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汽车不需要售后服务?-5号观察-搜狐博客

2010-04-28 | 低成本汽车不需要售后服务? 该日志已被收录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所在的刊物有“维修”俩字,这导致杂志被翻译之后成为Repair的刊物,因此总有以豪华为名的车企认为我们不适合刊登他们的产品试驾或者广告,对此我早已习以为常,我只能和同事慢慢通过杂志的内容和活动扭转这种观念——其实我们不仅做Repair,我们还更擅长做产品评测、车型导购以及服务评论。但遗憾的是,售后服务不重要的观念似乎是全世界汽车产业的通病,中国也不特殊。

     我此前说过,中国正在成为低成本汽车的生产大国,原本认为这种低成本汽车至少也有点技术含量,而且数量庞大必然有很高的售后服务需求,那些制造商也会成为售后服务的大企业大品牌,但今天和某业内人事聊天得知,原来低成本汽车其实基本不谈售后服务。

    我一直认为,真正懂汽车技术的应该是零部件制造商,而真正懂服务技术的也应该是为整车厂商生产诊断仪器和维修设备的厂商。但今天和某业内人士的聊天我明白了,即使是跨国企业,也未必了解中国市场的。比如某跨国汽车诊断仪器制造商在打算引入某诊断设备的时候就开了一个研讨会,企业的技术老大说:我们要面向中国汽车井喷以来,2年车龄以上的那些保有量{zd0}的车型(因为它们的诊断设备xx非授权维修店)……于是乎,老大列了一个这段时间中国汽车销量{zd0}的TOP100车型。虽然有点意外,但我想熟悉汽车产业的各位可能猜得到,名列No.1的不是桑塔纳或者捷达,真正的No.1是哈飞民意、五菱阳光之类的小面。但该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最不熟悉的地方可能就在于此——中国的非授权维修站在修小面的时候其实根本不用诊断仪,能用上知名本土通用工具的路边店已经算是正规的了。但这家跨国企业其实方法没错,关键是它高估了中国低成本汽车的技术水平,更高估了中国非授权维修企业修车的技术含量。

    最终该跨国企业当然不会把小面的数据包括在诊断仪里,至少不会优先包括这些诊断数据,因为即使你包括进去,作为修车者,你告诉某小面车主:刚才我用诊断仪发现你这车发动机正时有点问题,这是数据,我可以帮你调一下,但我得收50元诊断费。你认为该小面车主会同意你的说法么?得知你修个小面还得靠仪器,他立马走人,而且以后再也不会帮衬你的生意。所以,在中国市场,低成本汽车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要确保发动机变速器这类大件的技术稳定,尽可能别那么先进,别出问题是最关键的,这样不仅不用担心售后服务的问题,同时也少了很多客户的抱怨。至于其他方面的故障,多点也没啥大不了的,反正有数以十万计的路边店都能帮你义务做售后服务,但如果你弄得过于先进,都得靠仪器和专用工具,那你就是自掘坟墓,等着市场给你好看吧——坏了没地修但车主还上赶着买的只有法拉利、宾利这类xx,小牌{zh0}还是弄点通用的大家都能修的设计。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只是想说明,低成本汽车很适应当下的国情,但这种适应的结果就是整个汽车售后服务也会在低成本中恶性循环下去——做低成本汽车厂商的售后服务越来越不赚钱,做义务售后服务的路边修理店也越来越只能混个温饱,而生产高成本汽车的那些厂商4S店则可能会日子越来越好过,因为越来越多的乘用车企业开始谋求用独特的零部件设计和更IT化的系统,这会导致路边店越来越难以进行这类车型的维修,而厂商的售后服务则自然而然变得重要,原因有可能不是服务更好了,而是服务的难度更大了,车主对汽车IT化的需求最终可能让车主在服务过程中的议价能力进一步降低,如果消费需求进一步增长而厂商满足需求的产能和服务能力不足,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主不得不安于——你得微笑着为厂商送钱。

郑重声明:资讯 【低成本汽车不需要售后服务?-5号观察-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