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安全标准大家谈>:新国标考验监管效力_食品安全星火志愿者_新浪博客

卫生部前日公布了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产品标准15项、生产规范2项、检验方法标准49项共66项。卫生部认为,新国标解决了旧标准重复交叉、矛盾和指标不科学等弊病。尤其引人xx的是,新国标取消了三聚氰胺的合法性,也不再设置相关的检测规定。对此,卫生部解读称,两年前进行的专项整治已将三聚氰胺列入非食用物质名单,因此不再另设新规。

 

    乳制品新国标从2008年底开始酝酿,当年爆发了影响持续至今的毒奶粉事件,国内乳品生产商几乎全部涉及肆意添加三聚氰胺的丑闻。其时,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是,毒奶粉致害30万名婴幼儿。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据温家宝总理透露,受到毒奶粉影响的儿童达100万之多。毒奶粉风波令生产企业和监管系统颜面尽失。新国标的制订与发布可看作是此一风波的后续。

 

    毒奶粉风波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后,卫生部等五部委于 2008107日公布了三聚氰胺临时管理限量值。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 g/kg;液态奶(包括原料乳)、奶粉、其他配方乳粉及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 g/kg。符合规定的可以销售,高于限量值的则不行。

 

    新国标在文字表述上确有进步,但只有经过滴水不漏的监管才能取得实效。而包括乳品在内的食品安全危机频繁发生,监管方面的沉疴始终是老大难问题。如果新国标不能受到与之相称的监管体系的保障与实施,恐怕也会像从前那样落空。即便三聚氰胺被明令禁止,但会不会屡禁不止?甚或其他有毒添加剂会不会重演三聚氰胺的致命路径?这些疑惑值得警惕。

 

    保证乳制品安全,理应是标准与监管xx结合的产物。不留任何漏洞的监管甚至可以弥补标准的缺失,而一旦监管系统失灵,再xx的技术标准都是空谈。类似的教训层出不穷。已被废除的{gjmj}产品评比就曾蜕化为积蓄危害的保护伞,已被破产清算的三鹿集团还以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获得过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渎职官员的复出,更见监管的实情。

 

    新国标的更新并不能自动促成乳品安全的升级,立足特殊国情,不存在如此轻巧和容易的事情。虑及不久前三聚氰胺卷土重来的情况,新国标若想获得赞誉,必须从解决老问题开始。就在两年前或更多年前,这样的老问题径直导致了毒奶粉风波。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国标的严峻挑战自其诞生时就开始了。

 

转自食品伙伴网 (2010-04-24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乳品安全标准大家谈>:新国标考验监管效力_食品安全星火志愿者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