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善陈光标_港湾_新浪博客

在昨晚的青海玉树地震赈灾募捐电视晚会被淳朴的藏民而感动,被民营企业家的壮举而感动,今天在网上真正认识了陈光标。。。。

 

如果说早在年初以1.8亿元的捐赠额砸下“中国首善”的牌匾,恰然地验证了商人的成色,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这个“首善”既不是全国首富,也不是江苏首富,甚至还不是南京首富;

如果说每年捐赠上亿的他,更像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公益人士,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人,然而在残酷的商业王国里,他却“心狠手辣”,屡屡创造出“暴利”的奇迹。

他在镜头面前时不时流下“不争气”的眼泪,被人誉为“作秀”和“伪善”;然而在灾难降临的{dy}时间,他亲率60台工程机械奔赴火线,并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救出113名幸存者、背出300多具遇难者遗体,其慷慨断然的勇气令人震撼。

如果说2008年有一个中国商人让全世界为之感动,那么,他无疑是陈光标。

这个浓眉大眼、笑靥如佛的男人因为两件事情而出名。

2008年3月,由官方机构发布的2007年慈善榜上,陈光标和他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以年捐赠到位1.8亿元的{jd1}{lx1}额,荣膺年度{zg}荣誉“中华慈善奖”。有案可查的是,近十年来,这位在富豪榜上名不见经传却乐善好施的老板,累计捐款捐物已达6.13亿元。

另一件事则是今年5.12大地震发生后三小时之内,他带着120名员工及60台挖掘机、吊机、推土机星夜兼程,驰援灾区。这支被称为“史上最强的民间志愿队”,创造了一个几乎与解放军同期抵达的速度。而在灾区,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还打通了从汶川到映秀的生命线,并营救出了113条鲜活的生命。

“起于寒微而富,是为能也;怜贫惜老,是其仁也;千里救难,因其义也;亲入险地,是其勇也;富不忘本,因其德也。”网友如是说。

关于他的人、他的事业、他的财富,乃至慈善,无疑都成为一个典型的富而有德的大商样本,意义非凡,且影响深远。

少小印记

2008年7月20日,陈光标应邀来到北京大学作报告。台下近千名学子,主邀方给陈光标的要求是煽情、丰富、动人,希望他现身说法,给这群具有传统批判精神的精英们“上一课”。

原本一个小时的演讲时间最终缩水成了半个小时,面对依旧还有些伤感的学子,陈光标决定跟他们做一个游戏。他伸出一个指头:“这是几?”台下异口同声:“一*”他摊开手指:“这是几?”“五*”他蓦地握紧拳头:“我伸出一个手指,又张开一个手掌,这意味着什么?”台下顿时沉默。未久,一个热血而有些冲动的学生站了起来:“你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一个指头的力量很小,但整个手指的力量联合起来,力量就会无穷大,这就如我们在灾难中爆发出来的民族团结精神。”

掌声顿然响起,不过陈光标似乎对答案并不满意:“还能想到什么呢?”一片哑然。“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这是一块钱?五块钱?”学子们愕然。“其实我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作为商人,要想到钱,要把一块钱变成五块钱。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又需明白,有了钱的时候,就要去帮助别人,每个指头捐一点钱出来,联合起来,这又是另一股强大的力量,当然,你还应看到,其实这都是在一只手上紧紧相连的事情。”掌声响起,经久不息。

他的确是个赚钱的高手,又是个回报社会的楷模,当然,他认为,这一切有赖于他少小的经历——

 

1968年,陈光标出生在江苏泗洪县天岗湖乡的一个农民家庭。这是一个与安徽交界且以“贫困”闻名的地方,对贫困最直接的感受在陈光标童年的记忆里有两件事:一是打从生下来起,直到10岁之前,几乎没有吃过肉;其次,他家里兄弟姐妹5个,两岁那年,碗里的稀饭突然多了一点,后来才知道,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先后饿死。

直到现在,他对贫困都有种恐惧的阴影,童年时脑子里{wy}的想法便是能吃上一顿饱饭,他特别羡慕县城那些人过着“大摇大摆的生活”,毕生的愿望也简单地归结为几个字:养活自己。

为了挣足1块8毛钱的学费,10岁的陈光标开始了人生{dy}次“商业实践”:拿两个小桶从三四十米深的井中提水,然后挑到离家1.5公里的集镇上去卖,守株待兔地等待着那些走渴了的路人来喝。

第二天,他拿着随身仅有的3000元钱,找到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专家们,希望他们能对仪器做简单的改进,“安装上显示器,输入生理图像,患者能在显示器上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就行。”

出于商人的本能,陈光标给这个带了显示屏的仪器命名为“跨世纪家庭CT机”,并在{dy}时间申请了专利。

然后穷得“只剩下一腔理想”的他抱着样机摆起了地摊。他花15元钱买了一个被子、一张细席。白天,他在路上用仪器为患者检测身体;晚上,睡在新街口金陵饭店旁的邮电局走廊上;清晨,花两角钱到新百门前的公共厕所里用自来水洗脸、刷牙。每检测一位患者收2元钱,{yt}可以收入200多元,两个月以后,他又挣到1万多元。

有了{dy}笔启动资金,陈光标的“跨世纪家庭CT机”在租来的房子里算是正式投产。1997年,他的{dy}家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在那个保健品横飞、市场上各种仪器包治百病的年代,几百元成本、8000多元售价的“跨世纪家庭CT机”生逢其时,简单的电视广告开路后,各地的市场应声打开。一个安徽五河县,就卖出了100多台。一年之内,他的{dy}桶金已经轻轻松松地达到1000多万元。

他的第二桶金同样有些暴利而“毫无技术含量”。1998年,陈光标去了一次山东泰安。泰安盛产灵芝,历史悠久。不过泰安的灵芝价格低廉,200元一公斤,在服用上也大多采用泡水熬药等方式饮用。虽然来泰安的目的是登泰山,不过陈光标又敏锐地洞察到了商机,“灵芝好是好,如果能将其磨成粉,制成胶囊服用就方便多了”。

其后,他又敲开了南京大学和省内各大医院专家的大门,请南京大学专家做广告策划,再请医院做临床报告。拿到生产许可证后,他筹款到上海买了6台胶囊生产机,再赴山东泰安大量收购灵芝,回来制成灵芝胶囊销售。他的商业嗅觉再度发挥了作用,每公斤200元收来的灵芝制成胶囊后,售价一路看涨,达到2000多元。“灵芝事件”无疑又成了陈光标的得意之作,他开发的灵芝胶囊和灵芝口服液促进了山东泰安的“灵芝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泰安市政府甚至还找上门来,专门给他颁发了特殊津贴。

“所谓的商机就是市场的破绽,其实无处不在,那些以为创业就是要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的想法,可谓大错特错。其实商业的改良比商业的创造要容易得多。”说这话的时候,账户上已经有了5000万元的陈光标,还差两个月才到30岁。

慈善与财富交织的梦想

他的确有着超人的商业嗅觉。1999年,在目睹满城尽是自行车的拥堵与散漫后,他又发明了一种折叠式电动车。这种外形如滑板车大小、国内最早的电动车雏形的东西每台能净赚1000元左右。半年不到,他卖了2000多台,数钱又数到手软。

账上的钱每天都在增加,“不过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也不爱娱乐,钱该怎么花?总觉得还应该做点什么。”32岁那年,他陷入了一场“庸人自扰式”的思考当中,“突然间觉得人生没什么意思了”。

期间老家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知道陈光标发了,都找上门来“攀关系”。求助者带着各种面孔、各种表情,不想被人背后指责的陈光标还是很有耐心地一一接待,全部打发了事。对帮助他人,他觉得还算一种乐趣。1997年,他的公司成立之初,利润只有20多万元的时候,家乡的一个白血病女孩找上门来,他捐了3万元;隔年,他又捐了28万元,修好了村头的一条公路。

他想得很简单,“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乡亲们帮助了我,给我交了一学期的学费,不能让大家反过来说三道四;其次,那些人很可怜,我常想起我小时候特别希望有人来帮我的情景”。

至于慈善的道义及深层次的哲理,他没有想得很清楚——直到一场“变故”的发生。

2002年秋,如日中天的他婚姻走到了尽头。离婚的代价是,公司所有财产及儿子均归妻子,他带着一颗受伤的心抱着一床厚厚的棉絮又住进了地下室。

10多年前他来到这座城市的时候,空空如也;10多年后,他功成名就,以为从此万世太平,但一个小小的变故,他又回到原点。一场轮回下来,除了看似无休止的劳碌之外,父母未能照顾、各方关系未受恩泽、没有任何人得到好处,竟然有那么多的遗憾。

“其实所谓的人活得有价值,在于有能力的时候尽可能地多帮助他人,每个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都会想起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再没有比别人记住你来得真实,让人感动。”他躲在地下室里发誓——“我陈光标倘若再有起来的机会……”后面一句话,他没有说出来。

 

他起来得如此之快,让人吃惊。2003年初,南京市消防局为了配合消防年的宣传,决定在全市范围内贴上“隐患甚于明火,防火甚于救灾”之类的消防标语。陈光标自告奋勇地找到了消防局,言称不需要消防局出一分钱,自己“义务”地将全市大小角落的标语贴满。熟识的领导有些动心,他顺势提了个小小的要求,须给他一纸红头文件,并只能由他来做。

而后公益的事情被他充分地商业化。白天,他带上消防局下面各科的科长,拿着一纸批文,找到各大银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每一张展板上都落上贵单位的名字,800元一张,管一年。”各单位见有消防的人带队,不好拒绝;而抛出的商业模式确实又具有诱惑力,“800元在报纸上连块‘豆腐干’都不能做,何况这是在南京市内最显目的商场、广场等位置贴一年。”年底盘点,他做了5000多块展板;2004年,他又做了5000块,每块的成本80元,两年的时间,他又赚进了近800万元。

2004年8月,他的一位表哥找到他,说为了配合在南京举行的第四届华商大会,南京市将拆除老展览馆,另建新馆。问一向在政府面前印象不错的陈光标能不能帮他拿下工程,事成,给其60万元作为回报。

一个拆旧生意有60万元的回扣,他有些好奇,便决定亲自操作来看看,其后,他成立了黄埔拆迁公司。工程拿下了,不过政府方面也提出了要求:一个月内拆除,且以工抵料(政府不出钱,拆下来的东西归施工方)。他接手后才发现拆旧简直就是一座“富矿”,老展览馆仅拆下来的废钢材就卖了400多万元,刨去工资等成本,22天他净赚185万元。

而后他了解到,这种看似不入眼的拆旧生意被称作“循环经济”,废物料可以回收、废渣料可以铺路……无论从哪个角度,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且利润丰厚,市场广阔。

36岁那年,他做了一生当中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抱定”循环经济这个行业;其次,将更多的财富捐献出来。

在交织的慈善与财富梦想中,陈光标开始登上更大的舞台。

“黄埔没有秘密”

黄埔拆迁公司22天拆除展览馆的“黄埔事迹”在南京不胫而走。之后,陈光标还得到了市长的亲自接见,市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光标啊,南京城内的拆迁工作才刚刚拉开序幕,把这项任务交给你,全南京人都信得过。”

他由此承担了南京市内80%以上的拆迁工作量。2005年,穿着“江苏黄埔”马甲的拆迁队成了南京街头一道靓丽的风景,这些大多由退伍老兵组成的队伍作风严谨、训练有素,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沪宁高速老桥梁、南京金陵啤酒厂、南京铁合金厂、南京河西奥体中心所在地区、南京煤制气厂、南京老国展中心、南京重油气厂、南汽老厂房、淮阴发电厂、南京热电厂等数十家电厂的拆除工程。2005年,江苏黄埔的工程量已达到了20亿元。

他开始成为“红人”。这年下半年,作为选出来的企业家代表,他甚至获得了跟国家主席一道出访、出国考察的机会。

短短的几天出行,让陈光标大开眼界。在日本,他看到街道一尘不染,80%的垃圾和废料都得到了回收加工、循环利用,污染减少、资源节约,环保概念在这里发挥到了{jz}。反观国内那些堆积如山,又令人一筹莫展的工业、生活废品,陈光标觉得自己又找到了新的兴奋点。随行5天他做的{wy}的一件事情是,花了2000多万元,买回了几条工业垃圾处理线。

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局限于拆旧卖旧,所谓的循环经济是能切实地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心之所想,他决定打造一个大大的产业链,原先的黄埔拆迁公司也更名为黄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开始以一种“货真价实的姿态”进入这个领域。

2005年7月,黄埔投资集团在北京怀柔、山东的再生资源利用工厂成立,主业是废旧轮胎处理。在自动化生产线下,机器先将废旧轮胎清洗,并切割成四半,其后通过压扁把轮胎中的钢丝等非橡胶物质加以分离,{zh1}高温处理提炼出橡胶粉。橡胶粉制成后,加入不同的化学制剂,可形成不同品质的再生橡胶,还可以直接加入沥青中混用,从而形成橡胶改性沥青。

“制造出来的橡胶粉,一等粉主要卖给轮胎生产企业,用来生产农用车及时速在100公里内的车用轮胎;二等粉主要用于塑胶跑道,三等粉则用于制造橡胶沥青。而用橡胶沥青摊铺的路面,可降低公路噪音,缩短车辆的刹车距离,提高行驶安全性。用其铺设的路面,还可延长使用寿命1至3倍。”

2006年8月,入行不过两年的江苏黄埔更是一举拿下10亿元的橡胶粉订单,成为了国家体育场“鸟巢”塑胶跑道的原料供应商。

“奥运会期间,全世界的运动健儿都在我铺设的跑道上竞技……”陈光标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也许没有人想到,那都是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杰作……”

2007年,陈光标决定将这种模式在全国推广。期间,他在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河北、四川和香港等地成立了13家工厂,而回收的领域也拓展到医用一次性输液袋、塑料针管、废旧家电等领域。

2008年,黄埔集团的废旧处理年加工能力达到了3000多万吨,产值有望达到100亿元,傲居全国{dy}。

“外人也许认为我运气不错,选对了一个行业,事实上,我们还打造了一个具有黄埔特色的管理模式,这才是保证我们快速扩张和赢利的根本。”

“在我们引进这套世界较为先进的财务系统中,总部每天都管着各分公司的往来账目,并有视频与总部直接相连,采购多少、出库多少,集团公司13个财务人员点对点的监控。每个分公司的总经理,总部都派三个人予以协助,助理、秘书、工程师,助理负责日常事物协助;秘书负责记录每天的大小事情;工程师一般做现场评估,要接的工程,有多少的出钢量、能打出多少混凝土,产生多少利润,基本上都心中有数。”

“因为行业比较琐碎,现实中,我们还用上了一些土方法。比如,分公司总经理身边的人,我不定期地换掉,说换就换,并且从不通知,也防止了一些人串通起来对付总部的可能。”

“至于成本,其实废旧回收只需投入几条生产线、拆迁只需一次性投入些工程机械就可以了。所以黄埔集团没有向银行贷过一分钱的款,相反,我的利润一年有六七个亿。”

——“黄埔没有秘密*”

“首善”的荣光

钱花不完的时候,陈光标决定将其捐出来。

他一直有捐赠的习惯。2002年,他向南京市公安消防局捐助近千万元;2003年闹“非典”,他又向江苏省医疗机构捐赠了800台远红外温度检测仪和200万元现金;2004年底,东南亚发生海啸,他向海啸灾区捐出了537万元;家乡成立慈善总会,他捐出了800万元……

截至2003年,在各种场合,他已经捐赠超过了5000多万的现金和物品。不过在一个尊崇儒家思想、有着“xxxxx”古训的国度,他和大多数乐善好施的富翁们一样,“不想留名,躲着媒体,外界也一无所知。”

这种刻意的低调直到与父亲的一次谈话才得以改变。那年春节回老家,当过小学教师的父亲把他叫到屋里,父子之间有了他少小离家之后难得的一次谈话。“你捐赠的目的是什么?”“帮助别人*”“帮助目的是什么?”“希望更多的人好起来。”“你一个人能改变全局吗?”“不能,但总会帮到一些人。”“与其你一个人默默地行善,何不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2005年,陈光标的慈善开始变得“高调”。这年,他向青海玉树等地捐建了20多所希望小学,向革命老区巴中捐建了老干部活动中心,向延安等地的小学捐献了至少1万台电脑……每当有捐建项目建成后剪彩,他必亲自出席,甚至带上媒体,要求媒体将全程记录下来,尽早播出,“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他的高调行善开始为社会所瞩目。2008年,他以年度捐赠到位1.8亿元的数额成了“中国最年轻、最慷慨的企业家”,就在这年4月,他荣膺由民政部颁发的官方{zg}奖励“中华慈善奖”,“中国首善”的称号由此尘埃落定。

他很享受这个称谓,“放眼全亚洲,只有李嘉诚才有这样的荣誉”。他解释,“我让他们看看,我不算中国最有钱的人,甚至不是南京最有钱的人,但我是怎么做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爆发后三小时,他调动了公司在全国各地的60台大型工程机械,已经踏上了去灾区的征程。

这支被誉为“史上最强的民间志愿者队”参与了映秀、北川、汉旺、都江堰等所有重灾区的救灾抢险;陈光标亲自上阵,从北川中学的废墟中背出了300多具遗体,救出了13个孩子的性命。他一张抱着孩子痛哭的照片,登上了各大网站的头条,短短一个小时点击率达到了60多万。救灾阶段性结束之后,他又决定:将救灾所用的价值4000多万元的60台挖掘机、吊机、推土机无偿捐给灾区……

成千上万网民自发地提名他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有网民熬了一夜,写出了《陈光标列传》,此帖在网民间传阅,动容者数以万计……

两个月后,眼睛里依旧还带着血丝的陈光标平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救灾往事,其叙述的方式也从“英雄式诉说”变为了“泪光式感叹”。

他含泪讲了两个故事——

今年4月,北川县教育局局长尚勇和北川中学的老师们看到了他在中华慈善颁奖典礼上领奖的消息。尚局长和老师们决定,5月底亲自到南京拜访一下他,希望他能为北川中学的孩子们捐赠200台电脑,使孩子们能够早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大伙还决定,由尚局长先给陈光标写封信取得联系。

然而信还未来得及发出,尚局长在地震中不幸遇难,北川中学的孩子们,也有2000多人失去了生命。在灾区,一位记者告诉了他这个故事。

“我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我甚至有些埋怨尚局长,为什么不早点来找我。”6月16日,在北川中学的复课仪式上,他向幸存而带着微笑的孩子们捐献了600台电脑,实现了教育局长以及孩子们尚未完成的心愿。就在这天,他被聘为北川中学“荣誉校长”,“我哭了。”

另一件让他一想起还会掉泪的是一个小女孩的作文。那是一个天真的生命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向往,题目叫《我想去看奥运会》:

我知道,8月8日很快就要来了,听老师说,奥运会{dy}次在我们国家举行。我很想去北京,很想去看北京天安门,那个时候,我想一定有很多的外国小朋友到中国来,我会拉着他们的手说,欢迎你们,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叫王露雅,以后你们就给我写信……

救灾结束,他将在废墟下清理出的1000多本遇难学生的课本,运回了南京,摆在自己的书房里。

 

陈光标简介

陈光标,男,1968年7月生于江苏泗洪。1990年参加工作。工商管理硕士。
   江苏省第十届政协委员,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南京市白下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十届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南京大学名誉校董,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中国国际商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再生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世界华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海峡两岸博爱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南亚商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东盟国际友好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电力促进会副会长,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江苏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江苏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副会长,江苏省儿童少年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青年商会副会长,江苏省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副会长,江苏黄埔投资集团董事长、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51个市、县荣誉市民,23个市、县高级经济顾问。
   1985-1990年 南京中医学院学习,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0-1992年 南京中医学院门诊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工作;
   1992-1994年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开发中心副主任;
   1994-1996年 南京红光医药公司办公室主任;
   1997-2002年 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董事长;
   2003-2005年 南京大学商学院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
   2006-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
   2003- 江苏黄埔投资集团董事长、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
  
   多年来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活动,传播公益慈善理念,赢得社会好评,受到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领导肯定。近年来被民政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等单位授予:中华慈善奖、中国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中华慈善人物、支持红十字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xx慈善家,福布斯亚洲慈善英雄、中国慈善排行榜“中国首善”、胡润慈善榜{zj1}爱心捐赠个人、中国公益事业xx慈善大使、中国公益事业xx先锋人物、中国诚信企业家、共和国经济建设功勋人物、促进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成就奖、中国热心公益杰出人物、全球100位华商品牌人物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慈善家排行榜前十位,目前是全国最年轻的xx慈善家。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首善陈光标_港湾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