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常见类型和答案)

一、相遇问题应用题

1.、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行驶需10小时,货车需12小时,如果两列火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客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经过几小时与货车相遇?

   这道题并没有告诉总路程是多少,可以按“工程问题”方法求解。将总路程看作 1 ,客车速度是1/10,货车速度是1/12。客车行驶到乙地,需要10小时,此时货车行驶了总路程的10/12,还剩2/12客车和货车的相遇时间:2/12÷(1/10+1/12)=10/11小时。总时间:10+10/11=120/11小时。

2.、甲乙两人在相距9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跑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两端出发,10分钟内共相遇几次?

甲跑一个来回要60秒,乙跑一个来回要90秒,经过180秒他们又都回到出发点,取180秒为一周期分析: 一共相交5次。180秒=3分钟。10÷3=3……1(分)所以:5×3+2=17(次)

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车再行3小时到达B地。已知甲车每小时比乙车每小时快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从题目中可以看出甲车总共行驶了7个小时,而乙车在4个小时内行驶的路程和甲车在3个小时内行驶的路程一样多(相遇前乙车行驶4小时,相遇后甲车行驶3小时),故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4/3倍,即比乙车速度多1/3,而甲车速度比乙车多20千米,故乙车速度的1/3即是20千米每小时,所以乙车的速度是60千米每小时。从而甲车的速度是60×4/3=80千米每小时。这样A、B两地的距离就是甲车7个小时的路程即为80×7=560千米。 以上为分析,列式如下 20÷[(4—3)÷3]=60(千米/小时) 60×4÷3=80(千米/小时) 80×7=560

4、.甲乙两地相距1890米,小张和小李分别以每分75米和60米的速度同时从甲地向乙地出发,同时小王以每分90米的速度从乙地向甲地出发,小王出发多少分钟后,恰好位于小张和小李两人中间?

首先可以设一个叫小明的人,他行走的速度是小张和小李的平均速度。 那么他就一直再小张和小李中间了,那么就成为一条相遇问题了。下面是解法~~~ (75+60)÷2=67.5(米)

1890÷(67.5+90)=12(分) 答:小王出发12分钟后,恰好位于小张和小李两人中间。

5、.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400m的两地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3m/s和4m/s,与此同时甲放出一只狗一5m/s的速度跑向乙,与乙相遇后又立即跑想甲如此反复,直到甲乙相遇。那么这只狗在此过程中共跑了多远的路程?无论怎样来回跑时间都是甲已相遇的时间,为1400/(3+4)=200秒,而狗每秒跑5米,跑的路程就为200*5=1000米

6、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8千米.某日甲从东村到西村,乙同时从西村到东村,以知乙到东村时,甲已先到西村5小时.求东西两村的距离。甲乙的路程是一样的,时间甲少5小时,设甲用t小时 可以得到 12t=8(t+5) t=10 所以距离=120千米

7.、小明和小芳围绕着一个池塘跑步,两人从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小明:280米/分;小芳:220/分。8分后,小明追上小芳。这个池塘的一周有多少米?

280*8-220*8=480 这时候如果小明是{dy}次追上的话就是这样多 这时候小明多跑一圈.

8.、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它们相遇时距A、B两地的中点8千米,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2倍,求A、B两地的距离是几千米?

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1.2:1=6:5 相遇时,两车所走的时间相同,所以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 所以甲车应比乙车多走全程的:(6-5)÷(6+5)=1/11 实际甲车比乙车多走了:8+8=16千米

所以AB两地的距离是:16÷(1/11)=176千米.

二、追击问题

0、甲车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乙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长为2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每当甲车追上乙车一次,甲车减速1/3 ,而乙车则增速1/3 。问:在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的时刻,它们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

160(1-1/3)^X=20(1+1/3)^X

得,X=3.(甲追到乙三次后,两车速度相等)

追到{dy}次时:甲走Y千米 (Y-210)/20=Y/160 Y=8(Y-210) Y=240

第二次时:甲走了M千米 M=4(M-210) M=280 第三次时:甲走了N千米 N=2(N-210) N=420

甲共走:Y+M+N=940, 乙共走:Y+M+N-210*3=310, (甲共超过乙3圈的路程)

所以,甲乙共走选择答案A.

1、一队学生不行前往工厂参观,速度为5km/h,当走了1h后,一位学生回校取东西,他以7.5km/h的速度回了学校,取了东西后(取东西的时间忽略不计)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追赶队伍,结果在离工厂2.5km的地方追上了队伍,求该校到工厂的路程

2、学校组织同学春游,小丽迟到了没赶上旅游车,于是乘坐出租车,司机说,若时速是80km,则需1.5h追上,若时速是90km,则40分钟就能追上,你知道司机估计的旅游车的速度是多少吗?

3、A、B两地相距120千米,已知人的步行速度是5km/h,摩托车的速度为50km/h(摩托车后座可带一个人),问:有三人并配备一辆摩托车,从A到B最少需要多少小时(三人同时出发)

1.时间为{jd1}量,从该学生(记为A)开始离开队伍(记为B)到{zh1}追上队伍,A与B运动的时间相同。设学校到工厂的距离为X

此时A走的路程为:5*1+(x-2.5)=x+2.5

B走的路程为:x-2.5-5*1=x-7.5

由时间相等列方程: (x+2.5)/7.5=(x-7.5)/5 得 x=27.5

2.分析可知,两次追赶的都是同一段路程,即,出租车A是在落后旅游车B一段距离m之后开始追赶。此为该题的等量关系。设旅游车的速度为v

出租车速度为80时:这一落后距离m为 (80-v)*1.5

出租车速度为90时,这一落后距离m为   (90-v)*(2/3)

所以方程为: (80-v)*1.5=(90-v)*(2/3) 得v=74

3.{zy}方案是:甲骑车带乙从A地出发前往B,同时丙步行出发。甲与乙到达之后,甲再骑车折返去接丙,{zh1}一起返回B。

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部分,{dy}:从同时出发到甲折返与丙碰头,第二:甲丙同时到达B,所以设甲与丙碰头时,丙走了X km

对于{dy}个过程:利用甲与丙运动时间相等列方程:

x/5=(120*2-x)/50 得 x=21.82,所经历时间为 x/5=48/11=4.36

对于第二个过程,经历时间为 (120-x)/50=1.96

所以总时间为:4.36+1.96=6.32

某人沿电车路线骑车,每隔12分钟有一辆车从后面超过,每隔4分钟有车从前面驶来相遇,问每隔几分钟有车从车站开出?

两个均为匀速直线运动

则可以根据公式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2、一个为非匀速,一个匀速

则设追击所用时间为t,位移X1,X2。先求出匀速运动的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再根据位移差求出另一个的位移。再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列出式子,就可以求出来了

3、两个均为非匀速

同样设时间t,位移X1,X2,然后分别列出他们的位移速度与时间的公式,再加上一个位移差公式,三个公式三个未知量,就可以求出来了

三、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1/20*4/5+1/30*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x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x)天

1/20*(16-x)+7/100*x=1 x=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dy}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dy}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解:由题意可知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zh1}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dy}种多0.5天) 1/甲=1/乙+1/甲×0.5(因为前面的工作量都相等) 得到1/甲=1/乙×2 又因为1/乙=1/17 所以1/甲=2/17,甲等于17÷2=8.5天

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答案为300个 120÷(4/5÷2)=300个

可以这样想:师傅{dy}次完成了1/2,第二次也是1/2,两次一共全部完工,那么徒弟第二次后共完成了4/5,可以推算出{dy}次完成了4/5的一半是2/5,刚好是120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答案是15棵 算式:1÷(1/6-1/10)=15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答案45分钟。 1÷(1/20+1/30)=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满池水放完需要的分钟数。 1/12*(18-12)=1/12*6=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漫池水放完后,还多放了6分钟的水,也就是甲18分钟进的水。 1/2÷18=1/36 表示甲每分钟进水

{zh1}就是1÷(1/20-1/36)=45分钟。

8.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 答案为6天 解:

由“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可知:

乙做3天的工作量=甲2天的工作量

即: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2

甲、乙分别做全部的的工作时间比是2:3

时间比的差是1份 实际时间的差是3天 所以3÷(3-2)×2=6天,就是甲的时间,也就是规定日期 方程方法: [1/x+1/(x+2)]×2+1/(x+2)×(x-2)=1 解得x=6

9.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yt}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点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答案为40分钟。 解:设停电了x分钟 根据题意列方程 1-1/120*x=(1-1/60*x)*2



郑重声明:资讯 【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常见类型和答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