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儿歌《落雨大》逻辑不靠谱

        4月22日早上广州地区下起了特大暴雨,手机频频发来红色暴雨警告,落雨大,水浸街,广州的排水工程本来就很糟糕,一路上看见不少低洼的菜市场,停车场、十字路口都变成了汪洋大海。刚好是上班时间,这给市民带来极度的不便,可以用“路上行人欲断魂”来形容路人的落魄,很多车在汪洋大海中变成了一叶扁舟。
      我要上班,也不能幸免,在水世界里艰难的淌到办公室,公司却热闹非凡。这边厢小琳走过来,{dy}句话就是:“给雨淋到了吗?你看我的衣服,5~5~5~”我笑着回答:“你看我的衣服、鞋都可以拧出水来了。”那边厢,小杨:“谁有拖鞋借我一双?” “我这有一双湿的,要不要?” “我要!” 话音刚落,一个小妹妹的声音:“谁有拖鞋借我~~?” 
......  
      我坐在办公室做着白日梦:要是这场雨下到云南该多好啊!还哼起儿歌。 
     这是广州流传最广的儿歌,大人小孩都会唱,但是经历了糟糕的水世界后,却丝毫感受不到它的美好和意境,更多的觉得歌曲的逻辑有些问题。记得那个哲人说过:“世界上从来不却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觉得应该改为:“世界上从来不却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心情。”今早的大雨就验证了我的心情。 
      通常说“落雨收柴、落雨收衫”,下大雨去卖柴,岂不是要淋湿了?湿柴谁会买呢? 
      歌词里说的花鞋、花袜应该是绣花布鞋、绣花袜子,在水浸街的情况下,如果要出街,至少要挽起裤管脱鞋趟水,以前更多的是穿着木屐上路的,谁还会穿着绣花布鞋在街上乱跑? 
      还有“珍珠蝴蝶两边排”的情景,落雨大时的飞鸟、飞蛾,都忙着逃命去了,不知道蝴蝶是怎么出现的? 
     为什么自相矛盾的歌词却经久不衰?我假设了几个可能: 
      1、卖柴是以前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没钱,就是下大雨也要去卖,否则就没饭吃,也有可能是确定了买主才送过去的,这样的柴不会太湿。 
      2、可能逛街的地方相对排水好,比如像北京路一带的排水系统古时就很好,这样爱漂亮的嫂子穿花鞋花袜逛街还可以勉强说过去的,但是毕竟下大雨还是和少人去逛街的。 
      3、阿嫂去逛街时,看见商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心花怒放,试着漂亮的衣裙,对着镜子,左看看右看看心情开朗、阳光明媚,意像着蝴蝶飞蛾围绕着她飞舞,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吟作者的浪漫臆像了。 
       看来,糟糕的心情,不仅仅缺少美的发现,还缺少很多浪漫和想像力。



郑重声明:资讯 【广州儿歌《落雨大》逻辑不靠谱】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