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国家xxx正处级调研员卫良等4人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这是继郑筱萸一案后药监系统曝出的又一起丑闻。据悉,卫良的涉案金额在150万左右。目前,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还有一人被要求停职在家等待调查处理结果。(2010年4月20日人民网—《京华时报》) 2007年,药监系统曝出的国家xxx原局长郑筱萸涉嫌犯受贿罪、玩忽职守罪一案,曾经引起不小的震动。2007年7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颜江瑛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郑筱萸腐败案这种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对整个系统来说,确实让我们蒙羞。但是,时隔不到三年,药监系统再次挖出腐败“蛀虫”,而且还是多条,实在令人震惊。难道当年的郑筱萸案的警示意义这么快就灰飞烟灭了?如此多的“蛀虫”咋能存活多时? 其一,侥幸心理作祟。前腐后继,腐败窝案、串案等,不单单在药监系统有之,在其他领域,也是屡见不鲜。为什么如此,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在某些官员的头脑中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某些官员,见到别人因为贪污腐败被抓时,不但不能引以为戒,反而心存侥幸,认为只要自己伪装得好,是不会有人知道自己干了什么,即便自己已经身陷罪恶的漩涡,仍然错误地认为离“被捉”还早呢。殊不知,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侥幸只能躲过一时,躲不过一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真到自己东窗事发、锒铛入狱时,再后悔就为时已晚矣! 其二,监督不力助推。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jd1}的权力,必然导致{jd1}的腐败。一些重要岗位、重点领域,领导的职权范围很大,一旦监督监管不力,很容易滋生腐败。卫良所在处室承担了生物制品的注册工作及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卫良级别为正处,在处室中承担的工作举足轻重。正是这样“举足轻重”的工作,给了卫良重蹈郑筱萸覆辙的可能和机会。其他几位被捉的“蛀虫”,也同样如此。因此,对官员权力运行的监督,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种特殊重要权力的官员,更要严格监督、严密监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其没有违法犯罪的机会。 其三,腐败有理泛滥。在有些官员看来,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贪白不贪,贪了也白贪。药品注册司和安全监管司基本控制了药品从生产到市场销售和安全使用的各个环节,制药企业不论是研发产品还是仿制药品的生产,必须获得xxx的药品准用批号。而那些掌握如此审批大权的官爷们,错误地认为,我给了你批号,你就得向我表示表示、意思意思,否则,就不给你批号,将审批权当作了自己敛财的工具,导致官商勾结、倒买倒卖等现象屡有发生,极大地扰乱了药品市场,也为某些人腐败提供了便利。但是,信奉“腐败有理”的官员,终究在法律面前无理可讲、无理可辩。 其四,诱惑太重使然。大千世界,充满诱惑。尤其是对于一些手握重权的官员,诱惑更是无处不在,当然,同时陷阱也是无处不在。一些官员习惯了天天有人请、日日有人送的“被尊重”、“被敬重”的感觉,久而久之,便会失去辨别力和原则性,从而给请客者、送礼者“网开一面”、“行个方便”,但同时也将自己推向了堕落的边缘、犯罪的深渊。而行贿者拉拢官员,往往“放长线、钓大鱼”,搞“期货交易”,一般都是从小恩小惠开始的,潜移默化,由浅入深,量变质变,最终把官员搞定,为我所用。曾经因受贿罪入狱的鞍山市公安局政治处原副处长张志强说:“腐败就像是用温水煮青蛙,让你先很舒服,但这种舒服其实是一种毒药,最终让人骨头被煮得脱离躯体,想动都不可能了”。所以,各级党政官员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对掌握的权力保持敬畏之心,做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对各种诱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患未然,防微杜渐。面对诱惑,看得透,放得下,学会放手,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任各种糖衣炮弹狂轰滥炸,“我自岿然不动”。 其五,环境太差导致。有道是,环境早就人。一些单位,之所以会出现腐败窝案、串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腐败的土壤太深厚,换句话说,就是政治环境太差。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确需要很大的“定力”和“内功”。一些官员在人人“以贪为荣、以廉为笑”的大环境下,常常也会随波逐流,甘愿堕落。上梁不正下梁歪,一个{zg}领导都已腐败堕落的系统或单位,其下属真能好到哪里去,恐怕的确很难。所以,我们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要下功夫治理和整顿政治环境,净化政治土壤,着力营造一种“人人思廉,个个反贪”的良好政治氛围,使官员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 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坚决惩治腐败,是党的一贯主张和态度。尽管“蛀虫”可能一时存活,但是,切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心莫贪,贪心必奇祸”,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倪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