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

引用 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

2010-04-22 21:25:10 阅读9 评论0 字号:

 

引用


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
 
 

安徽省公安厅

皖公通[2007] 105号

[省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试行)》的通知

各市公安局:

      为了规范我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工作,提高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水平,,根据《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49条规定,省公安厅制定了《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在事故处理办公场所醒目位置公布《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试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各地在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报告厅交警总队。 

抄送:公安部交管局

安徽省公安厅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日

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试行)

{dy}条 为规范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工作,促进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具体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对因当事人过错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按照本规则确定当事人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认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没有证据证明双方当事人有交通违法行为;

 

(二)交通意外事故。

 

因三方以上当事人过错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依据各方当事人过错作用大小确定当事人责任。

 

第三条 本规则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分为严重类、一般类、隐患类(具体行为附后):

 

(一)严重类过错行为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交通事故中起主要以上作用。

 

(二)一般类过错行为是发生交通事故的条件,在交通事故中起次要作用或者不起作用。

 

(三)隐患类过错行为是驾驶人不具有安全驾驶车辆能力以及驾驶车辆存在安全隐患,道路设施、道路施工作业存在缺陷的交通违法行为,在应当避免而未能避免的交通事故中起主要作用;在难以避免的交通事故中起次要作用。

 

判定隐患类过错行为对于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否应当避免,应当以法律法规有关安全驾驶以及道路设施、施工作业安全的规定作为依据。

 

第四条 一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双方当事人同时具有(一)、(二)(三)行为的,承担同等责任。

 

(一)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致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

 

(二)当事人驾驶机动车在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违反信号通行规定碰撞其他车辆、行人造成交通事故的。

 

(三)当事人驾驶机动车越过划有禁止穿越的道路中心线或者隔离设施,与道路上的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四)当事人驾驶机动车进入非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通行范围,刮撞非机动车的。

 

(五)当事人驾驶机动车在信号灯控制人行横道或行人通行范围刮撞行人的。

 

(六)当事人所驾驶机动车的装载物在遗洒、飘散运动过程中,引发交通事故的。

 

(七)当事人驾驶机动车倒车时,碰撞、刮擦停放的车辆、物体、行人的。

 

(八)当事人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穿越中央分隔带,与其它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

 

(九)当事人驾驶机动车在城市快速车道、单行道、高速公路逆行造成交通事故的。

 

第五条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经调查另一方当事人有严重类过错行为的,逃逸的一方当事人负主要责任,另一方当事人负次要责任。

 

第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检验鉴定的基础上,查明交通事故事实和当事人过错行为,依照本规则第三条规定认定当事人过错行为所属类型,对于认定隐患类过错行为的根据作用大小,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由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导致交通事故的,该当事人负全部责任。 

 

(二)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有严重类过错行为的,负主要责任。

 

(三)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有一般类过错行为的,负次要责任;其中不按规定装载、乘坐过错行为被追尾相撞的不负责任。

 

(四)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有隐患类过错行为,该行为对于应当避免的交通事故未能避免的,负主要责任;难以避免的,负次要责任。具有隐患类行为的当事人驾驶车辆正常行驶被追尾相撞的,不负责任。

 

(五)一方当事人有严重、一般或严重、隐患等两类以上过错行为,另一方当事人只有一种过错行为的,对有两类以上过错行为的一方以作用大的一类过错行为作为认定其负主要责任的依据,但是其他过错行为也应当在交通事故认定书中载明。

 

(六)双方当事人均有严重类过错行为或者均有起主要作用的隐患类过错行为的,负同等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过错行为应当承担交通事故责任有特别规定的,应当依照特别规定确定当事人责任。

 

第七条  遇有本规则未列举的交通事故情形,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及检验鉴定的基础上,根据当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第八条  本规则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在此之前发生的交通事故尚未作出事故认定的,依照本规则确定当事人责任。

 

第九条  本规则由安徽省公安厅交通xx总队负责解释。

 

   附件:当事人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有关的过错行为分类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引用安徽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