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墨脱→走进人间净土_天地一沙鸥_新浪博客
(2010-04-28 12:39:47)

墨脱

位于西藏东南部

藏语意为莲花

这里四季如春

青山绿水

鸟语花香

还有淳朴的门巴人

这里至今是全国{wy}不通公路的一个县

  全年三分之二的时间是雨季,充实的雨水塑造了独特的高原孤岛,从海拔五千米到几百的地势涌现在一个墨脱,在此,所有海拔区域的动植物都能找着,被誉为生物基因库。

  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一岗日嘎布山脉的南部。总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一说总面积30553 平方公里),其中墨脱实控1万平方公里,印度占2.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 万亩,森林面积 3200 万亩。2003年底,全县人口9759人。辖 8 个乡 ( 含一个民族乡 ) , 59 个村民委员会.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墨脱自然保护区内,仅高等植物就有 3 千多种,竹类植物约有十几种,野生兰科植物 80 多种。属xxxx保护的野生动物有 42 种。另外还有千余种昆虫

 

   墨脱县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从北部的南迦巴瓦峰高达7756米,下降到南部的仅数百米。形成“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 ,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zd0}降水可达5000毫米,无霜期330天。水力资源极丰富,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处,水能就占全江的2/3,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10。境内有墨脱国家自然保护区。1950年8月15日发生墨脱地震。 

   县内自然条件优越,有“西藏西双版纳”、“植被类型xx博物馆”之称。原始森林类型众多,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等。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皆丰(见墨脱自然保护区),垂直带谱明显。1982年开始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八个垂直自然带谱进行重点保护。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角,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面积3.4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200万亩,总人口1万余。墨脱意为“隐秘的莲花”,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xx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zd1},环境{zh0}的地方,因为属喜马拉雅山东侧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墨脱县四季如春,气候也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米,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高原,它的高度是幸运的,却又是不幸的。它的周围砌着高耸的雪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风挡住山外的一切资源,再加一条边境线的圈围,切断了它的视野,并把它降到了井底。

   墨脱县是中国大陆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人力背夫是这里{wy}的运输方式;当地人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原始生活;石锅和筷子是运出大山的仅有商品。

   因为墨脱县的一切物资都是靠人背畜驮,这里物价较高。自墨脱解放以来,政府曾选定了5条修路路线,并付诸了行动。但因多方原因,最终未能让汽车顺利驶进墨脱,如今也只能分季分段通车,而且很难保证通行。许多专家经多年勘察,得出的结论是:墨脱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加之墨脱的气候潮湿多雨,使得墨脱实现通车的愿望困难重重。

  

  扎墨公路(波密县扎木镇——墨脱)全程141公里,这条1994年耗巨资修成的公路,只开进过一辆汽车,公路也就宣布报废,而这辆车开到墨脱后就成了{yj}的“文物”。如今公路上已长满了灌木和杂草,许多路段路基已坍塌,有的地方已成了巨大的滑坡面,路上架设的桥梁仅剩下一些锈蚀的钢架,墨脱如今仍旧保存着人背牲口驮的运输方式。

滕竹桥,溜索。

   瀑布、藤桥、溜索是墨脱{zj1}特色的景观。墨脱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的瀑布细弱如几缕轻纱,缓缓地从石壁上飘落下来,水珠被岩石碰撞得四分五裂,化作缕缕雾气,飘浮在山腰;有的瀑布水流宏大,吼声悦耳,四季不涸,十分壮观。在这些瀑布中,除了素有“藏布奇观”之称的大拐弯瀑布外,有高达400米的汗密瀑布,有从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有云崖飞泻的地东瀑布,有云雾缭绕的背崩瀑布,还有银丝彩带飞舞的拉格瀑布。墨脱较有名的藤桥有背崩藤网桥、德兴藤网桥,都长约400米。其中德兴藤网桥横跨雅鲁藏布江,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藤网桥整个呈管状悬空,多位于峡谷险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桥随人的重力与河风吹送,左右晃悠幅度极大,但整座桥近似密封,不会有危险。墨脱xx的景观还有溜索,过溜索时以背对江面的姿式高速滑向对岸,需要较高的胆量和平衡技巧才能顺利过江。
  佛之净土白玛岗的墨脱
 

    墨脱古称“白玛岗”(白玛岗现为墨脱县城的所在地),藏语意为“花朵”。这里是藏传佛教信徒向往的莲花胜地。《甘珠尔》藏经里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传说中这里有不种庄稼吃不完的粮食,不养牲畜喝不尽的牛奶,山上布满古树,花朵大得人可以睡在花心里,还藏有打开通往极乐世界神门的金钥匙……

 

   宗教传说增加了白玛岗的神秘感,这里成了区内外远近闻名的朝拜圣地,一批批虔诚的信徒抛家舍业,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路途艰险、湿热环境、劳累困顿使沿途不时有人倒毙……上世纪50年代,还有上百名藏东川西的朝圣者来到这里,或食物中毒,或病饿而死,至今墨脱的老人们还清楚地记得那幕惨剧。

   墨脱原本不是门巴人的故乡,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门巴人在近一两百年前开始东迁,凭着勇气以及对东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里迢迢来到白玛岗。他们并未找到传说中的极乐世界,却在这块富饶之地建立村寨,定居下来。还有一支东迁者门巴族的“门”是指门隅,“巴”藏语指人,藏语“门巴”就是生活在门隅地方的人之意。据1999年{zx1}资料统计,目前在整个墨脱县9000多人口中,门巴族就有6000千多人。

  路途凶险,一年大半与世隔绝

 

   因为地势隐蔽,墨脱被称为“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zh1}秘境”。去墨脱,必须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自己的双脚长途跋涉、步步丈量。

   通往这天堂般美丽地方的道路如同炼狱,江两岸山壁陡峭,深谷中江水汹涌,许多路段是在峭壁上凿成的天险,一面是陡峭的山崖,一面是万丈深渊;山口处不分冬夏都是白雪皑皑,沿途猝不及防的雪崩、骤雨、飞石、泥石流诸多艰险,每年因为迷路、雪崩、滑下山崖,付出生命的时有所闻。

    每年有八九个月的时间,墨脱县都与世隔绝。出入墨脱的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米林县派乡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多雄拉山口,沿多雄拉到墨脱的背崩乡后,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公里,步行需4天时间。这条路在每年的6—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条是从波密县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公里。由于嘎龙山的阻挡,这条路只能在每年的8—10月初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才能通行到80公里处,然后步行两天到墨脱县城,其他时间只能翻越海拔4640米的嘎龙拉山口,正常情况下步行约需5天时间.

  墨脱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的瀑布细弱如几缕轻纱,缓缓地从石壁上飘落下来,水珠被岩碰撞得四分五裂,化作缕缕雾气,飘浮在山腰;有的瀑布水流宏大,吼声悦耳,四季不涸,十分壮观。在这些瀑布中,除素有“藏布奇观”之称的大捌弯瀑布外,有高达四百战百公尺的汗密瀑布,有从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有云崖飞泻的地东瀑布,有云雾缭绕的背崩瀑布,有银丝彩带飞舞的拉格瀑布… 

   因为水量充沛,动植物也是十分丰富,墨脱还是世界罕见、我国少有的特殊林区,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垂直带状分布明显,在短短40公里的水平距离内,几乎分布着寒带至热带的所有植被类型,河谷阔叶林中樟木、楠木等珍贵树种,墨脱境内的特种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有孟加拉虎、牛、长尾灰叶猴、大犀鸟等珍稀动物;有楠木、樟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xx活化石”之称的蕨树等多种珍稀植物,其分布广,数量集中。这里有世界{dy}大峡谷,在大峡谷生活着门巴、珞巴族,由于长期的封闭,形成了基于自然崇拜的原始而特殊的珞渝文化和风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绝妙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以极强的典型性、种类多样性、品质的珍稀性、整体的自然性、突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科学内涵,使其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墨脱就因为独特,是人间仅剩的{zh1}净土,每年有很多不少爱好墨脱的游客纷纷从内地的大城市来到这里旅游,感受真正的人与自然,刺激,惊险的冒险旅游是墨脱的旅游风格,车水马龙,噪杂的城市生活烦恼着着很多人,墨脱游是你{zh0}的解闷方法。

    也许你去过豪华都市纽约,伦敦,古典的罗马,埃及,那些地方是旅游的好地方,如果你喜欢的是大自然,就选择来墨脱吧,这里是大自然的天堂,这里是四季如春的气候和自然风景,这里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过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中国xx名山之首南迦巴瓦峰伫立在这里,世上已经绝灭的不少动植物依然栖息在这里,因此了解墨脱的大学生,有工作的,没工作的,都愿意冒险去趟墨脱,见识见识传说中的墨脱,更多的人是读了安妮宝贝的莲花后喜欢墨脱,墨脱!梦想中的墨脱,大家去实现吧

  我敢保证你的墨脱游将是永世难忘!!!!!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墨脱→走进人间净土_天地一沙鸥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