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良性循环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
      生态农业遵循生态循环经济的一般规律,把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单环式”的线性发展模式,改造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向多环式”与“多向循环式”相结合的反馈经济及循环经济模式。
      具体表现为“3R”特点:“减量化”(Reduce),即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 (Reuse),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再循环”(Recycle),即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的循环生产方式。从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朴素生态观到种养结合、地力常新的农业实践,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英国学 者李约瑟博士的推崇。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享受现代工业的成果,生产过程中大量运用农业机械、施用化肥 农药,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另一方面,过多施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食用安全性受到影响,而且农机具及石油燃料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使畜禽 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处理不当又造成了新的污染。家庭新型燃具的使用影响了秸秆的充分利用,处理不当则造成大气污染。传统农业初级循环的生产方式已演 变为“资源—产品—废物”的直线生产方式。因此,如何从区域自身特点出发,科学有效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把传统农业的线性增长方式转变为生态优先、循环发 展的生态循环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更长时期内农业领域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生态良性循环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模式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较快,各地都研究创新了一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生产模式,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比较有影响的发展模式初步可分为3种类型:
      1、以立体复合种养为主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立体复合种养是指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农业经 营模式。这一模式最著明的例子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它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从种桑开始,通过养蚕而结束于养鱼的生产循 环,构成了桑、蚕、鱼3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蚕沙、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粪等泥肥肥桑的比较完整的能量流系统。该系统 中,蚕丝为中间产品,不再进入物质循环,鲜鱼是终级产品,提供给人们食用。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业的前 进,已经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类似的种植模式有稻鸭共作、稻田养鱼、“莲藕—黄鳝(或泥鳅、鲢鱼、鳙鱼)”等。

      2、以沼气为钮带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该类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农村沼气池纽带,将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和作物种植有机结合,三者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构成能源生态综合利 用体系,实现农业生产、沼气和土壤培肥同步,种植养殖并存,能量流、物质流良性循环,成为清洁能源开发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态模 式。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由于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设备成本较高,发展以沼气为钮带的循环农业模式将极大地提高综合经济效益,适合在农村沼气发展较快和 相对集中的地区应用。主要模式有:“粮—畜(禽)—沼—粮”模式、“粮—畜(禽)—沼—果”模式、“粮—畜(禽)—沼—菇(菜)”模式等。
      3、以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该模式根据食物链和营养级的量比关系,通过农艺或工艺措施,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畜产品加工剩余物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使废弃物资源化、能源 化,多层次利用,既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又带来了经济效益,并且优化了社会投资结构,有利于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双重效益。如以秸秆循环利用主导的模式有秸秆 还田( 包括过腹还田)、“秸秆—食用菌”等模式;以畜禽粪便循环利用为主导的模式有“畜禽—草(菜)—鱼”“畜禽—菇—蚓—鸭—鱼”等;农畜产品加工剩余物的循 环利用也可以加工产生生产成饲料、肥料等。

      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识
      充分认识发展循环农业关系对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公众参与发展循环农业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企业和农民采取有效的循环农业措施,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变废为宝,合理利用,推进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2、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的本质是农业生产技术的转变和革新,顺利实现这一转变和革新,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科技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循环 农业的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的利用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攻关,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高效利用与废弃物再生 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居住小区建设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加大扶持力度,为发展循环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制定扶持政策,对发展循环农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污染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必要的经济制裁。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保证循环农业的技术研究经 费、培训经费和组织活动经费,引导循环农业的发展,保障循环农业健康发展。建立循环农业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并纳入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改变过去只重视经济 效益、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的做法。
郑重声明:资讯 【生态农业良性循环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