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氯化硅资源化技术研讨会综述(原创)

2010年四氯化硅资源化技术研讨会综述

    2010年四氯化硅资源化技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南京大陆产业投资集团、四川新光硅业、四川永祥多晶硅和广州吉必盛协办。

    本次会议与会代表130多名,与会企业100多家。

    国内主要多晶硅生产厂家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江西赛维、江苏中能、四川新光、四川永祥、天威硅业、宁夏阳光、亚洲硅业、江苏中彩、内蒙神舟等与会。

    国外知名硅材料相关厂家日本三菱、德国瓦克、韩国OCI、日本住友与会。

    国内外多晶硅项目主力工程公司和设计院美国福陆、中国恩菲、中国华陆(原化六院)、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原化七院)等与会。

    国内外知名的多晶硅技术提供商LXE、Sunytek等与会。

    国内外有志于在多晶硅技术装备领域有所作为的制造厂和系统集成商浙江中控、洛阳世纪新源、江苏福斯特、常州化机等与会。

    国内外知名的四氯化硅上下游企业道康宁、卡博特、德固赛、台湾聚合化学、吉必盛、四川银邦、武汉长飞、苏州纳迪等与会。

    国内知名高校四川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与会。

……………………………………

    与会代表通过2天会上会下的热烈讨论和交流,在很多问题上达成共识:

    1、新能源战略是国家战略,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新能源功能材料之一的多晶硅也是一种战略性物质。3-4年前这种战略性物质在我国的年产量只有区区百十吨,xx受制于国外。3-4年来,一批有远见卓识的民营企业家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为国分忧,冲破国际多晶硅巨头的行业垄断,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多晶硅技术引进和千吨级多晶硅的建设高潮。今天,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彻底改变了世界多晶硅产业的布局,极大程度扭转了我国硅光伏产业的战略劣势,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潜能,为硅光伏产业的推进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行为应当赢得民族的尊重,值得国家和全社会的支持,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一哄而上的趋利行为!

    2、一批曾经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凭借自身的优良素质、雄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和高超的运作技巧,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和中国企业家一起,奋力推开了国际多晶硅巨头铸建的技术垄断铁闸,破除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森严壁垒,成功整合了海外的技术资源和以欧美多晶硅专家为主体的技术团队,引进了千吨级的多晶硅生产技术和国际资本,建成了一批千吨级的多晶硅示范企业。他们是这一非常时期的时代弄潮儿,他们以自己实际行动报效了自己的祖国,他们是我们国家在海外的优质资源和科技创新的中坚!

    3、一批老一辈的硅材料技术专家,在近4年的多晶硅建设高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多晶硅大潮中的定海神针。他们有的已经70高龄,仍然奔波于海内外,有的甚至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可歌可泣。他们以多年的经验和宝贵的积累服务于国家和民族,是我国知识分子精英中的精英!

    4、我国多晶硅起步于50年代,但是在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下,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以至于到20世纪末期,我国多晶硅只有一个工厂在生产,每年只有区区数十吨的产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数不多日见萎缩的行业,未能取得与国际同行基本同步的发展。近4年来,我国多晶硅产业的崛起,创造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运作模式:即以民营企业和海外留学精英为主体,撬动了海内外上千亿的投资,迅速改变了我国乃至全球硅材料行业的战略格局,令国外业界瞠目结舌、刮目相看,为我国未来新兴产业的运作提供了一个宝贵借鉴,充分体现了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优势!

    5、会议专家认为,全球70%以上的多晶硅都是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四氯化硅的处理问题。而四氯化硅就地转化成高品质的三氯氢硅回用系统,目前来看还是一种非常现实的技术措施,既可以有效回收大量的四氯化硅,又可以大大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和物流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6、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四氯化硅的冷、热氢化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任何一种四氯化硅的回收和循环工艺都有其利弊所在:

    “冷氢化”能耗较低,但是操作压力高,硅粉难以加入,设备磨损大,不能长期连续稳定运行;加入的硅粉和触媒会影响生成的三氯氢硅质量,需用较多的提纯设备进行三氯氢硅的提纯等一系列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热氢化”虽然能耗较高,但是节约了三氯氢硅合成的耗材费用(据测算国内有的厂家可以节约成本40元人民币/公斤),而且整个反应属于气相反应,对设备没有磨损,转化的三氯氢硅纯度高,容易实现整个过程的计算机自动控制,既可实现系统的长周期连续稳定安全运行,又能保证生成的三氯氢硅质量。

    无论哪一种四氯化硅回收利用技术,要实现产业化运营,在座代表及多晶硅业界人士仍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7、应当看到我国多晶硅企业依然面临着质量和成本问题的严峻挑战,2010年是我国多晶硅企业的质量年、成本年和提升年!只有练好内功,中国的多晶硅企业才能昂首走上世界的舞台与狼共舞。希望国内同仁共同努力、精诚合作,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迈向全球舞台铺路石和助推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四氯化硅资源化技术研讨会综述(原创)】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