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关于同情——从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谈开去_我们爱读书会_新浪博客

【编者的话】  一直喜欢这个作家,和他几乎所有的作品——已经读到过的。这本《心灵的焦灼》,初版于2007年7月,我却是近期才读到。538页,胶版纸印刷,厚厚的一本,拿在手上,很沉,去四川出差一路都在读,读罢,心里感觉更沉。一个作家,能够从一个人的际遇中,把人性和人心挖掘得如此之深,让读到的人,不由得心颤,就像读他的《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逼迫所有认真阅读的人直面自己的内心,这就是茨威格无与伦比的力量。

 

《心灵的焦灼》是茨威格一九三八年流亡国外时发表的长篇小说,也是他生前面世的{wy}的一部长篇小说。从这本书里,可以展开许多的话题,比如爱情,比如盲从,比如命运......我想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讨论的,是同情。

 

《心灵的焦灼》情节并不复杂:家境贫寒的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偶然认识了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下肢瘫痪的十八岁贵族少女艾迪特,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随常常去看望她,可艾迪特却深深爱上了少尉,少尉却竭力逃避少女的爱情,只愿意向她奉献自己的友谊。面对艾迪特的强烈感情,少尉最终选择了逃避,艾迪特xx而亡,少尉却因逃到战场而成为获得女王勋章的英雄,可是,他的一生却都埋葬在了痛苦的罪感里。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视为茨威格的点题之笔——“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发生这样引发我们同情心的事情。我们究竟是如何面对的呢?比如玉树,比如汶川,比如海地,比如一只流浪的狗,比如一颗受伤的心......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让我们静静地,来谈谈这个词:同情!

 

                                                                    【深海】

        【话题】关于同情——从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谈开去          【话题】关于同情——从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谈开去

         《心灵的焦灼》上海人民出版社                         斯泰芬 茨威格

 

【网友评论】

shouzhong发表于 2009-8-7 13:40

     一个年轻军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贵族小姐,这是个下肢瘫痪的残疾姑娘。军官对她深表同情——献花、每天来陪她聊天,带给了这个病榻上的姑娘以巨大的快乐。姑娘觉得小伙子的同情之中包含了爱情,于是也爱上了他,而且对他日益依恋。军官发现了这点,没有高兴,反倒惊慌失措,因为他并没有进一步发展两人关系的思想准备。虽然姑娘楚楚动人,家富百万,年轻人也不是毫不动心,但女方的父亲并不是真正的贵族,而是出身低贱的暴发户,尤其严重的是犹太血统,这在当时的奥匈帝国是莫大的耻辱。于是年轻人处于极度苦恼之中。要命的是,刚烈的姑娘宣称,仅仅为了倾心相爱的人,她才愿意接受xx;否则立即结束生命。可惜这位善良的军官在{zh1}的时刻,还是屈从于外界的压力,选择了逃避。于是小说便以我们最不愿意的方式结束了。

 

    如果姑娘没有碰到军官,她的生活自然没有了那些华彩乐段,可能就在病榻上消磨着痛苦又绵长的岁月;可是一段夭折的爱情却连她的生命都断送了。那个年轻人究竟是她的天使还是魔鬼呢?可是我也实在不忍心过多地责怪军官,毕竟他的出发点是同情心。于是我就思考起这个“同情心”来。作者认为同情心有两类,一类是和怯懦、感伤连在一起的。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被感动,陷入难堪;另一种毫无感伤的色彩,富有积极的精神,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竭。年轻人没有想到,真正的同情必须有尽责任作牺牲的思想准备,因为接受同情者也有自己的内心活动。军官哪一步错了呢?也许{dy}步就不该迈,也许一开始就不要有什么同情心……唉,要同情一个人,有时也会这样“麻烦”?唉,对我们赞歌不绝的同情心也得“一分为二”?联想起前不久南京一个年轻人。因为同情车祸的受害者,却陷入一场尴尬的官司,网上一片哗然,大部分人的结论是“好人做不得”。我也茫然,是不是当你付出同情心的同时就得做好某种牺牲或者随时“抽身”的准备呢?同情是有边界的呀!不过,茨威格的大慈大悲的同情心使他成为了伟大的人道主义者,1942年2月23日,当他听到了新加坡沦陷的消息,感到自己力不从心,便在巴西和夫人双双服毒xx。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到达他那个境界呢?

 

焦灼的心灵

dan发表于 2009-8-6 09:13

    茨威格的这本{wy}的长篇小说,我终于读完了。要是有大块大块的时间,真的很想一口气读完。这本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离奇惊异的故事,可是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甚至有的地方感动得我哭了。茨威格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对于人格的深入剖析,对于人心灵深处最幽暗,最隐蔽之处的洞见不得不让人折服。而且译作者张玉书先生的翻译真的很棒,可以说这本书xx至极:)

 

 自我的边界

麦田守望者发表于 2009-8-3 09:11

    这是一个讲究个性的时代,这是一个伸张个人权利的时代,这是一个自我中心的“ME时代”。读了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我开始怀疑“自我”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应该在哪里。小说讲的是,我是新到驻地的一个军官。在一次晚宴上请主人的女儿跳舞,谁知这位少女双腿残废,当场情绪失控。出于羞愧和同情的交错复杂的心情,我开始经常去看望这位姑娘,给她送花。可是渐渐地,姑娘对我的情感转变成了炙热的爱情,而我却无以回报。我知道,我的不爱对这个身心敏感的女孩意味着毁灭,然而我的真实心意又像枷锁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抗拒和同情在内心挣扎,要自我还是放弃自我的边界打着架,一切煎熬几乎摧垮了我,也害苦了无辜的女孩。

   

    倘若不能坚持到底,那些出于好心(抑或只是让自己好过一点)的无力同情也许比冷漠更残忍,伤害更大。然而,能够坚持到底,忘我的牺牲却需要无尽的心理力量,而那些力量又来自哪里呢?人往往在心灵的焦灼中耗尽了力气,错过了时机,真的下定决心时却已为时太晚,于是乎,悔恨伴随一生。放下这本书时,脑子里出现的是《刀锋》中的拉里,从东方回来之后的拉里。他是那么平和地,自然而然地跨过了自我边界,把自己献给了需要他帮助的人。然而,修成正果之前,他需要跨越的是刀锋。平和和宽容有助于渐渐磨灭自我的边界。我们的心灵起先就像小溪,很浅很窄,奔腾跳跃着,渐渐地流入大河,变得宽深,却更平稳;再往后流,融入大海看不见边界了。我知道我还很浅,但我要流入大海。

 

寒飞雪发表于 2009-7-27 16:33

    故事对安托尼.霍夫.米勒这个人物的心理描写与细节描写可以说是细致入微,令你感觉到整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旁。虽然在年代上、环境上不再是相通,但是心灵的焦灼却与现在我们是相融的。飞雪初读这本时就被茨威格精简的语言所吸引。他并不如其它作者一般喜欢用奢华的词语去描述事物,而是以最真实的写法来打动观看者。所以在读时你会有一种享受感。并不像读以奢华语句写的书时那么废脑、废气力。而是以精简的词语令你非常直观地看到故事的本身。这恰恰给读书者一个{zh0}的机会。不会被奢华的词语迷住而忘记故事本身想给你传达的东西。所以读茨威格的书时你会觉得非常轻松并且又能给你的心灵给以巨大的影响。P63页可以说是这本书容带给飞雪的{dy}次心灵上的震颤。这是一段关于同情的描写:“她的脾气发得越是没有道理,越是痛苦,我内心受到的震撼也越深。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这位父亲和伊罗娜欢迎我来,为什么全家都那么欢迎我跟他们呆在一起。一般说来,久病不仅使病人精疲力竭,也使别人的同情日益迟钝,逐渐减弱。强烈的感情不可能无限期保持下去。”在这段中茨威格的以主人公出现的旁白不禁引起了我的共鸣。

 

    带给我对此书的{dy}次震撼。最值得注意的是引言,如果你仔细的阅读你可以看出引言的含意是贯通全文的,下面我在这里贴入引言:“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伤,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同情。它毫无感作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地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从文章的主旨上看P63中的父亲与女友何尝不是{dy}同情呢?那种并不算是同情的同情。而是对现实真实的一种逃避。当你看一书本只从狭义上来分析它,那你得到的只是一本书。当你结合作者的经历与年代来分析,那你会得到精神上真正的富足。

 

    茨威格生在一个动荡时期,他经历了{dy}次、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他在战争中深切地感受到了第二种同情,并看到了人们在战争中深陷{dy}种同情。也就是说,在战争与痛苦中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怯懦地跟随战争,习惯战争所给他们带来的苦难。而茨威格想告诉他们的是这并不是正确的选择,对于战争与苦难你必须要积极的去面对,去抗争。那样你才有可能远离心灵的焦灼。如果说战争这个话题已经离我们久远的话,那反证这种情感也是非常适用现今社会的。就如同我们现在面对整个社会、社会的体制、感情的披折,这些都曾给你带来巨大的痛苦。但我们却选择了{dy}种同情。也就是颓废怯懦地以各种方法躲避这种痛苦。而并非去积极的试图面对它、改变它带给你的影响。当你明白了痛苦与爱的真正区分时,你也就看到了整个世界。便不会让自己沉沦下去。而是成为一名真正清醒的人。所以这就是飞雪推荐这本书的原因。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话题】关于同情——从茨威格的《心灵的焦灼》谈开去_我们爱读书会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