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阿里巴巴manniboke ...

报告编号:60410
来 源: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
名 称:2010-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键词:电动汽车 行业调研 投资前景 预测报告
报告页数:页
报告字数:
报告图表:个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6日
其他信息:电动汽车
订购电话:010-51263229 010-51265563
纸介价格:¥7500
电子版价格:¥7500
两种版本价格:¥7800
 
 Word 格式报告文档下载

 Word 格式报告文档下载

 
报告导读
报告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了市场调研;研究分析了国内重点区域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进出口市场需求,同时本市场研究报告分析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zh1}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电动汽车景及投资风险进行了xx预测。
报告目录{dy}部分   行业发展分析

{dy}章 国际电动汽车的发展概况 1
{dy}节 国际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1
一、2009年众车企寻求新能源代步工具 1
二、2009年全球“零排放”汽车步入“决战期” 2
三、 2009年美国金融风暴威胁下的新能源汽车突围 3
四、2009年各国围绕电动汽车蓄电池开发的激烈竞争 4
五、2009年各方就电动汽车通用充电插头标准达成一致 7
六、2009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布局新能源领域 8
七、2009年电动汽车正待跨越“充电槛” 9
第二节 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9
一、美国电动汽车的发展 10
二、欧洲电动汽车的发展 11
三、以色列电动汽车的发展 13
四、日本电动汽车的发展 15
五、韩国电动汽车的发展 16
六、印度韩国电动汽车的发展 16
第三节 全球主要电动汽车企业发展概况 18
一、雷诺日产 18
二、现代 20
三、通用 21
四、丰田 23
五、福特 23
六、其他 23

第二章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环境分析 25
{dy}节 电动汽车发展的环境分析 25
一、缓解石油能源短缺 25
二、缓解城市大气环境恶化 26
三、增强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 27
四、增强汽车厂商竞争力 27
五、期待中的电动车引爆点 27
第二节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发展的战略导向 29
一、汽车能源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对策 30
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0
三、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 31
四、节能汽车日渐受到青睐 32
五、混合动力汽车:油耗与排放兼顾 33
六、我国新能源动力汽车发展前景展望 33
第三节 面对能源短缺与环保需求的可持续交通策略 34
一、可持续交通面对的问题 34
二、应对策略——电动汽车 37
第四节 实现交通领域节能减排 电动汽车大有作为 39
一、国际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与商业化提速 39
二、纯电动汽车面临新发展机遇 39
三、混合动力汽车已初步商业化 40
四、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更加深入 40
五、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条件与政策环境已具备 41
第五节 电力工业与纯电动轿车发展的相关性考证 43
一、电力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3
二、纯电动轿车运营的经济性分析 44
三、对纯电动轿车用电量的预测 47
四、发展纯电动轿车的基础设施投入小 48
五、发展纯电动轿车能够实现国家、企业和用户的多赢 48
第六节 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发展与研究 49
一、国外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发展状况及战略 49
二、我国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发展现状 51
三、我国车用能源及新型动力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57
第七节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新能源汽车环境影响评估 58
一、全生命周期分析和新能源汽车概述 58
二、新能源汽车对环境影响评估 59

第三章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64
{dy}节 我国具备将电动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 64
一、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64
二、我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保障能力 66
三、发展电动汽车符合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8
四、发展电动汽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68
五、政策建议 71
第二节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73
一、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73
二、整车开发进展情况 74
三、电动车关键零部件开发进展情况 76
四、专利、标准与规范的进展情况 77
五、电动车示范运行情况 77
第三节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优势及前景 78
一、我国电动汽车发展优势 78
二、电动汽车及与内燃机汽车的比较优势 80
三、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的比较劣势 81
四、我国电动汽车市场或潜力无穷 81
第四节 中国电动汽车波特竞争模型分析 81
一、行业原有竞争者分析 81
二、潜在竞争者分析 82
三、替代者分析 82
四、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82
五、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83
第五节 目前电动汽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一、续驶里程有限 83
二、蓄电池使用寿命太短 83
三、蓄电池尺寸和质量的制约 83
四、电动汽车价格昂贵 84
五、间接污染严重 84

第四章 2009年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分析 85
{dy}节 200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分析 85
一、电动汽车“三纵三横”布局显效 85
二、 2009年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87
三、2009年新能源车销售情况分析 89
四、2009年电动汽车企业进入情况分析 89
五、 2009年中国电动汽车商业化程度分析 94
六、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纯电动车分析 96
七、2009年比亚迪电动车上市新车分析 99
八、2009年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01
九、2009年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布局情况分析 105
十、 2009年电动汽车行业标准{zx1}制定情况 105
十一、2009年电动车量产存在的困难 106
第二节 2009年国内主要省市电动汽车发展综述 108
一、2009年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补贴政策破局 108
二、2009年深圳市电动汽车产业及市场发展情况 112
三、2009年长春市全力推动电动汽车及配件规划建设 114
四、2009年天津市建汽车充电站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115
五、2009年合肥市电动汽车产业及市场发展情况 115
六、2009年华中{wy}{gjj}电动汽车产业化试点基地落户武汉 116
七、2009年江西省将加大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 116
八、2009年“山东造”电动汽车正式推向国内市场 117
九、 2009年安凯纯电动公交第三代产品批量投放上海市场 118
十、2009年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在南京开建 119
十一、辽宁省首批家用电动汽车2010年初上市 120
十二、唐山电动汽车城2010年客车产量达20万辆 121
十三、北京计划三年建成世界{yl}电动汽车研发中心 121
十四、河南十项计划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122

第五章 2009年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发展分析 123
{dy}节 2009年纯电动汽车发展分析 123
一、纯电动汽车概述 123
二、世界纯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125
三、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127
四、2008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128
五、 2009年国内{sk}纯电动汽车正式下线 128
六、纯电动汽车发展方向 129
七、小结 132
第二节 2009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分析 132
第三节 中国轻型电动车发展状况 137
一、轻型电动车多项技术{lx1}世界水平 137
二、中国电动车业呼唤强势品牌 138
三、我国发展轻型电动车的优势分析 140
四、电动车企业:突出重围的五大战略法则 143
第四节 超微型电动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146
第五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149
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慨况 149
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结构布置 151
三、燃料电池的类型 151
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152

第二部分   政策、技术分析

第六章 政策、法规对电动汽车的影响分析 157
{dy}节 发达国家采用的政策 157
一、经济上扶持 157
二、政策优惠 157
三、法规上强制 157
第二节 我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政策与支持体系 160
一、国家“863”计划 161
二、国家“973”计划 162
三、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 163
四、中国政府的采购 163
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及解读 164
第三节 标准经济条件下的电动汽车产业化标准框架构建 169
一、标准经济的内涵与作用 170
二、标准经济与电动汽车产业化 170
三、我国电动汽车标准现状 172
四、电动汽车标准框架构思 173
第四节 2009年我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政策与支持 175
一、汽车消费税调整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175
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类型和定义》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179
三、《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182
四、2009年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zx1}发展情况 187
五、2009年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 188
六、2009年我国已有近10款新能源车拿到“准生证” 194
七、中国将持续不断地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 195
八、扶持政策正在制定中 电动汽车发展前景可期 196
第五节 我国电动汽车迅速发展还需政府支持 197
一、政策政府支持是关键 197
二、政策要能引导和鼓励消费 198
三、政策需要细化和有连续性 198
四、新能源汽车成本偏高需要政策支持 199
第六节 我国政府出台电动汽车产业政策尤为必要 200
一、电动汽车的发展简况 200
二、政府推动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功能 201
三、政府关于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政策 202
第七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政策发展分析 204
一、发达国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开发的政策 204
二、我国混合动力汽车相关政策及现状 208
三、我国HEV开发与国外水平的差距 210
第八节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10
一、制定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 210
二、有效运用经济激励政策 211
三、简化设施建设、规划、审批等方面的审批手续 211
四、实施电动汽车牌照、税收、购置费等税赋优惠 211
五、健全技术研发体系 211
六、强化立法措施,限制排放超标汽车 212
七、加强公众宣传与参与,提高社会环保意识 212

第七章 电动汽车的研制和技术状况分析 213
{dy}节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综述 213
一、电池技术 213
二、电力驱动及其控制技术 215
三、电动汽车整车技术 216
四、能量管理技术 217
第二节 2009年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217
一、电动车新技术面临多项抉择 217
二、中国已具备电动汽车整车研发和生产能力 221
三、2008年我国纯电动汽车攻克技术难关 221
四、 2008年我国建立自主产权电动汽车电机研发平台 223
五、2009年我国电动车研发情况分析 224
六、2009年我国纯电动汽车研究获突破一次充电可跑300公里 225
第三节 2009年纯电动汽车电子的技术发展动态 226
一、锂离子电池技术 226
二、超快充电技术 226
三、电池与电容相结合技术 227
四、CTC电车蓄电池和360°聚光太阳能电池车载充电技术 227
五、电动轮技术 227
第四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主要技术的发展状况 228
一、概述 228
二、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厂商 228
三、混合动力主要技术 229
四、双向大功率DC-DC变换器技术现状 231
五、电机驱动技术现状 233
六、能量管理系统 235
七、UAES公司在混合动力技术开发方面的积极努力 236
八、小结 238

第八章 我国企业、高校和研究所的电动汽车项目 239
{dy}节 我国企业的电动汽车项目 239
一、一汽集团 239
二、东风汽车集团 241
三、上汽集团 242
四、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246
五、长安汽车公司 247
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48
七、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250
八、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251
九、深圳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 251
十、舜天电动车技术发展公司 253
十一、雷天电动源(深圳)公司 253
十二、明华集团 254
十三、钜华集团 254
十四、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254
十五、北京捷恒信能源公司技术公司 255
十六、北京时光科技有限公司 256
十七、万向集团 256
十八、洛阳乾元纯电动车制造有限公司 256
十九、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257
二十、力帆 257
二十一、陕汽集团 257
二十二、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258
二十三、哈飞赛豹纯电动车 259
第二节 中国高校和研究所的电动汽车项目 260
一、清华大学 260
二、北京理工大学 260
三、同济大学 261
四、哈尔滨工业大学 262
五、合肥工业大学 262
六、广东省电动汽车研究重点实验室 263

第九章 我国电动汽车零部件工业进展状况 264
{dy}节 电动汽车蓄电池供应商 264
一、湖南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64
二、青岛澳柯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264
三、江苏春兰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265
四、雷天绿色电动源(深圳)有限公司 266
五、深圳中星汽车制造公司 266
第二节 电动汽车燃料电池供应商 267
一、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267
二、上海博能同科燃料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268
三、北京世纪富原燃料电池有限公司 271
四、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72
五、珠海亚特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74
第三节 电动汽车电机供应商 274
一、中科院电工研究所 274
二、启特动力(上海)有限公司 276
三、兰州环电科技有限公司 277
四、深圳市大地和电气有限公司 279
五、清华大学 279
六、北京三环新材料高技术公司 280
第四节 电动汽车超级电容器供应商 281
一、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81
二、北京集星联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82
三、石家庄高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82
第五节 电动汽车充电机供应商 283
一、北京机电研究所 283
二、北京核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284
三、深圳市强能电气有限公司 285
四、抚顺市望花恒源智能充电机设备厂 285
五、北海中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286
第六节 结论 286

第三部分   产业化分析

第十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现状 287
{dy}节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287
一、我国电动汽车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 287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渐行渐近 288
三、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尚须过三关 290
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瓶颈待破 290
五、政府作用举足轻重 291
六、我国将加速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 292
第二节 我国不同类型电动汽车产业化情况分析 292
一、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293
二、蓄电池电动汽车 294
三、燃料电池汽车 295
第三节 200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制和产业发展现状 296
一、全球{zd0}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在天津建成投产 296
二、关键零部件技术获得突破 297
三、官、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成果 298

第十一章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途径与构想 299
{dy}节 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途径 299
一、依靠市场拉动,促进电动汽车市场走向成熟 299
二、依靠政府主导力量,促进电动汽车市场产业化 300
三、顺应传统汽车产业发展规律,促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 301
第二节 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新途径 301
一、制定专门标准 302
二、纯电动汽车的机会 302
三、有益的政策探索 303
四、向小型化发展 304
第三节 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中的关键点 304
一、发展规律 305
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306
三、与国际电动汽车产业接轨 307
第四节 混合动力电动公交车产业化构想 308
一、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概述 308
二、混合动力电动车城市公交客车产业化分析 309
三、混合动力电动城市公交客车产业化建议 312
第五节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中心城市的选择 313
一、建设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中心城市的现实意义 313
二、产业化中心城市的区位因子分析 314
三、产业化中心城市评价选择模型的建立 318
四、建设电动汽车产业化中心城市的战略实施建议 319
第六节 基于钻石体系的电动汽车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 320
一、电动汽车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 320
二、各制约因素间的互动作用分析 322
三、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325

第十二章 我国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探析 327
{dy}节 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功能定位 327
一、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意义 327
二、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政府职能性质 327
三、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服务属性 328
四、政府行为在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促进作用 328
五、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的特征 329
第二节 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探析 330
一、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行模式研究 331
二、不同模式的优缺点 333
三、三种模式适用条件的比较分析 334
第三节 我国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模式探讨 335
一、电动汽车运营实体构成 335
二、电动汽车商业化运营车型选择 336
三、电动汽车运营方案 336
四、国家优惠政策 338
五、小结 339
第四节 纯电动汽车运营模式及经济性探讨 339
一、国内外电动汽车运营模式 339
二、电动汽车运营基本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341
三、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以及运营模式的探讨 342
四、电动汽车使用经济技术分析 344
五、小结 346
第五节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共生模式研究 347
一、共生的概念及共生模式的分类 347
二、影响电动汽车产业共生模式的因素 348
三、电动汽车产业共生模式选择 350
四、小结 352

第十三章 我国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354
{dy}节 我国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354
一、我国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现状 354
二、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发展趋势 355
第二节 2009年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项目情况 357
一、2009年“十城千辆”电动汽车示范工程启动 357
二、武汉电动车示范化运营情况 357
三、2009年郑州百辆零排放无污染的电动汽车开始正式运行 357
四、大连启动电动汽车示范项目 358
五、天津市自主开发混合动力公交车投入示范运行 359
六、深圳市将启动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 360

第四部分   趋势及策略分析

第十四章 2010-2015年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361
{dy}节 2010-2015年电动汽车发展环境 361
一、电动汽车发展将继续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361
二、相关政策、标准和法规的实施将为电动汽车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361
三、重大国际和国家活动将为电动汽车的初期市场培育和市场导入提供良好的   契机 361
四、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361
第二节 2010-2015年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分析 363
一、世界电动汽车产业的市场前景分析 363
二、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市场前景分析 363
第三节 2010-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发展预测 364
一、新能源汽车进入主流消费市场尚需时日 364
二、 2009-2012年电动车市场预测 365
三、2020年混合动力车全球销量预计 367
四、电动车将开启下一轮车市争霸战 368
五、全球车企未来能源方向预测 371
第四节 2010-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预测 374
一、中国将成为电动汽车中心 374
二、中国有望{lx1}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375
三、2009年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预测 375
四、2010年将成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元年” 377
五、2010年电动汽车市场发展预测 381
六、2012年我国新能源车预测 382
七、2012年6万辆新能源车将进入公交领域 385
八、2015年中国纯电动车产量预测 385
九、“十一五”引导环保汽车 重点城市发展电动车 386
第五节 2010-2015年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 386
一、新能源汽车近期方向预测 386
二、纯蓄电池驱动的超微型汽车 390
三、驱动电机呈多样性发展 390
四、混合动力汽车 390
五、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竞争的焦点 391
第六节 “十一五”期间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与若干重大取向 391
一、我国加速发展轻型电动车的基本定位 391
二、我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取向 395
三、加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98

第十五章 2010-2015年电动汽车研制与技术发展趋势 400
{dy}节 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 400
一、概述 400
二、纯电动汽车(PEV) 400
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402
四、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405
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407
六、电机及电动车轮 409
七、小结 411
第二节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11
一、概述 411
二、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特点及分类 412
三、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研究现状 414
四、发展趋势 415
第三节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究开发及前景展望 415
一、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可行性 416
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分类及其特点 416
三、我国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研发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技术 419
四、混合动力汽车已初步商业化 421
五、混合动力汽车的前景展望 421
六、 2010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422
七、小结 422
第四节 超级电容电动汽车的研究进展与趋势 423
一、概述 423
二、超级电容器的机理及特点 423
三、超级电容器在混合能源电动汽车中的作用研发情况 426
四、以超级电容器为{wy}能源的电动汽车研发情况 430
五、以超级电容器为{wy}能源的电动汽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431
六、小结 431
第五节 锂电池研究进展与趋势 432
一、锂离子动力电池成市场热点 432
二、新日锂电池电动车助力环保奥运 432
三、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分析 433
四、日本一些大企业合力开发新一代汽车锂电池 433
五、锂电池大战 中国跨越战略再受考验 434
六、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437
七、磷酸铁锂电池让电动汽车看到新的希望 438
八、锂电池将是未来中国电动车的发展重点 439
九、2012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产值预测 440

第十六章 2010-2015年电动汽车发展策略 442
{dy}节 电动汽车的市场定位策略分析 442
一、定位标准 442
二、定位依据 442
第二节 国外电动汽车发展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443
一、国外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策略 443
二、国外电动汽车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启示 443
第三节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优劣势与对策 444
一、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444
二、我国电动汽车发展对策探讨 446
三、降低成本将成关键 447
四、几点建议 448
第四节 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推广策略 449
一、概述 449
二、电动汽车推广的条件分析 449
三、电动汽车推广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454
四、电动汽车推广的措施 457
五、电动汽车推广的方法——兼析产业发展布局方案设计 459
第五节 我国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策略 460
一、混合动力车成为突破口 461
二、存在的若干问题 461
三、一切需稳步前进 463

第十七章 2010-2015年电动汽车投资策略 464
{dy}节 电动汽车投资策略与建议分析 464
一、新能源汽车将贯穿09年投资主题 464
二、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及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 466
第二节 电动汽车高成本因素与策略分析 467
一、高成本原因 467
二、新的思路 469


图表目录
图表:Nissan Electric Vehicle 18
图表:Nissan Hybrid Vehicle 19
图表:Nissan 锂电池 19
图表:电动汽车能源的多样化 26
图表:各种汽车的综合效率比较 26
图表:电动车相对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成本变化 28
图表:电池纯电动车与燃料电池汽车的变化 28
图表:电动汽车发展的因素 29
图表:部分国家汽车拥有量 34
图表:部分国家汽油价格 35
图表:1865-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 36
图表:美国能源消耗分配 36
图表:纯电动轿车运营的经济性分析的基础数据 45
图表:2010-2020年中国汽车、电动轿车等预测情况1 47
图表:2010-2020年中国汽车、电动轿车等预测情况2 47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2010-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阿里巴巴manniboke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