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地震靠鱼类?
中新网1月13日电据美联社报道,海地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发生7.0级强烈地震后,位于首都太子港的总统府及多座其他政府建筑被震塌,包括外交部在内的多处通讯和电力供应中断。而且,地震发生时在太子港工作的当地人士称地震可能“造成数千人死亡”。海地当地时间12日下午发生地震,此次地震震级为7.0级,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约15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这是当地录得发生的最强地震。在1984年,该地区曾发生6.7级地震。美国地震勘探局的科学家估计,此次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数量将相当惨重

海地大地震让我想起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新兴的重工业唐山蒙受惨重灾难,被夷为一片废墟。 地震的影响区域极大,强震波及我国东部的广大地区,北起黑龙江的满洲里,南至河南的漂河,东临渤海湾,西抵宁夏的名咀山,1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的几亿人受到扰动。遭受地震破坏的区域约21万多平方公里,其中严重破坏区3万多平方公里。区内民房大量倒塌,农田淤满泥沙,水渠、水并堵塞,公路,铁路、桥梁损毁。据京津唐地区累计,地震中死亡24.2万余人,重伤16.4万余人,轻伤者不计其数。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地震的影响波及大半个,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產损失,这是中国大陆自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以来,伤亡最为惨重的一次。
地震是地壳发生的震动,绝大多数是由于地壳的断xx动造成的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人们希望通过预报地震来避免和降低损害。人们发现,在地震前夕和地震时,常会有深海鱼类浮于海面上,地震过后,有时还会出现大量鱼类死亡现象,人们怀疑,鱼类能够预
地震的发生。

据《商报》2004年2月27日报道,台湾花莲县渔民于2月25日上午在秀林乡崇德外海捕获一条长约2米的银白色怪鱼。根据记载,这种银白色怪鱼属于月鱼目,粗鳍鱼科,名为“石川氏粗鳍鱼”俗称“龙宫使者”。

渔民指出,这条长约2米重达17公斤的白鱼,体型较白带鱼大出好几倍,所以渔民又称之为“白鱼舅”或“白带鱼舅”。据悉台东太麻里海域去年也曾捕获“龙宫使者”,花莲地区{zh1}一次捕获是在两年前,当时是在一次大地震之后,巧的是2月23日花莲外海才刚发生规模5.3级的地震,隔{yt}渔民又捕获“龙宫使者”。
1980629日中午,日本千叶县鸭川市附近的海面上漂浮着一条处于昏迷状态的乌贼。这条乌贼全长2.93米(包括脚爪),体长1.15米,重39.5千克。第二天,日本伊豆半岛附近发生了6.7级地震。当天下午420分,千叶县的馆山也发生了地震。鸭川水族馆的专家认为,这条通常居于水深500米~1000米深海处的乌贼,是因为本能地感到地震前兆而浮到海面上的。

近一百年来,有关地震前夕和地震时有大量深海鱼类浮于海面的消息不断被报道。深海鱼类现身,是否和地震有关?日本科学家认为,在海洋深处的鱼类是能够预感到即将发生的地震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每当地震来临前夕,一些深海鱼类就会破例地浮上水面来“做客”。

在历史上,曾发生多起因地震引起的鱼类死亡事件。1761年和1775年,在葡萄牙的提罗湖发生过两次大批鱼类死亡事件,而当时在里斯本都曾经发生过强烈地震。1899年,一艘在千岛群岛沿岸附近航行的船只,在海面上发现4条深海鱼类的尸体,它们是由于地震而同其他一些鱼类一起死亡的。1976年5月,在意大利的沿岸地带海面上,漂浮着数千尾死鱼,科学家经过分析研究后确认,这些死鱼是由于刚刚发生在意大利北部的大地震引起的。事实证明,地震能够引起鱼类死亡。

地震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变化,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动物的感觉器官能对这些危害自身生存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所产生的刺激作出反应,并引起惊恐和逃避行为。
鱼类的耳石和侧线器官是敏感的机械感受器,能感受水流的压力及每秒6次到数十次的低频震动。根据报道,有一种鱼能在水中感受到梯度为0.003微伏/毫米的电场强度变化、有些鱼能够感觉出每英尺一微伏的电位梯度。这种灵敏度可以使鱼在以每秒0.25英尺的速度游动时,探测出地磁场的磁力线,有些鱼能发射低压脉冲,频率随品种而定。频率范围从50到1600周。这些鱼能测试出周围水中某些物体或其他鱼类所引起的电磁模式的变化。
根据动物感觉器官的特殊能力人们推测,鱼类在强地震前所出现的跳跃、翻腾或漂浮睡眠等异常现象,可能与地震前释放出来的次生震动和其他震动的刺激或者水氡含量的水质的变化有关。有的鱼,如鲶鱼等对水中电场的变化特别敏感。因此这些鱼类的震前异常活动就可能与地电流的突变刺激有关。在日本有“鲶鱼闹,地震到”的谚语,1855年东京发生6.9级地震前,有人在钓鱼时发现平常少见的鲶鱼大量出现而成功预报了地震。1923年东京发生8.3级地震前,也出现了鲶鱼群的异常迁移。

《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也记载有地震鱼类的反应,如:1917年7月31日云南大关地震,“当地震前一月间,大关鱼类均浮水面,近地震前数日,河水大涨,河鱼千万自跃上岸。”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在震前几天海鸥及鲨鱼等6种海鱼有异常反应。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7.8级地震有前兆异常的动物中家养鱼儿跳出缸,池鱼漂浮乱窜跃;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地震前,娃娃鱼(大鲵)爬到地上来,象小孩啼哭一样嚎叫。
地震是一种具有危害性的自然现象,但又是有规律可循的。种种事例表明,鱼类的异常现象和地震有关,那么能否利用鱼类来预报地震的发生呢?有专家认为,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报的。大震前的动物异常就是地震前兆的一种反应。只要我们广泛地发动群众,在群众广泛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就能找出震前动物异常的规律来,从而做到利用动物异常作为预报地震的手段之一。人们对于鱼类等水生动物习性与地震关系的研究也进行了有半个多世纪。197685日,日本出版的《现代周刊》载有日本地震俱乐部会长龟井义次编写的一则民间测震知识歌,全文48句,其中涉及鱼类的就有11句,如“沙丁成群入河口”、“金鱼鲤鱼浮水面”、“鲍鱼大虾聚浅滩”、“鲶鱼慌张跳出水”等。1987年,苏联生物学家在《科学与生活》杂志上发表文章,也建议利用鱼类来预报地震。美国地震危险区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周围800多个观测站里,饲养有各种动物,其中就包括鱼类,通过观察它们的反常行为,作为预报地震的“晴雨表”。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利用鱼类预报地震还有待研究,现在还不能下结论。因为造成鱼类异常行为的原因不仅有地震带来的影响,也有其他一些变化带来的影响,由于鱼类的耳朵和侧线器官对高频和低频的振动均有十分灵敏的反应,因此能够首先感觉到地震的发生,生活在海洋深处的鱼类只不过是比人较早地感觉到地震的到来而已。另外,有毒气体能促使海水变暖,甚至出现底部海水开滚等现象。如果水中出现这类有毒气体造成海水变化,鱼类就会本能地开始集体大逃亡,成群结队地浮于水面不安地流动。由于现在还难以分清是何原因造成鱼类的异常行动,因此利用鱼类预报地震还为期过早。

  ——原载《海洋世界》2004年第5期,作者重新补充了大量资料,使本文更加丰富完善。2010.01.14



郑重声明:资讯 【预报地震靠鱼类?】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