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价位决战音质三款主流2.0音箱PK(上)-ZOL博客
 在多媒体产品中,2.0书架音箱一直处在xx度{zg}的位置,尤其是4、5英寸单元的2.0书架箱。一方面它的价格符合大众用户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它的设计理念中又带有Fi音箱的元素,因此2.0书架箱汇集了很多消费群体的目光。

● 本次横评的目的:

    我们即将开始一个3款千元价位2.0音箱的横向对比。09年上半年,这个档次的新品比较少,只有推出了,因此我们这次在选择产品方面还是主要考虑到用户的xx度和卖场的销售情况,选择了惠威,三诺N-45G和S865B。

    随着用户欣赏水平的提升,音箱的音质水平在用户挑选产品的过程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如今水平不断提升,音频也同步发展,为了更好的临场体验,很多用户把音箱的预算提高到1000元这个价位上来。这也就是我们推出此次横评的目的。


3款千元价位2.0书架箱横评

    在开始本次横评之前,我们先来对比一下3款产品目前的市场售价。

同轴典范——S865B经济版

    无论你怎样理解,或者是否理解,索威都在打同轴这副牌。在国内多媒体音箱同质化严重的大环境下,索威的坚持令人敬佩,虽然小尺寸同轴单元尚有不足,不过它的优势也同样明显。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因此取长补短,放大自身优势,赢得一部分用户,这样的做法似乎更稳妥些。S880的成功,也一定程度上给了索威推出S865B的信心。


索威S865B

    在整体外观方面,S865B并没有仿照它的“前辈”S865A,倒是更像S880的缩小版。黑色前面板加上银色镶边,整体给人的感觉十分稳重大气。音箱的前面板采用了金属拉丝工艺处理的铝合金面板,触感很好,并且不宜留下指纹。面板使用了4颗内六角螺丝固定在箱体上。音箱前置了跑道型倒相孔。

   
索威S865B细节特写

    主音箱的背板几乎全部被散热片覆盖,250mm×162mm的密翅拉xx以保证大功率情况下的稳定性。音箱后置调节旋钮,同样是低音调节、高音调节和音量调节的组合,在12点位置有段落感。音频输入为RCA借口,主、副箱的连接则采用了独特的压簧式线夹。音箱配备了线控器,可以实现音量调节和关机功能。

电子分频新星——

    我们不能否认三诺N-50G在市场上的成功,在整个08年,我们都无数次的听到这名字,N-50G也将作为三诺永恒系列的经典。不过细心的用户当时也许会发现,三诺的2.0产品线并不完整,在N-35G和N-50G之间存在着500元的一个断档,而就在09年初,三诺推出了N-45G。


三诺N-45G

    N-45G在外观上回归本色,而不是像N-50G那样一定要刻意打造出某种感觉,纯黑色的外表更显神秘,也留给用户想象空间,而且在与环境的搭配方面也更加灵活,黑色长方体几乎就是音箱的一个{wn}造型。

   
三诺N-45G细节特写

    音箱后置倒相孔,下方的散热片和接口部分左右分立,N-45G采用RCA接口作为音频输入,而采用了双分频设计的N-45G,高频和低频将独立表现,在背板上的接口方面也是独立设计的,高频为蝴蝶线夹,低频则是Fi产品中常用的接线柱连接。音箱同样提供了低音、高音和音量调节,旋钮设计在主音箱侧面。

经典继承人——惠威

    虽然早在07年初,惠威这款就已经上市,不过它仍然是另一款产品的继承人,从型号上我们便可以得知,它的上一代是M-200。从M-200到M200MKII的跨越,价格几乎没有提高,而在用料和声音调校方面则更上一个台阶,因此M200MKII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经典。


惠威M200MKII

    惠威M200MKII继承了M-200的造型,M200MKII更趋于“矮胖”,它的箱体更宽,这样使得它的低音发挥有了更大的余地。另外这种不规则的箱体形状也有利于减少驻波,前斜面可以减少相位干扰和时滞,两侧的加厚板则能够减少谐振,这种外观和性能上综合考虑非常出色。

   
惠威M200MKII细节特写

    M200MKII采用后置倒相孔设计,下面是RCA接口,负责音频输入,金属散热片能够保证更稳定的工作。主副箱之间连接采用镀金接线端子,部分也在散热片之下,这种高低电平分离设计{zd0}程度的减少了电气干扰。音箱的调节部分设计在前面板,分别配有低音调节、高音调节和音量调节。

三款产品参数对比

    在详细的单品介绍之后,我们附上产品参数的对比表格,能够让用户更直观的找出产品之间的区别。对2.0书架箱来说,信噪比、频率相应和单元尺寸都是比较重要的参数,对音质可能产生直接影响。

  
S865B经济版、惠威、

产品名称
产品定位 Fi HiFi HiFi
系统 2.0音箱 2.0音箱 2.0音箱
有源无源 有源 有源 有源
信噪比 89dB ≥80dB ≥85dB
频率响应 38Hz-22kHz 56Hz-20KHz 20Hz-20KHz
功能调节 旋钮+线控 电位器旋钮调节 音量、低音、高音可调 主音量、高、低音调节
扬声器单元 采用羊毛纸盆单元 低音:5英寸中低音 
高音:25mm球顶高音
(5.25英寸+1英寸)×2
外观色彩 黑色 豪华核桃木木皮/黑色亚光喷涂 黑色,木质箱体
音箱尺寸 主音箱:220×310×446mm
副音箱:220×310×446mm
192×233×350mm 180×300×240mm
音箱重量 22kg 主箱: 7.8Kg 副箱: 6.0Kg 9kg

    掌握了基本的产品参数,我们就将进入具体的对比环节。这次我们的对比也将比较细致,包括产品的外观、细节设计、单元选用,再到内部设计、音质表现等方面,为的是能够给用户一个全面的展示,如果您已经很了解其中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文章底部的导航直接跳到想看的信息。

单元部分对比

    即使是不懂的人也知道单元对音箱的重要性,不同的单元选择以及调校方式决定了音箱声音的走向。对千元书架箱来说,单元本身的质量应该已经没有问题,更多时候我们讨论的是单元的声音风格。而这三款音箱在单元使用方面{jd1}是风格迥异。


S865B

 

 
惠威

    索威优化了S865A的单元参数从而设计了全新的6.5寸铝盆架防磁V6单元,其分频器与单元一体化安装,性能比较强悍。防磁的铝盆架是S865B单元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亮点。

    N-45G采用了和N-50G相同的纸浆松压盆低音单元,其中N-45G为5.25英寸。纸盆中加入了碳纤维加强筋,这样的材质能够更好的避免普通纸盆在工作时发生形变。而丝膜高音单元在解析力方面非常出色,单元做工也非常出色。

    惠威M200MKII的中低音单元采用型号为S5N-5的5英寸PP盆,人声表现及动态控制非常不错。高音单元依然是一英寸的TN25,以音色甜美见长。因此M200MKII的中高频表现非常优秀。

小结:

    这三个品牌中,惠威的单元制造能力无疑是最强的,索威和三诺则有所不同,前者专注于同轴单元,而后者则更加重视高、低音单元的搭配,达到相对均衡的声音。

线材、连接、操控对比

    这是个容易被普通用户忽视的环节,不过线材对音质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连接方式看似只是操作过程的问题,不过好的连接方式能够尽可能小的产生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而操控是否方便也是用户衡量产品的重要因素。

 
连接及操控

 
S865B连接及操控

 
惠威连接及操控

小结:

    三款在背部接口方面都采用了接线柱方式,只不过索威S865B采用的是压簧式接线柱。另外由于三诺的低频和高频独立走线,因此还多了一组蝴蝶夹接口。而音频输入方面,全部使用RCA接口。线材方面,三款产品都配备了发烧线材。

    惠威M200MKII前置调节旋钮,而N-45G则侧置旋钮,并且在12点处有明显的段落感。索威S865B则后置调节旋钮,相对来说不是很方便,不过这款音箱配备了线控器,提供音量调节和自动关机功能,如果用户不经常调节高低音的话,其实使用起来也是很方便的。

整体外观对比

    整体来看,2.0书架箱的外观都相对平庸。因为要考虑到音质,所体外形首先就要受到一定限制,加之木质箱体本身就很难打造出太怪异的造型,这样一来,2.0音箱的外观就主要偏向大气、稳重的传统风格。


N-45G


S865B


惠威

    这三款产品中,整体外观最为传统的就是三诺N-45G,黑色部分占了整体的99%,只是在单元下方贴上了三诺永恒系列的Logo。不过往往最传统的造型最不容易被用户否定。

    索威的同轴音箱,给人更多的现代感和金属感,“硬朗”一词用在S865B上最合适不过了,同样是中规中矩的长方体造型,不过多处的银色镶边使他看起来非常冷俊,适合喜欢科技感造型的用户。

    惠威的外形已经不需要用语言去做过多描述了,红棕色的木纹侧板,前斜面的设计,圆角的过度,这些都能够让人感受到强烈的Fi气质,专注于高雅欣赏的用户也许更喜欢这个风格。

内部元件对比:功放部分

    箱体内部对一般用户来说是不容易见到的,因此我们在这里也对进行了拆解,并且将功放芯片、运放芯片以及分频器做详细的列举对比。这些部分也将对音箱的音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S865B的TDA7293大功率MOS管

 
惠威的LM4766T和N-45G的TDA7265

    索威使用的是两颗TDA7293大功率MOS管作为后级放大器,输出功率达到80W。具备自动待机功能,内置无信号定时关机, 有信号即时开机控制系统以及音量淡入淡出功能。

    惠威使用LM4766芯片,提供了35W×2的功率。而且LM4766芯片还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如果芯片温度过高,它会自动切断内置的放大器,保证芯片不被损坏,独特的开关机静音功能还可以防止开关机时瞬间功率对喇叭的冲击。

    N-45G则使用了相对常见的法国汤姆逊TDA7265功放芯片,音箱标注78W的额定功率,事实上还留有余量,为的是能够将使用中的意外指数降到{zd1}。

内部元件对比:运放部分

    这三款产品的前级部分也各具特色,N-45G的设计是从N-35G上改进而来,采用电子分频技术,使用了NE5532P运放IC。

    则使用了自行研发的SV3000Q,而没有使用被业界推崇的5532。这样能够更有利于索威控制声音的走向,设计出符合自己风格的声音。

    惠威则使用双NE5532运算放大芯片,再配合两颗德国威马耦合电容,整个系统的声音得到了很好的润色。前级电路依然整合高低音增益调节,阻尼适中。


三诺N-45G运放电路

 
索威S865B和惠威M200MKII运放部分

小结:

    一般来说,仅仅从的前级电路部分并不能xx判断出实际的音质表现,经验丰富的用户能够从中大致了解声音的风格及走向。这三款音箱中,索威的设计比较特别,用了自己的技术,应该可以更灵活的把握最终的声音。

  • 我的其它日志...
  • ·
  • ·
  • ·
  • ·
  • ·
  •   
  • 你可能还喜欢...
  • ·
  • ·
  • ·
  • ·
  • ·
  • ·

郑重声明:资讯 【千元价位决战音质三款主流2.0音箱PK(上)-ZOL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