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眼镜抗冲击,耐热试验

防护眼镜抗冲击,耐热试验

2010-04-27 17:28:43 阅读6 评论0 字号:

强度试验

1.1抗高强度冲击试验

1.1.1未装框的镜片

1.1.1.1装置,见图1设备的主要部件均由铸铁制成。基本结构可分为上下二个部分,上半部是标高柱,与标高柱连接的部分是定位尺,并可任意调节,上下自由滑动;所需高度可用固定螺栓定位,定位尺的外端有一钢球投放孔,孔的中心对准测试样品的中心。下半部为样品基座,由钢制圆筒和压圈组成,圆筒的内径比待测镜片的直径小5mm,压圈的质量为250g,其内径与圆筒的内径相同,外径略大于圆筒。待测镜片的上、下两个表面各放有一厚度为3mm,硬度为40±5布氏的橡胶垫圈,其内径与圆筒相同。对于有曲率的镜片,则圆筒和压圈的曲率应分别与镜片的凹凸面相符。1.1.1.2实验步骤把垫有橡胶垫圈的镜片安放在圆筒上,用压圈和螺栓固定镜片的位置。调节装置到所需高度,并使钢球与圈筒中心相对,然后,不施加任何动能,使一直径为22mm,重约45g的钢球从1.3m高处,垂直下落到待测镜片上。成型眼护具试验装置见图2,所用头模为中国标准头型7号,头模由硬木制成,水平放置在底座上并用螺栓固定其位置。实验步骤将待测眼护具按人们平时使用的正常位置,带在头模上。再在白纸上放一张复写纸,纸在头模一方,复写纸在眼护具一方,将其共同插入眼护具和头模之间,钢球投放点在眼具有正上方,着落点为: 试验装置见图 2,所用头模为中国标准头型 7号,头模由硬木制成,水平放置在底座上,并用螺栓固定其位置。

1.1.2.2实验步骤将待测眼护具按人们平时使用的正常位置,带在头模上。再在白纸上放一张复写纸,白纸在头模一方,复写纸在眼护具一方,将其共同插入眼护具和头模之间,钢球投放点在眼护具有正上方,着落点为:

a.镜片几何中心 5mm范围内;

b.框架鼻梁处;

c.框架的二个铰链处。

 

1.1.2.3实验条件上述 1.1.2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a.测试前把眼护具加热到 55±2℃,并保温 1h;

b.在第二次测试前,把眼护具冷却到-5±2℃,并保温 1h,对用于低温条件下作业的眼

护具,在测试前应把眼护具冷却到-20±2℃,且保温 4h。上述 1.1.2试验必须在完成保温后的 30s内进行。

1.    2抗高速粒子冲击试验2.    2.1试验装置装置由发射器、计时器和标准头模组成见图 3。

 

 

44.2m/s和 25m/s,直径为 3mm的钢球,钢球位于发射管的尾部,用弹簧或压缩空气提供动力,以保证钢球有一恒定的出射速度和撞击方向。计时器可由传感元件和示波器组成,并能记录钢球通过二传感元件的时间,单位为微秒级,传感元件间的距离应不超过 150mm。试样、标准头模及发射装置的周围都应密封,以防伤人。

1.2.2实验步骤将待测眼护具按正常使用要求置于标准头模上,眼护具头带的松紧程度按制造厂说明书调节,用适当尺寸的复写纸和白纸插入眼护具和头模之间 (复写纸在眼护具一方,白纸在头模一方),眼护具和头模的组合装置位于发射器的正前方。从发射管的喷嘴到钢球撞击点的直线距离不大于 100mm,然后以选定的速度(1级冲击速度用 44.2m/s;2级冲击速度用 25m/s)对准双镜片眼护具的每一镜片中心发射钢球,单镜片眼护具的钢球撞击点处于镜片的中心水平线上,并与其垂直中线各相距 33mm(见图 4)。发射方向应与眼护具镜片表面垂直。

采用弧形视野计进行测试。

3光学性能试验

1.    1棱镜度用精度不低于±0.06D的屈光度检查仪进行测试。

2.    2屈光度用精度不低于±0.06D的屈光度检查仪进行测试。 3.    3可见光透射率

用精度不低于±1%的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波长范围在 380-780nm之间,每隔 10nm测取一个读数。然后,计算出平均透射率。

4镜片耐热性试验把镜片放在 67±2℃的水中,保温 3min的取出,立即放入 4℃以下的水中,不允许有异常现象出现。

5金属部件耐腐蚀性能试验

首先要除去金属部件上所有的粘附物,然后把金属部件放入沸腾的 10%(重量比)浓度的氧化钠溶液中,浸泡 15min;取出后立即放入同样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在室温内浸泡 15min后取出,不擦去其表面的粘附液体,在室温下干燥 24h,再用温水洗净,并待其干燥,无腐蚀为合格。

6塑胶镜片表面耐磨性能试验

6.1试验装置

6.2实验步骤首先,把试样装夹到图 5所示的落砂试验机的转盘上,转盘转动时,落下研磨材料,

除去镜片表面灰尘后,测定其表面磨损率 H。镜片表面磨损率 H的计算按式(1)、式(2)进行:

Td

H(%) ??100 ………………………………… (1)

Te

式中:T e--全透射率, T e=T2/T1;

T3--由于装置所引起的杂散光; % T4--由于装置和镜片所引起的杂散光; %。

1.    3实验条件

2.    3.1落砂试验应按下表规定的磨料重量依次进行,每次落砂试验后测定的 H值应分别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防护眼镜抗冲击,耐热试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