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易市场猜想

    

 

专业人士分析指出,全球的商业组织形态经历了杂货店、百货商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一系列的发展演变后,又回过来连锁经营到社区便利店。但无论怎样变化,马路市场始终草色新鲜,最能代表大众的生产生活方式

造一座体量巨大的建筑,将内部空间分隔成一间间铺位,然后出租或者产权出售。经营户可以自由装点自己的铺位,并且被默许挖空心思地占用其铺位前的公共通道。市场内常见到背着黑色塑料袋或者是蛇皮袋的人穿梭其中。在夏天,甚至可以透过空气中弥漫着的汗臭味与耳边不绝于耳的讨价还价声去感知一个市场的热闹与躁动。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对于社会商品尚缺乏的中国而言,这样的购物感觉很棒——所以进入市场的人一下子处于一个商品丰盛、充满选择的世界里,人们的购物冲动会瞬间迸发。

从商品紧缺到过剩、从无所选择到眼花缭乱,随着商业的不断前行,顾客也开始升级自己的购买形式。众多国际化、专业化的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的进入,让土生土长的商品交易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商业竞争之中,他们被理所当然地套上脏、乱、差的帽子,面临着被边缘化的事实。

但顾客真的会抛弃他们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传统的商品交易市场在发展,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地进行演进,商品交易市场这种形式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吻合的,因此就其生命力来说,在经济发展中还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

随着各种新型流通业态的兴起,以及网络技术对流通领域的渗透,商品交易市场早期的各种功能都在发生褪变。而关于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不妨来一次“大胆猜想”。

 

趋势之一:零批兼营抵消差距

 

批发和零售的界限正在日益淡化,麦德龙等仓储式连锁超市的发展便是一例。零售商可以开设专门的门店类型去面对以批发为主的中小商户、个体业者、并兼营零售的消费者。仓储式超市针对的顾客多为小零售店、小餐饮店或集团消费等的采购者,这样的企业虽然是零售业态之一,但这些企业实现的是零售连锁批发的利润。目前采取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是外资商业企业。

对于批发企业而言,充分利用自己的信誉优势、渠道优势和人才优势等自办零售亦未尝不可。通过向零售领域的拓展,可以直接了解零售企业和消费者需要,有助于科学地组织货源,提供优势服务,扩大销售。批发企业向零售领域延伸还可以将批零交易内部化,以节约交易费用。特别是小型批发企业,能够有效避开与大型批发企业的直接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说零售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决定批发企业的效益。批发企业必须强化为零售服务的观念,努力使自己具有独特的信息价值,建立数据库,为零售业活动提供全面支援服务。除了向零售企业转售商品外,还应向零售企业提供促销、广告营业技术指导和全方位服务;为零售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零售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和预测,提供商品结构调整方案。

 

趋势之二:电子商务批发交易

 

有人曾问马云:阿里巴巴{zd0}的对手是谁?马云不假思索:是沃尔玛。

虽然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风生水起,但其充当的只是中介服务的提供商。无论平台上的现金流量有多大,供需双方交易多么活跃,市场多么广阔,那些仅仅是交易额而并非销售收入。

 

实际上,传统批发和零售行业拥有垂直电子商务网站不曾有的四大优势:传统市场有多年的实体经营,诚信和产品乃至服务都可以让网购用户更放心;庞大的供应链所提供的丰富产品也可以给网购用户提供充分的选择和更多的购买机会;可以很容易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第三方物流建立对接,并形成物流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拥有一批深谙消费者心理和习惯的专业人才。

目前,商品批发的网上交易还不普遍,总规模还不大。但是总的来看,通过电子商务进行批发交易,是我国大宗商品流通的发展方向,有着光明的前景。电子商务的兴起的确给我国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商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批发交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和模式。凡是适宜进行大批量批发的商品,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有效的延伸交易半径,扩大交易商圈,加速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

 

趋势之三:过渡为现代物流

 

物流对于市场而言,原本只是配套,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但是随着物流问题逐渐成为市场发展的瓶颈,现代物流于是成为了大型批发市场的产业方向之一。各类专业的大型批发市场,其商品种类、厂家路线都有自己的特征,需要专业物流服务。目前出现的两种可行的解决模式是:类似于中国轻纺城和华南城自建物流企业;以及像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那样的建立物流园区,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入市场,进行正对性服务。无聊是自营还是外包物流,针对性的专业物流成必须。

而连锁经营方式在各种零售业态中的引进,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国的批发企业所具有的良好信誉和庞大的进货渠道是许多零售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可以对现有仓库、网点、设施、设备加以改造,逐渐发展成为集仓储、包装、加工、分货、配送、运输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化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为其他连锁企业提供高效率、少批量、多品种的商品配送服务,从而帮助零售企业实现零库存。

 

趋势之四:专业市场MALL化

 

“十五”期间,我国批发交易市场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方面,商品交易向大而专的专业市场或专业市场群集中;另一方面,在交易市场内部,交易向经营大户集中。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的批发交易市场的统计显示,2004年,国内综合性批发交易市场的比重已下降为46.4%,自2000年以来这一比重平均每年下降1.9%;而专业性市场比重则由2000年的46%上升至2004年的53.2%。

 “我们的社会商业正在MALL化,这种商业的MALL化不仅仅只属于购物中心、超市,同样也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商业形态——专业市场”, 颐高集团董事长翁南道在自己一本名为《是谁创造了中国专业MALL》的书中如是说。如今他领导的颐高数码广场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翁南道从中深感专业市场的转变与转型:从最初的马路市场、大棚市场,到今天吸收Shopping Mall的优点,创造出本土适应性更强的商业模型“专业MALL”。

这恰恰说明,专业市场要相信自己过去已经积累的优秀管理经验。毕竟,在商业地产领域,开发一个10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是件困难的事情,可是开发一个动辄几十万平方米甚至上百万平方米的专业MALL却比比皆是,而且成功率甚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商业地产领域,近年内势必会掀起一场专业MALL革命。

 

趋势之五:自愿连锁批发配送

 

目前在我国自愿连锁批发配送模式有三种:一是以批发为主的自愿连锁交易模式,如双汇等以某类产品生产商为自愿连锁总部实行的批发配送模式,或以批发商为主的自愿连锁交易模式,如上海的宝贡、北京的隆华、西安的农科等;二是联合采购模式,由多个零售企业联合组织采购,在不改变各自企业性质的前提下,共享共同采购所带来的批发利润,如上海家联、河南四方联采等;三是区域优秀零售企业加盟国际自愿连锁组织,共享国际知名自愿连锁组织对某类商品量化的优惠待遇,将社会性批发利润纳入自愿连锁组织内部共享,如近两年进入中国的美国IGA和欧洲的SRPA。 

 

趋势之六:海外复制中国市场

 

中国市场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么?初级市场能不断升级么?对于这样的问题,答案也许还有待时间的检验,然而,中国人开办的海外市场在全球的遍地开花,或许从行动上为这一疑问做了{zh0}的注脚:10月28日,位于荷兰海牙市的“欧洲中国商品调拨中心”(ECTC)正式开业,目前ECTC自营超市的采购工作已经启动。中心总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其中展览净面积9000平方米,设国际标准展位500个;自营超市10000平方米;可租赁摊位200个,拥有独立配套的物流公司。先期建立的还有南非中华门中国商品批发零售中心、阿联酋中国龙城、伊朗中国商贸城、巴西中华商城等十余家海外市场。

 

趋势之七:资本运作批发市场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商品市场普遍不重视市场的资本运作。国外知名大市场一般地说都是股份化公司,上市的比率也比较高,我国的市场股份化程度比较低,已组织股份制公司的市场也不够规范,不少市场的运作主要靠摊位租金来维持,市场的更新改造速度很慢,物流和商流设施都比较落后,难以实现规模扩张和运行质量的提高,在我国千家上市公司中,需要仔细筛选才能找出诸如轻纺城和农产品这类典型的进行批发市场运作的公司,这个比率相对太小。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相关人士的重视,一些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也正在做各种准备,为最终上市而默默奋斗着。如果发展顺利,那么海宁皮革城、颐高数码广场等一批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将无疑会步义乌小商品城上市的后尘。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交易市场猜想】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