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财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灾难财

作者: 2010-4-25 星期日(Sunday) 晴 访问量:52
今天上QQ,{dy}个让我xx的新闻是那个童话大王郑某某在自己的博客里声明退出中国作协。这真是明智之举,能今日彻悟,也算不晚吧。想到那个组织,就让人高兴不起来。当然人各有志,申请加入与退出是每个人的自由,我也不想横加干涉。我能做的是,{wy}能做的是,发表那个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给我的不友好的印象。特别是那个幸福诗人王某某,让人感觉就是在发文学灾难财。

回到我这篇小评论的主题上来。
那就是我们的企业公民们,似乎有一种很奇怪的逻辑支配着他们。或许是中国的特殊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企业公民。让事实来说话吧,每到这个国家有了灾难的事情,这些企业公民们就开始兴奋起来了:但他们可能xx的{dy}件事情不是灾难本身,而是企业终于捉住了一个商机,一个{jj1}的商业广告机会。虽然说企业追求利润{zd0}化是天经地义的,一个不追求赚钱的企业是违反道义的。但企业能否发灾难财,却是一个挑战我的神经的一个话题。如果是在普通的场合,企业想怎么做广告,那是企业的自由。但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所谓的同情心理与慈善心理,作为自己的广告的前提之一,{dy}时间做广告。同时,用个虚假的命题,即所谓的捐钱等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向无知的社会民众兜售自己的广告。其实,没有哪一个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了灾难来临的时候捐钱出来。相反,企业如果说有社会责任的话,那就是提高行业的生产率,在保证质量的时候做到帕累托{zy},{zh0}地满足人们对私人产品的需要。这才是他们xx的社会责任!而那些有资本的企业,却向社会证明一个错误的逻辑:捐钱越多,越有社会责任感,消费者就越应该去购买他们的产品。试想想,如果他们的产品质量不好,服务的态度不好,凭什么要让消费者去购买呢?自从当年王老吉大手笔捐钱取得成功的广告效应之后,多少企业在随后的灾难中拼命地学习模仿这种商业广告策略与模式?
企业捐钱,那是企业的自由,但企业捐钱不能盯在未来消费者的钱包上面。将二者作为一个链条来做。如果我们鼓励这样的社会企业文化,那么,我们的市场经济肯定是变态的,畸形的。

另外一种发灾难财的行为就让人觉得可耻。首先是那些没有资格募捐的企业,他们在社会聚沙塔似的将自己的消费者聚集起来,然后作为一个整体向灾区捐献。这样的做法是可耻的。因为它们同样是在掠夺,滥用对人们同情心理。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灾区,而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牌,提升消费者、潜在消费者对自己品牌的忠诚度。他们工作的重心在这个方面,否则,他们为什么会乐此不疲呢?其次是那种搞活动的,就是人们参与他们特定的活动,每增加一个人或者增加什么,他们就向灾区多捐一元钱。这样做,真的不过分吗?你要捐钱,凭什么要建立在你的活动效果之上?你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广告建立在灾难的基础之上?如果揭开一些温情脉脉的面纱,我们就可以看出人们的狰狞面目。你有善心,你要慈善,你直接捐过去就可以了。你没有必要一定要放大自己的声音,唯恐大家不知道你要捐钱了。
企业,你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
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凭着自己做人的信念,做企业的信念,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自己的行动。但前提是我们没有理由从灾难当中寻找自己的发财致富的商机,然后利用无知的民众的心理,赚那种肮脏的钱财。

至于有人说,这些企业,到底还是为灾区捐了一些钱过去,就无可厚非。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做企业的良心与做人的良心是一样的,有一个最起码的要求。你要捐就捐,你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你没有必要强逼人家怎么做(如有些企业在募捐的时候,活动本身的强迫性还是能让人感觉得到的),更没有理由滥用社会的同情心理做广告宣传。

而且,企业在这个时代,如果真正想长期存在下去,并成为市场的优胜者,需要的是质量,无论是产品的还是服务的,如果做好这些,企业就会真正强大起来。靠广告的宣传,总有{yt}会失去自己的市场与客户的。尤其是那些不想办法提高企业竞争力却想着发灾难财的,迟早会被人们抛弃。

至于那些利用灾难违法犯罪抢夺社会财富的人,不需要在这里多说,因为他们早已经是千夫所指的对象了。

©

 



输入您的评论:(不支持HTML标签)

验证码:      段首缩进两个汉字:

    
本文所属博客:
引用地址:

     []

郑重声明:资讯 【灾难财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