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设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策略研究 ...

艾凯名录提示:2009-201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设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概述,城市交通发展概况,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交通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轮轨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有别于市际铁路,郊区及大都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已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作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网络的城市则已有25个。
 城市轨道交通是属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行业。目前中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体制还不足以对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和控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法制建设、技术控制、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为使中国城市轨道行业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应尽快制定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促进国产化设备的发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投入大,建设期长,退出成本高,要保证有足够的客运量,才能盈利,因此投资建设应相当慎重,谨防盲目上马。
 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在全面建设初期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地方财力难以承受。尤其是一些通过国外xx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限于xx条件规定,必须要用相当一部分xx用于购置xx国的设备产品。自从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以来,中国城轨车辆国产化成绩斐然,国产城轨车辆不断涌现,如南京浦镇客车厂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合作,生产的地铁车辆供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使用;大连机车车辆厂生产的轻轨车辆,供大连的金石滩-黑石礁轻轨使用;长春客车厂生产的时速100km的轻轨车辆,供天津滨海轻轨使用;四方机车车辆厂生产的地铁空调车辆,供北京地铁八通线使用。虽然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面对国外厂家的激烈竞争,国内厂家仍需努力。
  本研究咨询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市场格局与分布、部分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发展状况、城市轨道交通消费态势等进行了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的竞争状况、行业发展形势与企业的发展对策,还对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是城市轨道交通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决策参考依据。

目录

{dy}章 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概述 1
{dy}节、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与分类 1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 1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 2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特点及系统模式 9
四、轨道交通在城市公交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12
第二节、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介绍 12
一、发展轨道交通系统必要性分析 12
二、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基本模式 13
三、轨道交通系统的有机衔接 17
第三节、城市轨道交通与经济的发展 24
一、轨道交通带动经济新增长 24
二、轨道交通成为区域经济的牵引力 26
三、轨道交通在城市结构变迁中的作用 28
四、大城市轨道交通经济带开发模式综述 33

第二章 城市交通发展概况 39
{dy}节、国外城市交通的发展 39
一、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相关思考 39
二、澳大利亚的城市交通概况 41
三、英国城市交通管理的特征 44
四、美国的城市交通管理 46
五、新加坡的城市交通系统 48
第二节、中国城市交通概述 50
一、我国城市交通规划事业回顾与成就 50
二、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57
三、城市交通和节约型社会息息相关 60
四、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目标与要求 62
五、城市交通需求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63
六、我国城市交通“十一五”发展方向及重点 70
第三节、中国主要地区城市交通发展规划 73
一、“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城市交通发展规划 73
二、“十一五”时期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规划 76
三、“十一五”期间广东将建设及完善六大交通网络 94
四、武汉市城市交通发展规划 95
第四节、城市公共交通 99
一、我国城市交通推行“公交优先”模式 99
二、国家政策大力助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100
三、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成本分析 102
四、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108
五、推动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政策建议 112
六、城市轨道交通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 115
第五节、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8
一、国内城市交通问题形成的背景及原因 118
二、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127
三、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 129
四、中国城市交通严重负重 130
五、居民出行与城市交通间的难题 132
第六节、城市交通发展对策 134
一、在机动化背景下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策略 134
二、中国城市交通问题治理的对策 140
三、城市交通发展需着眼一体化与多元化 144
四、解决国内城市交通问题的途径 146
五、城市交通绿色化发展的策略综述 149

第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157
{dy}节、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 157
一、全球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特点 157
二、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分析 158
三、美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159
四、英国的轨道交通发展战略 162
五、日本未来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 166
第二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166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166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特征 168
三、200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已达776公里 173
四、国内轨道交通建设掀起新高潮 175
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位及总体设计 176
第三节、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内部市场化改革 181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内部市场能化的可行性 181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内部市场交易模型 182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内部交易定价机制 183
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内部交易定价模型 185
第四节、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预测 186
一、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目的和作用 186
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基本内容 186
三、城际间客流预测的内容及方法 187
四、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影响因素分析 193
第五节、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分析 198
一、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功能分级 198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换乘方式 213
三、轨道交通换乘其他交通工具的总体分析 219
四、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间换乘的协调研究 227
五、:城市轨道交通换乘xx清分模型分析 232
第六节、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挑战 233
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233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三大怪圈 237
三、城市轨道交通中面临的资金难题 241
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244
第七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对策 248
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战略与对策 248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策略 252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发展策略 259

第四章 北京轨道交通 267
{dy}节、北京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267
一、北京市轨道交通总体情况分析 267
二、2007年北京轨道交通启用四级预警机制 268
三、2008年北京轨道交通推行全新票制票价 269
四、轨道交通在北京公交体系起主导作用 269
五、北京轨道交通网建设速度加快 271
第二节、2008年北京市轨道交通进展状况 272
一、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完工 272
二、奥运支线建成通车 272
三、地铁机场线投入运营 273
四、大兴线与亦庄线开工建设 274
第三节、北京发展轨道交通的投资分析 275
一、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概况 275
二、首都快速轨道交通网允许外商独资 280
三、北京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模式取得突破 280
四、北京轨道交通筹资实行xx银行招标制 284
五、北京市计划投资九百亿元建设轨道交通 286
第四节、北京轨道交通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287
一、首都城市交通的困境 287
二、北京地铁面临的问题 289
三、改善北京城市交通困境的政策建议 290
四、轨道交通是xx北京交通拥堵的良方 299
第五节、北京轨道交通前景展望 301
一、2010年北京轨道交通将达300公里 301
二、2012年北京轨道交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301
三、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总里程预计可达561公里 302
四、北京最长轨道交通线路有望2020年建成 308

第五章 上海轨道交通 310
{dy}节、上海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310
一、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回顾 310
二、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述 311
三、上海轨道交通的市场化运作 321
四、2007年上海轨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居全国之首 325
五、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推出换乘优惠措施 326
第二节、上海轨道交通的经济效应 327
一、轨道交通建设有力拉动沿线房地产市场 327
二、上海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枢纽型商业 327
三、轨道交通产生集聚效应 328
四、上海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迎接世博会 329
第三节、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分析 329
一、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发展回顾 329
二、上海轨道交通项目投资模式不断完善 330
三、上海轨道交通项目银团融资模式 332
第四节、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333
一、促进上海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对策 333
二、以创新应对上海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挑战 335
三、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建议 337
四、上海市轨道交通“十一五”发展战略 339
第五节、上海轨道交通前景预测 339
一、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前景展望 339
二、2010年上海轨道交通规模将居世界前三 341
三、2020年上海轨道交通将达到18条线970公里 342
四、申城世博会客运轨道交通将成主力 342

第六章 广州轨道交通 343
{dy}节、广州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343
一、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历史沿革 343
二、广州轨道交通线网已初步形成 346
三、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347
四、广州轨道交通步入大发展时期 347
五、广州优先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349
第二节、广州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 351
一、广州轨道交通令城市发展提速 351
二、广州轨道交通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354
三、广州轨道交通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355
四、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分析 356
第三节、广州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模式 360
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的主要模式 360
二、羊城轨道交通设计管理的模式 362
三、轨道交通中虚拟组织管理模式的前景 363
第四节、广州轨道交通发展前景展望 365
一、广州有望运行低速磁悬浮列车 365
二、2010年广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200公里 366
三、2020年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将覆盖全市范围 367

第七章 其他城市 368
{dy}节、深圳 368
一、深圳全面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368
二、深圳轨道交通的主要发展策略 369
三、2011年深圳轨道交通将达177公里 374
四、2020年深圳轨道交通将达546公里 377
第二节、南京 378
一、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综述 378
二、南京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380
三、南京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规划 386
第三节、天津 386
一、天津轨道交通概况 386
二、天津轨道交通对沿线楼市的影响 392
三、2010年天津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130公里 407
第四节、武汉 407
一、武汉轨道交通发展回顾 407
二、武汉轨道交通项目进展状况 408
三、2020年武汉轨道交通将达220公里 408
第五节、杭州 411
一、杭州轨道交通项目总体情况 411
二、杭州轨道交通的经济效应分析 412
三、杭州轨道交通未来发展规划 414

第八章 区域城际轨道交通 414
{dy}节、京津冀地区 414
一、京津冀都市圈SWOT分析 414
第二节、长江三角洲地区 425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优势及瓶颈因素 425
五、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统一立法亟待加快 438
六、“十一五”期间长三角轨道交通计划投资2000亿 441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地区 442

第九章 地铁 449
{dy}节、地铁的定义及相关概述 449
一、地铁的概念 449
二、地铁路网的形式 449
三、地铁规范与地铁安全 449
四、地铁行业的经济特征 451
第二节、国际地铁发展概况 455
一、世界地铁发展历程回顾 455
二、国际主要城市地铁建设概况 457
三、德国 458
四、新加坡 460
五、俄罗斯 462
第三节、中国地铁交通发展分析 462
一、地铁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zh0}途径 462
二、我国地铁建设发展概况 463
三、2008年哈尔滨大力推进地铁建设 465
四、地铁建设有力推动沿线经济发展 465
五、中国地铁运营的定额管理 471
六、中国地下铁路发展策略 475
第四节、中国主要城市地铁的发展 477
一、北京地铁 477
二、上海地铁 479
三、广州地铁 482
四、天津地铁 482
五、深圳地铁 483
第五节、香港地铁 484
一、香港地铁建设概况 484
二、香港地铁建设发展经验 489
三、香港地铁的商业特色 491
四、香港地铁的商业投融资模式 492
五、香港地铁公司的成功之道 492
一、地铁安全线长度分析 494
二、我国地铁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501
三、造成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502
四、地铁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对策 504
五、地铁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对策 506

第十章 轻轨 508
{dy}节、轻轨的定义及相关概述 508
一、轻轨的概念 508
二、地铁和轻轨的区别 508
三、轻轨交通 509
四、地铁行业的经济特征 510
第二节、国外轻轨交通发展概况 514
一、世界轻轨交通发展历程 514
二、世界轻轨的类型与特点 516
三、美国与加拿大的轻轨系统综述 521
四、法国的轻轨交通 524
五、新加坡的轻轨系统 529
第三节、中国轻轨交通发展分析 531
一、轻轨交通在国内发展的有利条件 531
二、我国地铁建设发展概况 532
三、轻轨牵引城市经济的发展 534
四、地铁建设有力推动沿线经济发展 535
五、中国地铁运营的定额管理 540
第四节、中国部分地区轻轨交通的发展 545
一、重庆轻轨交通的效益分析 545
二、2007年广珠轻轨步入全面建设阶段 547
三、2008年长春轻轨三期开工建设 548
四、2009年沈抚轻轨有望通车 548
第五节、中国轻轨的发展战略及前景预测 550
一、中国轻轨交通的发展战略目标 550
二、中国发展轻轨交通的战略举措 551
三、中国城市轻轨建设展望 552
四、未来轻轨电车的发展趋势 552

第十一章 磁悬浮列车 555
{dy}节、磁悬浮列车概述 555
一、磁悬浮列车的定义 555
二、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555
三、磁悬浮列车的优点 556
第二节、国外磁悬浮列车发展分析 556
一、世界磁悬浮列车总体概况 556
二、德国放弃商用磁悬浮项目 561
三、2008年日本计划以磁悬浮取代高速轮轨 562
四、韩国投资开发“无人驾驶”磁悬浮列车 563
第三节、中国磁悬浮列车发展概况 564
一、国内具备高速磁悬浮列车市场需求 564
二、国内磁悬浮铁路的潜在建设空间 565
三、中国自主研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迈入快车道 565
四、磁悬浮成为浦东轨道交通中的高新起点 566
第四节、中国磁悬浮项目进展状况 567
一、上海磁悬浮借力世博向市区延伸 567
二、沪杭磁悬浮项目浙江段计划2010年开建 567
三、大连开建我国首条永磁悬浮铁路 568
四、随州欲建世界首条高温超导磁悬浮示范线 569
第五节、磁悬浮列车技术 571
一、磁悬浮运载技术 571
二、日本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技术开发 579
三、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关键技术综述 581
四、磁悬浮列车面临的技术挑战 582
第六节、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前景 585
一、中国磁悬浮列车前景向好 585
二、我国高速磁悬浮列车发展战略 586
三、国内磁悬浮列车投资前景可观 595
四、我国中低速磁悬浮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596

第十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 602
{dy}节、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噪声及控制分析 602
一、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形成和分类 602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控制措施 603
三、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噪声的建议 606
第二节、轨道交通建设对地价影响的模型及实证分析 609
一、背景 609
二、模型分析 612
三、实证分析 617
四、总结 619
第三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工程接口管理 620
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接口分类 620
二、各类接口的管理程序 620
三、内部接口管理的控制与协调 621
四、外部接口的管理 622
五、总结 622
第四节、城市轨道交通广告资源的经营管理 623
一、轨道交通空间广告资源的特点 623
二、轨道交通空间广告资源的类型 624
三、轨道交通空间广告资源经营原则 624
四、轨道交通空间广告资源经营分析 624
第五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策略及建议 627
一、轨道交通经营管理体制 627
二、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 630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主要对策 633
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战略措施 636
五、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型商业的发展建议 640

第十三章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645
{dy}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发展概况 645
一、中国重点发展高速列车及新型城市轨道设备 645
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业生产能力滞后 645
三、中国城轨交通供电系统设备国产化透析 647
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带动钢材行业发展 654
第二节、车辆设备 656
一、地铁车辆 656
二、轻轨车辆 657
三、有轨电车 659
四、磁悬浮列车 660
第三节、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通信系统 661
一、传输系统 661
二、公务电话系统 664
三、专用电话系统 665
四、广播系统 666
五、电视监控系统 666
六、电源系统 667
七、时钟系统 667
八、无线通信系统 668
第四节、城市轨道交通共用信息平台功能及构建 668
一、共用信息平台建设目标 669
二、各智能子系统及其信息需求分析 669
三、共用信息平台的功能 672
四、共用信息平台的构建 673
第五节、中国轨道交通设备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674
一、湖南轨道交通设备产业的发展优势及不足 674
二、上海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迅速 679
三、南京轨道交通设备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680
四、哈尔滨轨道交通设备业注重自主研发 681
五、2007年长春建设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 683
第六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的竞争格局 684
一、产业竞争力系统 684
二、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竞争力总体分析 685
三、国外主要轨道交通设备企业在华发展概况 689
四、提升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691

第十四章 国内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 695
{dy}节、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 695
一、公司简介 695
二、2007年1-12月申通地铁经营状况分析 696
三、2008-2009年申通地铁经营状况分析 704
第二节、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716
一、公司简介 716
二、2007年1-12月湘电股份经营状况分析 718
三、2008-2009年湘电股份经营状况分析 726
第三节、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 740
一、公司简介 740
二、2007年1-12月晋西车轴经营状况分析 741
三、2008-2009年晋西车轴经营状况分析 750
第四节、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 767
一、公司简介 767
二、2008-2009年中国南车经营状况分析 768
三、中国南车受益于轨道建设跨越式发展 781

第十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分析 782
{dy}节、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 782
一、国外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与经营模式 782
二、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基本模式 783
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主要模式综述 789
第二节、投资机会 789
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加速 789
二、政府逐步放开城市轨道交通投资 790
三、城轨交通建设给装备制造业带来无限商机 791
第三节、融资方式 792
一、BOT模式 792
二、TOT模式 796
三、PPP模式 797
四、证券融资 803
五、资本金筹集的主要方式 805
六、债务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 806
第四节、投融资建议 807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对策 807
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808
三、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差别化策略 814
四、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 815
五、加强技术风险管理确保建设安全 816

第十六章 轨道交通PPP模式分析 821
{dy}节、PPP模式概述 821
一、PPP模式定义及其特点 821
二、PPP模式的分类 821
第二节、轨道交通PPP模式总体分析 823
一、轨道交通PPP模式的优势 823
二、以竞争为驱动的PPP模式 824
三、以融资为驱动的PPP模式 825
四、我国轨道交通PPP模式案例分析 827
五、国内轨道交通PPP项目的主要制约因素 828
第三节、中国轨道交通PPP模式的创新 830
一、前补偿模式(SB-O-T) 830
二、后补偿模式(B-SO-T) 830
三、对两种PPP模式的理解误区 831
第四节、轨道交通PPP模式的风险及对策 834
一、PPP模式风险分析 834
二、运作PPP模式的必要条件 836
三、轨道交通行业实施PPP应注意的问题 837
四、我国轨道交通PPP模式融资的运作策略 839

第十七章 城市轨道交通与设备市场前景展望 840
{dy}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840
一、201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1500公里 840
二、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将形成网络体系 841
三、城轨将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主干线 842
第二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市场预测 845
一、中国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展望 845
二、我国轨道交通设备市场未来发展预测 847
三、中国机车车辆制造业前景广阔 848
四、未来轻轨车辆的发展方向 850

第十八章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政策分析 851
{dy}节、中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政策 851
一、城市交通政策的作用 851
二、我国城市交通政策体系框架 851
三、中国城市交通政策的主要内容 852
四、推动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经济政策建议 855
第二节、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政策分析 858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政策回顾 858
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政策 860
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融资政策 862
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政策存在的缺陷 865
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政策导向 866
六、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政策建议 867
第三节、中国部分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政策 870
一、2008年北京市修订《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870
二、2008年《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882
三、2008年武汉市通过《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 891
四、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900
五、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909
六、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 914

附录: 921
附录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 921
附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928

图表1:东京中野站线路配置图 19
图表2:东京中目黑站线路配置图 20
图表3:东京相互连接轨道交通线及主要连接车站 20
图表4:东京都地下铁和市郊铁路线路换乘站示意图 21
图表5:东京的交通构成动态变化 22
图表6:日本小汽车总量与拥有率变化 23
图表7:1993年日本各地域家用小轿车拥有率对比图 23
图表8:汉堡的轴线发展模型及东京的多中心发展模型 29
图表9:各种交通方式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比较 31
图表10:TD策略评价体系结构 68
图表11:2000年与2005年交通指标比较表 77
图表12:“十一五”及2020年城市交通发展目标 84
图表13:武汉市市域规划道路系统规划图 96
图表14:武汉市主城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 97
图表15:武汉市主成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 98
图表16:武汉市主城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 98
图表17:武汉市主城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98
图表18:城市交通成本构成 102
图表19: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个人成本构成 104
图表20: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的社会成本比较 105
图表21: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效益构成 106
图表22:特大城市地区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 127
图表23: 世界部分国家轨道交通系统数量 单位:个 169
图表24: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开拓外部运营维护服务市场提供了机会 183
图表25:转移定价法比较表 184
图表26:武汉轻轨月平均日客流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轨道公司) 194
图表27: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与汉口地区道路形态图 196
图表28:武汉轻轨两侧建设形态分布图 196
图表29: 相关研究文献对轨道交通枢纽的分级及标准确定 199
图表30: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分级情况 199
图表31:日本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分级情况 200
详情:



无显示 无显示
郑重声明:资讯 【2009-201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设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策略研究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