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赵哲身教授:智能化为建筑节能作贡献

    20091210日,中国智能建筑系统集成高峰论坛在广州中国大酒店隆重举行。本届高峰论坛是中国第十届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届高峰论坛云集了重量级专家和xxxx厂商,整个高峰论坛的气氛活跃,其中一大重头戏是,京沪穗三地六位知名专家就“节能与智能建筑”为话题的互动环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主要起草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工程师温伯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智能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文才,上海大学赵哲身教授,清华大学张公忠教授,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设备设计研究所所长陈建飚参与了本次互动环节,而作为东道主的广州设计院顾问总工冯家禄担任互动环节的主持。

    六位三地{dj0}专家齐聚这里,畅谈智能建筑和节能此热点话题,促进了我们国家的智能建筑的节能发展。

sRc=http://www.qianjia.com/html/2010-01/../../upload/2009_12/09121709584857.jpg
上海大学自动化系赵哲身教授

以下是上海大学自动化系赵哲身教授的发言:

赵哲身:我来谈两个问题,{dy}个问题我觉得智能化能够为建筑节能作出贡献,那么我今天要强调一下,智能化也能做出贡献,我举两个例子,现在水温差大概有2度,那么这里面由于没有我们自动化的问题,除了没有政府的计算以外,也有我们互动化的问题。而且由于它的压力比较大,两层很大,如果设定是2.5瓦的时候,下面夏天冷水还没有上去,就从4度变成10度了,这是{dy}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就是现在是凭经验设计的,我们这个
BA可以对建筑物的空调符合进行预测,这是我讲的{dy}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觉得现在的问题,利润也好,一定要有专业的技术。那么在国外不是这样的,很多先进的国家重视的是多种系统的融合。我这里举两个例子,通风系统怎么样和空调联合在一起,什么时候从通风系统转化成空调,如果在保证数字的情况下,我们把自动转化推迟得越多,这个是越节能的,这是{dy},第二,在我上午所讲的,杭州智能压板楼,不要它来搞这个控制,我就在楼层装了灯光的能量器,那么夏天的时候我就基于外界的灯光还是基于空调的符合,那么这个才是真正系统的融合,但是我们现在,包括我去参加会议,有了这个外增压系统才打7分,因为它没有真正的达到作用。那么我主张,包括世博会,我们上海世博会现在有多种能源也存在这个问题,当然这个融合性比较难的,需要我们的技术人员进行研究,所以我借用这个峰会,呼吁我们要真正的节能。



/ / / / / / / / /
/ / / / / / / / /

点评: 字数
姓名:


郑重声明:资讯 【上海大学赵哲身教授:智能化为建筑节能作贡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