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墙根街:商山会馆和酱菜园(芝麻街)_彩虹深处_新浪博客

 

老墙根街:因位于老墙之下得名。

老墙根地名久远,一说它靠近辽代东城垣而得名,因发现过石基,上刻“辽开泰元年”等字。

《燕京访古录》载:“宣武门外老墙根有半截废城一段,长一丈八尺,高九尺。城砖坚固,石基如新,平嵌一石。。。上刻隶书"通天"二大横字。左刻"辽开泰元年"五字,右刻"北门"二字,均隶书。考此处为辽时内城东北隅也。”

 

一说它是明代惜薪司南厂南墙根。清时将南厂拆除,南墙墙根正在现今的街上,形成一条街。街西口清时还有柴木厂,其南墙亦在现在的街上。

街中段南侧有玉虚观。民国时调查,建于乾隆年间,私建,房殿五十余间,日伪时期对霍乱病人和尸体强行运此火化或运走。解放后改为日用化工作。

 

39号的门楼上,刻着“荔馨酱园”四个字,显而易见,以前这里曾是个酱园子,想必数条胡同内都会飘着酱菜的香气吧。


 

院门口有一只粘人的猫咪



41号院门是个金柱大门,一看就曾有过不凡的过去。

《宣南文脉》一书中记载,会馆建于1898年,占地2.5亩,有户46间,是陕西商州会馆的府馆。

会馆主人姓晏,1894年盘下这块地,开始建会馆,中间曾出现资金短缺,历时4年才建成。

进得院门的左手边,就能看见镶嵌在墙上的石碑,一位居民说,很多人到这来,就为看这块碑。石碑名为:“创建商山会馆记”,记录了会馆建立的目的和资助人员,落款是“大兴陈云亭双鉤刻石”。此石碑为纪念商山会馆建立而刻。

 






陈云亭是xx的石刻家,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琉璃厂创立了金字招牌“陈云亭镌碑处”。哈尔滨文庙建成后,他曾受邀赴哈尔滨,镌刻张学良将军亲自撰文的碑文。

陈云亭的作品在京城有很多,如国家博物馆、钟鼓楼、颐和园、中山公园、陶然亭、景山、十三陵、关岳庙、针灸博物馆、云水洞等处都有他的作品。此外,黑龙江省、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安徽省、山西省等省市都有陈云亭的作品。

最xx的有哈尔滨文庙由张学良撰文,钱来苏书丹,高达5.5米的碑记。由徐世昌撰写的安徽亳州清末民初直隶提督姜桂题的神道碑,十三陵长陵由黄郛撰文书丹的碑记等。

陈云亭是陈仁山的独生子,陈云亭又将技艺传给三个儿子(志忠、志信、志敬)和两个徒弟周国清、曹鸿贤。从陈仁山算起到陈志敬,祖孙三代共在琉璃厂从事碑刻艺术近八十年,可谓碑刻世家。

陈志敬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碑和袁崇焕祠中李济深先生撰文碑记的镌刻者。制作完奠基碑后,陈志敬在1952年刻制了生命中的{zh1}一块碑———袁崇焕祠重修碑记,1954年,因生意太少难以为继,陈云亭镌碑处歇业,陈家、乃至全北京{zh1}一个碑刻艺人陈志敬改行。








如今高楼越来越多,也只有在胡同里才能见到换煤气罐了。














芝麻街:清文学家刘嗣绾所著《尚絅堂集》中记载,我国近代xx翻译家林琴南先生住此街1号。这里环境优美,曾是座漂亮的园子。

如今的芝麻街极短,仅有两三个不起眼的小院门。

 

 

2009.09.09/09.28

老墙根街:宣武区,东起校场口胡同,西至下斜街

芝麻街:宣武区:东起校场头条,西至校场五条

 

 

  • (2009-09-30 13:52:32)
  • (2009-10-09 21:09:42)
  • (2009-10-10 13:29:45)
  • (2009-10-20 10:11:54)
  • (2010-03-03 09:49:56)
  • (2010-03-02 09:41:56)
  • (2010-03-02 18:05:09)
  • (2010-03-05 09:29:00)
  • (2010-03-10 10:44:45)
  • (2010-03-31 08:20:00)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老墙根街:商山会馆和酱菜园(芝麻街)_彩虹深处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