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庆祝建国60年教育成果征文】
勉县实验小学 刘晋华
30年,在时间的长河里弹指一挥间;30年,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却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在教坛勤恳耕耘30年,我伴随着小学“常识——自然——科学”一路走来,见证了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回顾走过的路,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70年代末,我作为xx后招生制度改革的幸运儿,首届师范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从此与科学(自然)这门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80年代初,除了班主任与语文外,我兼任《常识》教师,教学中,我被课程里奇妙的科学知识所吸引,与学生一起深深喜欢上了这门课。当时,除了教参以外,我从《科学启蒙教育》杂志里学习{zj0}教学方法,研习优秀课例,受益匪浅,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市、县学科带头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然科学常识教育,培养了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教育教学效果令人欣慰。为此,我被选调进入县级重点小学工作。
走上新的单位,此时,《常识》更名为《自然》,我仍然兼任《自然》课教学,进入了教学教研领域。90年代,我经常外出上观摩、示范课,那时,参考资料比较匮乏,更名为《小学自然教学》的杂志同样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仔细阅读其中文章,认真记学习笔记,汲取理论知识,充实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了市级教学能手。97年,我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小学自然年会”有幸见到了李培实等老一代自然科专家,聆听了他们的讲话,增长了见识,结识了省自然教研员及来自全国的小学自然优秀教师,开阔了视野。在以后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增加的许多开放性内容,我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自然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扩展到社会和家庭,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受到了社会的好评。我也成为了省级、{gjj}优秀自然教师,常常参加全国小学自然年会,不断汲取各地经验,充实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学科的名称由原来的“自然”改为“科学”,确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培养全体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但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更要全面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能力等方面的整体素质。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领悟《课标》理念,扎实组织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活动。通过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合作。使他们的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达到使他们真正动手动脑学科学之目的。我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善于总结经验,“取他山之石”,提高教学基本功,与学生共同研讨,探究活动方法,努力寻求规律,从活动准备、提出问题、活动过程到探究结果,层层分析,理出头绪,摸出了课堂探究活动的基本方法,灵活运用于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观察是科学课堂的主要活动之一,善于引导学生对身边自然事物的仔细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交流质疑,进行再观察,{zh1}归纳总结,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实验活动中,我注重学生在进行专题研究的同时,经历科学实验的过程,根据课题,设计问题,科学探究,验证假设,再次探究,总结应用,锻炼其综合能力;重视学生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亲历活动,根据任务,回顾原理,设计活动,亲历活动,总结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以锻炼和发展;我了解问题研讨可以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给一个课题,学生融合起点,进行资料研究,得出开放式结论,受到启示,将所得知识迁移应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评价,我一改传统模式,多元的综合评价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从课堂探究、团结协作、情感态度、掌握知识、创新能力、小论文等多方位来评价,启迪学生,培养了能力。因此,我的教学富有特色,是学生们钟爱的课程之一,科学课堂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门课,他们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收获了成果而异常兴奋,同时也锻炼了综合实践能力,使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我们成立了课外科技兴趣组,分别设立了制作、生物、航模、摄影、剪纸、实验、气象、机器人、科学小记者站等兴趣小组,设专任指导教师组织其活动,还聘请了校外科技辅导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辅导,不仅为学生传授了科学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同学们学科学的兴趣,而且为小学生们创设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干、发挥自己特长的场所。我们利用特定节日举办大型科技展演,将学生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师生及社会展示和表演,在校内外引起了轰动。2003年5月,在学校组织的面向全体家长和社会进行的艺术教育成果汇报会上,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动物、植物、矿石标本、手工编织、编结作品、剪纸作品、摄影作品等200余件供与会人员参观,并为大会表演了自己装置的航空、航海模型、四驱车、水火箭升空、灭火器、火箭发射等十多项内容,阵势宏大,场面壮观,吸引了众多家长和观众,受到社会的好评。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2004年中国少年科学院举办的“科技之星”知识竞赛活动,有30余名学生获奖,学校被评为“全国少儿科普先进单位”,并被中国少科院命名为全国“少儿科普实验基地”,我带领5名学生代表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大会。07年,我们的科技班仅半个月培训,首次参加省级机器人大赛就获银奖;08、09年,机器人兴趣组成为了陕南{wy}一家赴省参赛的单位,并荣获金奖。智力七巧板活动也为孩子们开启了智慧之门。08年,组织参加中国地理学会的“环保之星”科技知识竞赛,学生127名分获1、2、3等奖,26名教师也荣获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09年,“小记者爱心援助行动”实践报告在省、市创新大赛中获得金、银奖。由于精心组织,学校的科技活动成为了办学亮点,学生的小论文频频获奖,部分被收入专业书籍及杂志刊登,如陕西省小学科学课程优秀论文集锦《走进科学》【学生篇】等书刊杂志发表,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做出了努力。
只有中师文化程度的我,以前对理论的高深一直敬畏,但我善于学习,汲取理论知识,充实自身,于是一篇篇论文相继问世,迄今为止,我撰写论文四十余篇,32篇获得各级奖励,14篇入编论文集和被报刊选用;我还承担了国家十一五课题、省资源建设课题、市县“科学课堂活动”研究课题以及校本研究课题等研究工作。根据需要,学校调整工作,我作了专职科学教师,从此我更有了施展能力的广阔天地。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教研兴起,参加在山西举办的年会上,我结识了一批网络教研的骨干教师,迈入了网络教研行列,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桃李满天”,结识了许多网络精英,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建立了庞大的网络资源库,达到了资源共享。在本地,我着力培养骨干科学教师,在市、县做阳光师训,在省内做教师培训,xx着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30年来,在从事小学科学教学教研过程中,我有着极大的热情,因而在此事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也使我常常引以为自豪。与此同时,我也时有困惑,这么重要的一门课在社会上不大受到重视,我们视为支柱的《科学课》杂志也被经济大潮冲击到“副刊”的地步,在科学教师培训中,了解到专职科学教师微乎其微,学校的科学课被作为“搭挂”课大多给年纪偏大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这对教研教改是很不利的。比如,有些青年教师经过我的培训,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步入教研行列,下学期由于学校工作安排就突然就不带这门课了,这种状况着实令人遗憾。尽管有困惑,但我个人从不气馁,坚持在小学科学教研教改领域执着耕耘,孜孜奉献着。我从自身做起,影响着周围的人,用行动,用成果让身边的朋友们了解了这门课,我的学生非常喜欢科学课,就连同事们、家长们、朋友们也逐渐喜欢上了这门课,领导们更是特别支持,以全面开展科技活动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这更使我坚定了信心。如今,新课标即将实施,我坚信,只要从我做起,广为宣传,科学这门课终将会被大家所认可,而我们从事这门学科工作者也必将大有可为,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从“常识”到“自然”再到“科学”,我伴随着这门学科走过了30年,亲历了由“注入式”到“启发式”再到“主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发展过程,见证了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历史。“科学”成为了我钟爱的事业,我深深寄情于她。在此沃土工作,我忙且收获着,累并快乐着。今后,我将继续与之相伴,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