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韵悠长民俗宝贝展华彩_冬冬_新浪博客

 

世博会给山西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在这场盛宴中,能代表山西悠久历史文化的各种民间工艺当然不能缺席。在世博村里,有一个名叫萃艺馆的1000平方米展区,其中的200平方米为山西展区,这里将荟萃定襄木雕、广灵剪纸、平定刻花瓷、绛州澄泥砚、寺观彩塑、平遥推光漆器、繁峙银器、上党堆锦等晋味十足的民间工艺品。来自世界各国的客人,都能在这里瞧到咱山西的民俗宝贝。

萃艺馆山西展区位于世博村D地块,分上下两层,有民间工艺品展区和民间工艺演绎区两部分内容。世博会期间,这里将展出9个系列、352种山西民间工艺品,一期共计1万余件。这些民间工艺品能走上世博会,其组织参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参展艺人又有着怎样的世博情结?本报记者一一为您探班。

煤老板转型民间工艺

萃艺馆于今年3月底开馆迎宾。山西展区的门楼上装点着大红灯笼,广灵剪纸、上党堆锦等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品,让前来参观的人啧啧称赞;数十名身着白紫相间、中式绣花裙装的山西姑娘让人眼前一亮……

在宾客们盛赞山西展区的同时,谁能想到运作这个项目的人,竟是一位与煤炭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煤老板———郭根根。由“黑”向“绿”、由“挖煤”向“挖文化”的转型,郭根根结缘民间工艺、结缘世博会,基于去年我省的煤炭资源整合。

郭根根出生在宁武的一个山村,全村不足两百人,地不足千亩。改革开放后,郭根根承包了镇办煤矿。正当煤矿各项经济指标一路飙红之际,山西开始了煤企兼并重组,他义无反顾退出了奋斗几十年的煤炭行业,毅然转产。

2009年,郭根根转产之际,正是世博会宣传如火如荼之时。“7000万中外宾客齐聚世博会,那正是一个让世界认识山西的好机会。”素来爱好山西民间工艺的郭根根,瞅准了世博的契机,决定投资民间工艺,在世博会上为山西的民间工艺谋取一席之地。

几经周折才争取到展区

2009年10月起,已注册山西黄河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的郭根根,开始为上海世博会的山西民间工艺展馆奔忙。说起争取、建设、布展萃艺馆山西展区的前前后后,郭根根用“苦不堪言”来形容。

让主办方认同山西的民间工艺品,是争取展区的重要条件。一开始,主办方并不了解山西的民间工艺,为让山西的民间工艺品能在世博会上亮相,2009年10月、11月,郭根根曾一周4次往返于上海和太原,自己花钱买来平定刻花瓷、绛州澄泥砚等工艺品,一次次向世博会相关负责人展示。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郭根根的诚意和山西精巧的工艺品打动了主办方。2009年末,山西展区被确定在世博村A地块的位置,总面积共750平方米。

天有不测风云,展区位置确定后,由于要建世博安保处,原定的位置被占用了。展区面临二次择址的命运。“那时已是2009年末,各省的民间工艺都想在世博会上谋求参展之地。”郭根根说,A地块的位置被取消后,只剩下D地块的一块200平方米的展位,而且还有河南、甘肃等7个省份在争取。

争取不到这200平方米,山西的民间工艺品可能就没有机会亮相世博会。郭根根不得不在相关负责人办公地点“蹲点”守候,一旦负责人出现,他就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公关,同时,提前给主办方打去了展区租金和装潢款,凭借先前所做的工作,再加上山西民间工艺品优良的品质,郭根根终于争取到这块展区。

万余件工艺品惊艳亮相

展区确定了,如何让参展商品在世博会抓人眼球,也是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历史、自然原因,较之沿海城市,山西企业在地理上、心理上对世博会仍有距离,很多生产民间工艺品的企业对世博会显得冷漠,即使是有识之士,也有想为而不敢为、不能为的尴尬。

银质梅枝笔筒、银质牡丹富贵瓶、银质火锅……这些是繁峙县星河银业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该公司生产的很多银质生活用品和饰品,经过熔化、浇铸、成型和抛光等十几道工序,美观又实用,但由于缺少宣传、包装,没有形成品牌,该公司产品销售并不乐观,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

“我知道世博会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国外的消费市场,但苦于企业没有资金,我并没想参加世博会。”繁峙县星河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戴志强说出了企业的苦衷。

过去从事煤炭业时,郭根根就久闻繁峙银器的大名,在备展世博会期间,郭根根亲自找到戴志强,在看过产品、了解了企业的苦衷后,他立即付款购买了数件银器,“世博会就是要让世界看到山西的好东西,目前,这些银器已经送到了萃艺馆山西展区。”郭根根说。

和繁峙银器一样,绛州澄泥砚、平定刻花瓷等民间工艺品生产企业,同样因资金短缺、认识不到位等原因,不能或不愿将自己的产品送往世博会参展。郭根根除了花钱购买一些工艺品外,还建议这些企业到上海考察。经过各方努力,目前,已确定参展上海世博会的山西民间工艺品已超过1万件(一期)。

链接

一期参展工艺品名录

●寺观彩塑

彩塑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是泥塑的一种。自唐朝以来彩塑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彩塑的制作流程相对复杂,要求工匠具有非凡的技艺。因为彩塑作品采用纯手工制作,所以每件展品都是{dywe}的,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太原剪纸

太原民间传统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2500年的文化积淀,其剪纸艺术世代相袭,传承不断,延续至今。它大气雄浑、饱满圆润、审美独特、式样多变,地域风格突出。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和欣赏收藏价值。

●定襄木雕

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以雕刻材料分类的民间美术品种,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战国和汉代即有大量木雕俑和动物雕刻,唐宋时有人物、仙佛、鸟兽等木雕;明清时代小型木雕摆件、建筑木雕装饰和木雕日用器物大为发展。

●广灵剪纸

广灵剪纸历史悠久,为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作品线条清晰明快、纤细秀美,具有粗犷淳朴、浑厚劲健的风格。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

●繁峙银器

自古以来,白银代表财富,是身份和地位等级的象征。银多用于制造生活用品和饰品。银器的制造要经过熔化、浇铸、成形和抛光等十几道工序。银器美观又实用。

●平遥推光漆器

平遥推光漆器发源于山西平遥,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分为家具和工艺品两类,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工艺性。“推光漆”并不是漆的名称,而是制作漆器的一道工序。推光,就是抛光,是在器物上涂漆、打磨,{zh1}用手推出光泽。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


▲平定刻花瓷

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珍品,历史悠久,它以刀代笔,纯手工制作,在坯体未干之前刻画,线条流畅,具有独特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平定刻花瓷被确定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平定县被命名为“中国刻花瓷之乡”。



绛州澄泥砚

绛州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可追溯到汉,兴于唐而盛于宋,明代达至炉火纯青。从中唐起,历代皆为贡品。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在中国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四大名砚中,惟绛州澄泥砚为陶制品,雕琢细致,纹理缜密,墨汁不干,不损笔毫。



上党堆锦

上党堆锦为民间画类工艺品,是长治地区的特产。最早起源于唐朝,以各色丝绸锦缎为原料,经剪裁、渲染描绘等十余道工序制成,堆锦色彩艳丽、形象生动,通常用作装饰及礼品。

特写

七旬老艺人赴沪秀手艺

除了展示民间工艺品外,山西展区还有一块民间工艺演示区,各种民间艺人将在这里轮番展示山西民间技艺的风采。

今年72岁高龄的康冬云,是太原市柴村村民,有着60年的剪纸经历,号称“三晋一刀剪”。康冬云老人一剪刀下去,能剪出20种不同种类的动物,除了12生肖,还有大象、狮子等常见动物。近几日,康冬云正在整装待发,准备到世博会上晒晒自己的手艺。

“山西民间艺人散见于全省各地,除了小有名气的艺人外,很多普通艺人的技艺也很精湛,康冬云就是其中一位。”今年年初,通过朋友介绍,正在为世博会筹备展品的郭根根,得知这位老艺人后,派专人前去考察。考察人员回来后,用“行云流水”“眼花缭乱”等词语称赞老人的剪纸技艺。

为了证实康冬云老人的技艺,郭根根还将她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现场演示“一刀剪”。看着剪刀和红纸在康冬云手中灵活打转,郭根根感慨地说:“太神奇了,若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相信这位老人家还有如此技艺。”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晋韵悠长民俗宝贝展华彩_冬冬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