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 郭起豪 戴随刚
四月的青海玉树,本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恬静而美丽。
然而,对玉树来说,2010年的四月是寒冷的、悲壮的。14日7时49分,7.1级强地震袭击玉树。顷刻间,数以千计的生命被废墟掩埋,一片片城镇乡村被夷为平地。
时间在滴答逝去,震区废墟之下,每一个生命都在等待抢救,每一个生命都要全力抢救。而精准的气象信息是生命救援的“消息树”。关键时刻,青海气象工作者视灾情如命令,视时间如生命,临危不乱,奋勇向前,用一种“大气象”延伸着生命,挺立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
火速响应:{dy}时间拉响警报
7时49分,玉树发生7.1级强地震。与此同时,有关震区气象部门受灾信息和救灾工作从玉树不断地飞往西宁、北京及其他各地。
从玉树州气象局到青海省气象局,从青海省气象局到中国气象局,从中国气象局到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揪心的牵挂,紧急周密的部署,快速的反应,一场宏大的抗震救灾气象服务迅速展开……
北京,中国气象局——
在获悉地震发生的消息后,青海省气象局立即将情况上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要求,尽快将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关怀和问候传达至每一位职工,使灾区气象职工切实感受到中国气象局党组和全国气象部门干部职工的关心。
郑国光再三强调,要尽可能安排好帐篷、药品等急缺物资,安顿好职工生活,稳定他们的情绪,保证气象业务工作正常运转,全力做好抗震救灾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中国气象局迅速启动重大气象保障Ⅰ级应急响应,紧急拨付100万救灾资金,各种救援物资从北京纷纷发出,全力支持玉树震区气象部门抗震救灾。
西宁,青海省气象局——
8点30分,省气象局副局长王莘迅速召集各单位领导召开紧急会议,就抗震救灾气象服务进行安排和部署。9时,以副局长张国胜为首的抗震救援组携带部分救援物资赶赴玉树州,调查了解震区受灾情况,协调解决气象职工生活和工作,并尽快恢复气象业务。11时35分,青海省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Ⅰ级应急响应。“各单位要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主要负责人实行带班制度;各级气象台站要加强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及跟踪服务,及时提供{zx1}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收集上报灾情。”王莘反复叮嘱。 随后,青海省气象局迅速成立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王莘任指挥长,下设整合协调、气象服务、现场气象服务组、技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宣传信息组等6个工作组。
19时30分,青海省气象局赴玉树抗灾救援工作组历时十多个小时,行程800多公里到达地震重灾区玉树县。工作组到灾区后,张国胜等人不顾旅途疲劳,迅速投入工作,{dy}时间将中国气象局党组的亲切问候带给受灾的气象职工,稳定了职工的情绪。张国胜说,青海省气象局{dy}批震区救援人员到达时间仅次于地震部门。
玉树,玉树州气象局——
大地剧烈的震动惊醒了睡梦中的玉树。玉树州气象局建筑物破坏严重,州气象台气压室、制氢室和围墙发生倒塌,办公楼、职工住房、值班室出现很大的裂缝,已全部成为危房。
听到震耳的声音,留宿在办公室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局长塔巴扎西被惊醒了。他发现所有的书柜、桌子都已倾倒在地上,自己也从床上摔落下来。地震了!他拖着被柜子压伤的脚走到墙角,大约一分钟后,大地中止了晃动。“职工们怎么样了?”缓过神的塔巴扎西抽出压在柜子下面的外套一边穿一边奔向楼下,。
冒着接连不断的余震,一个小时过后,住在玉树州气象局大院内的所有职工在露天空地上集合完毕。经清点,气象职工没有死亡和重伤员。于是,大家惊恐的心才略感安慰。
随后,,玉树州气象局火速投入应急工作状态。
手搬肩扛:{dy}时间启动救灾
地震发生后,玉树州气象局建筑物破坏严重,清水河气象站以及杂多、囊谦、曲麻莱、治多县气象局,或通讯中断,或网络中断,或房屋出现裂缝……
灾情就是命令,就是从这一刻起,青海气象人迅速行动起来,{dy}时间展开自救。
地震发生后,为了震区尽早恢复气象业务,王莘几乎都是连轴转,经常熬到凌晨两三点,每天的天气会商一次也不落,时而向中国气象局领导汇报抗震救灾工作,时而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提出决策建议,时而召集会议部署工作,时而打电话给玉树州了解最前线的情况……
“王局长一直都患有高血压,前阵子忙着抗旱本来就没休息好。地震后,她连着工作了4天,从不说累,这下又直奔玉树了。看到她黑黑的眼圈,我们都很心疼。”说起王莘,青海省气象局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的一位同志为她的身体捏了把汗。
而在最前线,玉树州气象局局长塔巴扎西只穿了条毛裤就匆匆赶到气象局地面、高空值班室,查看值班情况,并安排人员协助观测员进行人工观测、编报,按时将8时的天气报发出。
不仅如此,玉树州气象台石天刚等同志不顾余震不断、房屋随时会倒塌的危险,一趟又一趟,手搬肩扛将必需的地面、高空探测及天气预报仪器设备营救出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业务工作,保证了气象资料的连续性,使气象基础业务工作免受了损失。
预报员严兴起家的住房在地震中倒塌,他的腰部被砸伤。通过自救,他从废墟中爬了出来,将自己家人救出后,不顾她们的伤势,只穿了薄薄的一件内衣,带着满头满脸的泥土迅速赶到了单位,投入到抢救气象仪器设备的战斗中。在了解情况后,大家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他却幽默地说了句实话:“有没有吃的?我肚子饿了”。
“地震后,没想到玉树州气象局的办公楼一下子成了危房,没想到有那么多的气象设备被埋在废墟中,更没想到的是这些可爱的英雄们冒着余震的危险{dy}时间确保气象业务正常,没落下一份报文……”说起震区气象人自救和恢复业务的情景,张国胜眼里饱含着泪水。
耕耘与收获同在。在震后的3天,张国xx领现场气象服务人员经过紧急抢修监测设备和通讯设备后,用临时帐篷搭建的高空探测和应急技术保障值班室、地面观测和农气观测值班室、预报和应急气象服务室已陆续“工作”,资料上传基本正常。
“不是自吹自夸,玉树州的其他单位都说,气象局是地震后反应最迅速、应急最及时的一个部门。无论是基本业务恢复还是救援物资的达到,都比别单位快好几拍。”青海省玉树州气象局副局长才仁扎西告诉记者。
精心服务:{dy}时间延伸大爱
面对夷为平地、道路拥堵、救援难度大的玉树灾区,青海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明确指示了救援方向,这背后的支撑有着青海省气象局制作的一份份决策气象服务专报和一张“前线作战图”——玉树地区地震前后遥感图。
连日来,无论是在西宁还是在玉树,抗震救灾决策部门总能收到由省气象台制作的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专题预报服务、地震灾区气候专题分析、抗震救灾近期气象工作汇报、西宁至玉树抗震救灾沿途公路交通气象预报等决策材料。
这一份份决策气象服务专报,在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青海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长、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看来,是气象部门为抗震救灾工作送来的“及时雨”。
而在4月18日零时许,在救援的黄金时间刚过的刹那间,一张承载着青海气象人对灾区人民的殷切关怀的分辨率高、数据量大的卫星遥感影像图,被张国胜送到强卫的手中。
为了递送这张影像图,张国胜差点搭上性命。记者了解到,他在赶往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途中,费劲周折,面对交通堵塞等不利因素冒着危险,从基本不能通行的小路穿行到达州抗震救灾指挥部,沿途滑落的山石不断地滚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这也难怪,强卫书记看到这张影像图时激动不已,。他紧紧地握着张国胜的手说:“抗震救灾工作形势越来越复杂,指挥决策难度很大,当前我们正需要灾区的受灾状况的全貌图,这对指挥抗震救灾很有用,感谢气象部门对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的支持。”
这种由衷的感谢,张国胜牢牢地记在心里,“抗震救灾以来,强卫书记在4天的时间里连续3次听取抗震救灾气象服务工作并提出要求,既是对抗震救灾气象服务的肯定,又是对青海省气象部门延伸着一种抗震救灾之大爱的褒奖。”
生命在延续,,气象服务还在延伸。如今,只要跨入灾区,诸多的手机用户都能收到天气实况和预报信息以及玉树灾区及沿途各山口的大气含氧量信息。驻扎在帐篷内的百姓,可以通过小黑板和LED显示屏等获悉天气预报。同时,青海境内短时间内将很难看到释放气球的情况,因为为确保抗震救灾飞行安全,省气象局已暂停施放气球审批工作。
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气象局在保证业务正常运行情况下还在通往玉树灾区的主要路段214国道旁设立抗震救灾气象服务点,组织职工向过往救援人员发放气象服务信息,免费提供红景天、板蓝根等高原必须药品和方便面等食品。
张国胜告诉记者,目前,青海省气象局正在加紧制作藏汉双语气象灾害避险手册,以加强科普宣传。此外,灾区过渡安置房防雷地方标准制订等工作已全面展开。
在这场仍在继续的生命大救援里,在分秒流逝的时间里,在满目疮痍的废墟上,救援仍在艰辛中顽强坚持。青海气象人仍将与时间赛跑、与灾害性天气较量,用别样的生命大救援、用别样的爱温暖玉树。我们不妨用精准的天气预报写下祝福,,期待明天!
(责任编辑:苏玉君)
相关的主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