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机世界漫谈(转载)

胆机世界漫谈(转载)

2010-04-30 21:04:54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胆机世界漫谈(转载) - 安全地带 - 安全地带

    {dy}个“胆(电子管)”自1904年制造出来后,促进了电子工业的诞生和无线电通信的发展。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胆管在音频放大领域中不论是种类的开发还是应用都已羽翼渐丰,在五十年代达到颠峰,也出现了如Marantz 7/9、McIntosh C22/MC275等传世佳作。但在六十年代初,随着寿命更长、发热更小、能耗更低的晶体管的迅速崛起,以胆管为主要元件的音响产品日趋衰落,不少胆机名厂倒闭、关门停产或转产,可以说六十年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几乎是晶体管的天下。

    但八十年代催生的CD等数码器材的不成熟,音色冷硬,而很多晶体管放大器声音又不争气,这给了天生具有温暖柔美音色的胆机一个凤凰涅槃的机会,胆机自始再度如星星之火复燃,到今天已有潦原的态势,连阔别胆机界几近30年的McIntosh也重新推出新一代胆机MC2000立体声后级。现在的市场中,胆机已和晶体管放大器已是各据半壁江山,而在DIY一族中,胆机更是备受青睐。

    不过,很多初入发烧圈的朋友在听过优秀胆机的声音后虽然惊为天人,但却因道听途说“胆”的寿命或能耗等夸张说法而对“胆”产生恐惧或排斥,其实好的胆机能将上述缺点降到{zd1},在这里,我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胆机的一些常识,希望能给初哥一些帮助。        

    胆机与晶体管功放的主要差异:

    线路上,和晶体管功放一样,胆机同样有A类、B类和AB类的区分,不过胆机的线路要比晶体管简单得多,来来去去就几个经典线路,其中又蕴含一些变化,它用两三个电子管就能完成信号的放大驱动工作,就算是电子管不经过像晶体管机那么挑选,各元件只要正常就能出声,而且声音还很顺耳。晶体管功放不但线路结构复杂,用管多而且对管子的特性要求相对严格,相对于电子管,晶体管更易受温度的影响,调效也相对麻烦。晶体管工作在低电压大电流状态,它对电源的要求高,而电子管工作在高电压小电流状态,对电源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另外,电子管的过载能力比晶体管强,动态范围相对比晶体管高;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器件,输入输出阻抗低,而电子管是电压控制器件,输入输出阻抗高,因此电子管功放都必须要有一个输出变压器与负载匹配,由于输出变压器的电磁惯性和传输频带相对窄的原因,音频信号被柔化了,听起来音质比较柔和悦耳,这就是为什么在DIY界中胆机的风头力压晶体管机的原因。

    在元器件的应用上,胆机比晶体管功放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元器件,即是输出变压器。这是因为胆机的输入和输出阻抗都很高,它通常使用的是音频输出变压器把高输出阻抗功率传输给低阻抗的音箱。当然,胆机中也有无输出变压器的OCT或OTL线路或有输出变压器的常规线路,而晶体管功放中也有用输出变压器的,不过这些都是极少的异数。 

    在一台胆机中,输出变压器的品质优劣直接影响著整机的重放质量,好的音频输出变压器应有尽可能大的初级电感,并尽量减小分布电容和漏感,使频响范围更宽,现在的输出变压器多采用高质量的铁芯(如Z10、Z11)和特殊的线材以及复杂而且费工费时的绕制工艺,使频响宽度达到或超过10Hz~25KHz±1.5dB,基本能满足各种音乐信号的传输。输出变压器对整机的指标和听感均有较大的影响,Hi-Fi级的输出变压器成本不低,它往往占整机的40%左右的成本。

    胆机的一些缺点是需用高压电源、效率低、发热量大、抗震性差。很多人说胆机的寿命短,其实,胆机的寿命取决于电子管的寿命,电子管的寿命理论上一般只有几千小时,但良好的设计也能让电子管的寿命长达上万小时,以每天使用3~4小时计,用上7~8年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现在电子管新管多,价格平稳不难买,胆机的使用寿命已不是问题,况且胆机换胆后,犹如得到重生。另外在使用中,胆机的过载能力强,晶体管在遇到一些故障时可能在千分之一秒钟便损坏,而胆机却能在可在数分钟内还不致于被损坏。       

    如果在使用胆机时注意一些安全事项:如电源的波动率不应大于5%;接通电源前一定先接好负载(音箱),否则输出变压器很容易烧毁;三是胆机工作时温度较高,摆放注意通风散热;四要注意不要把液体洒在电子管上,再配合一些有利于延长电子管寿命的软启动设计,那么一台胆机要用它十年八年并非难事。

 

    事实上,说胆机“寿命”短的不过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君不见三四十年代的经典名机如MARANTZ 7/9等经换管再稍加修整后就能发出天籁之声,现在二手市场上一些经典古董胆机的价格比当年的发售价还翻几倍,晶体管功放中又有那一台名机有这样的“投资”价值?

    从听感上来讲,人耳对奇次谐波失真比较敏感,它给人带来的感觉是有一些生硬,比较让人讨厌,但偶次谐波失真带给人的是一种柔和的感觉。从失真特性来说,晶体管放大器的失真比胆机要小得多,但它的失真主要是奇次谐波失真,这种失真给人以冷硬的听感。而胆机的失真虽相对晶体管放大器要大,但却主要是偶数的二次谐波失真,而这种失真带来的音效却非常讨人喜欢,它添加了温暖而丰富的泛音,给人有如在现场聆听,人耳比较容易接受,这好比加了适量的味精一样,这也是我们认为胆机“靓”声的主因。 

    另外,当放大器在过载状态发生削波时,胆机的波形较平滑和缓,而晶体管却是梯形的平顶状,声音严重恶化。但是经严格挑拣的晶体管也能制成线性度很高的放大器,它具有极高的指标,这就是为什么五万元以上的高级晶体管放大器声音非常出色的原因,而且功率场效应管的传输特性很似电子管,用它制成的放大器失真特性与电子管相似,效率则更高。胆机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电子管的内阻大,晶体管的内阻极小,故电子管放大器的阻尼系数远比晶体管放大器低,对音箱的控制能力不利。

    胆机的结构和声音特性:

    胆机按结构分合并式放大器和前后级放大器两种,合并式放大器设有多组讯源输入选择和音量控制,有的高低音调控制装置等功能,合并式放大器内部有电压放大和末级驱动等完整结构,当信号源在一定输入电平时,放大器的输出可达满功率。而前后级放大器是将讯号源选择和音量控制以及电压放大独立为一体,它要配搭将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独为一体的纯后级才能推动音箱,毫无疑问的是前后级分体放大器在结构用料和声效上能达到更高的水准,档次上也更高一些,而价格也高不少。

    胆机的前端推动电路对音质音色的影响不少,设计者可通过推动电路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效果。而不同型号的电子管对声音和音色的影响也很大,像那些常用的12AX7、12AU7、12AT7、12BH7、6DJ8、6SN7、6SL7、6SJ7等管通过变通一些设计就能应用其它管子,末级电路中常用的电子管有:2A3、300B、845、6L6、EL34、KT88、6550等也有这样的同性,这也使得胆机的设计使用和把玩过程中充满乐趣!

   不同的胆管所发出的声音也各有千秋,而电路设计的不同,音色也有不同的变化。胆机中有单端与推挽两种不同的工作形式,前者以2A3、300B、845等直热管为主,后者以6L6、EL34、KT88/6550等旁热管为主。单端放大输出电路的奇次谐波失真低于推挽放大电路,它的失真大都是耦次谐波失真,所以听感更顺耳。同时单端输出放大线路相对推挽输出电路简洁,它的故障率低,音质好,所以很受资深发烧友的青睐和追求,不过单端输出放大线路虽然简洁,但对电路间元件的排列要求和元器件尤其是单端输出的变压器要求很高,设计不合理时,很难有好效果。

   单端胆机声音相对细腻流畅,听感要比推挽好,但它的功率却很难做大,多在3~20W之间,而推挽方式较容易取得大功率。它的{zd0}特点是效率较高、输出功率较大,很轻易做到30W甚至于400W,应用范围很广。由于推挽管分别放大信号的正负半周,输出变压器的初级回路里对电路内感应噪声、交流声等杂音信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信噪比相对较好,在保真度方面,无疑是推挽放大电路更高。

             

    如果说单端胆机是一种境界,那么我认为推挽胆机是一种成就。单端胆机中以英国AUDIO NOTE的和意大利的UNISON RESEARCH最为有名,而出色的推挽放大胆机在全球各地都有优秀的产品,这与当前音箱效率偏低有关,小功率单端胆机难以应付有一定的关系,而有更大功率效率的推挽放大器能成为市场主流就不难理解。不少人认为推挽胆机的工艺和元器件要求要比单端低,其实我认为是不对的,推挽机的线路架构就如平衡放大器一般,对正负信号的放大也要求一致,应用于这种线路的器件要肯定要比单端输出高许多,当然,如果设计制作的心态和要求不一样也会对品质的要求不一样。           

   末级电子管的不同接法对功率和听感都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推挽胆机多使用的是6L6、EL34、KT88/6550等四极或五极管,它们会有标准、三级管和超线性三种接法,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三极管接法失真最小,输出功率也最小;标准接法的失真相对较大些,功率也{zd0};而超线性接法介于两者之间。在听感上各有千秋,相对来说三极管接法要稍温暖流畅一些,超线性接法细节和透明度{zh0},用标准接法时力气虽大但声音相对稍混。

    从声音方面来说,晶体管放大器声音相对阳刚,它的长处在于宽频、大电流、低频控制力、处理大场面时的分析力、层次感和透明度等要比胆机优越。而胆机的声音阴柔,音色一般比较甜美温暖,它的高音较平滑,有良好的空气感和现场氛围,中频更是柔顺悦耳,具有令人喜欢的温暖感,低频也很厚实,虽然声音细节和层次可能少了一些,但胆的那种柔润平滑的声底却让人心动,配合那些冷调的周边器材给人更为中性和谐的听感,这也是电子管放大器得以在80年代中期东山再起,与晶体管放大器分庭抗礼的原因。

    电子管放大器瞬态反应慢、低频及高频上段较薄弱是它的致命弱点,不少朋友也认为胆机缺少驱动力、动态、瞬变速度和透明度,但这些都是相对的,并非{jd1},要是您听过像Audio Research REF600MKⅡ、McIntosh MC2000等名器,就知道其实真正优秀的胆机在上述每一方面都不会输给晶体管机。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的国内外品牌胆机,进口xx胆机的品质应该说是远超过国内品,胆机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浓厚的文化沉积,在产品的声音的调校、品牌的定位、市场的策略、外观的设计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等等方面,国产品与国外优秀品牌相比差距不小,但与一些国外的杂牌比,国内的xx有一定的优势,在同等水平的产品价格比进口机低许多。要是选万元以下的胆机,我建议还是考虑国内产品。

    当然,有一定水准的胆机并不便宜,事实上,好的晶体管机也不见得是卖大包。一般来说胆机(合并机或后级)要有一定的声音品质,很难以2000元左右的价格出现,除非厂商不要利润来维持运转,您也别想能在此价格带买到比较好的胆机,而2000元左右里就可以买到有一定水平的中小功率(50W输出)的晶体机。

    一般来说在两万元以下同等价格的放大器的音质比教,胆机音质常好于晶体机,在三~五万元这个价位上是各有千秋;在更高价位上,晶体管机有一定的优势,不过,高级胆机在音色、音乐性和耐听性上均是晶体管机难以相提并论的,这是许多人共同的认识与经验。               

    使用胆机搭配什么样的音箱非常重要,但我们却很难找出一个搭配原则,而且这种画地为牢的做法也不能满足大家不同的听感要求,同时不同品牌不同设计的机子声音也是各有特色,不能一慨而论。一般来说胆机搭配灵敏度大于88dB的英国和意大利等欧美音箱音色美妙,如英国的ROGERS、SPENDOR、HARBETH、PROAC,法国的JMLAB,意大利SOUNS FABER等,而一些高灵度的号角箱如Klipsch、WESTLAKE、TAD、ALTLC等用小功率的单端甲类胆机推动更是别有风味。

    就如穿衣服一样要懂得色彩和谐、阴阳调合,器材的组合一定要考虑扬长避短,如果你认为一台有一定的水准的胆机缺少驱动力、动态、瞬变速度和透明度,那么一定要从组合的合理性上找原因。从声音来说,一般胆机的声音偏向温暖,因而在搭配上不宜和音色偏厚重的音源和音箱组合,如果和这种声底的周边器材组合,胆机的动态、瞬变速度和透明度很难表现出来。胆机一般宜和那些声底清新、活泼中性的周边器材组合,另外,音箱的效率{zh0}是在88dB以上,对于单端胆机而言,音箱的效率越高(95dB以上),您就越能感受到单端胆机其实声音一点都不柔弱,动瞬变一点都不差。听一听输出功率为8W的单端300B推TAD Model2404或TAD TSM300 或Klipsch KLF 3就知道我所言不虚。             

    其实,那些说胆机动态瞬变差,速度上不去的朋友应该反省:自己为胆机搭配的音箱是不是适合胆机的个性,反过来,石机随便搭配某个音箱也不见得声音快速、动态惊人和声场辽阔。 

    当然,并非所有的胆机音色都是暖和的,一些新派胆机如当前如日中天的Audio Research、BAT、VTL、OCTAVE等的声音非常中性全面,其动态瞬变透明度分析力等均不输给高机晶体管放大器,这些胆机在和其它器材的组合上宽容度要比一些以厚暖声调为诉求的胆机要好得多,也更能轻易调和出自己更欣赏的声音。

    事实上,说胆机“寿命”短的不过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君不见三四十年代的经典名机如MARANTZ 7/9等经换管再稍加修整后就能发出天籁之声,现在二手市场上一些经典古董胆机的价格比当年的发售价还翻几倍,晶体管功放中又有那一台名机有这样的“投资”价值?

    从听感上来讲,人耳对奇次谐波失真比较敏感,它给人带来的感觉是有一些生硬,比较让人讨厌,但偶次谐波失真带给人的是一种柔和的感觉。从失真特性来说,晶体管放大器的失真比胆机要小得多,但它的失真主要是奇次谐波失真,这种失真给人以冷硬的听感。而胆机的失真虽相对晶体管放大器要大,但却主要是偶数的二次谐波失真,而这种失真带来的音效却非常讨人喜欢,它添加了温暖而丰富的泛音,给人有如在现场聆听,人耳比较容易接受,这好比加了适量的味精一样,这也是我们认为胆机“靓”声的主因。 

   另外,当放大器在过载状态发生削波时,胆机的波形较平滑和缓,而晶体管却是梯形的平顶状,声音严重恶化。但是经严格挑拣的晶体管也能制成线性度很高的放大器,它具有极高的指标,这就是为什么五万元以上的高级晶体管放大器声音非常出色的原因,而且功率场效应管的传输特性很似电子管,用它制成的放大器失真特性与电子管相似,效率则更高。胆机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电子管的内阻大,晶体管的内阻极小,故电子管放大器的阻尼系数远比晶体管放大器低,对音箱的控制能力不利。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胆机世界漫谈(转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