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文化_一个人悄悄上路

点击查看【和田玉把件 五子运财】清晰图一 点击查看【和田玉把件 五子运财】清晰图二

                                                                               玛瑙
大唐慈恩法师撰写《妙法莲华经》有“遏斯摩加波”之语,许多人知其为“玛瑙”之意。这种漂亮的玉石因纹彩似马脑而得名,只因它罕见单纯的色调难辨为石属还是玉属。三国魏张揖撰《广雅》主张“次玉”之说,稍后的王嘉著《拾遗记》中认为它是“石类也”,明人曹昭《格古要论》里又说它“非石非玉”。这种争论在中国持续了千年之久,直到明朝以后,同意它是玉器原料的逐渐占了上风,从玉的“玛瑙”一词才算是尘埃落定。
玛瑙,隐晶质石集合体,硬度6.5至7,比重2.65,半透明行贿地,玻璃状光泽。我国先民至迟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将它磨制成管、珠等随身佩挂的饰物,它同松石、水晶一样被视为最古老的玉石之一。唐朝皇族喜爱尤甚,西安何家村出土的一件兽首玛瑙杯,神态安详典雅,晶莹瑰丽,堪为此期玉雕代表。《唐书德宗纪》还称“倭国(日本)献玛瑙,大如王斗器”,可见当时的玛瑙器物已是集中外之大成。元代皇家专设玛瑙玉局,明清两代存世至今的玛瑙珍品更是屡见不鲜了。
世界xx的玛瑙产地有印度、巴西、俄罗斯、乌拉圭等国,我国则见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湖北十数省区,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色彩缤纷。常见的灰玛瑙、白玛瑙价格低廉,适宜制作旅游纪念品;绿玛瑙、黑玛瑙、蓝玛瑙则多为染色而成,xx者少见。中国自古视红玛瑙为xx,西汉以前称玛瑙为“赤玉”或“赤琼”就是取“赤红”之意。《拾遗记》中列举前人的说法,认为玛瑙是“恶鬼之血,凝成此物”,现在看来当然是无稽之谈,但古以人血色比玉色可谓形象之极,所以古玩行中又有“玛瑙无红一世穷”的说法。除此之外,按照纹带构造还可将玛瑙划分为缠丝玛瑙和带状玛瑙;按照质地又可分为苔藓玛瑙、闪光玛瑙等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又独辟蹊径,将玛瑙分为“柏枝玛瑙”、“夹胎玛瑙”、“截子玛瑙”、“锦江玛瑙”等若干品种,历历如数家珍。古籍中还记载有水胆玛瑙一种,在当今的市场上仍能见到,属至异味常的名贵种类。《竹叶亭杂记》中曾颇为气愤地记述道:“工人掘地得一石(水胆玛瑙),碎之不出。厂官闻之,急令往取水,已散地无余。天生异味宝,每误弃于无知者之手亦何可恨!”中国迷恋玉石的情结与西方人奉黄金为尊的观念,迥然而相悖也。
1991年,北京匠人制作的俏色玛瑙摆件“无量寿佛”在一次展销会上以18000美金售出,从而使多年来处于低迷的玛瑙市场声名大噪。时至今日的各场拍卖会中,我们几乎无处不见它的踪影,从佩饰到鼻烟壶,却依然引来无数藏家捧槌,这其中的缘由概因其色彩华贵、天生丽质,又蕴藏了数千年的人文之美,楚楚含情,令人心醉。
还有两种同玛瑙成分xx一样的玉(彩)石类,一为玉髓,一为碧石,三者极易混为一谈。但因它们的经济价值各不相同,所以严加区分还是必要的。一般而言,玛瑙具有纹带构造,玉髓不具备任何形态的纹带构造,而碧石则在矿物成分中混有黏七等矿物杂质。碧石毫无例外地光泽暗淡,透明度差;玛瑙和玉髓则必须在10厘米以上的原料块体上观察才能加以区分。如前所述,碧石同样有若干品种,却远不如玛瑙和玉髓值钱。
许多人买到染色玛瑙以为上了当,其实大可不必。因为xx玛瑙和染色玛瑙价格差距并不大。中国古代从日本进口的东红玛瑙就是含铁的玛瑙加热处理后形成的红玛瑙,所以又名“烧红玛瑙”。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和美国就采用各种办法给平常的玛瑙“化妆”,使其具有美丽的色彩和纹带。世界上雕琢玛瑙的高手玉匠却尽在我国的京师、苏广等地。尤其是北京玉器厂制作的俏色玛瑙摆件,色泽稳定、造型喜人,是同类产品的佼佼者,在许多国家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目前而言,市场上还出现了大量的全成玛瑙,虽然玉的纹理、色泽中与xx玛瑙相媲美,但却不具经济价值。售卖者妄想鱼目混珠,行家看后必嗤之以鼻,所以爱好者欲收藏或玩赏时,就应小心分辨了。
新标准下翡翠饰品的五种商品类型
“翡翠饰品的五种商品类型”应属以下五类。
1、xx翡翠饰品
翡翠原料经机械的切割、粗磨、细磨、精磨、势光等工艺流程加工而成,国家检测标准结论称为“翡翠”,民间俗称“A货”。
2、漂白翡翠饰品
化学处理方法,目的在于溶解翡翠饰品表面的杂质(矿物)色调,其溶解只限于表面,国家检测标准结论为“翡翠(处理)”。
3、漂白后浸蜡翡翠饰品
翡翠饰品表面及表层中微细裂隙中有蜡质充填,浸蜡可增加翡翠饰品表面的光洁程度,国家检测标准结论为“翡翠(处理)”。
4、漂白后聚合物充填翡翠饰品
翡翠料结构疏松,或酸蚀后留下深大缝隙,人为提高透明度经聚合物填充固结,国家检测标准结论为“翡翠(处理)”,民间俗称“B货”。
5、染色翡翠饰品
无色翡翠通过人工染色后变得十分美观,国家检测标准结论为“翡翠(处理)”,民间俗称“C货”。
另有一种包含两种处理方法在一件饰品中,如染色、漂白后聚合物充填翡饰品,染色翡翠常与漂白后聚合物充填翡翠工艺相接合,国家检测标准结论为“翡翠(处理)”,民间俗称“B+C货”。
翡翠知识和A、B、C货
翡翠主要是由硬玉矿物或含硬玉分子较高的其它钠质辉石构成的集合体,同时还伴生少量的其它辉石,闪石,钠长石等矿物。
翡翠是达到宝石级的硬玉的商业名称,是玉石中最为珍贵,价值{zg}的玉种,素称“玉中{zw}”。世界上产硬玉的国家不少,如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但翡翠目前{wy}产地在缅甸北部地区紧邻我国云南省西部。xx翡翠的价值,不比xx宝石差。那么评定其标志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色:专指绿色。浓阳正和为上品;其余为次。
种:质地细腻,致密,均匀透亮为好种;质地粗糙,结构松散,肉眼可辨颗粒者为次种。
水:透明度高,水透水亮为水头好。一般种好者则水头好。透明度差,不透亮为水头干。
瑕:无裂无瑕为上品。具黑,脏,裂柳为次。自然界所产出的翡翠十全十美者甚少。
工艺:设计精巧,做工精细,抛光认真为好。反之则为次。
国家技术监督局根据目前市场上所售的翡翠饰品,颁发了三类技术标准,即A、B、C货。此标准并不代表翡翠的等级。现将翡翠的A、B、C货简略介绍如下:
A货:xx翡翠原料的制成品。其质地及颜色没有经过人为地改造,保持其xx的本质。此类饰品,随着佩戴的时间加长会更加水润光亮。xx的翡翠具有保值和投资性。在出售标志时可不必加注“xx或A货”字样。如标志为“翡翠手镯”,其一定为xx或A货。
B货:对地子脏,灰黑,水干,具绿色或深色的抵档翡翠原料或半成品,进行人工化学,物理方法的处理,可增加其透明度,外观较好,又透又亮,同时能使原有的色更为好看。这种人工的强烈的腐蚀处理,破坏了翡翠的原始结构,使其变得疏松,因而多要充填有机胶加以粘固。这样就降低了本身质量,改变了翡翠原有的光学及物理性能。失去了它自身的真正价值。
C货:是在B的处理基础上再人为的将无色或淡色的翡翠加染成艳丽漂亮的色彩。如加颜色有红色或绿色。对于BC货来说,国家标准已有明确规定,在所售的货物名称上必须标注“翡翠优化(处理)”,否则就是以劣充真充好之欺诈行为。
翡翠玉的常见替代品
常常用做冒充xx翡翠玉器的有以下几类替代品,其主要鉴定特征如下:
1、耀石英,俗称“东菱玉”,硬度7折射率1.55,比重2.65
2、染色石英,硬度7折射率1.55,比重2.65
3、水钙铝榴石,又称“不倒翁”硬度7折射率1.72,比重3.47
4、钠长石,又称“水沫子”常常冒充xx玻璃种翡翠,比重轻2.57,比重2.5-6折射率1.56
5、绿玉髓,俗称“澳洲玉”硬度7折射率1.53,比重2.60
                                                                              白玉
1、中国的软玉主要分布在新疆的昆仑山、天山和阿尔山三大矿区,历史上的和田玉就产在新疆,因此这一沿袭下来的名字现在常被人用来特指新疆的软玉。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另外在九十年代,中国又在青海省的格尔木的西南发现了软玉矿,并已形成规模开采。近年在辽宁岫岩也找到了透闪石成分的白玉,但还未进入规模开采。
2、和田玉的分类按和田玉的产出分,自古以来就分为山产和水产两种。水产的称为子玉,山产的叫山玉。当地采玉者则根据和田玉产出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种。山料又名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山料的特点是块度的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质量常不如子玉。山流水是指原生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其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棱角稍有磨圆,表面较光滑。子玉是指原生矿经剥蚀被流水搬运至河流中的玉石。其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形,表面光滑。因为长期搬运、冲刷、分选,所以子玉一般质量较好。
3、羊脂白玉仅出产在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是特等的白籽玉,以前每年可产羊脂玉毛料数百公斤,已濒临绝产。因为羊脂白玉首先是经过风化,搬运再历经千百年的水流冲刷,糟粕杂质被荡涤,内核精华被凝聚,实际上保留下来的是非常精华的东西所以它在颜色上就白如羊指在光泽上就像月亮一样皎洁,而且结构成分都非常的纯净。
4、青海玉因市场价格比较低,常常冒充是新疆和田玉,但是青海玉与传统的和田玉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青海玉呈半透明状,比和阗玉透明度要好,质地也比和阗玉稍粗,比重比和阗玉略低,质感不如和田玉细腻,缺乏羊脂玉般的凝重的感觉,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青海料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偏绿偏黄色,也多有黑白、黑黄、绿白、绿黄相杂的玉料而被用做巧色。
青海玉基本都是山料。
5、俄料的产地古时也属中国版图,现已划归俄罗斯。俄料的物理特性与新疆山料基本相同,有的比较透一点,可能因所处的纬度高一点,所以色调偏冷,有僵硬的感觉,油泣性比较差,比较难盘。现在市场上{zh0}的俄料价格已超过新疆料了,因为新疆已好几年没有开采出上等的山料了,现在出产的新矿料质量还比不上上等的俄料。所以好的俄料升值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6、现在国家并无白玉的质量分级标准(因为玉的成分、白度等结构细腻程度可以测量,而油润度和温润度都没有量化指标可以界定),所以造成市场的混乱,有些人就乘机混水摸鱼。另悉,和阗地区有一个软玉的地方标准,但这可能这是为了将新疆玉推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而订立的,它的羊脂白玉标准比较低,按此标准,上等的俄料、青海料、新疆料不分出糖水料都是羊脂白玉!(新疆矿岩鉴定机构都在执行这个标准)
真正意义上的羊脂玉是指产于新疆和阗于田地区绿玉河河床的上品白籽料。但目前此类上品料种早就已经基本绝产了,而我们目前在市场上所可以见到的所谓‘羊脂料’大多数新疆昆仑山上随积雪融化后冲刷下来的籽料,也称为山料(或山流水)其料种质高者与籽料无异,至于其他料种如昆仑山土开采的矿料,俄罗斯矿料等等,质地上已经与籽料有天壤之别了,其质高者色虽白,但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羊脂玉’。
                                                                       岫玉文化
岫岩玉因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2000年2月,岫岩玉被评为中国国石第于候选石。
岫岩玉能在全国共10颗晶莹璀璨的国石候选石中,出类拔萃,力压群芳,荣登榜首,是因为岫岩玉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岫岩玉,以其纯洁温润的玉质、晶莹璀璨的气质、艳丽多彩的色泽,深受人们喜爱。万余年来,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岫岩玉文化”。
岫岩玉,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发现最早的玉器是距今1万年前的辽宁海城县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透闪石玉砍斫器。其玉源为仅一岭之隔的岫岩细玉沟的老玉。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wy}的旧石器时代的玉器,堪称“中华{dy}玉”。
己发达地区满族自治县是我国{zd0}的玉石产地,号称玉石之乡。玉石储量极为丰富,总储量约300万吨。
岫岩玉共分两大系列:一是蛇纹玉系列,二是透闪玉系列。两大系列各种类型的玉都是五彩缤纷,晶莹璀璨,光泽油亮。蛇纹石玉主要产于哈达碑镇瓦沟,这里建有全国{zd0}的玉石矿。近几年,又在大房身乡、三家子镇发现蛇纹石玉,现已开采。透闪石玉产于偏岭镇细玉沟,透闪石玉又分为两个类型,一是老玉,也叫细玉,产于细玉沟原生矿床;二是河磨玉,也叫“石包玉”,产于细玉沟外白沙河中及其流域的泥沙中。其实,河磨玉也自细玉沟的老玉。其形成原因是老玉矿裸露地表部分经风化破碎成块,被山洪冲到沟外白沙河里,和河卵石一起滚动,磨成卵石状。大小不一,大的几十吨,小的十几公斤。每块河磨玉都有一层紫褐色的表皮、三厘米厚的含鲜艳细腻玉质。极个别的没有形成表皮,被当地群众称做“露肉”。岫岩透闪石玉,即老玉、河磨玉,与新疆的和田玉同质。硬度为摩氏6.36-6.46。2001年7月,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王时麒等来岫岩对岫岩玉进行科考时,发现了秀闪石极晶岫岩白玉,其玉质与新疆和田“羊脂白”等同,堪称岫岩“羊脂白”。这一重大发现,为岫岩玉树起一个里程碑,把岫岩玉提升为国内玉类{zg}品位。
蛇纹石玉和老玉都是从地下原生矿床开采。河磨玉,则从河水中捞取,或从白沙河两岩的泥沙中采取。每年洪水过后,采玉工们便到白沙河里凭感觉捞取河磨玉。平时从岸边的泥沙中也可偶得。有的农民在院里打井发现河磨玉,也有的挖菜窖挖出河磨玉。
岫岩玉以绿色为普遍,还有红、黄、白、青、蓝、紫色和墨绿、淡黄、乳白色。可谓七彩斑斓,五光十色。岫岩玉,质地细腻、湿润、致密、坚韧,如凝脂一样光泽油亮,透明或半透明。
岫岩玉是稀世珍宝,不可多得。为保护岫岩玉资源,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岫玉资源保护条例》,县政府制定了《岫玉管理实施办法》、《河磨玉管理实施办法》,对岫岩玉限量开采,年开采量在2000吨以下,玉石畅销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供全国千余家玉器厂点用料,大部分取材于岫岩玉。全国玉雕工艺品生产,70%的玉料取之岫岩玉。岫岩玉被评为国石{dy}候选石之后,价格上扬,供不应求,十分紧俏。
                                                                         红玉髓
红玉髓是适合女王的宝石。一位古代苏美尔女王就曾佩戴过它!在世界见证过的几乎每一个伟大的文明中,红玉髓都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宝石,从乌尔(前xx时期的美索不达米亚之都)的王族,到拿破仑及西藏佛教徒,红玉髓都以其xx功效和具有灵性和创意的特质备受推崇。
红玉髓(Carnelian)也称Sadoine或麦加石,有时也被拼写为 Cornelian,红玉髓的名称源自Carne,即拉丁文中的“血肉”,其原因是这种石头的颜色。
作为一种宗教意义深遂的石头,埃及女神Isis使用红玉髓护送死去的人们通过去往来世的路途:它是基督十二使徒之一菲利浦的标记;是亚伦宣判护胸甲上的石头之一(《出埃及记》:第28章,15-30);穆罕默德的印章就是一块镶嵌在银指环上,雕制而成的红玉髓。直至今日,中国、印度和西藏佛教徒仍相信红玉髓具有保护性力量,还经常依照埃及人的做法,将这种白头与绿松石和青金石镶在一起,以获得更加强人的力量。
红玉髓常被推荐给那些记忆力差、创造力有障碍、思维紊乱、声音颤弱,缺乏勇气的人,据说它对于xx阳萎、不孕症、xx、痛经、神xx、风湿、xx、坏血、嗜眠、消化障碍,以及人和动物身上患有的座疮和xxx等皮肤病大有益助。红玉髓还能够帮助性情急躁的人克制怒气,实现自我控制,而且它甚至能够避免佩戴者心存嫉妒、掉落物体。
红玉髓是挪威和瑞典的国石
由于红玉髓相当常见,因而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宝石。{zh0}的红玉髓是半透明的,一些红玉髓会被染色。红玉髓常常要经过人工雕琢,而雕的质量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

                                                                           中国名玉——软玉
一、概述
一件藏于北京市博物院,历史上{zd0}的软玉(和田玉)玉石雕琢件“大禹治水图”山子(景),使产于新疆和田的软玉顿时蜚声海内外。
“大禹治水图”山子(景),属软玉中的青玉,玉料于1781年(乾龙四十六年)运往扬州雕琢,1789年(乾龙五十二年)玉雕运回北京,历时六年,当时安放于故宫乐寿堂内,重5330千克,玉料采于叶尔羌密尔山区,玉雕画面生动,气势宏大,构思于宋代“大禹治水图”,呈现“卓立如峰,峻岭叠嶂,瀑布急涌,遍山下木苍松,洞穴沟壑,成群结队民工们在悬崖峭壁之上,锤凿打石,镐刨砂砾,用简单扛扦撬石开山”,玉雕高224毫米,宽96毫米,乾龙皇帝在玉雕山景背面题诗曰:“功垂万古德万古,为鱼谁弗钦仰视,画图岁久或湮灭,重器千秋难败毁”以赞千古之名也。
中国是玉文化发育最早的国度,考古证实,和田玉早在新石器时代已被先民应用,远远早于翡翠。
中国历代软玉饰物,玉器作为鉴证时代特征的信息报导甚多,诸如商代的璋、琮,西周代的玉佩、壁、环礼器,秦代的玉玺,汉代的金镂玉衣,唐代的玉莲花,宋代的玉观音,元代的渎山大玉海(藏于北京市北海团城玉瓮亭,高56厘米,直径150厘米,系一块墨玉雕琢的盛酒器皿),明代的璞玉,清代的大禹治水图等。
一、软玉的地质产出特征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由叶城至且末,从西向东软玉矿脉点断断续续延绵分布一千余公里,其中以和田及喀拉喀什河、玉喀什河的软玉最xx,并以“和田玉”名称广泛流传。
软玉产于走向为北西——东西——北东弧形方向的昆仑地槽褶皱中降起带,系中酸性岩株、岩脉状侵入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片麻状花岗岩、玉长岩,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的白云石大理岩、白云质方解石大理岩产生接触变质的产物,属接触变质岩类。
白云石大理岩、白云质方解石大理岩在接触变质过程中,接触变质带依次形成方柱石尖晶石顽火辉石岩、透辉石岩、镁橄榄石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白云石大理岩并软玉化,软玉形成后期伴有中——低温热液蚀变,如蛇纹石化、不镁石化、绿泥石化、滑石化、硅化、方解石化蚀变。
三、软玉矿物与岩石
1、矿物组合
主要矿物:透闪石——阳起石。
次要矿物:蛇纹石、斜黝帘石、透辉石、绿泥石、磷灰石、石墨、方解石、榍石、铬尖晶石、磁黄铁矿、钙铬榴石、磁铁矿、滑石、褐铁矿。
2、透闪石Tremolite——Actinolite参数
1)典故:透闪石由发现地——Тремолит因谷而命名,阳起石源于希腊字光线аκтес,石头литос,又称光线石。
3、岩石与玉种
1)蚀变透闪石岩——白玉
透闪石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含量99%以上,晶粒大小一般为0.01*0.01毫米,结晶较粗的为0.1*0.01毫米,有的可达0.5*1mm。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透闪石纤维变晶交错展布,粒度均一,晶体洁净,磷灰白、白钛石星点分布。
白色形成主要系透闪石矿物颜色为无色、白色,透闪石中二价铁含量甚微尚未分解,颜色匀和、亦有深浅变化,属岩石原生现象。
附注:透闪石中Fe0%含量0.78(昆仑山白玉)、0.78(昆仑山羊脂白玉)、0.80(昆仑山白玉)、0.03(安徽)。
2)蚀变阳起石透闪岩——青玉
阳起石——透闪石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质纯的含量0.5左右,晶粒0.5。常可见方解石、白云石残晶,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透闪石纤维变晶交错展布,局部显示白云石自形一半变晶嵌镶结构,形成岩石中二重结构。次生变化的绿泥石与阳起石、透闪石过渡状,斜黝帘石、磷灰石、白钛石星点分布。
绿色形成主要系透闪石——阳起石中二价铁含量较高,阳起石组分增长,尚未分解,颜色以青——绿为主体,亦有深浅变化,属岩石原生现象。
附注:阳起石中Fe0%含量8.97(日本)、8.57(湖北)11.77(安徽)、30.50(美国爱达荷达马拉克矿山)。
3)蚀变阳起石透闪石岩——青白玉
阳起石——透闪石交织分布互相过渡,形成青玉,亦有纯净的透闪石局部集中分布,形成白玉,是岩石蚀变中的一种不均匀现象,这种岩石次生变化也十分明显,次生绿泥石残存的方解石、白云石及后期的斜黝帘石化,透闪石脉贯穿于内。
青——白色的形成主要系阳起石——透闪石中二种矿物组分的不均匀性分布,属岩石原生现象。
4)微铁染蚀变透闪石岩——黄玉
阳起石——透闪石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含量99%以上,晶粒大小一般为0.01*0.01mm,结晶较粗的为0.1*0.01mm,有的可达0.5*1mm。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透闪石纤维变晶交错展布,粒度均一,磷灰石、白钛石星点分布。
黄玉与白玉形成过渡。黄色的形成主要系透闪石——阳起石中二价铁,分解为稳定的黄色三氧化二铁,长期浸润所致,颜色匀和,属岩石次生变化现象。
5)强铁染蚀变透闪石岩——糖玉
阳起石——透闪石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含量99%以上,晶粒大小一般 为0.01*0.01mm,结晶较粗的为0.1*0.01mm,有的可达0.5*1mm。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透闪石——透闪石纤维变晶交错展布,粒度均一,磷灰石、白钛石星点分布。
糖玉与白玉、青玉、青白玉形成过渡。红褐色的形成主要系外来的三氧化二铁,长期浸润所致,透闪石——阳起石中二价铁分解也是因素之一,颜色局部匀和,亦有深浅变化,属岩石次生变化现象。
6)石墨化蚀变阳起石透闪石岩——墨玉
阳起石——透闪石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质纯的含量90%以上,晶粒大小一般为0.01*0.01mm,亦有更细微的0.0001*0.001mm,有的可达0.5*1mm。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透闪石纤维变晶交错展布,石墨成质点状分布于透闪石——阳起石间含量5——20%。次生变化的绿泥石与透闪石——阳起石过渡状,斜黝帘石、磷灰石、白钛石星点分布。
黑色的形成主要系接触变质时期生成的石墨着色,颜色的深浅与石墨含量变化有关,属岩石蚀变现象。
7)蚀变阳起石透闪石岩——花玉
阳起石——透闪石交织分布互相过渡,形成青玉色、白玉色、糖玉色、黄玉色的混杂体,是岩石蚀变中的一种不均匀现象,这种岩石次生变化也十分明显,次生绿泥石残存的方解石、白云石及后期的斜黝帘石化,透闪石脉贯穿于内。
青——白色的形成主要系阳起石——透闪石中二种矿物组分的不均匀性分布,属岩石原生现象。

四、软玉的民间玉种
软玉的民间玉种以颜色、形象描述命名。
1、白玉
白玉颜色传统的形象描述为羊脂白、象牙白、梨花白、鱼肚白、糯米白、瓷白、鱼骨白。
玉种按色、质分别命名为羊脂白玉、象牙白玉、梨花白玉、鱼肚白玉、糯米白玉、瓷白玉、鱼骨白玉、鸡骨白玉。
2、青玉
青玉颜色传统的形象描述为青、绿。
玉种按色、质分别命名为青玉、绿玉。
3、青白玉
青白玉颜色传统的形象描述为青白、绿白。
玉种按色、质分别命名为青白玉,绿白玉。

4、黄玉

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的质量{jj0},黄正而娇,润如脂,为玉中珍品,古人以“黄侔蒸梨”者{zh0}。黄玉极难得,在几千年中偶尔见到,其价不次于羊脂玉。

5、糖玉
糖玉颜色传统的形象描述为红糖、褐糖。
玉种按色、腩分别命名为红糖玉、褐糖玉。
6、墨玉
糖玉颜色传统的形象描述为乌云片、淡墨光、美人鬓、金貂须、漆黑。
玉种按色,质分别命名为乌云片墨玉、淡墨光墨玉、美人鬓墨玉、金貂须墨玉、漆黑墨玉。
7、花玉
糖玉颜色传统的形象描述为花斑、虎皮、豹皮。
玉种按色、质分别命名为花斑玉、虎皮王、豹皮玉。



郑重声明:资讯 【宝石文化_一个人悄悄上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