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2010-04-24 20:17:08 阅读18 评论0 字号:

 

东莞中学   中山纪念中学   珠海一中

广州二中   深圳实验中学   惠州一中

            化  学科xx            2008.1.4

本xx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08夏季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这次奥运会要突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其中“绿色奥运”是指

A.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

B.严禁使用兴奋剂,使运动员公平竞争

C.所有奥运用品和食品全都是绿色的

D.奥运场馆建设均使用xx材料,不使用合成材料

2.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Mg(OH)2和Al(OH)3热分解生成的气态水可覆盖火焰、驱逐O2、稀释可燃气体,分解产物MgO和Al2O3能较快地与塑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及腐蚀性气体反应,所以它们可以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无机阻燃剂。

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C.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D.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xx,防止牛奶变质。

3.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TNT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4.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  ②肯定不含Cu2+   ③肯定含有SO32-  ④可能含有I-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5.化学实验中的很多气体是用盐酸来制取的,这就导致了这些制取的气体中往往含有HCl杂质,要除去HCl杂质而得到纯净的目标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如果广口瓶中盛装的是饱和NaHCO3溶液,则可以用于下列哪种气体的除杂装置是                             

A.H2                  B. Cl2                 C. H2S             D.CO2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1 mol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xx取代,需要2NA C12

  B、常温常压下,mg乙烯与mg丙烯中均含有(3m/14)NA对共用电子对

  C、标准状况下,22.4 L Br2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A

  D、1 mol·L -1 Mg(NO3)2溶液中含有NO3-的数目为2NA

7.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xx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3HNCO;    8HNCO+6NO2  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               B.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C.1 mol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          D.反应中NO2是还原剂

8.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xx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xx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       B.45mL       C.30mL      D.15mL

9.铜板上铁铆钉处的吸氧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此过程中还涉及到反应:

4Fe(OH)2+2H2O+O2=4Fe(OH)3

   C.此过程中铜并不被腐蚀

   D.此过程中电子从Fe移向Cu

10.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合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11、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  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  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  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12. X、Y、Z分别是三种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M、N、R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具有高熔点,而且有如下反应(条件未标出,方程未配平):

⑴X + Z → N;⑵M+X → N;⑶ M+Y→ R+X 。若X是非金属,则组成Y单质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ⅣA族           B.第二周期ⅥA族 

C.第三周期ⅡA族           D.第三周期ⅣA族

13.三氯化氮分子中每个原子其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且氮与氯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氮原子。则下列关于三氯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N元素的非金属性比Cl元素强

  B.在NCl3分子中N为+3价,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是HNO2和HCl

  C.在NCl3分子中N为—3价,NCl3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是NH3和HClO

  D.NCl3跟水反应生成NH4Cl、O2和Cl2

14.对于反应A(s)+2B(g) 3C(g);△H>0,C%跟外界条件XY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表示温度,X表示压强,且Y3>Y2>Y1

B.Y表示压强,X表示温度,且Y3>Y2>Y1

C.X表示压强,Y表示温度,且Y1>Y2>Y3

D.X表示温度,Y表示压强,且Y1>Y2>Y3

 

15、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起始VA=VB=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 X(g)+Y(g)  2Z(g)+W(g)达到平衡时,VA=1.2a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开始时,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快

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40%,且比B容器中X的转化率小

C.打开K一段时间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6a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D.打开K达新平衡后,升高B容器温度,A容器体积一定增大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 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 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17.已知下列两个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C2H2(g)+H2(g) C2H4(g)……①,

2CH4(g)  C2H4(g)+2H2(g)……②。已知在降低温度时①式平衡向右移动,②式平衡向左移动,则下列三个反应:

C(s)+2H2(g)  CH4(g) ;ΔH=-Q1……Ⅰ

C(s)+1/2H2(g)  1/2C2H2(g);ΔH=-Q2……Ⅱ

C(s)+H2(g)  1/2C2H4(g);ΔH=-Q3  ……Ⅲ(Q1、Q2、Q3均为正值),“Q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Q1>Q3>Q2     B.Q1>Q2>Q3     C.Q2>Q1>Q3     D.Q3>Q1>Q2

18.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 2Fe2++2Br-+2Cl2 ==Br2+4Cl-+2Fe3+

  B.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 CO32-+ 2CH3COOH=CO2↑+ H2O+ 2CH3COO-

  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  HCO3-+OH-=CO32-+ H2O

  D.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2CO32-+SO2+H2O ==2HCO3-+SO32-

19.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HSO3和NaHCO3的中性混合溶液中(S和C均用R表示):

c(Na+)=c(HRO3-)+2c(RO32-)

B.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

c(Na+)>c(Cl—)>c(CH3COOH)

C.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NH4)2Fe(SO4)2三种溶液中c(NH4+):①<③<②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O(aq)与NaCl(aq)中离子总数多少:N前<N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41分)

21、(5分)实验室里一些看似简单的基本操作往往需要方法或技巧,下表中A栏列出操作的要求或目的,请在对应B栏中填上方法或技巧:

 

22、(12分) I.课本中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⑴实验室可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写出该化学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⑵某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①                      ____;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②_____                _______

⑵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③                         ;你认为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④                       来计量

23.(10分)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含氧化钙约 40~50% ,较好的石灰石含 CaO 约 45~53% 。此外还有 SiO2 、 Fe2O3 、 Al2O3 及 MgO 等杂质。测定石灰石中钙的含量时将样品溶于盐酸,加入草酸铵溶液,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生成难溶的草酸钙沉淀 (CaC2O4·H2O),将所得沉淀过滤、洗净,用硫酸溶解,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生成的草酸,通过钙与草酸的定量关系,间接求出钙的含量。 涉及的化学反应为:

H2C2O4 + MnO4- + H+  →  Mn2+ + CO2 ­ ↑+ H2O(未配平)

  CaC2O4 沉淀颗粒细小,易沾污,难于过滤。为了得到纯净而粗大的结晶,通常在含 Ca2+的酸性溶液中加入饱和 (NH4)2C2O4 ,由于 C2O42- 浓度很低,而不能生成沉淀,此时向溶液中滴加氨水,溶液中 C2O42- 浓度慢慢增大,可以获得颗粒比较粗大的 CaC2O4 沉淀。沉淀完毕后,pH应在3.5~4.5,这样可避免其他难溶钙盐析出,又不使 CaC2O4 溶解度太大。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溶于盐酸后得到的沉淀物主要是            

(2)沉淀 CaC2O4要加入沉淀剂饱和的 (NH4)2C2O4 溶液,为什么?

                                                                              

(3)工业中通常先用0.1%草酸铵溶液洗涤沉淀,再用冷的蒸馏水洗涤,其目的是:

                                                                             

(4)写出硫酸溶解草酸钙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5)若开始用去m g样品,{zh1}滴定用去浓度为C mol/L 的KMnO4 溶液 v  ml,推出CaO含量与 KMnO4的定量计算关系。ω%=                

24、(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全体同学进入一家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做社会调查,工厂负责人向同学们展示两个处理方案,并向同学们提出下列问题:

方案甲:

 

 

   方案乙:

 

 

 

 

(1)两个方案哪个符合当前生产的绿色理念,为什么?

                                                                   ;

(2)写出方案甲中的②③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工厂负责人指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这么说的道理是:                                ;

(4)用简便方法检验红色粉末中是否含有过量的铁屑                           如果有,请你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                                          

(5)为了增加经济效益,该工厂把{zh1}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通过        、冷却结晶、         、洗涤、自然干燥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5、(8分)  对于弱酸,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各微粒的浓度存在一种定量的关系。若25℃时有HA H++A—,则K==式中:K为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为各微粒的平衡浓度。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电离方程式

电离平衡常数K

CH3COOH

CH3COOH CH3COO—+H+

1.76×10—5

 

H2CO3

H2CO3 H++HCO3—

HCO3— H++CO32—

K1==4.31×10—7

 

K2==5.61×10—11

 

H2S

H2S H++HS—

HS— H++S2—

K1==9.1×10—8

 

K2==1.1×10—12

 

 

H3PO4

H3PO4 H++H2PO4—

H2PO4— H++HPO42—

HPO42— H++PO43—

 

K1==7.52×10—3

K2==6.23×10—8

 

K3==2.20×10—13

 

 

 

 

 

 

 

 

 

 

 

 

 

 

 

 

 

 

回答下列各题:

    (1)K只与温度有关,当温度升高时,K值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在温度相同时,各弱酸的K值不同,那么K值的大小与酸性的相对强弱有何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CH3COOH、H2CO3、HCO3-、H2S、HS-、H3PO4、H2PO4-、HPO42-都看作是酸,其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

    (4)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每一步都有相应的电离平衡常数,对于同一种多元弱酸的K1、K2、K3之间存在着数量上的规律,此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规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1分)A、B均为无色盐溶液,B的焰色反应呈黄色,一定条件下A、B可以发生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一系列变化:

 

 

 

 

 

若E和F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不溶于酸,请填写下列空白。

    (1)气体E的化学式为       ,气体F的化学式为     ,C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E                    ;

    D+G→H                        ;

(3)在混合溶液G中滴人几滴石蕊溶液,可见现象为              ,

原因是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7.“C1化学”是指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物质为原料进行物质合成的化学。下图是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原料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其中“混合气体”的成分与水煤气相同;B的水溶液有xx防腐性能;D是C的钠盐,2mol  D分子间脱去1mol H2分子可缩合生成E;H是F与A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的产物。

 

 

 

 

 

 

填写下列空白:

(1)天然气主要成分的电子式是             ;E的化学式是                   。

(2)D、G的结构简式是D                    G                         。

(3)写出下列反应式的化学方程:

A→B                                

A+F→H                                。

六、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10分,考生只能选做一题。28小题为“有机化学基础”内容的xx,29小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xx)

28.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分子式是            。

(2)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B和C,C是芳香化合物。B和C的结构简式是

B:                          C:                            

该反应属于                 反应。

(3)室温下,C用稀盐酸酸化得到E,E的结构简式是            

(4)在下列物质中,不能与E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填写序号)                           。

①     浓H2SO4和浓HNO3的混合液  ②CH3CH2OH(酸催化) ③CH3CH2CH2CH3  ④Na 

⑤ CH3COOH(酸催化)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两项要求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写出其中的两种)。

①化合物是1,3,5-三取代苯   

②苯环上的三个取代基分别为甲基、羟基和含有C=O结构的基团。

 

                                                                   

29、已知A、B、C、D和E五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D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

请回答:

(1)  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

(2)  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             和         ;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          形,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 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若将1molE在氧气中xx燃烧,只生成1mol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                                          。

广东省六校200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化 学科参考答案

21、(每小题1分共5分)

①用指头捏紧滴管胶头排出气体,伸到液体里,放开指头

  ②先把玻璃导管要插入的一端用水湿润,轻轻转动插入橡皮管中

  ③用玻璃棒搅拌液体

  ④先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在试管口,慢慢竖直

  ⑤在试剂瓶中的液溴上边加一层蒸馏水,并用玻璃塞塞紧,用蜡封口

22、(每空2分,共12分)

Ⅰ⑴

⑵用pH试纸检测溴水与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若酸性明显增强,则猜想①正确;反之,猜想②正确(或其它合理方法)

Ⅱ.⑴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   发生倒吸

⑵过量的气体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数

23、(每空2分,共10分)

(1)SiO2    (2)保持较大的C2O42-离子浓度,使Ca2+沉淀xx。

(3)降低CaC2O4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少沉淀的损失,降低实验误差。

(4)CaC2O4·H2O+ 2H+= Ca2++H2C2O4 + H2O  (5) 或 % 

24、(共14分)

(1)乙 。甲方案{dy}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2分)

(2)② CuO + 2 H+=== Cu2+ + H2O (2分)    ③ Fe + Cu2+  === Fe2+ + Cu 。(2分)

(3)确保Cuxx置换出来(2分)

(4)可用磁铁检验是否含铁屑(或取样品加入盐酸看有没有气泡产生)(2分);

将所得铜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洗后再洗涤、干燥。(2分)

(5)蒸发浓缩 、过滤 (2分)。

25、(前4空每空1分,后两空每空2分,共8分)

 (1)增大     (2)K值越大,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以酸性越强

 (3)H3PO4   HPO42—

(4)K1:K2:K3≈1:10—5:10—10 (或答 K1>>K2>>K3,或者答K1远大于K2远大于 K3)

上一级电离产生的H+对下一级电离有抑制作用

26、(共11分)(1)  Cl2,   SO2,   NaCl   (各1分)

(2分)

(2分)

(3)变红色(1分).   A为BaCl2,B为Na2SO3,因A与B是等物质的量混合(Na2SO3+BaCl2=2NaCl+BaSO3↓)所以电解NaCl饱和溶液得到的Cl2和BaSO3与H2SO4反应生成的SO2亦为等物质的量,即Cl2与SO2恰好xx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最终得到C溶液只有酸性而无漂白性。(3分)

 

27、(前两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0分)

 

 

 

 

 

 

 

 

28、(前6空每空1分,后两空每空2分,共10分)

 (1)C16H2l04N

 

 

 

 

 

 

29、(前6空每空1分,后两空每空2分,共10分)

(1)1S22S22P63S23P6(2) HCl, H2S, V形(或角形或其他合理答案),极性分子。

(3)有无色气体产生            2H2O2===2H2O+O2↑   (4)CH4O。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