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同台余味--霜月如默

师徒同台教学展示课在准备了许久之后,终于落下帷幕。此刻想来,恍如昨夜遗梦。开课前的战战兢兢,开课后的豁然坦荡,一切都是可以值得铭记的,在这片可爱的百花园,我为数不多的印记蹒跚。

本次执教的是四年级第八册的一首欣赏教学《森林的歌声》。这是一首旋律十分优美,主题十分鲜明的管弦乐演奏。时而深情时而欢悦的曲调,仿佛让人身临其境美妙的森林,用多种大自然中采集的声音,包括蛙声、鸟声、虫声、蝉声、风声、雨声等一百多种自然声音交汇而成,创作了这曲精美而又神秘的森林交响曲,浅尝乐曲给人的听觉震撼是不言而喻的。

正因为乐曲有着如此曼妙的旋律与情境,因而以情导入、言语渲染是对这种乐曲较好的一个切入。

首先让他们聆听这首乐曲的引子部分,旋律很简短,但里面有好些动物蝾蝾作祟的声音,让孩子们仔细欣赏,同时思考这个片段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仿佛来到了一个什么世界。用这样一种发散性自由发挥的方式诠释,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得到扩展,都也能名不见经传地呈现我想要的答案。继而教师再通过一些夸张的言语表述,动作辅助,描绘大森林中热闹美妙的景象,引出“大森林音乐会”的主题。

顺利过渡来到了“大森林”之后,以片段欣赏的方式,引出今天这首曲子的三种演奏乐器——笛子、吉他和小提琴。在聆听一种乐器的演奏时,我适当配上了这个乐器的演奏方式,尽管不是很优美,也让学生一下能有所感悟,因为毕竟对四年级的孩子而言,凭空地让他们听出乐器的音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也是尽量节约时间的一个计策。聪慧的小家伙们一下子都点出了这三种乐器,携着这三个“小伙伴”,我们便一同向大森林出发了,完整聆听全曲。这时的老师就不应该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了,静静地端坐一旁同生一同感受,养成安静聆听的好习惯,这是音乐里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初听全曲之后,紧抓住孩子们情绪待发想要表达的情感,让他们为歌曲取个美妙的名字,对于他们的回答我十分欣喜,都非常贴切音乐的主题,善用精彩的鼓励语对孩子们的行为及时作出反馈,我想这还是我比较欠缺的一个方面,尽管我始终努力地想要丰富课堂上的语言,还是需要磨练与揣测。听罢学生丰富的发言,师总结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与价值,揭题——《森林的歌声》。

这本是两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早已熟谙于心。却因为那{yt}可能起初太过紧张的缘由,竟掉包了顺序,打乱了课开始的流程,这是在试教中从没有过的情况,着实为自己捏了一把汗。所幸自己赶紧调整了情绪,不至影响到后面的进度。

整体欣赏之后,便是分段分主题的重点感受学习。始终用“森林音乐会”这样的情境贯穿始末。每一个主题乐段通过师范唱,生点谱视唱,生随琴演唱,为乐段配上伴奏、伴舞等形式展开。因为这堂欣赏课要用到的乐器很多,人人都能感受,因而合理文明地用好、整理这些乐器,也是令我担心的一件事情。特别是第三主题乐段的铃鼓,孩子们都十分新鲜与好奇,使得这些调皮的小乐器经常无意发出声音,于是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不时提醒他们妥善安放好这些小乐器。

分段欣赏之后,考验他们是否很好地掌握与分辨出了这三个主题乐段,再次完整播放歌曲,请他们三组各表示一段主题并进行排序,{zh1}师总结。因为有了刚才分段式主题乐段的排练与呈现,决定给他们一场“压轴表演”,把刚才三段加乐器的表现方式在完整音乐中表现出来,我同孩子们一起完成。这也是令我刮目相看的一个环节,孩子们的表现都非常得出色,节奏也踏得十分稳当。末了,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结束了今天的大森林之旅。

对于这堂课的表现,有进步也实在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些示范动作还可以再做得美一些,一些过渡语还可以说得再丰富一些,一些过程的链接还可以连贯地再紧密一些……但是不论如何,也总让我尝到了欣赏课的教学模式,一直觉得自己对于教材的深入上还太肤浅太草率,通过这样的学习与推敲总也让自己真正感受了很多,学习了很多。正如三十度仰望所言,每一步都是成长。即便失败,即便受挫,也全然是种成长的印记。而此刻的我们,经历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成长的缩影,逐渐成熟,逐渐丰满。

在这样的过程之中,我不得不感谢身边那么多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特别是师傅,这一年来,你对我的帮助真的太大,我不知道如何诠释与报答,这样的一份感激始终藏在心里。或许是{zh1}一次能在我热爱的音乐教室和孩子们共同度过这样的光景,已经没有太多的遗憾,有的只是丰厚、沉淀与感谢。太多的情愫,在这里回旋来不及呈现。好想时间走得慢一些,我要用心体味与珍藏。

郑重声明:资讯 【师徒同台余味--霜月如默】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