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以人为本”伟大旗帜 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动起_徐先生_新浪博客

  (说明:本文写于2008年。这次讲话内容被批判,说什么价值观有问题,同年8月通过搞卑劣手段,我与一些老师被强制分流到二线,早上到校签到,下午离校签到。迟到与早退要扣钱。签到情况与年度考核挂钩。)

    以6月4日晚分组讨论讲话稿为框架整理而成。

                           高举“以人为本”伟大旗帜

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动起来

——这就是需要我们学习的杜郎口模式的精髓   

    为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前面,第五组发言人——工会主席徐DC提到在我校缺乏“真诚、赏识、赞美”之正气,一定要在教师、学生中宏扬该正气;第七组发言人——沈Y老师提到,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校领导要培养教师的自信心。

    我赞同以上观点。

    对两天学习,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我们组经过商讨,想到以下6点:

    1.杜郎口模式,我校学习不学习?其实,我们早能感受到,学校领导决心很大,已经定下调子了。对个人来说,我举双手赞成。我们组认为,应该学习。为什么?

    ①来杜郎口中学学习之前的临时教师会上,许校长提到,当瞿B主任宣布七八年级放假三天时,教室里学生大呼小叫,热闹非凡。这究竟为什么?是因为学生不愿学习,学习过程太痛苦了。如果放假,我们每个老师都高兴,为什么?是因为我们老师不愿教书,教书过程太痛苦了。当然,学生这个年纪,不得不来学校学习;出于谋生,我们不得不教书。现在,我们亲历了杜郎口模式,在课堂上展现师生生命之精彩,真正的教学相长凸显出来了,教学双方都乐于其中,这多好啊,我们怎能不学习呢?

    ②因为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学习杜郎口模式。基于三个前提:没有一个校领导不想把学校搞好;没有一个教师不想把书教好;没有一个学生不想把书读好。

    2.《杜郎口“旋风”》一书告诉我们,没有崔其升校长,就没有杜郎口中学的现状。

    参观杜郎口中学第二天上午,我与几个同事开玩笑说,崔其升校长,是“活佛”。他是“活佛”啊!他在付出上是普通教师的几倍,他一身正气,他有很高的威信,有很强的凝聚力。至今,去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的人数达30万,全国各地有很多联谊学校与合作学校。

    今天下午座谈会,大家都听到杜郎口中学xx教师宋彬举了崔校长两个感人的事例,他还说,在他心里,现在,崔其升校长比他的家庭更重要。真是士为知己者死啊!!

    我现在想到,如果崔其升是“佛”,那么,像给我们讲话的宋彬老师与崔其同老师就是“菩萨”,“菩萨”好几个呢。路桥二中是合作学校,我推测,他们一年能把“菩萨”二三次请到家,聆听教导,观摩上课,帮助分析诊断学校管理与教学问题。

    3.从崔校长在杜郎口中学的崇高地位看,我们想到,我们学习杜郎口模式,忠言逆耳,要对校领导提点意见,那就是校领导首先要摆正心态,在一些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桐屿中学大家庭中普通一员,深入群众,加强直接的坦诚的沟通,不断提高自身的亲和力,以自己为凝结核,让教师团结起来;其次要转变观念,学校管理要以教师为本,就像杜郎口中学教师对学生一样,要赏识教师,培养教师,尊重教师,相信教师,利用教师,让教师动起来。

    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赏识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就我校来说,目前,在观念上首先需要的是“赏识”,重新审视教师/学生,看到教师/学生的长处,至于在行动上/具体措施上,怎么在内骨子里渗透“严格要求”,那是更高境界。如果连前个境界都没做到,就在嘴上挂着要做就做“更高境界”的,那是意气用事,说气话。

    我们教师素质不比杜郎口中学教师素质差,只要校领导有决心,有切实行动,身先士卒,我们教师不是傻子,心里都亮堂着,好坏在眼中,就跟着干,因为我们在我校多年,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像事务性公务员,我们依附这所学校,我们才是主人,学校发展与我们戚戚相关,我们渴望成功,我们更希望学校加快发展。

    我们学生素质不比杜郎口中学差,只要能让他们在课堂有序动起来,我们的课堂不比杜郎口差。难在“有序”,要一步一步来,不能希望一口吃成胖子。

    4.请学校尽快拿出行动方案,各部门搞出具体措施。

   如杜郎口中学“10+35”,目的是要减少教师在课堂上把着讲话,而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讲话,让他们板演,让他们展示风采,我们学习中如何转变教师观念、行动上督促教师呢?又如,第四组发言人——路桥区教坛新秀孙LZ提到,杜郎口中学走廊墙壁上是学生的作品,师生的名言,现在我想,那如何发展我们的校园墙壁文化呢?

    5.关于评价。

    我们认为,推行杜郎口模式,要有长远眼光,尤其是在课改实验开始,转变观念,一定要淡化分数,重过程,由此营造气氛,培养师生主动性,想法设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不能让分数成为师生的“牛鼻子”,被牵着,使人难受,使人痛苦。当然,长长的三年后中考的分数,对学生个人,对任课教师,对学校生存与发展,都十分重要,我们必须xx。

    碰到问题或困难,我们要及时反馈,想对策。如“10+35”,教师倘若无法适应,可以像杜郎口中学2003年那样,搞“论坛”,把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困惑,说出来,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

    对学生评价,可以像杜郎口中学一样,如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设计了花样繁多的评选,朗读秀、写作秀、小勇士、小闯将、常胜将军、创新健将、奇思妙想智多星等,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尝试到参与和被赏识的快乐。(参考《杜郎口“旋风”》)

    6.学习杜郎口模式,阻力/困难相当大,我们一定要有充分认识。

    现在,我要给大家泼泼冷水。来这里之前,我与路桥二中一个资深教师通电话。他说,他懒得思考了,杜郎口中学的“土壤”与路桥的“土壤”不一样。杜郎口中学,学生思想淳朴,课堂上在老师指导下就想着学习,试想在我们那儿,学生聚在一样,男女同学恐怕难免就要做做“小动作”了。

    另外,杜郎口中学98年是处于待关闭状态,教师人心涣散,流生极多,百姓口碑极差,他们搞改革,是“触底反弹”、“绝地逢生”,而我们桐屿中学综合实力处在全区前列,现在是在“无事生非”,想锦上添花,走出崭新的道路来;我校不少老师素质较高,自我感觉良好,习惯传统教学,对应试教育颇有一套。

    因此,我个人认为,概括地说,面对着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大家都是摸着石子过河,前提是上下都要转变观念,树立大局观与发展观,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发展中的人。具体说来,只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有长远的眼光,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淌过各条河,爬过各座山,成功才向我们招手。否则,如果,也只是如果寥寥几个人以为自己是专家是能人,高高在上,轻视普通教师,把着话语权,重用个别教师,形式上只是匆匆出台各项闭门造车(不是“开门立法”,广开言路,充分论证,以赢得众人支持拥护)搞出的规章制度,强力实施,可以预见,这样学习杜郎口模式,表面上或许烘烘烈烈,但背后怨声载道,改革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其后必败无疑。我认为,这是规律,是客观的,一定要尊重,要遵从啊。

 

    综合以上,来杜郎口中学,我们组认为,要记住该校行政楼楼顶上写着的“以人为本”4个大字,对教师来说,是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对校领导来说,是以教师为本,在学校管理中让教师动起来,让教师成为学校的真正的主人。

    但愿桐屿中学的明天更美好!!

                                               徐YZ 于黄岩 整理

    本文系原创,请予以鉴别。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高举“以人为本”伟大旗帜 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动起_徐先生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