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上) - gheart - 淡定轻杨- 和讯博客
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上) [原创 2006-10-16 15:17:02]   

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高集云

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 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经过近年来多次调查论证,借鉴国外兽医管理体制的一些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确定了兽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按照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求,健全机构、理顺职能、完善机制。以调整和完善兽医工作体系为突破口,优化重组现有兽医机构,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技术支持三类机构。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相结合的新型兽医管理体制,整合社会兽医资源,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规范、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转机制。

2005年7月13日,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全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透露,为适应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提高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需要, 我国将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兽医管理体制。 以此为标志,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目前,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正在稳步推进中。

 

一、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农业部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汇报。会议认为,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现行兽医管理体制已明显不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会议指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和动物防疫能力,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指导,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2005年5月1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全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持三类工作机构,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 要对现有的各类兽医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职能进行整合,在省、市、 县三级分别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产品安全监管等行政执法工作。 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县级派出机构、稳定专业队伍、 强化公益职能、经营走向市场。 鼓励具备从业条件的兽医人员申请执业兽医资格,创办兽医诊疗机构。各地可以通过建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 加强对执业兽医的管理,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2004年7月30日,农业部宣布,经中央编委批准,农业部兽医局正式成立。贾幼陵被任命为xx国家首席兽医师兼兽医局局长。
    2005年11月6日,国务院召开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电视电话会议,传达贯彻xxx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分析当前疫情形势,再次部署全国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在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加强防控能力建设,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增加防疫经费和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保持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的稳定。乡镇兽医站所的改革,要有利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其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建设,有利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机制的建立,确保技术支持体系不断得到加强。继续开展防控科技攻关,加强关键防控技术研究,做好防疫技术、疫苗和xx的储备。积极推进饲养方式转变,促进家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央一级兽医工作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

 

一年多来,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努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中央一级兽医工作机构改革已基本完成。农业部设立了兽医局,成立了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一)农业部成立兽医局,并任命首席兽医师,标志着我国兽医管理体制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4年7月30日,农业部宣布,经中央编委批准,农业部兽医局正式成立。贾幼陵被任命为xx国家首席兽医师兼兽医局局长。
  新成立的农业部兽医局将依法履行国家兽医行政管理职责。主要工作任务是:承办起草动物防疫检疫法律、法规和政府间动物检疫协议,发布禁止入境动物及其产品名录;研究、指导动物防疫检疫队伍和体系建设,组织兽医医政管理、兽药药政药检和兽医实验室监管;提出动物防疫检疫、畜禽产品安全、动物福利方面的方针、措施并组织落实;组织制订兽医、兽药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兽药、兽医医疗器械和兽用生物制品的登记和进出口审批等。兽医局内设综合处、医政处、防疫处、检疫监督处、药政药械处等五个职能机构。

据介绍,农业部兽医局的成立,是加强中国动物防疫工作和公共卫生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中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贸易的重要举措;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体现。
  同时,中央编委批准在农业部设立国家首席兽医师,国际活动中称“国家首席兽医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设有首席兽医官,代表本国政府参与国际兽医事务。中国首席兽医师的设立,是兽医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突破,标志着中国兽医管理体制逐步与国际接轨,也表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将在国际兽医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部组建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大大提高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精神,提高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农业部经过认真研究,充分酝酿,权衡利弊,慎重决策,提出了对部属畜牧兽医单位进行调整的方案,决定组建“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国畜牧总站”。

2006年3月10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国畜牧总站正式成立,这是我国建立健全畜牧兽医技术支持体系的重大举措。在成立大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强调,这次部属畜牧兽医单位的机构和职能调整,是中央级畜牧兽医支持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符合中央精神,符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    

2006年4月5日,农业部批复了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议;协助开展重大动物卫生违法案件的调查。研究提出重大动物疫病(包括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规划、扑灭计划、应急预案建议,指导、监督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指导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研究提出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建议,经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全国动物疫情收集、汇总、分析及重大动物疫情预报预警工作;指导全国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指导{gjj}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的业务工作。负责国家动物防疫网络信息系统、网络溯源及应急指挥平台的建立及管理。承担全国动物卫生监督的业务指导工作,组织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承担全国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认定及相关活动的技术、条件审核等有关工作。承担全国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协调各级诊断实验室的疫情诊断工作。承担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其有关标准、标物研制工作;承担动物标识管理、动物和动物产品溯源工作。承担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的相关工作;承担兽医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兽医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开展动物防疫技术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归口兽医局管理,机构规格为正局级。财政补助事业编制136名。局级领导职数5名。下设防控应急处、兽医公共卫生处、疫情监测处、动物卫生监督指导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处、动物产品安全检测室、兽医诊断室等12个业务处室和管理部门。
  2006年
6月16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运行。

(三)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兽医技术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2006年6月18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在青岛正式运行,开始履行职能。这是健全国家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兽医技术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该中心是在原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同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和上海兽医研究所分别加挂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北京分中心、哈尔滨分中心、兰州分中心和上海分中心牌子。中心正式运行后,主要承担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诊断、监测,动物和动物产品兽医卫生评估,动物卫生法规标准和重大外来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措施研究等工作,协调各分中心、各级各类兽医实验室,广泛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深入进行分析研究,为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决策和动物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的正式运行,是农业部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兽医工作的实际需要,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应对现实挑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主要渠道,但近年来随着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任务不断加大,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强化兽医技术支撑体系,提高防疫能力,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原农业部动物检疫所经过多年发展,从整体上形成了以动物疫病防控策略、法律法规和标准研究为基础,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监测、诊断技术研究和诊断试剂研发制备、国际兽医事务综合分析为主体的动物卫生技术发展平台,相继建成国家疯牛病参考实验室、新城疫诊断实验室、诊断液制备中心、动物血清库和国家动物卫生信息系统。 

(四)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正式运行  2006年 6月27日,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在北京正式运行,开始履行职能。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具体承担兽药评审,兽药、兽医器械质量监督、检验和兽药残留监控,菌(毒、虫)种保藏,以及兽药国家标准的制修订、标准和对照品制备标定等工作。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的正式运行,将进一步强化兽药评审工作,对于加强兽药质量监管,满足动物疫病防控需要,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这些部属兽医单位的机构和职能调整的完成,在农业部系统形成了以农业部兽医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四个分中心为主体的中央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中央一级兽医工作机构改革的完成,使我国兽医体系设置进一步完善,分工更加明确,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撑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将有利于提高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能力,提升畜牧业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大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上) - gheart - 淡定轻杨-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