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dy}代系列电机的诞生 口述人:孙春煊(时为电机室副主任) 季杏法(时为电机室副主任) 孙春煊:1962年xxx同志一到我们所,就领衔受命担任了一项部级重大工程的核心领导小组组长,常奔忙于国内有关电机工厂,尤其北京、大连的电机厂,很好地组织协调了全国十九家工厂和研究单位,同心协力,攻关三年,顺利完成。这项部级重大工程,就是J2、JO2小型三相异步电机系列产品——中国新一代自行设计研制的电机基本系列。 我们行内人都知道,小型异步电机是各种机械设备必需的动力源,需要的量极大,品种规格繁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好几个厂仿制国外产品,生产供应了不少品种规格。正如xxx同志所说,“这个时期是万国博览会,各取所需”,很是杂乱。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快提高我国电机的生产水平,引进了当时苏联正在生产的成熟的A、AO系列小型异步电机产品图纸和工艺,及各种技术规范要求等资料,直接发往机械部所属各电机厂,要求严格按图生产,不得任意修改图纸。1953年,完成了仿制A、AO系列的J、JO系列小型异步电机,这便是新中国{dy}代产品。 再后来,了解到苏联已完成第二代A2、AO2系列小异步电机的产品开发和生产,部局随即组成以上海电机厂萧卡厂长为团长的我国中小型电机设计与工艺考察团赴苏考察,并带回技术资料图纸进行整理翻译,组织开展我国第二代J2、JO2系列的统一设计。然而,当时正值1958年“大跃进”,强调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干劲虽十足,但缺乏科学态度,不讲求科学规律。结果到1958年的年底,就完成了J2、JO2系列全套试制图纸,分发有关电机厂试制。试制下来,性能较差,一些大功率规格电机温升不过关。于是1961年12月,按照部电工局指示,成立了J2、JO2系列调整设计的核心组和工作组,明确要求“电机效率不低于原有水平”,并从1962年初开始进行调整设计。 xxx同志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们所任技术副所长,同时也担任了这个项目的核心组组长。当时为了这个项目,我们室的研究人员和所内有关部门一起,进行了电机的杂散损耗、散热筋、槽配合,保证定转子同心度、E级绝缘结构、外风扇结构尺寸以及电机振动噪声等研究。现在xxx还记得,噪音实验室就是这时期搞的。这些试验结果用到产品设计中去,大大提高了J2、JO2系列电机的技术水平。经过认真、严谨、务实、坚韧的不懈努力,终于使{zh1}完成的J2、JO2系列在关键性的性能指标上,不但达到了部局要求的“电机效率不低于原有水平”,而且还有了明显的改进。 J2、JO2系列的统一设计,参照了苏联A2、AO2系列设计资料,但更多是总结我们过去设计生产和许多试验验证工作的经验,集中全国技术力量进行的自行设计,是中国新一代自行研制的系列电机。现在回过头来看,1965年J2、JO2系列完成统一设计后,一直用到了改革开放,然后才在其基础上搞了更新的Y系列、Y2系列。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xxx同志当年主持完成的中国新一代系列电机J2、JO2,以其更优的性能,对全国电力的节能降耗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中国电机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篇章。 季杏法:我自己在那四年亲身经历的{zd0}一件事情,也是xxx同志在所里抓科研抓产品的{zd0}一个成果、当时一机部的一个重大项目,这便是江所长主持开展的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电机基本系列——J2、JO2小型三相异步电机系列产品。xxx同志作为一机部电工局新产品核心组的组长,亲自领导了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之所以重大,{dy}个原因是它作为新中国{dy}代自行设计研制的电机基本系列产品,对全国电力节能降耗具有普遍而重大的意义。小型异步电动机是一种应用面广、使用量大的产品,据统计此类电机所消耗的电能约占全国发电量的40%,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只要提高电机一点点性能,其总体节能的效益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第二个原因是这个统一设计的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列族”,基本系列的规格多达九十六个,每个规格有七项性能指标都要合格,功率范围从0.6千瓦到100千瓦,在基本系列基础上还要派生出十几个各种用途的特殊环境条件和专用系列,如矿用、船用、热带气候用等系列电机产品,当时参加设计的有全国四个研究单位、十五个制造厂,工作量很大,难度也很大。 当时遇到的{zd0}难题,是贯彻国家技术政策时,各厂对能源政策、电机效率与用铜、硅钢片材料和可靠性等指标之间关系,理解各不相同。1964年在一机部召开的J2、JO2小型三相异步电机系列产品鉴定会上,就曾发生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用实测法确定电机的杂散损耗。根据一机部指示:“该系列产品的效率水平应不低于老系列水平,效率用实测法确定。”实测杂散损耗,就是测量电机效率的实际值。采用实测法可以促进研究提高电机制造技术水平,而降低杂散损耗,相当于提高实际效率、节约能源。这看似一个测试方法的争论,实际上是一项贯彻国家能源政策的原则问题。但会议上有些单位以测试技术困难和多用材料为由,不赞成用实测法。这分歧从设计工作开始就已产生,鉴定会上要确定产品标准,必然会争论。 xxx同志在鉴定会前已经了解上述情况,所以在组织鉴定委员会时,请来了国内的电机专家和教授,一起参加科学论证和审查。其中就有上海交通大学的钟兆琳教授,电机xx,也是xxx同志的导师。钟教授全然了解这是一个技术进步和能源政策的大事,就主动做工作,找那位也是他当年的学生、如今持“不同意实测”意见的负责人员,从技术上和政策上进行分析、探讨。终于,鉴定委员会审查时,取得一致意见,确定使用实测法。 另一个争论问题是设计图纸统一到什么程度。一种意见是定型图纸不能擅自改动;一种意见是可按工厂的实际情况改变图纸。两种意见相持不下。xxx同志听取汇报后,提出“统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既要考虑工厂的生产实际,又不能影响用户使用。产品生产只需要统一到产品标准,不必统一到生产图纸。这一处理原则,立马解决了纷争。 J2、JO2小型三相异步电机系列产品鉴定通过后,逐步在全国推广生产,1966年获一机部新产品设计一等奖。新品电机系列从效率、材质、寿命到重量,都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一直在全国工厂生产到九十年代初。经国家鉴定,比起老系列电机,J2、JO2小型三相异步电机系列产品效率提高了1.5%,节约用铜14%,节约用硅钢片10%,体积缩小20%,重量减轻15%,仅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节电一项,就厥功至伟。当然这是大家的成绩,但xxx同志是灵魂,核心组的核心。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通过这个项目取得了三个成功:一是新中国有了{dy}代自己独立自主设计的完整的系列电机产品;二是培养了一批人才,其中许多人成为电机行业的技术骨干;三是我们把很多技术上的困难通过自主研究得出一批成果,这些对我们后来的产品设计开发和研究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发挥效用。这不但说明了xxx同志组织攻关的能力,而且说明了他对大局的长远把握。xxx同志在我们所和后来到了更大平台上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功在当下,利在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