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什么做什么_开心果_新浪博客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是怎么样的?听起来是好像和我们的话题无关,其实不然。
  工人们,或者说体力劳动者为什么要反对“现代化”这个我们国家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呢?很简单,现代化了以后,他们就要失业了。我如果明年要去欧洲旅游的话,一定会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看一看。不是为了看水鬼,而是想看看阿姆斯特丹的集装箱码头(估计不让我进去,呵呵)。据我的上司说,那个码头是世界上{wy}一个全部机械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平时你根本看不到偌大的码头里有什么人,集装箱的装船、卸船、调配、疏港全部由机械系统完成,整个过程都由码头后面的一个控制塔里的几个人监控。听起来不可思议是吗?但这是事实,阿姆斯特丹集装箱港就是被业界的人称为“幽灵港”。
  中国在未来的10年里估计达不到这个水平,但重复性的简单劳动(不管是简单的复杂操作,还是复杂的简单操作)会逐渐逐渐消失,从事这些劳动的人的工资也会不断减少。试想一个全部自动化电脑控制的仓库会雇用几个人?这不是异想天开,在上海九江路上的那个停车库就给我很深的印象:那是个8层楼高的方柱形车库,这个方柱体的底面积不会超过50平方米,门口有两个中年妇女负责收停车费,司机要做的就是把车开进去,然后车库里的自动化机械系统会根据车主的停车时间把车子调起并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当车主回来取车的时候,自动化系统再把车子调出来。当我{dy}次看到这个车库的时候,我觉得我到了21世纪。这就是物流的未来!摩托罗拉的亚洲物流中心上个星期刚刚在天津保税区开工,中心建成后将负责摩托罗拉所有设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生产制造中心所需原材料的分拨配送,每年物流总量可达40亿美元,最终达到100亿美元以上,成为集国际、国内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中心。我想,像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物流中心就不是几个人凭自己的common sense琢磨琢磨就能做出来的吧。我的公司去年6月份的一艘5500TUE的第五代集装箱的首航命名仪式在上海外高桥码头举行,当我老板告诉我从船上走下来参加命名仪式的15个人就是包括船长大副在内的所有船员时,我着实吃了一惊。这么庞大的一艘集装箱船竟然所有的crew只有15个人!!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现代化。(顺便提一句,你说的P&O的老总{jd1}不会是海员,一定是船长,最起码做过大副!要知道,航运类企业是退役或转行的的船长大副的第二栖息地。我公司里就有好几个船长担任管理工作。还有,别把船长或海员想得那么土,一个合格的现代国际海员要掌握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绝不少于一个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量,他们要学的东西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他们的阅历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而且要做到一个船长最起码要20年,和他们的经历比起来,我们都是小菜一碟了。在公司里,我们可以看不起那些从香港派过来的专员,但绝不会看不起一个船长。)
  其实不只是物流界里做老大的都是accounting背景的,几乎所有行业做老大的都是accounting背景,这是对公司管理运作的要求。至于sales,我觉得以后物流行业,特别是3PL不会有sales了,取而代之的是consultants。就像那些留学中介的consultant,打着为你免费设计留学的招牌,等他给你设计出一套适合他那个中介所操作的方案后,你不就得用他这个中介嘛。但留学中介是最纯粹的黑心掮客,物流的设计研究就要比留学中介要复杂多了,因为这是科学。所以这些物流企业里的consultant才是以后物流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这些物流专家往往就决定了一个物流企业业务量的大小。据说,9/1在上海的物流招聘会上,一些物流企业为物流设计师开出了10万年薪的起价。这种物流设计师就是我所说的物流企业的consultant。
  我提到SAP,不是说我以后一定要去SAP。事实上ERP只是把物流和供应链作为一个模块做进了ERP。现在市场上专门做物流软件的大多是国内的公司,只有惠普一家外企也做物流软件。所以我说,既然这些软件涉及到了物流的管理思想和技术,那我们学习物流的人以后应该会有机会到这些软件企业里做一些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事。因为不管这些软件怎么设计,他体现的还是管理理念,总得先有管理理念,才有管理软件吧。比如现在已经有了适合3PL的管理软件,但没有适合4PL的软件,为什么?就是因为国内的人刚刚把3PL搞清楚,谁还会知道4PL啊?我就不信软件公司在开发一个企业应用软件的时候就不需要做调查了?就不需要听取专家的意见了?难道一个物流软件就可以凭一帮子学计算机的凭空做出来?计算机可以帮助我们体现我们的想法,但永远都不会代替我们思考。任何时候,掌握{zx1}管理理论的人永远是引导管理软件的人。
  我赞同在本科阶段应该念一些专业性不强的学科(比如数学、英语、历史、哲学、一般管理等)。在Warwick,我碰到的许多读本科的老外都是读一些我们国内没人读的专业,我感到奇怪,他们就说,本科是感受大学的时候,没必要这么快把自己限制死了,等到了postgraduate时候再决定自己以后的职业。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硕士的话,你在别人的眼里就是这个专业的专家。什么是专家?The people who know more and more about less and less.管理学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侧重早就是各成体系了。比如,“金融管理”会和“物流管理”一样吗?学个一般管理学硕士出来的话,别人到底是要用你哪一方面的专长呢?难道你要再去和本科生一起竞争去做IQ,EQ体现你的学术外的能力吗?这也是英国的公司一般不招postgraduate的原因,因为他们的招聘系统就是针对不限专业的本科生,筛选出各方面能力较强的人,然后在公司里培养。WMG最早的时候只有EBM,MSE这么两个专业,但随着发展先后开设了ITM,eBM,Q&R,SEAL这几个专业。目的就是为了细分专业到各自的侧重点上去。我想没人愿意花了二十几万回国后对别人说,我只是万金油,哪儿都没专长吧。
  讲个故事:苏军在二战中取得斯大林战役的胜利后,向西长驱直入,直奔希特勒的老巢-柏林而去。但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时候,苏军突然停止前进。面对节节败退到德军,苏军反而后撤很长一段距离(具体记不得了)。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苏军的后勤补给跟不上了。如果你问十个军人,什么是军事作战中最重要的?里面有一大半都会说是后勤(虽说这是个比较土的词)。军事中的后勤供给就是物流的雏形,Logistics这个词就是来源于二战中美xx来管理配置后勤补给的系统。
  说到降低成本,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裁员,但现代制造业和零售业的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只有10%是人工(direct labor),35%是一般管理费用(overhead),而55%是物料相关的费用(materials),这里面就包括原料费用和物料生产移动储存的费用,而这就是供应链和物流主要瞄准的对象。moreover,通常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的物流系统也会在labor和overhead上有相当比例的成本降低。当今社会,市场对于产品的价格、时间、质量和个性化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市场压力下,没有一个企业会轻视供应链和物流在“降低成本”这个核心策略上的作用。WAL-MART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它高效的供应链。但像其他行业一样,实际运作这个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人大部分还是在做比较低层次的机械式工作,但这些低层次工作随着技术的发展会逐步被淘汰(工人们可能会罢工,呵呵)。
  然而,对于我们出来学习供应链物流的人来说,我们要研究的是整个供应链的设计和管理、系统的整合、企业资源管理、库存管理、工业工程技术、项目管理、产品发展、物流配送、仓储与包装、运输技术、成本控制、评价系统等领域,以及与之相交叉的金融财会、组织行为、市场、法律、贸易、品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才是供应链和物流真正研究的东西。
  当今社会是一个建立在物质流动上的社会,知道这个流动的成本占GDP的多少吗?日本是8%,美国是10%,中国是13%。日本的物流控制做得{zh0},所以日本的物流总体成本占日本GDP的比例就低,整个日本社会的运作效率就很高,日本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就占优势,这也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所以中国政府要发展物流。
  其实我们现在提的“物流”概念还是存在误区。大家都说物流,很少提供应链。而在西方国家,供应链才是非常重要的。那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呢?简单来讲,比较像我们国内说到的“采购”的作用,但采购只是面对{dy}层的供应商,而供应链管理是负责整个链条里的供应商。现代社会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比如通用和福特的竞争其实是通用的供应链和福特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其中就有许多理论和工具去合理化挑选、配置和设计供应链,其中涉及到的不只是技术问题,与政治、文化、地域差异也是有关系的,我在这儿就不详细说了。所以光是在这一块,学物流的毕业了就有广阔的职业前景,但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非常高。
  有了供应链,我们再来看物流。除了供应链管理的就业方向外,在物流这一块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制造类、零售类企业的内部生产物流管理。这一块其实是和生产部门有关系的,是整合在整个企业的决策系统里面的。知道MRP、MPR2、ERP吗,生产物流就是整合于这些企业资源管理软件中重要的一部分。生产物流要从供货商进货,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但同时又不能保持太高的库存水平。光是如何找出一个合理的库存水平就要涉及到一个企业的{zg}策略、市场预测、生产能力等因素,一系列的数学模型都运用于其中。jade1115说到的管料管仓库就是属于生产物流,但很遗憾这只是最基础的属于操作型的工作,只需要按软件提示做就可以了(如果她的公司使用MRP或是ERP的话)。但至于这么一套管理系统是怎么设计出来的?里面的成本是怎么算的?里面的原理如何?这样做能省多少钱?节约多少劳动力?灵活性有多少?这恐怕就是你们的CEO要关心的事情了。而制作这些软件的都是哪些公司呢?大型企业的EPR:德国的SAP(超大型企业管理软件的巨无霸),美国的CAI(SAP的主要竞争对手),SSA(不容忽视的力量),Oracle(这个应该知道了,但在这个市场里只能算是个小弟弟了),还有微软也开始已经着手进入这个市场了。中小企业的ERP:IBM的广告算是做得很响亮了,用友、金蝶是做财务软件起家的,也算做的不错。但如果这些公司不懂供应链和物流又怎么来做这些软件呢?所以这是又一个学物流的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机会。
  生产物流还包括原料和成品的运输,也就是许多货运公司称为的shipper(货主),至于连锁超市的内部物流就更加复杂了。所以生产物流绝不是这么简单的。在一些近来到warwick招聘的英国制造类公司(Rolls Royce, O'real,Caterpiller等)的介绍材料中,大家在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me里都会发现logistics这一项。就是在一些咨询公司的资料里,你也会发现供应链和物流的业务项目(比如:accenture等),这就又是学物流的一个就业方向了。所以真正成熟的制造类、零售类企业需要物流人才。
  物流的第二块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的天地其实很广阔,从产品、半成品或原料离开工厂一直到送达顾客(包括最终客户和供应链客户)的手里的过程其实都是第三方物流能涉及到的。有许多公司把这些企业外的物流和配送做成了inhouse,但更多的公司或者说趋势是outsource logistics function。这些公司outsource物流不只是为了把运输问题解决了,他们还希望从第三方物流公司那里得到专家的指点,希望能把3PL的服务、技术和系统整合到自己的公司系统中从而降低公司的成本。这才是3PL发展的{zg}境界。
  提到第三方物流,是不是有的人想到了皮包公司?那我告诉你什么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UPS,FEDEX,马士基物流,中远物流等所有把自己称为物流公司的公司。因为这里面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所以很多人对物流公司的感觉都不好。事实上,国内的物流公司(包括外企在内)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原来做传统运输、快递行业和运输代理的。过去的2年中,这些公司纷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一般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改成了物流公司,但实际上公司的主要业务还是传统的运输项目或是货运代理,并没有把物流这个概念中其他的重要因素引进来,特别是“成本”这一块。这其实还不能怪这些公司,这和中国的一些制造类零售类企业是有关系的。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大部分制造类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供应链和物流”这个概念并没有在这些企业中展开。国外的物流概念是从制造类企业发展开的,然后再改变了传统运输行业公司的概念。但中国却是运输行业公司都把嫁妆准备好了,可新郎官(制造企业)还迟迟未到。说道底这是和中国的体制以及市场开放程度有关系:中国的国际运输市场早就与世界接轨了(特别是航运业),但国内的制造业市场却是逐步放开的,就拿汽车来说,现在进军中国市场的国外汽车品牌都是和国内企业合资的,这是一个国家保护国有企业的政策,但同时也减缓了国外先进的管理概念输入中国的制造类企业。
  中国现在的物流公司很多,就像当初的网络公司那样,市场最终会集中到几个比较大的物流公司手中,就像现在的航运市场一样,排名全球前二十位的国际班轮公司控制了将近全球80%的货量(又一个经典的pareto analysis)。市场会理性化,制造业和零售业会越来越接受供应链和物流这个概念,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从事物流中高层次的工作,行业中的工作将会逐步细分,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也会逐步从“运输”转到“降低成本”。但这个过程至少要5年,而且这个推广正确物流概念的任务主要就是由现在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学习物流的学子们担负了。
郑重声明:资讯 【物流学什么做什么_开心果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