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广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便是东山口的广州记忆
1/16

尽管“东山区”一名已随2005年的行政区划调整而在广州地图上消失,但东山一带留下的侨房别墅向世人直观展现了广州近代城市发展史。广州市xx的老城区(老四区)之一,昔有“有钱有势住东山”之说。

2/16

东山向来是广州权势实力人士的的世居地,出入东山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得时尚之先,是自古广州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们多数居住在那里,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

3/16

东山地势较高,地广人稀,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选定东山为传教基地。教会开辟的幽雅居住环境吸引了大批归侨结庐定居。从此,荒凉的东山日渐喧闹,成为一个xx建筑成群的住宅小区。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

4/16

东山口,也就是新河浦一带有广州市现存规模{zd0}的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近代住宅建筑群。有"广州八大名园".几乎每一座别墅都留存有一个望族或政要名人的故事。

5/16

交通:地铁1号线 东山口站

6/16

平正纪念楼是一栋三层高的侨居楼房。大院门口的正面右门柱上镶嵌著一块由汉白玉石刻成的“平正纪念楼”匾额﹐院内还有一口水井,环境幽静,木窗户、铁窗花、柚木门窗、彩色玻璃、花阶砖,老房子依旧保留民国建筑风格。。此楼由美国华侨余平正先生归国后出资兴建﹐并命名为“平正纪念楼”﹐希望子孙能把这栋楼一代传一代﹐谨记余先生的留洋奋斗史。

7/16

春园,是20世纪初,由美国华侨建起的,三座样式统一的小洋楼,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为主要建筑特色。现在这三座洋楼都被重新修葺和粉刷过。南洋花街砖据说都是当年从国外进口的时髦建材。

8/16

1923年6月21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春园成了党中央机关人员的活动地方,也是当时中共“三大”代表居住的地方,因而闻名于世。

9/16

漫步东山口,依旧能感受到当时的繁华气息。

10/16

这里的街道一条条一道道的交织加错。颇有北京胡同上海弄堂的味道。这种随处可见的平常街道不比钢筋水泥混凝土下铺设的大路,是那么可亲,那么有老广州的味道。

11/16

东山口的洋房古色古香,有韵味又整齐干净,恰似少爷们的习性。

12/16

这里的房子从色彩的搭配到砖瓦、木料的使用,都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红色和砖是西方建筑的代表,而绿色和瓦则代表了中国的传统风格。这里的建筑是典型的民国近代风格建筑,而五六十年代建起的华侨新村已近代和现代相结合的风格,在风格上已与现代建筑接近。

13/16

老广州人都是见证过东山口发展的。当然也是见证东山百货大楼和门前的大路乃至公交路线的变化发展的。这里是以前人们向往来的地方,这里有各种以前人向往的xx品或者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吧。东山百货大楼如今还耸立在那里,但是广州已经日新月异。

14/16

图为东山百货大楼。

14/16

图为东山百货大楼。

15/16

图为培正中学。1918年掀起市政改良运动,华侨开发东山的原因,一是由于东山有完备的男女中小学,加之东山宗教气氛浓厚,适合华侨的宗教生活习惯;二是离城较近、环境清幽。908年,培道女校(培正中学前身)就在此创立,全盛时期有6000多名学生,此外还有培灵幼儿园(今烟墩路幼儿园)、恤孤院、医院、安老院等机构。

16/16

1906年,美国浸信会建筑基督教东山堂、神道学院、培道女子中学和培贤女子神学院的新校舍,并把整个浸信会的首脑机构都从长堤搬到东山,把这里变成其在广州传教的基地,同时也促进了东山口从乡村到城区的转变。

郑重声明:资讯 【每个老广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便是东山口的广州记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