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窗杂志社官方网站-> {dj2}策划-> 嘉兴求解“用工荒”
  3月中旬,嘉兴市经贸委官员兴奋地向媒体“爆料”:2010年嘉兴市工业开门拉出了一根漂亮的“大阳线”,一二月份工业总产值达到613.4亿元,同比增长44.6%,比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增长25.6%,纺织、服装、皮革、造纸、化工、化纤、建材、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通信xx行业全线飘红,产销率高达97.35%。
  开年的红火,让嘉兴的企业主们脸上露出久违的愉悦之情,但措手不及的“用工荒”又让很多企业主面露难色,面对漂洋过海前来的外贸“大单长单”,扼腕叹息。
  3月中旬,嘉兴市经贸委官员兴奋地向媒体“爆料”:2010年嘉兴市工业开门拉出了一根漂亮的“大阳线”,一二月份工业总产值达到613.4亿元,同比增长44.6%,比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增长25.6%,纺织、服装、皮革、造纸、化工、化纤、建材、通用设备、电气机械、电子通信xx行业全线飘红,产销率高达97.35%。
  开年的红火,让嘉兴的企业主们脸上露出久违的愉悦之情,但措手不及的“用工荒”又让很多企业主面露难色,面对漂洋过海前来的外贸“大单长单”,扼腕叹息。来自嘉兴市劳动保障局的数字显示,嘉兴劳动力缺口9.5万人。对比当地拥有100多万外来劳动力这个“分母”,嘉兴市经贸委官员对记者表示:“嘉兴没有出现大范围用工荒现象。”
  与东部其他沿海工业发达城市比起来,嘉兴的“用工荒”程度确属“中度”。比如广州,用工总量为683万人,缺工15万人,嘉兴比广州缺工率更高。但和佛山相比,嘉兴的情况还要好一些:佛山劳动力缺口28.3万人,劳动力供求比是1∶3,而嘉兴是1∶2。“嘉兴老板很少克扣工人工资,社会治安又好,外来劳工还被尊称为新居民,这么善待外来劳工,还闹‘用工荒’,那我们就不能小看‘用工荒’现象了。”《嘉兴日报》一位同行如是说。
  因此,透过嘉兴来解剖“用工荒”现象有其独特的样本价值。
  
  “政府感情用事”
   “人员流动有规律性,根本原因是人家不需要到这边来了,东部的房价高,人家几个月薪水买不到一平方米,没办法安家,不能老是住在城市边缘的小屋里,社会尊重也没有吧?而且西部和东部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同质化,对东部来说,这些行业可能慢慢就没有了。”费晓波,某外资集团副总经理,他是不赞成“用工荒”这种论述的,“本质上这是一个产业调整问题。”
  根据嘉兴市统计局2008年的调查,嘉兴57.8%的“新居民”居住在厨卫设施不齐全的房屋,居住在工棚、简易房的有7.8%,居住在车库的有2.0%,只有28.4%的“新居民”居住在厨卫设施齐全的房屋里,“新居民”的居住条件直接影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再加上每周平均上班6.4天,每天10小时,他们根本没有时间、精力过业余生活,76.7%的“新居民”业余时间以看电视打发,过着低质量的生活。
  因此,看到嘉兴市各级政府组织上百家企业到西部去招工,费晓波直呼不妥。“这种忙政府帮不来,招来的人在工作当中出现不能被企业接受的情况以及不能xx适应公司的要求被公司方辞退时,劳动者往往会责备当时的组织者——政府。”他说,招工是企业微观管理的事情,是一种市场行为,行政干预只会帮倒忙。一方政府出于对产业空心化的担忧,或者出于维护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诉求,不甘坐视“用工荒”阻挡经济复苏,跳到{dy}线帮企业招工,这是“政府感情用事”。
  记者拿到嘉兴市经贸委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春节后企业用工情况分析》,对于“企业招工难的原因”,这份报告给出了理性的分析——
  “从大范围来看,由于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各地经济都得到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量增大,使农民工就业空间的选择上更为灵活多变,劳动力资源呈多方向、多区域流动趋势,原来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集中流动的劳动力转向全国范围。2008年危机发生后,原劳动力输出大省当地政府非常重视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积极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吸纳了大量本地劳动力。其次,由于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相继出台取消农业税等重大政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增强了农民工在家安心务农的信心。再次,危机发生时,部分企业采用裁员减薪措施应对危机,极大挫伤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从我市出现招工难的企业来看,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如纺织服装业。这些企业招工难的原因,一是工资待遇偏低,用工缺乏吸引力。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基本月工资一般为1200~1500元,大部分企业低于1500元。我市与周边城市湖州、台州、昆山等地相比,平均月工资相差200~300元。二是劳动强度大,月收入工资超过2000元的熟练工,日平均工作时间达8至10小时。三是工作环境差,纺织企业一般噪音较大,正如一位纺织业主所言,许多员工要离开企业,是因为受不了织机的噪声。四是用工不规范,权益难以保障。这类企业由于人员流动性大,个别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存在不与外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等行为,容易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面对这样的“原因”,政府出头去帮企业招工,其弊端不言而喻。事实上,这份“官方答案”也间接呼应了费晓波的呼吁:让企业自己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企业自己考虑,要不要减少生产规模,要不要转型,行政干预只能是一种负的服务。”费晓波说。
  
  “质”的复苏仍稀罕
  嘉兴拥有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其下辖的桐乡县濮院镇是中国{zd0}的羊毛衫生产基地。今年春节一过,濮院就出现了大面积“用工荒”,羊毛衫企业劳动力缺口近50%,3000多家毛衫企业为招不到足够的工人而发愁,用工短缺问题以及日益看涨的薪酬,已成为这些赚取微薄代工费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一块“心病”,但“量”的复苏依然刺激着产能扩张的冲动。
  “主要缺操作工,工种重,时间长,工资待遇不太高。”濮院羊毛衫技术学校校长刘斌功介绍说,从去年末到现在,该校只培训了100来人,而往年这个数字是800~1000人,“来学的人少了”。刘斌功还发现一个新变化,现在很多男生都喜欢学习一项“套口活”技术,5年前只有12%的男生愿意学习这项技术,现在是80%,“干活轻松,月薪3000元左右”,这说明“新学员在转型”。
  在刘斌功看来,濮院羊毛衫行业操作工短缺原因有三:一是企业老员工转型当电脑操作工了,由此空出一部分岗位;二是全国羊毛衫工厂遍地开花,一部分转移到其他区域去了;三是从其他行业转型来的人,需要培训才能上岗,但要交学费,他们不愿意学,没进工厂,没进培训学校,又走了。这表明,“量”的复苏面临着严峻挑战。事实上,整个嘉兴“用工荒”,以技能型岗位缺口为主,达到6.8万人。
郑重声明:资讯 【南风窗杂志社官方网站-> {dj2}策划-> 嘉兴求解“用工荒”】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