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元代青花瓷器价值连城_联合国文化总署艺术团_新浪博客

     上海的一位学者,姓商,近期内,他出版了一本书,谈高古瓷器的收藏,其中最长的一个章节,就是谈元代青花瓷器!他说得很好!现在,国内的元代青花瓷专家太少,自己的国宝啊,自己人不认识,外国人在中国的古玩地摊上,用很便宜的价格,收了不少元代青花瓷器,堂而皇之地出境!迄今为止,中国对于元青花的研究,还很肤浅,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外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平,这是我们软实力太软的表现。每一个喜欢收藏、酷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人志士有责任有义务高举传统文化之笔,写前人之未写,书今人之未见,把元青花研究进行到底。这里,就元青花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等进行探讨,以赶超英美,以拯救国宝。

                             一、文化价值雄冠古今

          中国古陶瓷的文化价值集中表现在纹饰图案和堆塑形象上,早期以堆塑为主,后期以纹饰为主。隋以前的陶瓷很少有纹饰,唐时,纹饰开始兴起,至宋,纹饰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元明清时期的陶瓷纹饰达到了历史高峰。宋代定窑耀州窑的刻印纹饰、磁州窑的墨彩纹饰、元代的青花纹饰、明代的五彩斗彩纹饰、清代的粉彩珐琅彩纹饰都是各自典型的代表。深入分析这些纹饰,我们不难看出元青花纹饰更是鹤立鸡群,具有更为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说元青花纹饰鹤立鸡群,最根本的一点是它创造性地在瓷器上绘制了人物故事图,也正是这些人物故事图案,把元青花的文化内涵提升到了人文科学的顶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看,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案有“西厢记”“昭君出塞”“萧何追韩信”“周亚夫细柳营”“单鞭救主”“锦香亭”“百花亭”“鬼谷子下山”“三顾茅庐”“四爱图”“孙膑庞涓图”“敬德不服老”“吕洞宾神仙图”“携琴访友图”等10多种,近期内,我收藏了一个元代青花水盂,xx无缺,典型的至正型,上面是精美的人物纹,是两个中国人与两个高鼻子外国人,在经商!看起来,它们分别表现了人文关怀(拯救、正义)、爱情、民族和睦(和平)、忠义、人才、英雄、出世、知音等主题,而这些主题元素是当今社会科学理论的古老根基,不也是当今社会苦苦求索而不得而解的吗?

           所有的伟大的思想家无不主张人文关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现代的西方世界,更是把它作为考量一切艺术品诸如小说、电影、戏剧、舞蹈、绘画、音乐的{dy}标准,而中国的元青花已在700多年前,将它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能不令人震撼吗?当一个好人智者遭受危难之际,神通广大的老师出山拯救去了,我们能不热血沸腾吗?当一个佳人的爱情追求遭到挫折,万般无奈,只好求之于上苍,我们能不为之祈祷吗?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异国异族的占领下,人民水深火热,我们能不渴望自己的英雄横空出世吗?即使在看似消极的元青花人物图案中如出世主题里,我们仍能清晰地看到古代学者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困惑!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案基本出自于元杂剧,两者可以互为证明,这就从历史学的角度把元青花瓷器的价值提升到新的高度。如元青花上的昭君出塞图、西厢记图、百花亭图与元杂剧《汉宫秋》、《崔莺莺待月西厢记》、《逞风流王焕百花亭》里的文字对照,xx可以找到同样的场景。笔者考证的元青花孙膑庞涓图、敬德不服老图与元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功臣宴敬德不服老》的相似更是惟妙惟肖!当然,元青花上的元杂剧剧情图案又有着画师自己的选择和创造。令人惊奇的是当你面对一幅xx陌生的图案去求解于元杂剧的时候,你竟然可以在元杂剧的文字里轻松获得,这不正是元代画师的高明之处吗?世人皆知,元杂剧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同样也是世界的文化瑰宝。它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以类型化、象征化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xx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而西方引以为豪的莎士比亚戏曲则比元杂剧晚出现了300多年。西方有莎士比亚,中国有关汉卿;西方有莎士比亚戏剧,中国有元杂剧;莎士比亚戏剧和元杂剧都是世界{dj0}的文化遗产。以元杂剧剧情为图案艺术的元青花瓷器,其价值必然非同凡响,称之为世界{dj0}的文化遗产是毫不为过的。

                            二、审美价值独步天下

              用独步天下这个词概括元青花的审美价值是再恰当不过了。中国的陶瓷史证明,中国正统文化历来推崇仿玉的青瓷、白瓷、青白瓷等,即使在青花瓷卓然而立的元代明代,仍然是“元瓷尚白”,“陶器以青为贵,彩品次之”,“自古陶重青品”等,而“青花及五色花”瓷,只能处于“俗甚”的地位。而这“俗甚”的地位,并没有制约元青花的发展,皇家不爱百姓爱,官人不爱文人爱,元青花正是在这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市场夹缝中成长起来了,而且愈长愈大,并长成了参天大树。元代已经成书的《水浒传》为我们留下了青花瓷的珍贵资料。那时,民间富家大户用一种叫青花瓮的罐子盛酒、贮存、专用。梁山好汉孔亮家里就是这样做的。施耐庵在描写青花瓮时,不惜笔墨,连连写了四次,分别由四个人讲出青花瓮,可见青花瓮这种酒具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也证明施耐庵对此名钟爱有加。《水浒传》的记述说明了青花瓷在民间在文人间的盛行。

            从审美学的角度看,《水浒传》有着一览众山小的高度,被誉为中国“美学先锋”的金圣叹是这样评价这部书的:“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天下之格物君子,无有出施耐庵先生右者。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天下的文章,没有比《水浒》更好更高的了。天下的通过研究事物而获得真知的人,没有比得上施耐庵的了。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够以清纯的胸怀认识事物,使自己的文章显豁、明达,进入一代文章之林。这后面的话,全讲的是审美,没有学者般的审美意识,人就不可能写出“发皇文章”。大而化之,一部书是这样,一个故事也是这样,一个情节也是这样,一个细节也是这样,一个人物也是这样,一个器物也是这样;甚至,一个人名,一个地名,一个山名,一个村名,一个器名都是这样。《水浒传》里几乎所有的名字如及时雨宋江、玉麒麟卢俊义、花和尚鲁智深、浪里白条、黑旋风、混江龙、没羽箭、十字坡、揭阳岭、飞云浦、玉壶春等,无不给读者带来无限的美学享受。一部70回的《水浒》,写到酒的次数多达270余次,但写出的酒名却不过二三个,旷世奇才施耐庵对青花瓮的名称却表述再三,不能不认为作者在其中饱含着浓郁的审美情结。

             《水浒传》成书300年后,美学先锋金圣叹是这样点评青花瓮此名的:“酒字上,又加青花瓮三字,写得分外入耳。”“青花瓮外,又加写出一个大白盆,不惟其物,惟其器,使已令人眼涎喉痒之极。”两位美学大师在一个青花瓮名称前同时驻足不前了,同时击节叹赏了,而学生更是分外入耳、涎痒之极,具有如此之美学魅力的元青花会不流芳百世吗?又300年后,一个叫约翰·亚历山大·波普的美国学者,在一片青花瓷的库存堆积中,发现了属于14世纪的元青花,并认为这些瓷器与高超绝伦的永乐、宣德瓷器相比丝毫不逊色。“从整体而言,这些瓷器体态庞大,质量沉重,充盈着一种雄浑的气势。”具有陶瓷工匠的“xxx的设计”,“常规的白地蓝花装饰中,青色以较大的团块状出现,仿佛是用了一把又宽阔又灵活的毛笔,以更加粗犷的手法,把钴料涂了上去似的。结果是颜色艳丽,与惯常的瓷器装饰法相比较,更具美术风格。”自波普后,元青花不但被现代人所认识,甚至于蓝色与白色的搭配,也被现代人科学地认定为是所有颜色中{zj1}美感的。为什么?笔者认为这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zj0}选择和必然选择。蓝天白云、雪山蓝天都是大自然中最令人神往和陶醉的景色,人类经过几万年几十万年的审美积淀,蓝与白的结合自然成为最美的搭配。至于元青花的装饰设计,苏富比拍卖公司在介绍一件牡丹纹元青花罐时是这样说的:“在器身的某一条带中渐次表现花朵,仿佛这是一幅沿器展开的手卷,这无疑是一种相当精妙的设计。”用“手卷”用“精妙”来品评元青花,无疑是他们读懂了元青花。

               中国民间与中国仕外文人为什么独钟青花瓷呢?如果仅仅认为是颜色具有最美的搭配效果,那就有点儿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至明初,青花瓷达到历史顶峰,又是为何?想一想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这个答案就迎刃而解了。人民、文化人,甚至于皇帝都希望官府和官员清清白白抑或一清二白,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元青花能不破土而出吗?永宣青花能不精美绝伦吗?波普的研究结论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瓷器装饰中运用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植物,每一只飞鸟,每一只走兽,每一条游鱼或其它任何的形式,都具有一种吉祥物的象征意味。”青花瓷之所以成熟于元代,与其中蕴含着仁人志士庶民百姓希望有一个清白社会的理想休戚相关。这就是元明青花瓷器的本质审美。窦娥、包青天、《水浒传》是它们的注脚。

            笔者研究认为,{zg}的艺术水平是用最简单的色彩或线条表现了最丰富的内涵,如中国的水墨画,它只用一种颜色却表现了万物和内心,不能不认为是{zg}的境界。再如毕加索的一笔画成的线条牛和和平鸽,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两位西方的艺术大师都是用最简省的笔墨创作了最伟大的作品,他们无愧于大师的称号,元青花同样是用一种颜料表现了世界万物和内心世界,它的色彩层次及变化,又远远多于明清青花,它是中国水墨画的另一表现形式,而这个形式则是滋润的、光亮、永恒的。就这一点说,元青花是中国的水墨画。

                      三、收藏价值无以伦比

               说元青花的收藏价值无以伦比,就必须将它与其它收藏品作以比较,才能判定此论断正确与否。当今世界收藏门类五花八门,xx可以说180行,行行有收藏。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气候的却是寥寥几种,即油画、瓷器、铜器、雕塑、邮票、珠宝等几种。在中国传统收藏中,形成规模、具有历史的是玉器、铜器、书画、陶瓷、古籍、奇石等,至于目前炙手可热的明清家具等收藏,由于历史较短,尚不能归于大项的中国传统收藏。下面,笔者不妨天上地下、天南海北地将元青花与它们作以比较,以证实元青花无以伦比的价值。

               与油画相比,元青花具有质地优势、历史优势、环保优势等。质地优势指的是陶瓷是一种后天形成的材料,它具有无碳的{yj}性,而且弥久愈坚,越来越亮,越来越润,越来越像玉器,xx可以羽化成仙。油画呢?则多了几百年,少了百十年,就老化了,画面就龟裂了,美感就大打折扣了。历史优势是元青花已经700年了,油画要少一二百年,成熟的油画则少几百年。环保优势,元青花是釉下彩,既xx掉色,也十分环保。油画的颜料是暴露在外的,是会脱落的,是会污染环境的,在日益讲究环保的今天和未来,油画的不环保会被人诟病的。

             与铜器相比,元青花具有质地、颜色、文化优势。在历史面前,元青花比铜器晚的多,铜器占有明显优势。元青花的优势只表现在质地、颜色、文化上,陶瓷质地胜于铜铅质地是不言而喻的,若不,陶瓷就不会取代铜器了;就颜色而言,瓷器要优于铜器,尤其在广大的百姓面前,更是这样。在文化内涵上,由于元青花有人物故事图案,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喜怒哀乐,其价值是铜器大为逊色。

             与雕塑相比,元青花具有质地、色泽、轻便优势。雕塑艺术品的质地有石质、木质、泥质及混合材料等,这些与瓷器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最xx的例子是流失海外的陶瓷罗汉全身像,效果就超过了所有的其他的雕塑像,它没有丝毫的风化,颜色依然亮丽;它漂洋过海,翻山越岭,无往而不能,说明了它是轻便的。大罗汉像尚且如此,元青花作为容具就不用说了。

             与玉器相比,元青花具有实用、个大、知名的优势。中国传统的玉器收藏在中国毫无疑问是龙头老大,任何铜器、陶瓷、金银器、书画、钱币、木器、邮票、珠宝等,在它面前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元青花也不是不堪一击,元青花也有着自己的优势。玉器的观赏性{zd0},它就缺少了瓷器的实用性。再就是元青花雄浑魁伟,具有视觉冲击力,玉器要让之三分。中国的瓷器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知名度,而中国瓷器中最声名显赫的又是元青花,所以,在知名度上,玉器要退避三舍了。由于在中国历史上,玉器从来一不下庶民,二不作商品,只是帝王诸侯的专用品,致使世界对中国的古玉认识很少,玉器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也少,而上千年的陆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早已把中国的陶瓷送到了世界的角角落落。现代社会的拍卖市场又风起云扬,把中国的元青花推向极点。就目前而言,中国还没有比元青花更知名的古代艺术品。

            与书画相比,元青花具有质地、器型。纸质易潮易霉易燃,远逊于瓷质。书画又是平面体,就不如瓷器亭亭玉立,可赏可玩了。至于其他的邮票、家具、古籍等收藏,或历史较短,或规模较小,或名气不大,都与元青花不可比,元青花优势明显。

                四、    经济价值值得期待

            自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拍出2.3亿人民币的价格之后,元青花瓷器就创造了两个纪录,一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zg}价格,二是东方古代艺术品的{zg}价格。除此而外,元青花瓷器卖出高价的还有:锦香亭图罐,成交价为4716万港币;岁寒三友图罐,成交价为2268.4万港币;云龙纹扁壶,成交价为4023.7万人民币;鱼藻纹罐,成交价为3011.8万人民币;云龙花卉纹大盘,成交价1395万人民币;鱼藻纹折沿盘,成交价为1468万人民币等。

            如何评价元青花的经济价值呢?笔者认为就目前成交的价格看,在世界范围内,元青花的价格远未登顶,值得期待。理由一是目前世界艺术品的价格基本上是由西方主导的,西方的文化传统决定了西方的艺术品一直处于价格的顶端 ;理由二是西方的古代艺术品种类很少,可重金收藏的艺术品更是少的可怜,所以,他们的资金就集中在他们的油画上,使他们的油画价格高的令人不可思议。如毕加索的烟斗少年的成交价是一亿多美元,在当时合8亿多人民币。若想一想此画出于一个14岁的少年,就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少感情色彩了。2007年6月18日,莫奈的《滑铁卢》在伦敦拍卖出2.7亿人民币;2009年2月,莫奈的《在草原中央》以1124.1万英镑成交,合人民币1.5亿;2008年6月24日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莫奈的《睡莲池》以4100万英镑成交,约合5.33亿人民币等。笔者认为元青花的任何人物故事图的综合价值都不低于任何西方绘画大师的任何作品。理由三是与中国目前的其他艺术品拍卖价格相比,元青花的价格也显得较低。如2009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成交的前十名的价格是:

              1、八大山人仿倪山水画     8400万元;2、宋徽宗写生图卷    6171.2万元;3、宋人瑞应图手卷    5824万元;4、清乾隆粉青釉镂空长颈瓶      4770万元;5、清康熙金编钟      4546万港币;6、明画    4480万元;7、陈逸飞油画《踱步》  4043.2万元;8、清乾隆青花盘口瓶    3090万元;9、清乾隆粉青釉天球瓶     2642万元港币;10、明永乐青花盘      1583万元人民币。

平心静气,思考再三,元青花与以上任何艺术品相比,均处于价格的低位,基于这样的艺术品价格现状,笔者有理由认为元青花的市场价格远未到位。

             元青花的市场价格远未到位是不奇怪的,一是人们还普遍处于一知半解人云亦云的处境,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元青花的真正价值。二是中国的艺术品咨询服务行业几乎是空白,更缺乏真才实学、道德高尚的经纪人。三是中国还没有{sjj}的收藏家,以收藏为业,以文化为业。四是中国的富裕程度还比不上欧美。五是中国没有艺术品投资鼓励政策,缺乏政策支持和银行支持。六是赝品的惊扰等。

            正因为目前元青花价格的低位,所以,它具有很大升值空间。笔者认为元青花市场价格分三个档次,{dy}档是人物故事图案,未来价位应该在1---5亿人民币之间,其中3---5亿人民币的,如鬼谷子罐、昭君出塞罐、尉迟恭罐以及有学术价值的其他瓶罐。1----3亿人民币的,如西厢记罐、锦香亭罐、百花亭罐、三顾茅庐瓶、追韩信瓶等。第二档是云龙纹鱼藻纹及其他瑞兽纹瓶罐,未来价位在6000----12000万元。其中云龙纹处于高位。第三档是花草纹,未来价位在3000----8000万元之间,其中牡丹纹处于价格高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任何种类的艺术品并不是都值钱,值钱的只是精品、神品、绝品。但考虑到元青花的残片已买到上万元或几万元,所以凡是真正的元青花瓷器,其价格均应在10万人民币以上,但{jd1}不是每件都是几百万几千万,那是一种误导。如北京博物馆展出的73件元青花,专家估价都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有的是残器,有的是残器修复好的,这些元青花瓷器的价格就不会达到3000万。

            元青花国之瑰宝,世之瑰宝,物之瑰宝,文之瑰宝,愿世人宝之。伊朗国家博物馆馆长卡格先生说:“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发色艳丽,器型硕大,花纹清丽典雅,堪称世界之最。所以在伊朗也被视为难得的珍宝。”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元代青花瓷器价值连城_联合国文化总署艺术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