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历史&命中注定——余华

2010-04-29 15:52:10 来自:

【两个人的历史】
       





  一九三○年八月,一个名叫谭博的男孩和一个名叫兰花的女孩,共同坐在阳光无法照耀
的台阶上。他们的身后是一扇朱红的大门,门上的铜锁模拟了狮子的形状。作为少爷的谭博
和作为女佣女儿的兰花,时常这样坐在一起。他们的身后总是飘扬着太太的嘟哝声,女佣在
这重复的声响里来回走动。

  两个孩子坐在一起悄悄谈论着他们的梦。

  谭博时常在梦中为尿所折磨。他在梦为他布置的场景里四处寻找便桶。他在自己朝南的
厢房里焦急不安。现实里安放在床前的便桶在梦里不翼而飞。无休止的寻找使梦中的谭博痛
若不堪。然后他来到了大街上,在人力车来回跑动的大街上,乞丐们在他身旁走过。终于无
法忍受的谭博,将尿撒向了大街。

  此后的情景是梦的消失。即将进入黎明的天空在窗户上一片灰暗。梦中的大街事实上由
木床扮演。谭博醒来时感受到了身下的被褥有一片散发着热气的潮湿。这一切终结之后,场
景迅速地完成了一次更换。那时候男孩睁着迷茫的双眼,十分艰难地重温了一次刚才梦中的
情景,{zh1}他的意识进入了清晰。于是尿床的事实使他羞愧不已。在窗户的白色开始明显起
来时,他重又闭上了双眼,随即沉沉睡去。

  “你呢?”

  男孩的询间充满热情,显然他希望女孩也拥有同样的梦中经历。

  然而女孩面对这样的询问却表现了极大的害臊,双手捂住眼睛是一般女孩惯用的技法。

  “你是不是也这样?”

  男孩继续问。

  他们的眼前是一条幽深的胡同,两旁的高墙由青砖砌成。

  并不久远的岁月已使砖缝里生长出羞羞答答的青草,风使它们悄然摆动。

  “你说。”

  男孩开始咄咄逼人。

  女孩满脸羞红,她垂头叙述了与他近似的梦中情景。她在梦中同样为尿所折磨,同样四
处寻找便桶。

  “你也将尿撒在街上?”

  男孩十分兴奋。

  然而女孩摇摇头,她告诉他她{zh1}总会找到便桶。

  这个不同之处使男孩羞愧不已。他抬起头望着高墙上的天空,他看到了飘浮的云彩,阳
光在墙的最上方显得一片灿烂。

  他想:她为什么总能找到便桶,而他却永远也无法找到。

  这个想法使他内心燃起了嫉妒之火。

  后来他又问:

  “醒来时是不是被褥湿了?”

  女孩点点头。

  结局还是一样。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七岁的谭博已经不再和十六岁的兰花坐在门前的石阶上。那时候
谭博穿着黑色的学生装,手里拿着鲁迅的小说和胡适的诗。他在院里进出时,总是精神抖擞
。而兰花则继承了母业,她穿着碎花褂子在太太的唠叨声里来回走动。

  偶尔的交谈还是应该有的。

  谭博十七岁的身躯里青春激荡,他有时会突然拦住兰花,眉飞色舞地向她宣讲一些进步
的道理。那时候兰花总是低头不语,毕竟已不是两小无猜的时候。或者兰花开始重视起谭博
的少爷地位。然而沉浸在平等互爱精神里的谭博,很难意识到这种距离正在悄悄成立。

  在这年十一月的{zh1}{yt}里,兰花与往常一样用抹布擦洗着那些朱红色的家具。谭博坐
在窗前阅读泰戈尔有关飞鸟的诗句。兰花擦着家具时尽力消灭声响,她偶尔朝谭博望去的眼
神有些抖动。她希望现存的宁静不会遭受破坏。然而阅读总会带来疲倦。当谭博合上书,他
必然要说话了。

  在他十七岁的日子里,他几乎常常梦见自己坐上了一艘海轮,在浪涛里颠簸不止。一种
渴望出门的欲望在他清醒的时候也异常强烈。

  现在他开始向她叙述自己近来时常在梦中出现的躁动不安。

  “我想去延安。”他告诉她。

  她迷茫地望着他,显而易见,延安二字带给她的只能是一片空白。

  他并不打算让她更多地明白一些什么,他现在需要知道的是她近来梦中的情景。这个习
惯是从一九三○年八月延伸过来的。

  她重现了一九三○年的害臊。然后她告诉他近来她也有类似的梦。不同的是她没有置身
海轮中,而是坐在了由四人抬起的轿子里,她脚上穿着颜色漂亮的布鞋。轿子在城内各条街
道上走过。

  他听完微微一笑,说:

  “你的梦和我的梦不一样。”

  他继续说:

  “你是想着要出嫁。”

  那时候日本人已经占领了他们居住的城市。








  一九五○年四月,作为解放军某文工团团长的谭博,腰间系着皮带,腿上打着绑腿,回
到了他的一别就是十年的家中。此刻全国已经解放,谭博在转业之前回家探视。

  那时候兰花依然居住在他的家中,只是不再是他母亲的女佣,开始独立地享受起自己的
生活。谭博家中的两间房屋已划给兰花所拥有。

  谭博英姿勃发走入家中的情景,给兰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兰花已经儿女成堆,她
已经丧失了昔日的苗条,粗壮的腰扭动时抹杀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

  在此之前,兰花曾梦见谭博回家的情景,居然和现实中的谭博回来一模一样。因此在某
一日中午,当兰花的丈夫出门之后,兰花告诉了谭博她梦中的情景。

  “你就是这样回来的。”

  兰花说。兰花不再如过去那样羞羞答答,毕竟已是儿女成堆的母亲了。她在叙说梦中的
情景时,丝毫没有含情脉脉的意思,仿佛在叙说一只碗放在厨房的地上。语气十分平常。

  谭博听后也回想起了他在回家路上的某个梦。梦中有兰花出现。但兰华依然是少女时期
的形象。

  “我也梦见过你。”

  谭博说。

  他看到此刻变得十分粗壮的兰花,不愿费舌去叙说她昔日的美丽。有关兰花的梦,在谭
博那里将永远地销声匿迹。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垂头丧气的谭博以反革命分子的身份回到家中。母亲已经去世,他
是来料理后事。

  此刻兰花的儿女基本上已经长大成人。兰花依然如过去那样没有职业。当谭博走入家中
时,兰花正在洗塑料布,以此挣钱糊口。

  谭博身穿破烂的黑棉袄在兰花身旁经过时,略略站住了一会儿,向兰花胆战心惊地笑了
笑。

  兰花看到他后轻轻“哦”了一声。

  于是他才放心地朝自己屋内走去。过了一会儿,兰花敲响了他的屋门,然后问他:

  “有什么事需要我?”

  谭博看着屋内还算整齐的摆设,不知该说些什么。

  母亲去世的消息是兰花设法通知他的。

  这一次,两人无梦可谈。








  一九八五年十月。已经离休回家的谭博,终日坐在院内晒着太阳。还是秋天的时候,他
就怕冷了。

  兰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可她依然十分健壮。现在是一堆孙儿孙女围困她了。她在
他们之间长久周旋,丝毫不觉疲倦。同时在屋里进进出出,干着家务活。

  后来她将一盆衣服搬到水泥板上,开始洗刷衣服。

  谭博眯缝着眼睛,看着她的手臂如何有力地摆动。在一片“唰唰”声里,他忧心忡忡地
告诉兰花:

  他近来时常梦见自己走在桥上时,桥突然塌了。走在房屋旁时,上面的瓦片奔他脑袋飞
来。

  兰花听了没有作声,依然洗着衣服。

  谭博问:

  “你有这样的梦吗?”

  “我没有。”

  兰花摇摇头。






【命中注定】


        
现  在

这{yt}阳光明媚,风在窗外咝咝响着,春天已经来到了。刘冬生坐在一座高
层建筑的第十八层的窗前,他楼下的幼儿园里响着孩子们盲目的歌唱,这群一无
所知的孩子以兴致勃勃的歌声骚扰着他,他看到护城河两岸的树木散发着绿色,
很多出租车夹杂着几辆卡车正在驶去。更远处游乐园的大观览车缓慢地移动着,
如果不是凝神远眺,是看不出它的移动。

就在这样的时刻,一封用黑体字打印的信来到了他手中,这封信使他大吃一
惊。不用打开,信封上的文字已经明确无误地告诉他,他的一个一起长大的伙伴
死了。信封的落款处印着:陈雷治丧委员会。他昔日伙伴中最有钱的人死于一起
谋杀,另外的伙伴为这位腰缠万贯的土财主成立了一个治丧委员会,以此来显示
死者生前的身份。他们将令人不安的讣告贴在小镇各处,据说有三四百份,犹如
一场突然降临的大雪,覆盖了那座从没有过勃勃生机的小镇。让小镇上那些没有
激情,很少有过害怕的人,突然面对如此众多的讣告,实在有些残忍。他们居住
的胡同,他们的屋前,甚至他们的窗户和门上,贴上了噩耗。讣告不再是单纯的
发布死讯,似乎成为邀请——你们到我这里来吧。小镇上人们内心的愤怒和惊恐
自然溢于言表,于是一夜之间这些召唤亡灵的讣告荡然无存了。可是他们遭受的
折磨并未结束,葬礼那天,一辆用高音喇叭播送哀乐的卡车在镇上缓慢爬行,由
于过于响亮,哀乐像是进行曲似地向火化场前进。刘冬生在此后的半个月里,接
连接到过去那些伙伴的来信,那些千里之外的来信所说的都是陈雷之死,和他死
后的侦破。陈雷是那个小镇上最富有的人,他拥有两家工厂和一家在镇上装修得
最豪华的饭店。他后来买下了汪家旧宅,那座一直被视为最有气派的房屋。五年
前,刘冬生回到小镇过春节时,汪家旧宅正在翻修。刘冬生在路上遇到一位穿警
服的幼时伙伴,问他在哪里可以找到陈雷,那个伙伴说:“你去汪家旧宅。”刘
冬生穿越了整个小镇,当他应该经过一片竹林时,竹林已经消失了,替代竹林的
是五幢半新不旧的住宅楼。他独自一人来到汪家旧宅,看到十多个建筑工人在翻
修它,旧宅的四周搭起了脚手架。他走进院门,上面正扔下来瓦片,有个人在上
面喊:“你想找死。”

喊声制止了刘冬生的脚步。刘冬生站了一会,扔下的瓦片破碎后溅到了他的
脚旁,他从院门退了出来。在一排堆得十分整齐的砖瓦旁坐下。他在那里坐了很
久以后,才看到陈雷骑着一辆摩托车来到。身穿皮茄克的陈雷停稳摩托车,掏出
香烟点燃后似乎看了刘冬生一眼,接着朝院门走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看刘冬
生。这次他认出来了,他咧嘴笑了,刘冬生也笑。陈雷走到刘冬生身旁,刘冬生
站起来,陈雷伸手搂住他的肩膀说:“走,喝酒去。”现在,陈雷已经死去了。


从伙伴的来信上,刘冬生知道那天晚上陈雷是一人住在汪家旧宅的,他的妻
子带着儿子回到三十里外的娘家去了。陈雷是睡着时被人用铁鎯头砸死的,从脑
袋开始一直到胸口,到处都是窟窿。陈雷的妻子是两天后的下午回到汪家旧宅的
,她先给陈雷的公司打电话,总经理的助手告诉他,他也在找陈雷。

他妻子知道他已有两天不知去向后吃了一惊。女人{zx0}的反应便是走到卧室
,在那里她看到了陈雷被鎯头砸过后惨不忍睹的模样,使她的尿一下子冲破裤裆
直接到了地毯上,随后昏倒在地,连一声喊叫都来不及发出。

陈雷生前最喜欢收集打火机。xx赶到现场后,发现什么都没有少,只有他
生前收集到的五百多种打火机,从最廉价的到最昂贵的全部被凶手席卷走了。现
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刘冬生,翻阅着那些伙伴的来信,侦破直到这时尚无结果,
那些信都是对陈雷死因的推测,以及对嫌疑犯的描述。从他们不指名道姓的众多
嫌疑者的描述中,刘冬生可以猜测到其中两三个人是谁,但是他对此没有兴趣。
他对这位最亲密伙伴的死,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回忆起了三十年前。






三十年前

石板铺成的街道在雨后的阳光里湿漉漉的,就像那些晾在竹竿上的塑料布。
街道上行走的脚和塑料布上的苍蝇一样多。两旁楼上的屋檐伸出来,几乎连接到
一起。在那些敞开的窗户下,晾满了床单和衣服。几根电线从那里经过,有几只
麻雀叽叽喳喳地来到,栖落在电线上,电线开始轻微地上下摆动。一个名叫刘冬
生的孩子扑在一个窗户上,下巴搁在石灰的窗台上往下面望着,他终于看到那个
叫陈雷的孩子走过来了。陈雷在众多大人的腿间无精打采地走来,他东张西望,
在一家杂货店前站一会,手在口袋里摸索了半晌,拿出什么吃的放入嘴中,然后
走了几步站在了一家铁匠铺子前,里面一个大人在打铁的声响里喊道:

“走开,走开。”他的脑袋无可奈何地转了过来,又慢吞吞地走来了。

刘冬生每天早晨,当父母咔嚓一声在门外上了锁之后,便扑到了窗台上,那
时候他便会看到住在对面楼下的陈雷跟着父母走了出来。陈雷仰着脑袋看他父母
锁上门。他父母上班走去时总是对他喊:“别到河边去玩。”陈雷看着他们没有
作声,他们又喊:

“听到了吗?陈雷。”陈雷说:“听到了。”

那时候刘冬生的父母已经走下楼梯,走到了街上,他父母回头看到了刘冬生
,就训斥道:“别扑在窗前。”

刘冬生赶紧缩回脑袋,他的父母又喊:

“刘冬生,别在家里玩火。”

刘冬生嗯地答应了一声。过了一会,刘冬生断定去上班的父母已经走远,他
重新扑到窗前,那时候陈雷也走远了。

此刻陈雷站在了街道中央的一块石板上,他的身体往一侧猛地使劲,一股泥
浆从石板下冲出,溅到一个大人的裤管上,那个大人一把捏住陈雷的胳膊:

“你他娘的。”陈雷吓得用手捂住了脸,眼睛也紧紧闭上,那个脸上长满胡
子的男人松开了手,威胁道:“小心我宰了你。”

说完他扬长而去,陈雷却是惊魂未定,他放下了手,仰脸看着身旁走动的大
人,直到他发现谁也没在意他刚才的举动,才慢慢地走开,那弱小的身体在强壮
的大人中间走到了自己屋前。他贴着屋门坐到了地上,抬起两条胳膊揉了揉眼睛
,然后仰起脸打了个呵欠,打完呵欠他看到对面楼上的窗口,有个孩子正看着他
。刘冬生终于看到陈雷在看他了,他笑着叫道:

“陈雷。”陈雷响亮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名字?”

刘冬生嘻嘻笑着说:“我知道。”

两个孩子都笑了,他们互相看了一阵后,刘冬生问:

“你爹妈为什么每天都把你锁在屋外?”

陈雷说:“他们怕我玩火把房子烧了。”

说完陈雷问:“你爹妈为什么把你锁在屋里?”

刘冬生说:“他们怕我到河边玩会淹死。”

两个孩子看着对方,都显得兴致勃勃。陈雷问:“你多大了?”“我六岁了
。”刘冬生回答。

“我也六岁。”陈雷说,“我还以为你比我大呢。”

刘冬生格格笑道:“我踩着凳子呢。”

街道向前延伸,在拐角处突然人群涌成一团,几个人在两个孩子眼前狂奔过
去,刘冬生问:“那边出了什么事?”

陈雷站起来说:“我去看看。”

刘冬生把脖子挂在窗外,看着陈雷往那边跑去。那群叫叫嚷嚷的人拐上了另
一条街,刘冬生看不到他们了,只看到一些人跑去,也有几个人从那边跑出来。
陈雷跑到了那里,一拐弯也看不到了。过了一会,陈雷呼哧呼哧地跑了回来,他
仰着脑袋喘着气说:“他们在打架,有一个人脸上流血了,好几个人都撕破了衣
服,还有一个女的。”刘冬生十分害怕地问:“打死人了吗?”

“我不知道。”陈雷摇摇头说。

两个孩子不再说话,他们都被那场突然来到的暴力笼罩着。很久以后,刘冬
生才说话:“你真好!”

陈雷说:“好什么?”“你想去哪里都能去,我去不了。”

“我也不好。”陈雷对他说,“我困了想睡觉都进不了屋。”

刘冬生更为伤心了,他说:“我以后可能看不见你了,我爹说要把这窗户钉
死,他不准我扑在窗口,说我会掉下来摔死的。”陈雷低下了脑袋,用脚在地上
划来划去,划了一会他抬起头来问:“我站在这里说话你听得到吗?”

刘冬生点点头。陈雷说:“我以后每天都到这里来和你说话。”

刘冬生笑了,他说:“你说话要算数。”

陈雷说:“我要是不到这里来和你说话,我就被小狗吃掉。”陈雷接着问:
“你在上面能看到屋顶吗?”

刘冬生点点头说:“看得到。”

“我从没见过屋顶。”陈雷悲哀地说。

刘冬生说:“它{zg}的地方像一条线,往这边斜下来。”

两个孩子的友谊就是这样开始的,他们每天都告诉对方看不到的东西,刘冬
生说的都是来自天空的事,地上发生的事由陈雷来说。他们这样的友谊经历了整
整一年。后来有{yt},刘冬生的父亲将钥匙忘在了屋中,刘冬生把钥匙扔给了陈
雷,陈雷跑上楼来替他打开了门。

就是那{yt},陈雷带着刘冬生穿越了整个小镇,又走过了一片竹林,来到汪
家旧宅。

汪家旧宅是镇上最气派的一所房屋,在过去的一年里,陈雷向刘冬生描绘得
最多的,就是汪家旧宅。

两个孩子站在这所被封起来的房子围墙外,看着麻雀一群群如同风一样在高
低不同的屋顶上盘旋。石灰的墙壁在那时还完好无损,在阳光里闪闪发亮。屋檐
上伸出的瓦都是圆的,里面像是有各种图案。

陈雷对看得发呆的刘冬生说:

“屋檐里有很多燕子窝。”

说着陈雷捡起几块石子向屋檐扔去,扔了几次终于打中了,里面果然飞出了
小燕子,叽叽喳喳惊慌地在附近飞来飞去。刘冬生也捡了石子朝屋檐扔去。

那个下午,他们绕着汪家旧宅扔石子,把所有的小燕子都赶了出来。燕子不
安的鸣叫持续了一个下午。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两个精疲力竭的孩子坐在一个土
坡上,在附近农民收工的吆喝声里,看着那些小燕子飞回自己的窝。一些迷途的
小燕子找错了窝连续被驱赶出来,在空中悲哀地鸣叫,直到几只大燕子飞来把它
们带走。

陈雷说:“那是它们的爹妈。”

天色逐渐黑下来的时候,两个孩子还没记起来应该回家,他们依旧坐在土坡
上,讨论着是否进这座宽大的宅院去看看。

“里面会有人吗?”刘冬生问。

陈雷摇摇脑袋说:“不会有人,你放心吧,不会有人赶我们出来的。”“天
都要黑了。”陈雷看看正在黑下来的天色,准备进去的决心立刻消亡了。他的手
在口袋里摸索了一阵,拿出什么放入嘴中吃起来。

刘冬生吞着口水问他:“你吃什么?”

陈雷说:“盐。”说着,陈雷的手在口袋的角落摸了一阵,摸出一小粒盐放
到刘冬生嘴中。这时,他们似乎听到一个孩子的喊叫:“救命。”

他们吓得一下子站了起来,互相看了半晌,刘冬生咝咝地说:“刚才是你喊
了吗?”

陈雷摇摇头说:“我没喊。”

话音刚落,那个和陈雷xx一样的嗓音在那座昏暗的宅院里又喊道:“救命
。”刘冬生脸白了,他说:“是你的声音。”

陈雷睁大眼睛看着刘冬生,半晌才说:“不是我,我没喊。”

当第三声救命的呼叫出来时,两个孩子已在那条正弥漫着黑暗的路上逃跑了

 



(33178)
(17506)
(4999)
(2851)
(31960)
(11848)
郑重声明:资讯 【两个人的历史&命中注定——余华】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