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中,知道老人叫末永,今年63岁。这是一周来郭川遇到的{zh0}客的当地人。其实他哪里知道,一只来自异国的帆船,自打停靠在渔港的那{yt}起,就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极大兴趣。只不过他们在没有弄清真相之前,不可能贸然表态罢了。现在,让我们作如下猜想:当地居民听说这是一艘来自中国的船只,这个中国城市的名字叫青岛,“青岛号”是到下关来进行友好访问的,还有,听说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就在这个城市举办。于是人们向这只小船投来尊敬和友好的目光;人们忍不住好奇心,要亲自见识一下这艘小船的主人----
以上种种是笔者根据国人的习惯思维逻辑推测出来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了一个继续讲述的“基础”。
这天中午xx北村又来了。自然是想学习汉语。郭川想到严原购买卸舵用的内六角扳手,还想到代理上野那里取美国发过来的传真。北村愿意把他送过去,当然,在车上不耽误学汉语。
晚间,郭川回到船上刚要准备做饭,外面射来一道煞白的灯光,两个人下车向小船走来,哇里哇啦的朝郭川打招呼,很友好,很热情,郭川把他们请到船上。两人带来了烧酒、冻肉和米饭,要和郭川品酒会餐。郭川欢迎之至,连忙请他们落座。其中年长者能用简单的英语和郭川交流,他叫森井,今年62岁,以前是高尔夫球手;年轻的叫堀田,今年34岁,是渔民。三个人连说带比画,聊的高兴、喝的畅快。情到浓时,森井唱起了日本民歌《拉网小调》,郭川和堀田也随声符合,气氛十分热烈。森井兴奋不已,说这么好的聚会,
分手时森井和堀田同时向郭川发出约请。{zh1}确定:明天到森井家作客,后天随堀田出海钓鱼。于是皆大欢喜,珍重道别。
第二天一早,郭川刚要热饭,堀田和森井先后来送早餐,郭川深受感动。请他们上船喝咖啡。由于光顾着说话,错过了到严原的班车,森井便主动提出开自家车送他,郭川的心又一次发热。从这{yt}开始,森井和堀田似乎飙上了劲儿,有时候两人一起来,有时候叉开时间来,每次来都不空手,不是精美的早餐,就是丰盛的晚餐,还有酒肉鱼片等等。郭川觉得森井送的饭菜特别好吃,那可是森
郭川{dy}次到森井家,就感觉出他家的与众不同。房子不大,但是布置得温馨得体,透出浓郁的带有知识阶层特色的布尔乔亚气息。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她家的饭盒会那么精美。
森
原来她和森井不是原配夫妻,他们是在人生的中途走在一起的。她和前夫曾经怀过孕,因为有病做了人工流产,那次手术害得她再也不能怀孕,为此前夫和她离了婚。她年轻时原本对人生有着美好向往,也曾经有过航海、周游世界的梦想,很遗憾没有机会去实现。如今人已老了,心可仍然年轻,对生活也更加热爱,对生命更加珍惜,所以她对郭川的壮举非常理解、非常欣赏。在郭川滞留豆酘期间,她
森
而堀田却用他的厚道和力气来帮助郭川。堀田的本性是善良的。他对郭川的关心不是出于好奇,而是出于同情,从“青岛号”出现在渔码头的那天起,他就替“落难者”担忧:他们吃什么?喝什么?孤零零地一个人和谁说话呀?船上的活谁来帮他干呀----古道热肠的堀田因为语言交流困难,就约着有文化的森井作伴。堀田身体强壮,有使不完的力气,也有着浅文化劳动者的粗莽。森
在装舵的时候,堀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运來的舵轴上没有孔,而原有的舵轴是有孔的,把舵轴和舵筒的孔、丝毫不差地销在一起,才能保证舵与船体紧密相连。要在舵轴上打孔,没有钻头不行,堀田到村镇上的木匠铺借来一把电钻;打好孔后要在水底下按装,先要把舵沉到水底,他们就临时做了三个沙袋,缚在舵上,让其沉入水底;还要保证舵轴朝上并且与舵筒上的孔保持在同一个方向,这样才能用“销子”将舵筒与舵轴紧密地“铆”在一起。经过多次反复,在水里整整折腾了四个小时,最终,他们按要求把舵装好,郭川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一句话:真是不容易。
当然,这不是郭川和堀田两个人就能完成的活计,需要十几个人船上水下协力配合。完工后,帮忙者打着手语表示祝贺,而后,各自回家吃饭去了。郭川心里很惭愧,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应该请他们吃喝一顿,以表谢意,可现在他力不从心。其实,对于这些渔民来说,给人打帮手是岛上司空见惯的事,格外在意了,反而会使他们不知所措。
翌日傍晚,郭川走在街上,突听身后有人按汽车喇叭,见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招呼他上车。郭川见他面熟,又是一脸热情,就坐了上去。老人把车开到堀田家,他下了车,谢谢老人的好意。然后和堀田打招呼说起话来,因为要回船做些起程的准备,没谈多久他就起身告辞,却见老人示意要他一起到酒馆喝酒。盛情难却,只好从命,交谈中,方知他就是堀田的老爸。老堀田很有酒量,一杯接一杯,全是老烧酒。老人喝得高兴又把他带回家参观他的车库。令郭川大吃一惊的是,车库里趴着一辆BMW750N,这是一款高级轿车,即使在城市里也不多见。这说明,堀田家的日子过得蛮不错。老堀田连写带比画,终于使郭川明白了他家的经济状况。堀田每月收入50万日圆,老堀田养着船,每月收入200万日圆,爷俩的月收入约合人民币19万元,在豆酘应该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家了。
郭川想,在中国,他们应该是“勤劳致富”的楷模了。豆酘岛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岛上人生活有规律,劳作有节制,在向大海索取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养护大海。他们只捕大鱼不捕小鱼,不像我国有些地方的渔民,连鱼崽鱼孙都打捞上来了,脑子里没有千秋万代,只顾当前、鼠目寸光。大对虾在黄海绝迹,就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例证。郭川心想:我们真应该好好向人家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