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越来越细游园越来越舒适

 

本报记者刘颖 任翀 陶健 吴卫群 徐蒙 张小乐 丁波

一周之内,世博园区经受六场试运行考验。从最少5万人次,到最多40万人次,面对庞大客流,世博园区运行平稳有序。本报记者亲身体验了世博园区的种种改进之处。

世博交通有效疏导

记者记忆犹新,试运行{dy}天模拟“世博线列车故障”,原定演练时间还没到,9号线马当路站出现明显客流溢出,演练迅即转变成一场大客流“实战”。在随后的几天中,交通部门不断调整运营措施,世博客流越来越畅。

昨天第六场试运行中,轨交运营部门根据前几次演练经验,提前取消了原定9号线马当路站和7号线耀华路站上午的列车跳站措施,客流秩序果然井然有条。轨交是世博交通的一大主力,预计将承担50%的世博客流。每次演练结束后,上海地铁及时对涉博车站的设备设施进行调整,如在西藏南路站新设4进4出8台闸机,在后滩站、长清路站和云台路站新增“手持式读卡机”和闸机,方便乘客进出站。

另外,上海地铁在试运行期间开始发售“一日票”,这一举措方便了外省市来沪短期逗留的乘客乘坐轨交,节省排队购票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通行速度。

世博交通的另一主力——世博公交在试运行中基本没有遭遇大客流。但公交运营部门连续发布信息,主动引导世博参观者乘坐公交入园,为轨交分担客流压力。第五场试运行中,上海南站、莘庄、五角场、鲁迅公园、源深体育场至世博园区的线路出现了70%以上的满载率,运营单位及时增加发车班次,缩短发车间隔。

安检时间快速缩短

从首场试运行每人安检需花数分钟,到{zh1}一场试运行每人只要十几秒,安检时间的缩短,不仅是组织方式上的改进,更有游客的配合。

记者发现,后几场试运行中,组织方增加了安检人员和安检设备,将原先2位安检员检查1名参观者变成4名安检员同时配合,大大缩短了安检时间。同时,通过各种信息发布、媒体宣传、加开免费短驳车辆等多种方式,引导参观者避开西藏南路、上南路等大客流出入口,引导游客选择其他客流较少的出入口或非高峰时段入园。

对于这些建议,游客也给予很大的支持。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后滩、长清路、云台路、高科西路等站点下车。而在随身携带的物品上,参观者也提前进行自查,带打火机、刀具、长柄伞、化妆品等违规用品的人明显少了,不带包的参观者多了。

预约方案日益优化

六场试运行,热门展馆的预约方案始终在不断优化。{dy}场试运行中,由于预约中国馆的人数太多,预约机一度出现故障。从第三场试运行开始,中国馆的预约改为人工发放预约券。世博会组织者安排了80组志愿者到世博园区各个入口内广场,向入园观众派发预约券。事实证明,这一调控措施效果显现。手持中国馆预约券的参观者,不再需要直奔预约点,只需按预约时间排队,等候时间至少缩短一半。

上海世博局参观者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主题馆及其他推出预约服务的展馆,观众仍可通过预约机预约参观。同时,组织者通过园区广播、电子显示屏等终端循环播放,及时告知观众。在第五场40万人次的压力测试中,记者在浦西园区的预约点看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务周到,还“手把手”地教一些年纪大的游客,如何使用预约机。

餐饮供应队伍扩容

方便企业的“补货绿色通道”建立了,“应急配送通道”建立了,世博园区就餐的舒适度{yt}比{yt}好。昨天,第二批135家世博会餐饮原料或半成品推荐供应商的名单正式公布,餐饮服务的队伍又一次扩容。

为了增加中低价位的食品供应,节省游客就餐时间,从第二场试运行起,越来越多的即食方便食品被引入园区、品种也更加丰富多样。记者昨天看到,乐惠方便食品又增加了湿面、方便粥等品种。园区广播内容还增加了“哪些区域的餐厅比较空”的信息,有效地疏导了客流。

广大入园餐饮企业也在不断调整经营、服务方式。{dy}场试运行时,“俏江南”原先团队订餐与散客就餐之间,时间上有冲突,造成高峰时客流叠加。现在,他们调整营销手段,让团队在午餐高峰之前或者之后来店就餐,腾出高峰时间服务散客。特别是静安面包房、新亚大包等快捷食品销售点入驻园区,大大加快了游客用餐速度。

排队管理水平提高

第四、第五场试运行游客分别达到30万人次和40万人次,但记者发现,园区秩序明显比首场20万人次好很多。游客的理解和配合是秩序变好的一大原因。

经过前几场试运行,游客逐渐了解参观热门场馆确实需要长时间排队,心态逐渐平稳。家住大华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前天参加试运行,虽然排了{yt}队,累得脚像“打了石膏”一样,但看到了沙特、加拿大、芬兰等6个热门展馆,感觉非常值。昨天第六场试运行中,意大利、卢森堡、土耳其等外国馆门口一直保持长队,队伍井然有序,游客大多有说有笑。

而组织方与参展商也不断提高排队的管理水平。在园区内,广场上的信息牌滚动播出场馆开闭时间和排队信息,当一些馆门口队伍过长时,信息牌和现场工作人员就会提示游客去参观其他展馆。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服务越来越细游园越来越舒适】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