴旺之城传承历史面向未来
  
  本届世博会,加拿大馆的主题是“兴旺之城:兼容并顾、持续发展、改革创新”,重点展示加拿大城市如何反映其历史等价值观。
  位于浦东世博园区C片区的主场馆,中央是一片开放的露天广场,以一个开放的公众活动广场为中心,突出展示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项目和加拿大多种艺术领域的艺术家和演员们的表演和作品。
  场馆高约17米,外墙使用大量不规则的钢柱、钢梁紧密构成。表面铺上了窄窄的加拿大红杉木板,缝隙中透进自然光线。
  红杉本身含有xx萃取物,无需再做防腐等处理,就可以保护木材不受昆虫、xx的侵袭和腐蚀,适用于特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中,使用年限最长达50年。因此,即使要经过上海的梅雨季节,加拿大馆也不用担心外表会发霉变质,而且红杉清淡的香气遇到雨水还会变浓。同时,具有很强的隔音隔热能力,其大量的细胞孔状结构中充满了空气,成为热绝缘效果{zh0}的木材,隔热效果远远超过砖头、水泥和钢材。
  馆内另一特色,体现在可回收利用技术上,内部{zd0}的墙体被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覆盖。人们可以坐在这里品尝加拿大美食,看看窗外让人心旷神怡的绿色,xx惬意。
  加拿大馆总代表大山表示,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反而吸纳包容了各种文化,在展馆中,我们将充分体现这一多元性文化。
  另一个不能不提的美洲国家是墨西哥。墨西哥展馆的主题是:传承历史,面向未来,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她的造型亮点是:风筝森林。整个场馆是一座由“风筝”组成的奇幻世界。在墨西哥,风筝代表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墨西哥馆的外观是由色彩斑斓的风筝和碧绿的草地组成的风筝森林,体现了墨西哥所倡导的城市未来生活理念。是一个几乎全开放的场馆,室外绿地的斜坡建造了一大块绿色公共空间,意喻生态、环保与和平。
  墨西哥馆共错落设置了130多个“风筝”,呈现红、黄、紫、蓝和绿五种不同颜色,低的有2 4米,高则达13米。风筝的“面”由回收再利用的一种塑料制成。在夜间看起来,就像一盏盏彩灯一样。除美观外,风筝还兼具遮阳挡雨的功用。其中“风筝”支撑柱具有不同的功用,“柱子”上布满许多孔,当人们漫步于“风筝”森林,柱子的孔会喷出清凉的水汽。柱子上还有一些交互式触摸屏,可传出大自然的声音,让人仿佛置身于真正的自然间。
  带着意犹未尽的感慨和依依不舍,我们告别了场馆。内心涌动着再来的期盼,多彩多姿,代表未来的环保城市,已经深深扎根在我们心底。
  带着现场被创新感染,被环保浸润的深深感触,我们思考着,早期的世博会带给了人类的是文明进步和发明,中期的世博会带给人类的是智慧和思考,近期的世博会带给人类的是科技和环保,我们希望上海世博会带给我们的,是迫在眉睫的思维、意识的转变和突破,是对未来的尊重和子孙后代的保护,我们已经看到了。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信念创造奇迹】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