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荣,民营企业的骄子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宁夏大荣实业集团前身是1984年创建的大武口铁合金厂,是一个伴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兴起的民营企业。通过18年开拓拼搏,企业已由当初数十人、一百余万元资产的小企业,发展为今天宁夏{zd0}的吸收外资股份的民营集团企业,进入了宁夏自治区政府确定的21家重点扶持企业和28家扶强骨干企业的行列,成为我国电石深加工行业重要生产出口创汇基地、科研创新基地和国际市场上第三大氰胺系列产品生产公司。目前已构建起跨所有制、跨省区的民营企业集团,经济增长年递增速度在35%以上。现在企业资产总额接近6亿元,固定资产5.1亿元,净资产2.4亿元,累计创利税2亿元,其中上缴税金8300万元,创汇8000余万美元。

     开拓市场增效益
     大荣集团企业法人朱振林凭着超前的改革开放意识和敏锐的眼光,将企业的兴衰存亡系于市场。 大荣集团公司早在起步之初,确立起厂长在生产经营中的中心地位,打破国有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在人事、用工、工资等方面实行改革。1993年吸收外资组建起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转变。近几年,公司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先后通过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重组国有资产,由有限责任公司向集团公司迈进,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领导下的各事业部,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与适度分权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既保证企业主在经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又使企业的一切重大决策还是最终通过既定程序出台,以避免决策失误。 宁夏具有煤电优势,硅石资源丰富,开发铁和合金产品得天独厚。但由于宏观调控不力,宁夏以及西北中小铁合金企业呈遍地开花之势,大荣起步于冶金行业的铁合金产品生产,随后把主导产业定位于电石深加工产品链后,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短短十余年,就占据国内同行业的龙头地位,成为重要出口创汇基地和科研创新基地,以氰胺系列产品品种最全、质量{zy}、总量稳居亚洲xx的规模优势,成为国际市场上紧随德国SKW、挪威BOC公司之后的第三大氰胺系列产品生产公司。 大荣在形成电石深加工石灰氮、双氰胺这个链条基础后,向下游继续开发硫脲、单氰胺等产品,向相关的农药农肥领域发展,利用石灰氮作原料开发出正肥丹、强力尿素;利用双氰胺作原料,向医药行业涌透开发医药产品。大荣的主导产业产品呈扇形辐射,电子级双氰胺、单氰胺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正肥丹被评为{gjj}重点新产品,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为实施市场{zd0}化战略提供了保证,企业产品销往5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整合人才求发展
     大荣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大型企业,人才,成为企业大发展的基础。大荣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就归结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大荣有两层含义:一是能够招贤纳士,集各路人才于企业,形成坚强的团队力量;二是在大荣就业的员工,其积极性、创造性能得到比较好的发挥。“合理占用人才、精心培育人才、恰当使用人才”,构成大荣依靠人才发展企业的经营特色。 大荣奉行“以人为本”,视人才为企业的{zd0}资本,在吸引和培养人才方面舍得投入。大荣的用人机制,集中体现为“整合其力、激励其志、发挥其才、温馨其心、塑造其特”。 大荣从起步建厂至今,每年都有各类专业人才充实各个岗位。建厂投产之初,不惜重金聘用专业人才,并年年都争取从国家统分渠道分配大专生来公司工作。 多年来,大荣十分重视员工的素质培训,鼓励技术管理人员和{dy}线职工立足岗位业余自学取得高层次学历。在资金十分紧张的建厂之初,就投资兴建起职工培训中心,每年都有计划地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同时厂校挂钩,就近选送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到电大、夜大学习深造,选送职工脱产到外省区大专院校委培深造。公司18年来,已培养出400余名中专生,170余名大专生。 在大荣,干部一年一聘,工人竞争上岗,人员动态管理。董事长朱振林特别重视把有专业特长的人放在能充分展示才干的岗位,把品行出众的人放在能体现人格力量的岗位,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一大批30岁左右的青年挑起重担,进入集团各级领导、技术管理岗位,建立起合理的人才梯队。

     创新迈向新辉煌
     在产品创新上,大荣坚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在起家的冶金产品上,由单一的硅铁相继开发成功硅锰、硅钡钙、硅钙等产品。在把主导产品定位于电石深加工产品链后,随着石灰氮、双氰胺产品价格下跌进入微利销售,大荣又相继开发出电石的旁支产品脱硫剂、石灰氮的旁支产品正肥丹。在双氰胺生产工艺取得突破后,又开发成功电子级双氰胺。正肥丹、电子级双氰胺均是打入国际市场的畅销品。液体单氰胺生产工艺复杂,通过几年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大荣成为国内{wy}的单氰胺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质量标准的生产企业,其产品难以满足出口需要 。在扩产时,一次扩产形成年产3000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又开发成功晶体单氰胺。并且利用石灰氮作原料,把硫脲生产放在外省区的控股企业生产,最近,企业又开始了年产1.5万吨硫脲联产3万吨碳酸锶项目建设,加固拉长电石深加工产品链条。企业着眼综合治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投资兴建利用废渣做原料的年产20万吨水泥生产线,生产出高标号水泥,又跨入建材行业,实现了工业废渣的零排放。电子级双氰胺、单氰胺被评为{gjj}高新技术产品,正肥丹被评为xxxx新产品。综合利用双氰胺废渣生产水泥技术被评为xxxx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大荣建厂18年以来,坚持推进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不仅使企业的工艺装备水平居全国同行业的{lx1}地位,壮大了企业规模,赢得了大发展的空间,而且也实现了效益与速度的统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电石深加工产品生产上,从1800KVA小炉子干起,依靠5000KVA电石炉的设计、改造、操作经验,跳过16000KVA中型炉这个台阶,建成宁夏炉容{zd0}、科技含量{zg}的20000KVA年产电石4万吨电石炉,采用九十年代七项国际{lx1}技术,提高了电石产量、质量,把吨电石耗电控制在3250度的水平上,比5000KVA电石炉吨电石耗电降低300度,xx一项就节约电费支出250万元,为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引进的回转氮化炉年产量只有5000吨,实施技术改造年产量达到12000吨,质量提高两个百分点。在自行设计安装年产15000吨回转氮化炉的基础上继续攻关创新,又自行设计安装了年产25000吨回转氮化炉,采用微机集控等三项新技术,被德国一位客商称为他所见到的世界上{zd0}的回转氮化炉,被中国企业新记录审定委员会发布为全国同行业单体回转氮化炉产量{zg}、质量{zy}、工艺技术{lx1}的新记录,双氰胺生产能力跃居亚洲{dy}位。通过不断创新,双氰胺、单氰胺生产装置的科技含量、工艺技术居于国内同行业的{lx1}地位。 到今年9月底,大荣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利润、出口创汇分别是14225万元、952万元和64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9%、29%和61%。在同行业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大荣的三项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不断追求创新是大荣的目标,“十五”期间,大荣每年递增3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企业销售收入达1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2亿元,出口创汇达到5000万美元。目前,朱振林带领“大荣人”向着创建“中国氰胺集团”迈进,跻身于世界三大氰胺集团之列,在国际市场上与德国SKW公司、挪威BOC公司并驾齐驱,创造中国电石深加工业的辉煌。 (本报记者樊学宏)






大荣化工产品: 、 , ,


郑重声明:资讯 【大荣,民营企业的骄子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